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即蓮花!說起荷花,在我國幾乎無人不曉!荷花是傳統名花,是中國四季名花之一,即所謂春蘭、夏荷、秋菊、冬梅;荷花也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每當夏季來臨,成片的荷花讓路人止步,徜徉在花海中總能讓人忘卻酷暑。除了遊客路人在朋友圈瘋狂的分享,更有專業人士肩抗「大炮」在蓮海蹲守,不斷的尋覓瞄準的目標。這就是荷花的魅力!雖然熱愛荷花的人很多很多,但真正理解和讀懂荷花的卻很少。通常說」一荷一世界」,當你知道了以下這些荷花基礎知識,你就走進了荷花的世界。
不管你是從事荷蓮相關行業,或是單純地喜歡荷花。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足以豐富你對荷花的基礎認識。
一、歷史起源
01、荷花的尊位
荷花是印度的法定國花和越南民選國花。還是著名的宗教聖花,是聖潔的代表。更是佛教神聖淨潔的象徵,她同佛教關係最為密切。在泰國,幾乎所有寺廟都有荷花供佛;越南、緬甸、斯裡蘭卡等亞洲多國也常用荷花用於宗教活動。可見其尊位之高。
02、荷花到底起源中國還是印度?
荷花最開始出現在一億年前的早白堊世勞亞古陸中緯度地區,然後在晚白堊世向北美及歐亞大陸大範圍擴散,並逐步進入南美。在距今530萬年至180萬年的上新世,荷花得到極大繁榮,但由於更新世(距今260萬年至1萬年)的冰川導致歐洲及中亞的荷花滅絕,只有北美和亞洲的居群在低緯度的避難所生存了下來,所以,儘管全世界已經發現荷花化石數十種,但現存活體種類僅有兩個,即產於亞洲的亞洲蓮(Nelumbo nucifera)和美洲及加勒比島國分布的美洲蓮(N. lutea)。既然荷花遠遠早於國家就在很多地方存在了,因此,關於荷花起源中國、印度或者東方的爭議就沒必要繼續了。但是,現存的荷花,特別是亞洲蓮,哪個居群最原始、哪個最進化這一科學問題是很值得研究回答的。
二、產業用途分類
荷花主要分成藕蓮、子蓮和花蓮
1、藕蓮:開花很少,主要用來生產蓮藕,作為蔬菜和其他澱粉加工食品的原料。
2、子蓮:主要用來生產食用或藥用蓮子,因為鮮食美味可口,因此也叫水果蓮。
3、花蓮:也叫觀賞荷花,主要用作水生景觀植物、盆花和切花觀賞。
值得一提的是,子蓮品種開花量大,觀賞性也高,因此它實際上也是花蓮一類,屬於子花兼用性。有的花蓮品種也結較粗的藕,儘管產量不高,但味道好,也作為蔬菜生產,如雲南多地將『宜良千瓣』作為傳統藕蓮蔬菜種植,該品種實際屬於藕花兼用型。有的品種還適合生產藕帶,泡椒藕帶就是一道十分美味的開胃菜。
三、荷的生活史
01、荷花生活史
常見為溫帶型,一年四季生長的季節十分分明,即春天芽萌發和葉片生長,夏天開花,秋天葉和蓮蓬逐漸乾枯,冬季地上部分完全死亡,但地下莖仍活著保持休眠,來年春季再萌動,具體的時間在我國南北稍有差異,如南方4月可見開花,北方花期最早一般要等到6月。然而,熱帶型荷花,在熱帶地區甚至亞熱帶地區可常年生長開花,沒有明顯的休眠,如泰國的部分熱帶型荷花在我國海南三亞種植可全年開花。
02、荷的結構
