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Piece》是一個由多個故事構成的世界,其中關於角色特拉法爾加·D·瓦鐵爾·羅的故事,即德雷斯羅薩篇,若是拎出來看,其結尾的不確定性特徵呈現為由希區柯克發揚光大的驚悚片類型:在故事看似終局的終局,潛在的危險因素並未獲得徹底放逐和完全消解,精神訴求並未獲得真正意義上的達成。
簡而言之,弗雷梵斯-米尼恩島-德雷斯羅薩的故事並非終焉。
羅是一個特別的角色,他作為一個從轉折點——香波蒂群島登場的角色,身上有這目前為止所有角色當中最重分量和最大數量的伏筆線,諸如:與其他的「D」之一族不一樣的、隱藏起來的「D」,整個海賊王裡唯一的諱名,名字對角色未來的暗示,手術果實的終極技能「不老手術」等等。
因此,根據個人見解,羅應當在後續劇情中承擔的是「引來結局」這樣的角色。他的故事在OP這個許許多多個故事環環相扣的結構中,應當是位於一個承前啟後的關鍵位置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他身上的伏筆線在劇情的整體框架中分量很足,上述的每一個伏筆都與OP核心內容相當貼近。
首先我們來看,羅現在的一個定位。將現有的線索聯繫起來看,在德雷斯羅薩之前,他是已經義無反顧準備赴死,德島之後他仍有所困頓和迷茫,但是他本人不會說出來,或者說還不到時機說出來。而尾田老師借霍金斯的口,給他貼上了「不在意自己未來」的標籤。
但是仔細想想,他完成的是柯拉松十三年前的夙願,並非大仇已報——他的仇家是世界政府,毀了他整個童年讓他一無所有的,是世界政府。
他真的會不在意自己的未來嗎?
很多海賊同好在討論一個問題——羅是否想當海賊王。
眾所周知的,現在海賊已經開始收尾,現在正在進行的和之國篇會涉及到OP的內核,OP的內核是什麼:是「D」的意志、One piece是什麼,這與羅所需要的不謀而合。
因為羅的目的這一方面,尾田老師從來都沒有進行過正面的、直接的描述,能夠有所體現的是兩年前他的船員在與他交流時,他所說的「會取得他應有的位置」,但是在兩年後的德雷斯羅薩他又表現出了幾乎是殉道者一般的行動,並且在和之國與霍金斯的交流中,霍金斯甚至說出了這是個「不在乎自己未來」的人。
這些看似前後矛盾的臺詞其實並不矛盾,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傾向於綜合在一起來理解。
其實,或許他對One piece的興趣是來源於羅西南迪(即柯拉松)在他心裡留下的,對「D」的意志的追尋這種傾向性思維。也就是說,他的確是在追尋「D」的意志,但是追尋「D」的意志並不代表一定要以那個王座為目標。
我們把視角放到ONE PIECE這個故事的整體格局上來,羅出身於弗雷梵斯,是在世界政府的統治下淪為取得利益的墊腳石的眾多國家之一,換言之,我們可以把它視作一個縮影,脫胎於其中的羅成為了海賊,在這裡我把它稱作「自由陣營」,於是接下來我們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身為天龍人、暗部交易的樞紐的Joker——多弗朗明哥。
多弗朗明哥以天龍人的身份、掌握的聖地國寶的秘密、與暗部各勢力的交易為籌碼,在世界政府和自由陣營之間的夾縫裡成長,成為了一個另類的支配者,在這裡我把他劃分進世界政府為代表的「支配者」這一陣營當中。
如果說,羅的目的是復仇的話,那麼多弗朗明哥就是一個關鍵的拐點,也就是多米諾骨牌中最關鍵的一張。
我們猜想,羅或許有一個堪稱宏偉的計劃:這是一臺巨大的手術,他的患者是世界。同時這也是一個棋局,他把自己都作為棋子中的一枚放到了棋盤裡,他為自己策劃了一個死局,為世界策劃了一場風暴。
對此,我們從羅的諱名和計劃兩個大的方面來展開論述。
Ⅰ.羅的諱名
ⅰ.考據與解讀
トラファルガー・D・ワーテル・ロー
特拉法爾加·D·瓦鐵爾(Water)·羅
為什麼我一定要專門提一提羅的諱名?
