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福奇葩背景知識系列#託福聽力裡面有很多讓人覺得難以理解的內容,其實回顧內容的時候會發現並不難,只是聽的時候由於缺乏相關背景知識,讓我們的推導能力受到了限制。所以,我們推出了【託福奇葩背景知識系列】,不僅漲分數,還漲姿勢哦!
大家都看過柯南、福爾摩斯等偵探劇,應該也都注意到,除了對環境和情況的觀察,要破案,我們還需要對人物的行為、表情等等進行細緻分析
每次明星有了花邊新聞,就會有很多舊照被扒出來,從語言到配飾,從頭頂到腳尖,通過傾斜度、朝向等等全方位分析心理狀態和親密度可能性
還有一部美劇Lie to Me,是以微表情分析為基礎的
這一切都跟Behaviorism(行為主義心理學)有關
很久以前心理學的地位一直得不到認可,因為人類的內心活動是主觀的、不能直接觀測到的,即使本人敘述,也難以證實是否有虛構或偏頗的成分。然而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人類的心理活動會體現在行為上,因此是可以客觀觀察到,數據也是科學的。行為主義心理學為今天很多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不僅如此,behaviorism還教會我們很多有趣的小知識(撩妹/漢小技巧),想知道的同學一定要看到最後哦~
摁頭看英文
Behaviorism is the theory that human or animal psychology can be objectively studied through observable actions (behaviors.) This field of study came about as a reaction to 19th-century psychology, which used self-examination of one’s thoughts and feelings to examine human and animal psychology.
Key Takeaways: Behaviorism
Behaviorism is the theory that human or animal psychology can be objectively studied through observable actions (behaviors), rather than thoughts and feelings that cannot be observed.
Behaviorism’s influential figures include the psychologists John B. Watson and B.F. Skinner, who are associated with classical conditioning and operant conditioning, respectively.
In classical conditioning, an animal or human learns to associate two stimuli with each other. This type of conditioning involves involuntary responses, such as biological responses or emotional ones.
In operant conditioning, an animal or human learns a behavior by associating it with consequences.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positive or negative reinforcement, or punishment.
Operant conditioning is still seen in classrooms today, though behaviorism is no longer the dominant way of thinking in psychology.
中文介紹站
行為主義心理學(behavioral psychology)是美國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對西方心理學影響最大的流派之一,其創始人是美國的心理學家華生。行為主義心理學主張以客觀的方法研究人類的行為,從而預測和控制有機體的行為。
學科性質
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心理學是一門純粹的自然科學。行為主義心理學批評了傳統的意識心理學,認為要使心理學取得與生物學、物理學等自然科學同樣的地位,就必須放棄心理學研究中一切主觀性的概念和術語,而採用更客觀的研究對象和方法。
研究對象
行為主義心理學規定其研究對象是可觀察的客觀行為。行為主義理論認為,行為就是一種可以外部觀察的有機體的反應,其本質是人和動物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刺激—反應是有機體所有行為的共同要素。
學科任務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研究目的是預測和控制有機體的行為。該理論認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和動物的行為,而人和動物的行為都是由刺激—反應的聯結構成的。這樣心理學通過對行為的研究就可以確定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規律,以便人們在已知刺激後,能預測將會發生什麼樣的反應,或者當已知反應後,能夠指出有效刺激的性質。
研究方法
行為主義的研究方法比較豐富,主要包括觀察法、條件反射法、言語報告法、測驗法和社會實驗法。觀察法包括自然觀察和藉助儀器的觀察。條件反射法是把生理學中的條件反射法引入到心理學中對行為進行試驗研究的方法,是行為主義心理學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言語報告法即被試報告其體內的變化,又稱口頭報告法。行為主義的測驗法是測驗被試對刺激情境所作出的反應;這種方法可以應用到有語言缺陷的人身上。行為主義的社會實驗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行為主義原理在社會問題研究中的應用,可以考察社會情境和社會變化之間的關係。
促進客觀研究
行為主義摒棄心靈主義和內省主義,承認外部刺激的客觀存在,反對把心理封閉在主體之內,主張以客觀行為作為心理學的對象,以嚴格的客觀法代替主觀的內省法。這就擺脫了主觀心理學脫離實際的研究取向,在心理學走向客觀研究的道路上立下了歷史功績,使心理學從主觀唯心主義向客觀唯物主義發展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
豐富研究領域
行為主義加深了心理學的一些基礎研究,使動物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特別是實驗心理學和學習心理學取得了重大成果。另一方面,由於行為主義主張研究行為,直接使對動物行為的研究處於合法地位。行為心理學家積極開展關於動物學習的實驗研究,並試圖用動物學習規律來說明人類心理規律。行為主義還積極發展了聯結學習理論,把被動的古典條件作用學習推動到主動的操作條件作用學習的新階段,並蘊含著認知學習理論的重要因素和胚胎形式。華生還把實驗法引進兒童學習領域,促使人們對兒童情緒的發展和特定情緒的特定反應模式做了大量研究,豐富了兒童心理學的研究領域。行為主義的研究,在學習心理學上的貢獻甚大。 [1] [2]
促進實際應用
行為主義突出心理學研究對象和方法的客觀性、開放性和操作性,把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作為心理學的根本任務,因此就決定了行為心理學更加注重面向實際生活,重視心理效應和發展應用心理學。華生認為,行為主義的立場和環境決定論的觀點,使某些心理學分支脫離它的本源而日益興盛起來,比如藥物心理學、廣告心理學、法律心理學、測量心理學和心理病理學等。行為認識論、行為實驗分析以及應用行為分析至今依然是活躍的研究領域。 [7] 在美國,行為主義思想不僅普遍應用於各種社會機構,而且滲透到人文科學,如社會學、政治科學、行為科學,甚至藝術領域。
打開TPO,聽ETS給你講晚安故事
TPO2L1 Behaviorism
重點詞彙:
behaviorism n. 行為主義心理學
behaviorist n. 行為主義心理學者
mental process 心理過程
verify vt 核實,查證
accuracy n 準確度
muscular habits 肌肉習慣
manifestation n 顯示,表現
laryngeal adj 喉部的,喉音的
larynx n 喉
overt adj 明顯的,公然的
covert adj 隱秘的,隱蔽的
electrode n 電極
diligently adv 勤奮地
a set of 一套
sign language 啞語
deaf adj 聾的
concept n 概念,觀念
ideomotor action 觀念動作
slightly adv 輕微地
motor activity 動念動作
magic trick 魔術
assumption n 假定,臆斷
equivalent to 等同於
definitively adv 決定性地,最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