荷花的基本形態特徵同其他植物一樣,同樣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組成,但荷花的根為鬚根;莖長在泥土中,分為不膨大莖(俗稱蓮鞭或藕帶)和膨大莖(俗稱藕);葉有浮葉(浮在水面上)和立葉(立於水面之上);荷花的雄蕊由三部分構成,除了花絲和花葯外,頂端還有一段白色、黃色或紫紅色的附屬物,該部分結構實際上是藥囊間隔結構的延伸。雌蕊群包括心皮和其著生的花託(成熟時叫蓮蓬)。值得注意的是,從蓮蓬上取出的「帶殼蓮子」不是種子,而叫果實,其最外的一層厚殼叫外果皮,內面可食用的部分才叫種子。
四、品種來源
1、早期的人們見到不同的荷花顏色,或是覺得變異的植株好看,就把它引種在自家的大缸或附近的池塘栽培觀賞,有的甚至給它取一個好聽的名字,這樣就誕生了新品種,這種育種方法最原始,叫人工直接選育。
2、如今3000個左右荷花品種中,絕大部分來源於自然雜交(昆蟲和風力傳粉等)和人工雜交的培育方法所得,儘管有的品種無法知曉最原始的起源記載,如『千瓣蓮』『大灑錦』『中山紅臺』『至尊千瓣』等。少數品種是通過物理和化學誘變的方法培育而成。
3、子蓮中的有名品種『太空36』是由江西廣昌白蓮研究所通過送入太空的蓮子發生變異獲得;花蓮中有名的『易建蓮』是北京師範大學和北京蓮花池公園通過離子注入法培育而成;2019年上海辰山植物園登錄的花蓮新品種『辰山飛燕』來源於微山湖紅蓮蓮子的鈷60輻射處理育種。當前,利用分子育種方法培育荷花品種剛起步不久,相信通過基因編輯等現代分子育種技術將來一定會培育更加新奇的荷花品種,如大家都在期待的藍色荷花。
五、蓮的品類知識
01、並蒂蓮是什麼品種?
「並蒂蓮」不是指荷花的一個品種,只是荷花中少見的一種現象,是指同一花柄上開出兩朵花。理論上所有荷花品種都可能出現此現象,儘管概率不高,通常約為十萬分之一甚至更低。但是最近幾年,浙江武義縣的宣蓮資源中出現「並蒂蓮」的概率很高,約為千分之一。通過人工不斷地定向篩選,如今「並蒂蓮」的出現頻率提高到百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左右,概率高的出奇。
除了「並蒂」,還有2019年我在上海辰山植物園的國際蓮屬資源圃中發現『翠心向陽』品種中出現一花二雌的現象,並提出「並雌蓮」概念:指一朵花中有兩個雌蕊(花託,將來發育成蓮蓬),也可叫「雙雌蓮」。「並雌蓮」出現的概率比「並蒂蓮」更低。除了「並蒂」、「並雌」現象,荷花中還罕見出現過「三蒂蓮」,這種出現的概率最低,目前僅知道出現過一次。相比荷花,睡蓮中出現一柄3花甚至及更多的倒並不稀罕。在傳統的荷花品種『千瓣蓮』中,一朵花中有多個發育中心,出現「花中花」的奇觀,最多有1花7芯的記錄。
02、蓮子的壽命和古蓮
最早研究蓮子壽命的是日本植物學家大賀一郎博士,他於20世紀20年代在我國遼寧南部發現了至少存活120年以上的蓮子。1951年,他又在日本千葉縣的一處遺蹟中發現了3粒古蓮子。這些蓮子和以前同地發現的古木船部件被一道送到美國芝加哥大學進行了鑑定,結果表明蓮子年齡至少有2000年以上,還推測出這些古木船和古蓮子可能來自中國。大賀博士將其中一粒播種萌發,於次年7月18日開花,培育成如今著名的日本古代蓮『大賀蓮』,當時被譽為「世界最古老的花」。後來,『大賀蓮』被日本千葉縣指定為「天然紀念物」進行保護,同時成為千葉市的市花。千葉縣把發掘出古蓮子的那塊土地改造成千葉公園,廣植『大賀蓮』。如今,日本各地都不僅廣泛種植『大賀蓮』,還將其贈送給世界各國,作為友好親善交流的禮物。