因為它太特殊了:它是整個海賊裡唯一一個諱名,這個諱名是在避諱什麼?為什麼避諱?甚至他名字裡的「D」也是特殊的,是現有並已知的D之一族中,唯一一個把「D」隱藏起來的。
關於羅的名字,我們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1.特拉法爾加海戰與滑鐵盧戰役
✯拿破崙的戰爭藝術——路飛和羅的合作模式
在羅的全名公布之前,「特拉法爾加」讓人聯想到的那場海戰,無非兩個方向:戰敗方與戰勝方。眾所周知的,這場戰役是英國海軍史上的一次最大勝利,最初思考的方向也難免地會向著這場戰爭的標籤。
而羅的全名公之於眾之後,我們興許就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思考了:ワーテル・ロー,連在一起就是日文中的滑鐵盧戰役。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羅的名字看作是特拉法爾加·D·滑鐵盧,而特拉法爾加海戰和滑鐵盧戰役都是拿破崙的重大敗北事件。
拿破崙才幹的核心有一種相互矛盾的現象——他似乎並不想讓除他以外的人明白他的謀略。拿破崙曾在1797年斷言:「歐洲有許多優秀的將軍,但是他們同時關注的目標太多。而我只關注一個目標,即敵軍的主力。我會努力將其打垮,我相信,其他不太重要的問題也將會隨之迎刃而解。」
據所查資料來看,拿破崙本人崇尚「深入思考,深入分析」,而另一方面有很多超乎常規之舉。他拒絕程序化方案並表示:「從未有過作戰計劃。」但他在研究地圖和情報方面一絲不苟,還記述道:「我通常在3-4個月之前就想好將要怎麼做,而且會根據可能想到的最壞情況做打算。」
✯特拉法爾加海戰與德雷斯羅薩之間的聯繫:
戰爭的核心就是作戰,拿破崙對這一點堅信不疑,他通常在仔細研究的基礎上構思進攻策略,但需確保有多條備選計劃;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打破敵方的平衡,其餘的都無關緊要」;他還會在決定性要點集中力量。
與之有一定對應聯繫的,羅從兩年前就開始對於多弗朗明哥的勢力進行研究,制定了詳盡的計劃,找到了「SAD」交易這一平衡點(多弗朗明哥周旋於凱多*即自由陣營與世界政府之間的平衡點);以及抵達格林比特前的「保存實力」:過橋的時候羅的臺詞:他現在不能使用能力,回程才是發揮真本事的時候。
拿破崙最為看重三個戰略概念:
①「進攻包圍戰」:是指將敵軍鉗制在陣地上,同時攻擊其側翼或者後方。——羅先後以凱撒和自己作為誘餌,牽制地方最高戰力的多弗朗明哥,同時指引草帽一夥進攻工廠。
②「中心位置戰略」,拿破崙將本方部隊部署在兩個對手之間,然後實施機動轉換,依次戰勝對手。——羅與路飛對戰多弗朗明哥與託雷波爾時使用的兩次秘策。
③「戰略突破」概念,拿破崙率軍迅速穿過地方的防禦警戒線,控制作戰中心,然後在形勢許可時就此實施另一場戰略行動。——烏索普和羅賓一起護送凱撒前往格林比特,以及他們的SOP作戰。
特拉法爾加海戰有兩個階段,此戰役為進攻的敗北:
①第一階段成功了——執行作戰的人趕回和大部隊匯合,外加辭去七武海的新聞。
②第二階段失敗了:英軍打破「常規」,導致拿破崙戰役敗北——鬥技場燒燒果實對路飛的牽制與多弗朗明哥利用天龍人身份製造的假新聞以及羅的敗走。
③無奈下只好返回與大部隊會合,而這時大部隊已經東進——羅敗退,企圖前往與草帽一夥匯合,草帽一夥已經發現德雷斯羅薩的黑幕,線性作戰變為混戰。
滑鐵盧戰役是進攻戰役的敗北,目前預設,可能會與和之國的作戰有所聯繫。(在這之後也說不定,並且這種聯想並非唯一的可能性)
提到這兩場戰爭,是因為在OP中,一些角色的名字或是角色所對應的符號對於角色的故事走向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像白鬍子名字裡的「紐蓋特」,即New gate(新大門)等,在這裡不一一舉例。
羅這個角色的名字構造特別,既有隱名又有諱名,且以兩場拿破崙敗北的戰役名稱為名是否有作者對於角色故事的構思和走向有所關聯,耐人尋味。目前的劇情進度來說,我們不能夠斷言,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羅在未來的劇情當中一定會擁有不少的戲份。
2.水
姑且先拋開特拉法爾加海戰和滑鐵盧這兩場我們的世界裡的戰爭,在海賊的世界裡討論一下他的名字,隱名D,諱名瓦鐵爾(Water)——水。
首先從象徵意義和其關聯性神話、歷史考據入手在海賊裡,自古便存在的樹有三,寶樹亞當(造船材料),全知之樹(毀於奧哈拉),陽樹夏娃(連接了天空陸地和海洋,把天上的陽光也引導至魚人島)。
尾田老師向來喜歡多重考據,聖經中提到:有天堂四河皆流向生命之樹的根本,象徵生命與滋養;而北歐神話裡有神的末日——「諸神黃昏」,聯繫在一起來考慮,四海則正是交匯於偉大航路與紅土大陸的交叉點、即陽樹夏娃(根部)所在地——魚人島。如果把魚人島/紅土大陸毀了,那麼有:四海交匯於陽樹夏娃的根本。
接下來看羅的諱名水。
相信大家都記得羅的一句臺詞:「D將再次掀起狂風暴雨」。
水是順從的,受氣候變化的影響,破壞、淹沒、衝刷皆為其能,亦可滌清罪惡、淨化心靈,助萬物復甦,且,水總是與月亮聯繫在一起,尾田老師又在SBS裡,以曇花賦予了羅月亮的屬性。
