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7 0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讓用戶像使用空氣一樣使用中國知網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倪閩景
「最珍貴的往往是免費的,比如空氣,而知識是現代社會的空氣,知識獲取成本越低,越有利於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在他提交的一份提案中,建議把目前已經是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規模最大的「CNKI數字圖書館」——中國知網,納入政府購買服務,在國內供用戶免費使用。
據倪閩景介紹,CNKI工程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其目的就是降低公眾獲取知識的成本,包括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中國知網(CNKI)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始建於1999年,目前通過與期刊界、出版界及各內容提供商達成合作,中國知網已發展成為集期刊雜誌、博士論文、碩士論文、會議論文、報紙、工具書、年鑑、專利、標準、國學、海外文獻資源為一體的、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網絡出版平臺。中心網站的日更新文獻量達5萬篇以上。CNKI採用自主開發並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數字圖書館技術。
「其快速發展,開發人員的聰明智慧和不懈努力值得肯定。」倪閩景表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以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密切協作的結果,更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研水平和學術能力迅速上升,學術論文爆發式增長的結果,也有高校擴招,博士、碩士比例迅速增長,大量研究人員、專業人員和學生撰寫論文剛需帶來的結果。」
但隨著中國知網影響力的不斷增強,出現了收費貴、行業壟斷等方面的問題。目前,個人用戶下載一篇論文每頁需要付費0.5元,平均每篇論文付款在3元左右,而且一年後如果再次下載需要另付費用。單位付費每年都在增長,目前一所高校年付費就在70萬元左右。倪閩景透露,「實際上,知網對於刊物而言,基本上是零付出,只有那些願意承諾獨家為知網提供稿件的編輯部,知網才會象徵性地支付3萬元左右的費用,其他都是免費納入系統,期刊編輯部沒有任何收入,基本上也沒有得到知網什麼服務。期刊因為考慮到刊物的閱讀量和影響力,對知網的壟斷只好忍氣吞聲。」
「中國知網轉型發展迫在眉睫。」倪閩景建議,知網要向免費使用轉型,其一般的論文瀏覽和下載功能應納入國家購買服務,國內用戶可以免費使用。但對單位和研究人員的深度服務,依然用市場化方式運作,可以收費,比如論文查重,論文引用檢索、大數據服務等。「這對廣大用戶來說是一個極大的福音,而對中國知網來說,也是一次鳳凰涅槃,能從知識簡單搬運工轉化為知識使用的數據整合者、開發者。」
倪閩景還建議,在暫時不能免費的情況下,應該不斷降低使用費用,而且相關資源要設定一個知識使用期,超過一定期限,比如3年就應該全免費;青少年學生通過知網獲取專業文獻應該免費,以鼓勵學生利用文獻學習,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尤其是對於中西部地區的青少年學生和低收入群體,應採取國家購買知識服務的方式,讓他們和發達地區的學生有同樣的學習和創造機會。
政府採購知識服務,應該合理確定成本,在雜誌社和知網之間進行合理分配。對作者事先聲明傳播不收費的文獻,應該在傳播環節也不得收費。沒有事先聲明的,若傳播中有收費行為,知網應向知識的創造者分享傳播帶來的收益。
來源:新民晚報
掃描二維碼
原標題:《【全國兩會|建言】倪閩景:讓用戶像使用空氣一樣使用中國知網》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