03、千年古蓮園
1953年,有人將遼寧新金縣普蘭店(今大連普蘭店市)蓮花泡的土層中發現的5粒古蓮子送到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所古植物研究室的徐仁教授手中,經過實驗室處理,播種後都萌發開花,二白、二粉紅、一紫紅,並成功結實。經過C-14放射性同位素測定,這些古蓮子的年齡最長為1300年左右, 這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後來,古蓮子在遼寧普蘭店還不斷被發現,被育成苗,栽培推廣。再後來又發現了河南梁山古蓮、河南開封古蓮等。有趣的是,通過我們的分子標記分析,這些古蓮的親緣關係都很近。現今,很多地方種植有「中國古代蓮」、「普蘭店古蓮」。遼寧大連普蘭店還建立了千年古蓮園、普蘭店古蓮研究所等機構,開展古蓮的研究、保護和科普教育工作。
04、如何區別荷花、睡蓮、王蓮和芡實
荷花屬於蓮科(Nelumbonaceae)蓮屬(Nelumbo),是大型挺水植物,葉有浮葉和立葉之分,花和立葉要高出水面很多,葉片邊緣不開裂,果實(即帶殼的蓮子)在蓮蓬中生長成熟。
睡蓮為睡蓮科(Nymphaeaceae)睡蓮屬(Nymphaea)中的大型浮水植物,葉片和花往往貼在水面上(熱帶性荷花也常高出水面),好似躺在水面上睡覺,花似蓮,故名睡蓮。睡蓮的葉片都有一個半徑長的裂口,開花後果實下沉水中,種子在水下的果實中發育成熟。
王蓮同荷花和睡蓮均顯著不同,葉片更大,是世界上直徑最大的葉子,形似一個大簸箕或巨大的圓盤,邊緣上卷,葉柄和葉背面均有很多銳利的刺。芡實同王蓮最為相近,但葉片邊緣不上卷,花遠小於王蓮,通常只用於生產芡實種子食用,很少作為觀賞植物。
六、哲理寓意
01、荷葉效應
出汙泥而不染——荷葉效應荷葉的表面具有雙微觀結構:一方面是由細胞組成的乳瘤形成的表面微觀結構,另一方面是由表面蠟質晶體形成的毛茸納米結構。荷葉特殊的結構使其具有極強的疏水性,灑在葉面上的水會自動聚集成大小不一的水珠,水珠的滾動把落在葉面上的塵土汙泥粘吸帶出葉面,使葉面始終保持乾淨,這就是著名的「荷葉自潔效應」或「荷葉效應」。人們通常將荷葉的這種特質比作為人清廉、不「同流合汙」的高貴品質。因此,荷花是精神文明和廉政建設的重要題材。
02、荷花效應
「荷花效應」講述的是荷花生長開花的一種現象:池塘裡種滿了荷花,荷花第一天開一朵,第二天開兩朵,第三天開四朵,第四天開八朵...以此類推,每天荷花開放的數量都是前一天的兩倍,第30天的時候剛好開滿整個池塘。計算下來,最近尾聲的第29天是荷花剛好開滿半個池塘的時間。儘管這種說法並不完全符合事實,但種在池塘或大田的荷花隨著氣溫的增高,開花量逐步顯著上升,最後必然達到一個峰值。
「荷花效應」啟示人們:最接近勝利的時候才是最重要、最需要堅持的時候。很多人在第29天的時候遺憾地選擇了放棄,雖然他們離成功不遠,只剩「一天之遙」。這種「荷花效應」現象比喻一個人成功之前需要長期不斷的努力和積累,是很有哲理和道理的。
七、如何欣賞荷花?