水之七都的海嘯叫「水之諸神」,實際上在原作當中對於這一現象的描述更多用的是「潮」,潮汐與月亮聯繫也相當緊密,於是有相關聯的三個要素:大洪水、潮汐、月亮。彩虹結合了太陽與水兩者的象徵含義。
我的想法是,彩虹盟約≈喬伊波伊與人魚公主的約定。
或許最開始羅的諱名和D都不曾被隱藏,巨大王國覆滅之後為避鋒芒等待時機而傳承,羅傑他們尋得的寶藏只是表象,他們得知了世界的真相卻無從真正改變當時的狀況,還有蘊含了千百年歷史甚至更加久遠、精神性和深晦奧妙的寶藏。
「Water」此名所守護之物即為「一把打開精神寶庫的鑰匙」。
諸神黃昏,人間黎明。
在海賊的劇情裡被多次提到的「黃昏」與「黎明」皆為日月同輝之時,像最初話的標題「Romance Dawn」,像佩德羅在蛋糕島篇屢次提到的「黎明」,以及在歌曲《賓克斯的美酒》這首曲子當中(據查:這首歌的詞是尾田老師親自寫的詞,而且是在連載開始之前就準備好的),是以「黃昏」與「黎明」於海賊有著特別的意義。而路飛被賦予了太陽的屬性,羅被賦予了月亮的屬性,如果順著這樣的想法來大膽推理假設,我們得到:兩人將並肩完成推動世界由諸神的黃昏走向人間的黎明這一過程。
*另:關於D的含義,或許它可以是黎明(Dawn),同時又是黃昏(Dusk)
ⅱ.聯想與分析
在御田與羅傑的回憶部分中,提到了幾個很有趣也很關鍵的概念:另一個王、分裂大海的戰爭,並且強調了曾經在魚人島被提到過的「Joy boy(喬伊波伊)」。
✯關於另一個王與Joy boy在這一話中被提到的「兩個王相遇」究竟指的是哪兩個王呢?其中一個確定了是身為古代兵器的「海王」,那麼,「Joy boy」就是「另一個王」嗎?現有「另一個王」、「Joy boy」、與羅傑對應的「海賊王」,以及已經出生並確認覺醒的「海王」這四個概念,刨除可以確定的「海王」,「Joy boy」、「另一個王」、「海賊王」三者之間,哪兩者應當被畫上等號,然後與「海王」共同完成約定?還是說它們各自是獨立的個體概念?
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
首先,在魚人島篇,明確給出的信息是,人魚公主與Joy Boy做了約定,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但是他們沒能夠達成。
其次,羅傑了解了空白百年的歷史,希望和Joy boy出生在同一年代。為什麼呢?他也想達成那個在過去沒能達成的目標,但是他見不到Joy Boy,在他的年代也沒有人魚公主,所以他也沒能達成那個目標。
如果說,路飛和羅傑所代表的「海賊王」就是應當與人魚公主見面的另一個王,那麼路飛與白星見面的時候恰好碰上了白星的覺醒,但是為什麼那個目的仍然沒能達成?缺少條件。什麼條件呢?一,可能是路飛還沒能夠完成環繞偉大航路一周的前提,路飛還沒能成為「另一個王」;二,可能是路飛並非那個「另一個王」。
我們就上述的可能性繼續展開:
羅傑希望和Joy Boy生在同一個時代,那時候既有Joy Boy,又有人魚公主,但是沒有羅傑,他們失敗了。
我們就可能性一有如此假設:羅傑就是他那個世代的Joy boy的替代者,只是那時候沒有人魚公主。
我們就可能性二有如此假設:Joy Boy是不同於「海賊王」的「另一個王」,那麼,海賊王、Joy boy、人魚公主,三者齊備才是目標達成的充要條件。於是得到,路飛現在了解空白百年的同時,還需要找到Joy boy的替代者,再次前往魚人島,才能夠達成這個八百年來無人達成的目標。
那麼這個Joy boy的替代者會是誰呢?
信息太少,可能性太多,這不好猜,大家對於這一點也是各有所見,我們在這裡就Joy boy的替代者是羅這一假設進行展開討論。
為什麼我覺得有這樣的可能性呢?回答就是羅的名字太過於特殊。
現在已知的D之一族,除了背景不明的露玖和羅他們一家以外,其他都是海上的冒險者。為什麼只有羅這一家隱藏了D和諱名居住在陸地上?為什麼他的名字不應當向外人提及?他的名字是避諱什麼?為什麼要避諱?他的身世究竟是怎樣的?已有的信息無法回答這些問題。
羅的背景故事並沒有被講完,他的故事複雜程度甚至在羅賓和山治之上。
在前文中,我提到羅將和路飛一同前往魚人島,一同完成這個約定的假設,即便是羅並非Joy boy後人,這種可能性依舊存在。因為諱名與隱名放在一起,必然就是與OP核心的One Piece(大秘寶)以及D的意志有關聯,這一點毋庸置疑。
✯關於「足以分裂大海的戰爭」足以分裂大海的巨大戰爭得大到什麼規模呢?
我們先來劇情進展到現在,整個海賊世界的格局:我們把現在的勢力歸納為「自由勢力」、「世界政府」與「革命軍」,我們接下來也將從這三個方面來展開論述。
相信大家都記得身在聖地瑪麗喬亞的伊姆大人,我們就從這個神秘的世界政府最高統治者切開了的幾張通緝令說起。
被伊姆大人決定了要抹殺的,直接從通緝令和照片我們可以看到的面孔有:薇薇、白星、黑鬍子和路飛。【這裡有一點我知道的爭議,是關於薇薇那張照片,伊姆大人並沒有把薇薇的照片像另外三張那樣直接切碎,而是端在面前多看了兩眼,這裡我們不能得到一個定論,但是根據後來不久,卡普在護送白星一行回到魚人島時所提,世界政府很有可能已經對阿拉巴斯坦動手了】伊姆大人的抹殺命令已經下達,那麼這位至尊手下的人為何遲遲不動?
