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惠及更多國家——訪南非金山大學中非關係專家加思·謝爾頓

2020-12-15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約翰尼斯堡12月9日電 專訪:中國減貧成就舉世矚目 成果惠及更多國家——訪南非金山大學中非關係專家加思·謝爾頓

新華社記者荊晶

南非金山大學中非關係專家加思·謝爾頓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過去幾十年裡,中國為減貧付出的努力值得稱讚。中國減貧成就舉世矚目,成果惠及更多國家。

「中國制定了詳盡的減貧目標和細緻的舉措。」謝爾頓說,比如對貧困人口家庭基本情況與致貧原因等進行登記,推出明確的幫扶計劃和措施等。

他表示,收集並登記貧困人口數據等做法「非常科學」,可以讓相關部門獲悉具體情況並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

他說,這些年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為實現既定的脫貧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的減貧努力,」謝爾頓說,新冠疫情暴發衝擊世界經濟,但中國迅速且有效地控制局面,實現經濟強勁復甦,「經濟增長助力實現脫貧目標」。

謝爾頓表示,中國減貧經驗值得借鑑,減貧成就舉世矚目。「我們都可以從中學到經驗,我也盼望與中國學者探討中國的減貧努力。」

謝爾頓認為,非洲國家可以加強與中國的貿易投資合作,促進經濟發展。他還指出,非洲國家可以吸引更多中國遊客,「越來越多中國遊客將非洲作為旅行目的地」。

他表示,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多中國人擺脫貧困,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逐步增強,這不僅拉動中國經濟增長,還為非洲和世界帶來更多機遇。

編輯:胡碧霞

相關焦點

  • 美專家稱「習奧會」成果顯著 將惠及未來中美關係
    中新社華盛頓11月12日電 (記者 張蔚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歐巴馬於當地時間11日和12日連續會晤,達成一攬子合作成果。此間中國問題專家在受訪時表示,北京「習奧會」成果堪稱顯著,這將至少惠及未來一段時間中美關係的發展,包括對下一任美國總統推進美中關係帶來積極影響。
  • 加彭總統:希望更多中國企業來加投資
    加彭總統:希望更多中國企業來加投資 原標題:   新華社利伯維爾12月5日電 專訪:希望更多中國企業來加投資——訪加彭總統阿里·邦戈·翁丁巴  新華社記者王松宇  加彭共和國總統阿里·邦戈·翁丁巴在啟程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之前
  • 蔡武會見南非藝術和文化部長保羅·馬沙蒂萊一行
    6月19日,文化部部長蔡武在京會見了來華參加首屆「中非合作論壇——文化部長論壇」的南非藝術和文化部長保羅·馬沙蒂萊一行,雙方就中非、中南文化關係發展情況,以及進一步加強兩國文化交流合作等事宜深入交換了意見。
  • 期待務實合作邁向新高度——訪南非駐華大使多拉娜·姆西曼
    南非駐華大使多拉娜·姆西曼指著書房內一張同習近平主席的合影對記者說。這是姆西曼2015年向習近平主席遞交國書時拍攝的,她稱之為「絕對值得珍藏的經歷」。  夏日的北京,草木蔥翠欲滴。姆西曼身著民族服飾,向記者娓娓講述她眼中的中國以及南非與中國的故事。  「我在見到習主席之前便對他很崇敬,因為他能為國家發展注入積極的能量,並有力推動實行強國的計劃。」
  • 攜手合作共謀發展 中非命運共同體揚帆遠航
    這是中國外長自1991年以來連續第31年新年首訪都是到訪非洲,體現了中方對發展中非關係的高度重視,也表明發展同非洲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始終是中國外交一以貫之的基本政策和堅定不移的戰略選擇。據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介紹,今年是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的收官之年。
  • 外交部介紹中非合作論壇成果:加快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在今天(11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你昨天在記者會上表示,中非合作論壇第十四屆高官會10日在北京舉行。能否介紹一下會議取得了什麼成果?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說,感謝你對中非關係和中非合作論壇的關注。
  • 連續30年首訪非洲,王毅連用3個成語
    中國外長30年新年首訪前往非洲,其中原因,外媒高度關注。外媒解讀稱,中國外長經常在年初訪問非洲,以強調北京非常重視非洲大陸。2日,耿爽在記者會上回答相關提問時指出,這一良好傳統充分體現了中方對發展中非關係的高度重視,是中非友好歷久彌堅的有力證明。
  • 復旦畢業生之星:入選南非金山大學非洲數據與科技報導唯一中國人
    雖然無法像醫護人員一樣守護生命,也無法如科學家一般研製疫苗,但作為90後的一員,我們是時候拿起接力的火炬,承擔國家乃至世界的未來。我的火苗是講好故事,成為凝聚世界的力量中微小卻必要的一分子。從復旦新院到業界,從祖國西部到非洲四國,她聚焦「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外故事,關注中非合作,立志成長為思行合一的國際新聞記者;她積極搭建橋梁,以新聞人角色投身全球治理。吳雨濃先後入選彭博新聞社、路透社等國際主流媒體實習,獲評2019年範敬宜新聞教育獎新聞學子獎;兩度入選國際組織實習,將專業能力與參與世界治理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