1、花是荷花最重要的觀賞性狀,因此,賞蓮要先看花。花的主要觀賞特徵包括:
花型:單瓣、半重瓣、重瓣、全重瓣、重臺和千瓣。
花態:蝶狀、杯狀、碗狀、疊球狀、飛舞狀等。
花色:白色、粉紅色、紫紅色、淡黃色、雜色、灑錦色、綠黃色、橙黃色等。
花蕾的形態及顏色:花蕾形狀的多樣性也是鑑別品種的重要特徵之一。
2、荷葉常分成錢葉、浮葉和立葉3類。錢葉實際上也是浮葉的一種,因小而形似銅錢而得名。立葉是由於葉柄變得硬挺,將葉片託出水面直立生長的葉子。荷葉剛露出水面到展開之前形似緊握的拳頭,因此獲得一個美名叫拳卷葉,「小荷才露尖尖角」指的就是拳卷葉。葉片因為表面具有特殊的疏水結構,遇水而不溼,所以才能「出汙泥而不染」,這就是著名的「荷葉自潔效應」。
3、蓮子既是藥食同源佳品,也可作為項鍊、手鍊、微雕工藝等裝飾品。
4、蓮蓬具有美學價值,採摘乾燥後常被作為室內裝飾品。偶爾也見到奇形怪狀的蓮蓬,更是稀品,值得珍藏。
5、殘荷,秋冬衰老乾枯的殘葉,連同蓮蓬及其倒影,同水體一道形成一種獨特的自然殘荷景觀,別有味道,常成為藝術家的重要繪畫和攝影題材。藕也具有一定的美學價值,只是因長在泥中看不見而時常常被人們忽略。
八、賞蓮最佳時間
當荷花種在大池塘、水田,或湖泊中,儘管其群體花期能長達數月(大部分地區在6月至8月間開放,南方開花稍提前,甚至最早可在4月開放),但除了少數特殊品種外,一般品種的單朵花壽命通常只有4天:第1天多數不完全張開,僅開一個圓口;第2天花通常全開,其形態往往最佳;第4天的姿態最差,即使不經風吹雨打,午後花被片(俗稱花瓣)也會全部掉落(少數品種例外)。
根據荷花的開花特性,最佳的欣賞和拍照時間大體為晴天或陰天上午7點到10點之間,盛夏時大體前移一個小時,這就是為何荷花攝影發燒友們天剛蒙蒙亮就匆匆趕到荷花身邊去的緣故。
田代科
中國科學院研究員
1993年獲湖南師範大學生物系生物教育學士學位
1999年獲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學碩士學位
2008年獲美國Auburn University園藝學系園藝學博士學位
先後獲湖南師範大學生物教育學士、中國科學院植物學碩士、美國奧本大學園藝學博士學位。
現為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園研究員,觀賞植物資源與種質創新利用課題組組長,中國科學院和湖南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國際荷花品種登錄負責人。
主要從事植物資源的分類與評價、多樣性保護、栽培生理、遺傳育種、觀賞植物種質創新和園藝產業促進等方面研究工作。自1993年以來先後在湖南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日本富山縣中央植物園、上海四季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美國奧本大學、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園等單位工作。
目前研究類群主要包括荷花、秋海棠屬等重要觀賞類群。組織及參加大量野外考察,採集標本5000餘號,約1.6萬份;引種栽培植物4000多種(品種);對國內外100餘家植物園、花卉企業進行了訪問交流。主持或參加20餘項科研項目。發表植物新種10個,培育園藝植物新品種40個(27個獲國際品種登錄),實現我國荷花、虎耳草和秋海棠品種首次國際登錄;發明芍藥一年多次開花技術和荷花生長曲線關聯施肥技術;創建了世界蓮屬資源圃(International Nelumbo Collection)、國家首批花卉種質資源庫(全國荷花種質資源庫)、國際荷花網(資料庫)和秋海棠在線等網站;獲雲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美國奧本大學傑出留學生、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美國秋海棠學會「魯道夫·齊森亨尼獎」、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秋海棠專業委員會「卓越成就獎」(2020)等榮譽;發表學術論文90餘篇,產業科普論文30餘篇;主(參)編專著5部;獲專利8項;同國內外科研機構聯繫廣泛,在國內外做學術交流報告100餘次,同國際秋海棠和荷花相關研究者、生產者和企業家建立了廣泛聯繫,並熱心植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科普教育事業。現為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秋海棠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園藝學會水生花卉分會常務理事及水生蔬菜分會理事,中國花卉協會荷花分會理事,中國植物學會高級會員,中國園藝學會終身會員,國際園藝學會(ISHS)會員,國際睡蓮水景園藝協會(IWGS)和美國秋海棠學會(ABS)終身會員,英國皇家園藝學會(RHS)會員等。
參考:上海民革公眾號
編輯:黃俊聞
排版:封延琪
審核:田代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