不是不動,而是他們所動並不明顯。在海賊的劇情當中,有一個說法被提及過幾次:抹消。這個抹消,是世界政府針對它所認為有威脅或是認定了為敵的國度、島嶼,舉個例子:被神不知鬼不覺從地圖上抹消的「God Valley(神之峽谷)」。
那麼我們假設,世界政府抹殺指定目標的方式,不光是派出如CP組織一類的人員進行暗殺,還有另一種手段:將那個國度直接抹消。
五老星並不是擺設,他們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運作著我們所不知道的網。
神之峽谷是如何覆滅的我們並不清楚,但是有幾個地方我們確實可以拿出來說道,一個是鷹眼作為居所的克拉伊伽那島,在七年前因為戰爭而毀滅;一個是弗雷梵斯,因為政府與當地國家貴族的交易而引發的疾病、戰火與屠戮;被用明面上擺出來的理由徹底抹消的奧哈拉;在扉頁和臺詞裡出現的,幽靈公主佩羅娜因戰爭而毀滅的故土;還有幾百年前被一度毀滅,而導致文明的傳承失去了關鍵信息的黃金都市香多拉。
在德雷斯羅薩篇,關於羅的故鄉弗雷梵斯的回憶裡提到,政府很早之前就對那片土地做過地質勘查,他們知道珀鉛礦有毒,但是他們選擇了看戲,收著珀鉛礦產帶來的金錢與利益。並且在東窗事發之時,對於珀鉛病是毒而不是傳染病這一真相緘口不言。
為什麼?僅僅只是為了錢?
假設弗雷梵斯與奧哈拉、香多拉、神之峽谷之類的地方類似,存在他們想要抹殺的對象,是政府煽動了這場屠戮呢?
我們進而假設,這樣的抹殺行動的確是政府的手筆,並且是政府高層才知真相,不僅會對世界、甚至會對海軍隱瞞事實的手筆,那麼可以得到,薇薇所在的阿拉巴斯坦是在上述抹殺命令中第一個目標。(白星已經覺醒了操控海王類的力量,而魚人島位於深海一萬米,長久以來一直對於魚人族抱有歧視觀念的世界政府對於這個國度鞭長莫及;而路飛和黑鬍子是自由勢力,並且都在大海上,對他們下手並不容易,是以選擇了阿拉巴斯坦作為進攻的第一順位目標。)
*另:這裡我們需要提到另一個點,海軍高層並非都是傻子,任由世界政府的人耍得團團轉,他們也有他們的思想,也有他們自己的正義準則,當他們有朝一日發現了被隱瞞了事實,做了許多違背自己原則和信條的事,他們會怎麼做?與世界政府翻臉。這樣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海軍內部出現分裂。
接下來我們來看薩博那條線,即革命軍勢力。
薩博現在失聯,新聞消息看起來迷惑性十足,他的行蹤是一個未知數。首先我們需要分析一下薩博的這次行動,根據已有的信息來看,革命軍此次潛入聖地的已知目的主要有二,一是解救大熊,二是向世界政府正式宣戰,而我們把解救大熊也劃分進向世界政府正式宣戰這一目的當中。那麼隨之而來的問題有:
①如果大熊真的已經被人格抹消,確定無力回天,革命軍方面冒如此之大的風險前去營救是否值得?
②既然目的是對世界政府正式宣戰,為什麼要挑選在這個時機,並且以潛入為行動形式?
③這次行動的結果又是怎樣的呢?就現有的信息來看,似乎並不算樂觀,不過我們並不能得到一個定論,那份報紙上的「大新聞」是否屬實實在是有待商榷。但是薩博現在失聯確是不爭的事實,他為何會失聯呢?
薩博是革命軍的參謀總長,按理來說,革命軍方面應當有他的生命卡以確認其安危,是關心則亂還是有別的狀況我們暫時不得而知。就現有信息來推,可以判斷薩博現在或許是暫時沒有聯絡手段或是處於無法聯絡的境況中,那麼,我們來在這樣的狀況下推一推薩博可能的去向。
我們從上面提出的問題②入手,著眼於一個詞——正式宣戰。
以薩博為首,這一次行動革命軍出動不過寥寥四人,然潛入行動的人選在精不在多,他們的陣容搭配可謂是相當精妙的,智囊、戰力、退路通通被計算在內,這一次的行動正如薩博的臺詞所言:沒有失敗,除了成功就是死——可謂勢在必得。那麼這一勢在必得的行動究竟是要去做什麼呢?
