一個人活到72歲,要麼兒孫滿堂,要麼頤養天年。他們對生活已經少有期待,對奮鬥更是失去激情。
但72歲的她,卻剛從監獄出來。沒有孩子,沒有丈夫,沒有家,也沒有錢。
對一般人來說,這是重獲自由的美好,更是老無所依的絕望。
但她,卻在絕望中活出新生!
1.
一個人有多傳奇,就有多坎坷。
吳勝明是無數傳奇中的一個,她看似波瀾不驚的表象裡,藏著命途多舛的人生。
在浙江嵊州的商賈世家裡出生的她,有著千金大小姐的身份,卻從未感受過父母的愛。
吳勝明原名吳恩娜,家中三姐弟中,她最大。
雖家境富裕,但父親的風流成性,導致母親的不堪忍耐。在她只有兩歲時,母親便離開家遠嫁臺灣。
面對在外拈花惹草,對家不管不顧的父親。祖母無奈,只好親手將吳恩娜帶大。
從那時起,吳恩娜生活裡出現的,常常是長輩級人物。看著長輩們忙藥鋪,米店等生意,成了圍繞她童年生活的所有。
在祖母的忙碌中長大的吳恩娜,雖沒有快樂的童年,卻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悄悄埋下經商的種子。
她以為自己可以就這樣,跟著祖母平平淡淡地長大,然後順順利利地進入成人世界,同祖母一樣忙著做生意。
然而,12歲那年,一次變故卻讓她陷入困境。那天,吳恩娜像往常一樣行走在街上,卻被突如其來的搶親所驚嚇。
那時候,坊間有一個習俗,但凡把女子成功抱上轎子的行為,都被視作搶親成功。
事情一出,祖父親自來到搶親人的家裡,跟吳恩娜的婆家說明:不能讓自家孫女這麼年幼便出嫁,希望先將她寄養在婆家,待年齡大些再行婚姻之實。
於是,12歲的吳恩娜便成了有婆家的人。在婆家待嫁的幾年裡,準婆婆教她針線,讓她念書,日子過得也還不錯。
到了16歲,結婚事宜被提上日程,吳恩娜心裡卻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逃出去。
那時候,雖然中國人民躲過戰亂,迎來和平。但新中國還沒成立,一些封建思想依然根植在人們心裡。
「逃婚」這樣的字眼,還是有許多女孩不敢觸碰,但吳恩娜卻不甘被命運撥弄。
她借購置物件為由逃了出來,隻身來到上海的她,把吳恩娜改成吳勝明。
改名字一是為了逃避家人,二是希望獲得新生。年僅16的她,認為她的明天一定要勝過今天。
2.
一個沒有依靠的女孩,來到一座陌生的城。想要謀生談何容易?
沒多久,吳勝明花光了從家裡帶來的錢。為了生存,她必須儘快工作。
好在在準婆婆家裡學過針線活,這讓她很快找到一份工作,做軍嫂家的小保姆。
從千金大小姐變成小保姆,吳勝明並不覺得委屈。因為她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她相信自己的人生,不會局限在保姆這份工作裡。
一年後,吳勝明辭去保姆工作,投奔了遠在西安當軍官的叔叔。
在這裡,她遇見了讓她一生掛懷的初戀——於萍。於萍大她12歲,是一名軍人。
吳勝明的心思,被叔叔發現。由于于萍是山東人,山東離浙江又太遠,叔叔打心眼兒裡不贊同這場戀情。
於是吳勝明的叔叔利用職務之便,將於萍調往外地,轉而撮合她和身邊的勤務員談戀愛。
心有所屬的人,心裡是裝不下別人的,即使那個人再優秀也是無濟於事。
於萍走的那天,吳勝明前去送他。臨別前,他告訴吳勝明:等你20歲了,還能相遇的話,我們就在一起。
海誓山盟的愛情,最是經不起敲打。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堅持,而是我們很難打破現實的瓶頸。
即便在通訊如此發達的今天,分隔兩地的戀人,也很難不被現實打敗。何況是車,馬,郵件都慢的50年代?