我們回顧一下兩年前,草帽一夥為救回羅賓間接導致了司法島的毀滅,這是格局稍微小一些的、一個海賊團向世界政府正式宣戰的標識,那麼與世界政府對等的勢力,即革命軍要向世界政府正式宣戰,他們要做的事,聲勢上應當不會比這件事小。
那麼要怎樣的規模才合適呢?我們認為,要直接對世界政府造成巨大打擊,足夠華麗。
怎樣能夠直接對世界政府造成巨大打擊呢?我們設想,應當是針對世界政府核心/要害的進攻。
世界政府的核心/要害有哪些呢?聖地瑪麗喬亞、海底大監獄,以及已經被毀掉的司法島。
那麼,司法島已經在草帽一夥的推動下,在屠魔令之下化作灰燼,而我們認為,這三者於世界政府而言的重要性有如下順次:司法島<大監獄<聖地瑪麗喬亞,故此次正式宣戰的行動應當就是針對聖地、大監獄或是雙管齊下的。
我們先來看針對聖地瑪麗喬亞的行動方向,就已有的信息來分析推測,可能有暴力/軟暴力兩種方式,然革命軍為了革命,在他們的行動信條之下,自是不可能做打家劫舍這樣丟民心的事兒,故而得出預設想:1.在效仿費舍爾·泰格的基礎上,以更大的規模解放聖地的奴隸(解救大熊就包含在這其中);2.著手於探知被保護在聖地的秘密(多弗朗明哥所言,關於聖地的國寶)3.包含前兩者。
此行四人,面對的是海軍乃至於政府本身於聖地建立的銅牆鐵壁,還有大將作為強有力的盾與刃,困局比成無疑。但是正如我們先前所言,他們是準備好了退路才做的這件事,即便是四面楚歌,他們也並非航斷港絕潢。可以飛行、可以入地的兩位能力者作為我們現在可見的退路一,還有一條藏在大監獄的退路二,以及尾田老師並沒有展現給我們的其他選項,畢竟薩博作為第二主線的主角,又作為路飛的另一位兄長,他的故事走向必不能與艾斯重複,故而我們認為,將是歷史循環並遞進這樣的可能走向。
藏在大監獄的退路二是什麼呢?是曾經留在獄中的Lv.5.5裡,成為新人妖女王的小馮以及他在大監獄組織起來的新力量。也就是說,即便他們真的被捕,只要到了大監獄裡,就能夠有再次掀翻這一「堡壘」的機會。這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針對大監獄的行動方向。
對此我們還可以從海軍方面來分析一二:
我們可以確認,薩博他們同時與兩位大將交了手。
而此時,七武海廢除之事已成定局,我們可以看到藤虎帶著傷出任務,此時正與藤虎交戰的人身份並不明朗,而同樣與薩博他們交了手的綠牛的行蹤也沒有被交代。我們可以從這裡得出,薩博一行在瑪麗喬亞給政府惹的麻煩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具體如何我們自然是不得而知,無非是他們順利逃出生天正在與大將展開捕逃或全員被捕/被殺(可能性小)。
所以,此時薩博的去向,我們認為有不小的可能性會是大監獄。
不論如何,經此一事,革命軍與世界政府的戰爭將不再僅僅只是於世界各國煽動/鎮壓革命這樣的局部博弈了。
接下來不得不提到的就是黑鬍子了,他作為自由勢力的代表之一,正以燒燒果實等革命軍潛入行動小組的果實能力為目標而向著薩博所在地進發。王下七武海制度廢除之後,七武海將從立場搖擺的狀況中脫離,重新劃分陣營,我們根據已有的信息,也把他們暫時全部歸入自由勢力中。
此時,漢庫克或將陷入危局(我們在分析得出這樣的可能性之後,從尾田老師在Jump節的寄語中得到了旁敲側擊的肯定,但也不能就此下定論,畢竟尾田老師暫時並未在漫畫中確切表明,這裡僅僅只是一個推測或是假設)。
順此思路往下推,我們得到,薩博此刻陷入困境,其為代表的革命軍勢力有大概率將與世界政府、黑鬍子展開鬥爭;王下七武海制度廢除,漢庫克或將為了國民而再次被捕,若這兩線連接起來,交匯點應當就是大監獄——海底大監獄將有可能成為多方勢力的聚集點,而這裡與位於世界中心的魚人島和聖地瑪麗喬亞十分接近,這個小圈興許就是分裂大海的戰爭爆發之地。
我們是否跑題了呢?並沒有,因為以薩博為代表的革命軍一線,是OP劇情主線的暗線,這裡我們把它稱作主線二,主線一自然就是以One piece為最終目標、空白百年為附加條件的主角團的那條劇情線了,當兩條主線交匯在一起的時候,就是世界政府崩潰的時候,也就是主線逼近尾聲的時候。
也就是足以分裂大海的戰爭到來的時候。
這是一個怎樣的局面呢?
現有三大勢力:世界政府,革命軍,自由勢力
↓
海軍分裂,形成:對抗世界政府的部分(歸入革命軍/自由勢力)vs維護世界政府的部分
革命軍腹背受敵,有:世界政府vs革命軍 & 革命軍vs自由勢力
自由勢力黨閥割據,有:自由勢力vs革命軍 & 自由勢力vs自由勢力 & 自由勢力vs世界政府
混戰結束之時,會統一得到一個敵人——獨裁者(預設可能是黑鬍子)。
如果說還有一個不確定因素,那就是月文化,月文明站隊如何?是與D對立,與整個海賊世界對立,是成就D與巨大王國的因素,或成就天龍人執政局面的因素,亦或是位於中間地帶,我們尚未可知。
綜上,我們認為,只有這樣的規模才可以被稱為「使大海分裂」。
這個時候,D的意志與One piece的內容都已揭曉,名字中有隱藏的D以及意義不明的諱名的羅,其在故事中的分量能否當得起不言而喻一詞了呢?我們認為,可以。
我們回歸方才在討論革命軍目的時提出的三個問題,其中有一關鍵詞——時機。
這是一個怎樣的時機呢?是七武海廢除,各自重新站隊;暗部勢力交易出現大混亂,四皇麾下出現大動蕩;超新星湧入新世界,開始向四皇發出挑戰,自由勢力黨閥割據的亂世!
這個亂世誕生於草帽,成胎於紅心。
他是群雄逐鹿之勢的風暴眼——特拉法爾加·D·瓦鐵爾·羅。
Ⅱ.羅的計劃
「世有圍棋之戲,或言是兵法之類。上者遠其疏張,置以會圍,因而成得道之勝。」——桓譚《新論》
大家一定都對羅劈開龐克哈薩德的工廠那一幕有深刻的印象,而這裡有一段關鍵的臺詞,大意是,羅現在破壞的是時代的齒輪。沒錯,他推動了巨大的多米諾骨牌陣——SAD是多弗朗明哥的命脈之一,多弗朗明哥是暗部交易的樞紐,暗部的交易左右著世界多國的戰爭格局,分散於世界各地的戰爭格局聯繫著四皇旗下的生意與革命軍的思想傳播,四皇旗下的生意與世界政府息息相關,革命軍又與世界政府勢成水火,而無處不在自由勢力小股力量如同血液,流淌在整個世界的脈絡……
他救下了擁有引領潮流、凝聚人心這一恐怖力量的蒙奇·D·路飛,他破壞了時代的齒輪,他以自己的死局造就了革命軍向世界政府正式宣戰的時機。正如開始我們所說的,這是一臺巨大的手術,他的患者是世界;同時這也是一個棋局,他把自己都作為棋子中的一枚放到了棋盤裡,他為自己策劃了一個死局,為世界策劃了一場風暴。
而他在棋局中選中的,在自己的死亡之後能夠順水推舟的王者——路飛,帶他走出了他的死局,走回了他原本安排好的棋局裡,從棋盤中取回了一度蒙上死亡陰影的席位。
計劃伊始——躍動的紅心
對於陷入絕望的人來說,未來的路怎麼走還是未知,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條路絕不是旁人輕飄飄一句「振作起來」或是「積極生活」這麼簡單。
✯心理基礎與目的
在羅的故事中,包含著一個尤為突出的結構性元素,它事實上構成了故事敘事的節拍器:關於自由與救贖的外界發言。
他曾擁有的是忙碌卻幸福的現實,這也是故事的開端,弗雷梵斯的修女所言:「這個世界上是沒有絕望的,天父那仁慈悲憫的救贖之手,一定會伸向你們的。」卻伴隨著硝煙瀰漫、血氣漫天、肝髓流野與熊熊烈焰——是與地獄無二之景。這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是極大的創傷性事件,這便是「夢」的伊始,無親無故、身患絕症,這無疑是一場噩夢,但修女的話確實成功地將希望的種子留在了羅的心中。
所謂同道殊途,羅與唐吉訶德一家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不同的。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這第一重「夢」裡,羅得到了第一位救贖者——羅西南迪的愛,對於經歷了巨大創傷並缺失了父愛母愛的孩子來說,羅西南迪便成為了其「理想父親」,充當著其心理訴求的寄託。其心底的善便被就此引導,從而向著與多弗朗明哥截然相反的「光明」而去。
在此刻他對於這句所謂世上並無絕望的話定然是抱有質疑甚至是否定態度的,可以說,這時候的羅已經成為了復仇的殉道者,自幼懂事的孩子清楚自己的失卻來源於世界政府,而在強權導致的悲劇下,他渴望卻無力反抗,當他出現在唐吉訶德家族面前時,破爛的衣物、泛白的皮膚,背景更是支離破碎的廢墟,蒼涼的景別、充滿了憤怒的眼神,無從發洩的情緒讓他充滿了暴戾,也真是因為如此,讓唐吉訶德家族的人統統誤以為這般面具即為他的真實。
當羅西南迪所呼求那句「放過他吧,他已經自由了!」看似是「夢」的結尾,羅從噩夢中醒來奔向自由,而實則卻是第二重「夢」的開端。如果說,第一重「夢」是環境與悲劇在羅心裡建下對於外界的壁壘,第二重便是他自己畫地為牢,對他自己的禁錮,先是對環境的否定、而後是對自己的否定:先是在看似「保護者」的世界政府這一強權下,富裕美好的生活圖景外殼被打破,暴露出殘酷而鮮血淋漓的現實,導致了對於環境(或者說世界)的不信任,第一重夢可以看作是「心」的破碎;而後是在自己出於「想要救柯拉先生」的善意願景下,至關重要的信息送到了錯誤的人之手,第一位救贖者羅西南迪的死亡及其訴求的落空,導致了他對於自己的不信任,第二重「夢」可以看作是「心」的重塑與再破碎。