失戀的痛苦,將吳勝明的心封存起來。從那以後,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
慢慢地,生活開始好轉。在她無心戀愛的時候,遇到了小她7歲的張思源。
張思源自幼沒有父親,而吳勝明自幼失去母親。同病相憐的兩個人,在艱難中互相取暖。
令吳勝明意想不到的是,相識7年後,這個被她當成弟弟的男孩,竟然向她求婚了。
對於張思源的求婚,吳勝明拒絕得很乾脆。在她看來,女人是不能與比自己小的男人結婚的,即使她能過自己這一關,也難以接受外面的閒言碎語。
吳勝明繼續為自己的經商夢打拼著,3年後,張思源再次向她求婚。
一個男人,從少年到青年,經歷10年轉變,依然不改初心。這樣的愛,或許沒有女人不心動。
3.
吳勝明也不例外,於是張思源的這次求婚,她欣然接受了。
婚後,吳勝明的事業有了起色。她從一家小賣部做到經營商店,飯店。一路走來全憑一顆不服輸的心。
工作和生活,常常難以平衡。吳勝明生意越做越好,卻幾次懷孕都沒能順利生產。
直到42歲的時候,經過四次流產的她,才幸得一女。中年產女對她來說十分不易,因此,她對這個唯一的女兒也是萬般寵愛。
女兒10歲生日,吳勝明花費20餘萬大擺宴席。女兒懇求她幫助家境貧寒的40多位同學,她更是二話不說,每人給20元。
有了孩子,責任感就會更強烈。因為,所有父母都想竭盡全力,為兒女謀一個大好未來。
之後的吳勝明,更加賣力地經商。然而,由於法律意識淡薄,吳勝明在身價千萬的時候,卻因走私被捕。
1985年夏天,吳勝明通過疏通關係,拿到48輛高級進口轎車的計劃。這樁買賣,她獲利幾百萬。
不久後,她又在福建省非法組織價值近600萬的高端布料。就在此時,對自己非法走私的犯罪行為全然不知的她,被警方依法逮捕。
到了宣布審判結果時,押解人員提醒她,她的站號是8號,千萬不能站錯了。
絲毫意識不到事情嚴重性的吳勝明,心裡還想:8好呀,8就是發。
隨著前面幾號的犯人一個比一個判得輕,吳勝明又想:我判刑應該比他們更輕,沒準還無罪釋放呢!
但結果卻意想不到,念到吳勝明的時候,只有兩個字:死刑!
死刑,一般人聽到這個詞早就全身癱軟走不動路了。吳勝明卻很鎮定,她還是覺得,她不會死。
的確,她認為的事成了現實。別人在監獄裡聲嘶力竭,她卻安靜地看書;別人自覺沒有未來便得過且過,她卻為堅信自己命不該絕而努力改造。
很快,她的判刑從死刑變成死緩,又從死緩改成無期,最後無期徒刑改為18年有期徒刑。
這樣的奇蹟,就如她自己說的一樣:在小說裡也不一定有。
是什麼讓吳勝明如此積極地改造?又是什麼讓她篤定自己還有未來?當然是她唯一疼愛的女兒。
4.