當羅策劃好一切,帶著殉道者般慷慨赴死的心再次出發,前往討伐導致了其人生第二段悲劇的多弗朗明哥時,遇到的便是第二位救贖者路飛,路飛這個角色作為海賊特色的另類強權的代表,對於本質的敏銳嗅覺讓羅在其目光之下,所掩藏之物無所遁形。然戰國所說的:「不要硬給別人給予你的愛加上理由,你自由地活下去就好。」卻和前面那次無異,看似是「夢」的終點,實則是又一重「夢境」的開始。作為潛在危險的多弗朗明哥並未死,而作為真正毀了羅的現實的世界政府依舊存在,潛在的危險因素並未獲得徹底放逐和完全消解。
儘管此刻在羅的胸膛裡兩度破碎的「心」已被重塑,卻是黑白的——他重新學會了信任他人,卻並未學會依靠他人,更加沒有卸下包裹在他自己周身的甲冑,精神訴求並未獲得真正意義上的達成,他內心的訴求此時也僅有一個模糊的影子和方向,「自由」的形狀是怎樣的他仍未可知。當禁錮的因素統統分崩離析,才是他真正敞開心扉、重新定位自己的時候,即「夢」醒的時候,那時的「心」才將被重新注入色彩和熱度。
羅西南迪與明哥的過去是定數,已然無法變更,但是羅西南迪見到了和自己一樣童年是一出慘劇的羅,而羅有一顆溫暖的心,和明哥不一樣,所以羅西南迪要攪翻明哥的局;明哥是天龍人,是「神的後裔」,羅不僅要繼承羅西南迪的遺志,還是「神的天敵」,那麼我們設想,他要讓弗雷梵斯的慘劇不再重演,所以他要攪翻天龍人——也就是世界政府的局。
✯路飛與柯拉松
現在我們來分析幾個大家有一段時間十分熱衷於討論的問題:羅為什麼要選擇路飛?換言之,兩年前的頂上戰爭裡,羅施以援手的理由真的只是一時興起嗎?
我們認為,在羅的棋局中,路飛是羅選中的王牌,柯拉松是他目的的來源。
羅在兩年前就對路飛有所了解,為了救回一個夥伴在司法島的所作所為通過報紙,已然被世界知曉,作為情報收集的好手,羅對於「D」又存在著興趣,或許他的觀察從兩年前就開始了。而我們來看他和路飛在兩年前的兩次交集,一次路飛是為了救人魚凱米,一次路飛是為了救艾斯,雖然不說是毫不相關的人,但是都是為了救誰而豁出一切,讓他想起了為了救自己的柯拉松,而路飛一次揍飛了天龍人,一次打破了舊時代,讓羅看到了「D」的可能性。
柯拉松救下羅,並對他的三觀產生了引導作用,讓他也成了一個外冷內熱的人,就像紅髮對於路飛,柯拉松就是羅的道標,而路飛身上有柯拉松的影子。
故羅在兩年前的援手或許有興起的成分,卻絕非簡單的一時興起,他對於世界的局勢有著自己的考量,並且對於看新時代浪潮的引領者有自己獨到的眼光。
他之所以能夠在與明哥的對戰中對於路飛的勝利如此篤定,我們認為不乏上述的因素。
計劃的全貌——醉翁之意不在酒
✯標靶與陣眼:多弗朗明哥
殺害恩人的仇敵、恩人未能達成的遺志,這是羅把多弗朗明哥作為標靶的根本原因。
我們為什麼要把他稱為陣眼呢?
正如我們先前提到的,他是暗部各方勢力與世界政府的連結點,牽一髮而動全身。(並且,他還是掌握了聖地國寶秘密的天龍人,這一點於劇情相當關鍵,於我們現在的論題有涉但關聯不甚緊密,或將再整理帖子對此進行詳細論述。)
✯洛基港事件:德雷克與克比這個在臺詞中屢次被提及的「洛基港(洛基伯德)」(註:此處不清楚翻譯應以哪個為準故兩個都貼上了)事件中,羅和克比是已知的主角,但是這個事件並沒有被闡明起承轉合,我們可以得到的信息僅僅是,羅在此之後提交了一百顆海賊的心臟,成為了七武海,克比因此揚名立萬。
而我們都知道的,政府對於報紙、新聞等信息的操作總會導致人們、甚至我們讀者,在真正知悉事情全貌之前產生一些誤會。這個事件的來龍去脈究竟是怎樣的?牽涉到的勢力和人員有哪些?
我們從已知信息入手:首先我們可以在德雷克、克比、羅三者之間畫上聯繫的線。羅與德雷克的交集,我們現在已知的有,十三年前米尼恩島的陰差陽錯和香波蒂群島的照面。
「紅心」這一符號在海賊裡有一個核心——「間諜」,一代「紅心」維爾戈,作為多弗朗明哥打入海軍的間諜;二代「紅心」羅西南迪,作為海軍打入唐吉訶德家族的間諜;那麼羅,作為並未坐上「紅心」之位的虛位三代「紅心」,是將作為雙面間諜、玩起計中計,還是將再次見證身負信任的間諜導致的悲劇呢?
可能的方向很多,不好猜也猜不全,我們選取其中我們認為概率比較大的來討論——德雷克、克比與羅之間或有合作關係。
德雷克是海軍放在自由勢力中的間諜,是「機密特殊部隊SWORD」的隊長;克比在洛基港事件中與羅產生了交集,而克比同樣隸屬於這個機密特殊部隊。我們並不知道這個機密特殊部隊成立的目的是什麼,但是我們可以肯定,他們一定是與目前和之國篇的兩位大boss站在對立面的。
現在我們把目光放到羅身上,他為什麼在向路飛提出同盟邀請的時候,將目標定為凱多?