在吳勝明被捕後,和保姆早有貓膩的丈夫,不但搬去與保姆同居,還為保姆家蓋房子,買這買那的,出錢出力卻不亦樂乎。
丈夫的行經,婆婆之前也明裡暗裡暗示過她,但她以為把保姆辭退就沒事了。卻不知道,留不住的人,做再多也是徒然。
經此一劫,吳勝明對丈夫已不抱期望,但女兒卻是她唯一的希望。她要為了這個希望,好好活下去。
命運總愛開玩笑,而命運對吳勝明開的玩笑,一點也不好笑。
女兒16歲生日那天,給她寫了一封信,說自己的手因為車禍無法寫信,只能請人代筆。
那天,天氣很不好,陰沉沉的讓人難受。吳勝明早有預感會出事,但看了女兒的信才知道,原來是女兒受傷了。
不作他想的吳勝明,並不知道,其實女兒不是出車禍,而是自殺身亡。
這個消息,直到兩年後,她才得知。當時,獄警怕影響她的情緒,所以沒有告訴她實情。
而兩年後得知女兒已不在後,吳勝明還是無法抑制內心的悲慟,在獄友們紛紛入睡後,她想偷偷結束自己的生命,卻恰巧被獄警發現,撿回一命。
獄警告訴她,女兒就是在不知道她的刑期改成有期的情況下,才在再也見不到媽媽的絕望中自殺的。如果她也選擇輕生,就更加對不起女兒。
一番話說得吳勝明無言以對,她記得,在女兒的來信中提過:希望以後媽媽出獄了,可以掙很多錢,辦一家養老院,讓那些老無所依的人感受溫暖。
為了實現女兒的心願,吳勝明打消了輕生的念頭。在獄中,她將自己的經歷寫成小說,她把小說命名為《囚路》。
她希望這部小說,能夠讓人們對生活有所啟發。一個人,只要本性善良,積極向上,就算身處囹圄,也能絕處逢生。
經過18年的改造,72歲的吳勝明終於走出高牆。雖然沒有丈夫,失去女兒,身無分文,但繽紛世界裡自由呼吸的感覺,依然讓她感受到希望還在。
出獄後的她,在相關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找到一份月薪400元的清潔工工作。
5.
工作不久,她被所在街道評為優秀清潔工,她的自傳小說也被媒體報導。雖是清潔工,但吳勝明小小的家,卻常常門庭若市。
越來越多的媒體,對這位經歷傳奇的老人深感好奇。這其中,有許多好心人被她的故事感動,主動要求幫助她。也有一些心懷不軌的人,想以此來牟利。
2005年,一個來自山東的張姓男士的電話,再次將吳勝明剛剛恢復平靜的生活激起波瀾。
張姓男子在電話裡稱:他也有開辦養老院的心願,但他不會做生意。希望吳勝明協助他做生意,掙了錢後,他幫她辦養老院。
張姓男子知道吳勝明沒錢,他讓她打消顧慮,錢他自己出,吳勝明只幫助打理生意便可。
經過一番考察後,吳勝明決定接受這個邀請,並籌集90多萬資金幫忙啟動。
然而,她怎麼也沒想到,在商場上幾經沉浮的自己,竟然會陷入騙局。
90多萬的資金,被張某騙走後,吳勝明沒有灰心,為了完成女兒的心願,她必須振作。
在好心人的幫忙下,吳勝明開始開辦葡萄園研學種植。掛葡萄,施肥,採摘等,都是她獨自完成。為了提神,吳勝明每天要喝幾袋咖啡。
在這樣堅定的信念中,短短幾年時間,吳勝明硬是從一個一無所有的老太太,變身身價千萬的富豪。
如今88歲的她,產業遍布種植業,養殖業,餐廳,酒店等。而女兒開辦養老院的心願,也得以實現。
除了努力經商,創辦養老院。吳勝明也是一個愛「臭美」的老奶奶。80多歲的她,依然可以踩著高跟鞋穩穩地走路。
而越來越好的她,身邊也不乏各種年齡段的追求者,只是,她的心裡,最愛的還是那個初戀。
幼年缺愛,少年離家,青年奮鬥,中年入獄,丈夫背叛,女兒自殺,老年出獄。
很多人以為,吳勝明的希望,應該在判死刑的那一刻就停止了。但她卻將死路走成活路,並且走得如此漂亮。
如此不可思議的事為何發生在她身上?只因為,她從不被生活打倒。
這個世界,有多美好,就有多殘酷。但無論如何,希望永遠是自己給的。只要你不放棄,就沒有什麼能夠打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