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自然是因為凱多與明哥之間關於人造惡魔果實的交易,但是,羅當時的臺詞是「我有一條能夠把四皇之一拉下馬的計策」,言下之意,他確實對凱多有所了解。那麼,僅僅只是破壞了人造惡魔果實的交易,讓凱多無法再擴張他的勢力,就足以稱之為「能夠把四皇拉下馬」的計策了嗎?
只是將其勢力擴張的速度減緩,並不意味著已經將其削弱了。
故我們認為,或許羅所擁有的籌碼不僅於此。
他在向路飛發出邀請之時,他個人的矛頭完全指向多弗朗明哥,但是他當時雖然是抱著同歸於盡/赴死的心態,卻對自己這步棋之後世界的局勢走向十分明晰。他為什麼有這樣的底氣?
正如我們先前提到的,他推動的是多米諾骨牌陣中關鍵的一張。
現在回到我們剛提出的假設中來,如果羅與德雷克已經達成了合作,打入了凱多陣營內部的德雷克是否就是下一步關鍵之棋?
德雷克作為海軍打入自由勢力的間諜,在此時此刻的目的是針對和之國,也是針對凱多的,那麼,他與羅就有了合作的理由。
至於克比,他的目的我們都很清楚,他要成為海軍將校,糾正海軍中他認為偏離了正義軌道的部分。這與我們先前談到的,海軍內部將出現分歧甚至分化的可能性有著相同的方向,那麼如果羅確實是在謀求攪翻世界的局,他們同樣有了合作的理由。當然,由於洛基港事件已知信息太少,我們認為克比會與羅達成合作關係的可能小於德雷克。凱多與和之國是否原本就有所涉?凱多與黑炭家的聯繫是怎樣的?凱多支配的和之國與世界政府之間的交易又是怎樣的?
我們整理得到,與凱多相聯繫的關鍵詞有三:1.歷史 2.政府 3.實驗
黑炭一家自古以來就是侍奉光月家族的五大家族之一,根據時夫人的話來看,五大家族是八百年前就存在的,那麼也就是說,他們背後有著空白百年的相關信息。大蛇一直生活在和之國,就現有信息來判斷,他應該沒有過出海的經歷,那麼他是如何與來自海外的凱多建立聯繫並且達成合作關係的呢?
可能性有二:1.凱多旅行至此 2.通過生活在海外的黑炭家族的人。
根據阿拉巴斯坦篇中貝爾的話以及龐克哈薩德篇中凱撒對史萊姆所為,我們可以判斷,惡魔果實有傳承的途徑,並不一定是在舊一代能力者死後隨機出現在世界的某處,那麼幾百年前出現在和之國的巨龍這一能力,是隨機地讓凱多所得,還是在和之國內傳承下來,由黑炭家生活於海外的人帶給他的呢?
如果說凱多來到和之國並與大蛇合作是由海外的黑炭族人牽的線,凱多為什麼要選擇和之國?為什麼黑炭族人要選擇凱多?
合作,無非是有共同的利益,那麼,凱多的目標是為了世界徵服,或者說為了「那個位置」,黑炭家族是為了復仇,他們能夠從彼此手中得到的應當是與彼此目的相關的東西,歷史與武力,這二者正是在現在的格局中所必須被考量的:世界政府為何禁止人們探究空白百年的歷史?探究歷史便是謀求毀滅世界的武器這般說法顯然是不講道理的,那麼我們就此反推,空白百年中有著足以威脅到世界政府統治地位的某些信息。
凱多與玲玲雙四皇聯盟時表態,他們的目的是徵服世界,他二人也是了解紅色歷史正文重要性的海賊,且都不似一直引領我們視線的主角團,他們都是手眼通天入海,勢力之廣與政府、與暗部接壤,他們或許有著主角團需要並且尚未得到的情報。
回到主要問題上來,羅提出同盟時所言,他有「能夠把四皇之一拉下馬的計策」,他為了狙擊Joker,對於暗部勢力有所了解,並且他作為情報收集的好手,對凱多手中的牌知之一二確有可能。(羅在抵達和之國後的行動也並未被交代,我們認為值得留意)
再者,尾田老師一再強調,和之國一戰將是足以大大影響世界格局的一戰,這就要說到世界政府與和之國的交易問題,自打新世界篇章正式開啟,「交易」一詞頻繁出現,而且十有八九與政府脫不了干係,過去的弗雷梵斯是,今天的和之國也是,一度作為交易網中央的多弗朗明哥、與玲玲如同魚水一般密不可分的修女,他們同樣與世界徵服所交不淺。故我們認為,除了四皇將換代以外,存在於和之國與政府之間的交易以及和之國背後的歷史被公之於眾也將是影響世界格局的必要前置條件之一。
與凱多一樣身上蒙著迷霧的夏洛特·玲玲是否能被算作「棋子」之一我們並不能斷言,但是來到了和之國,她一定是牽著一張大網的線。要素太多,我們在這裡挑選其中的兩個關鍵詞來進行討論:1.人格 2.實驗
在龐克哈薩德篇裡,人類巨大化實驗、人造惡魔果實的原料SAD,這兩個點發散而出的線一條接著玲玲,一條接著凱多,而兩條線交在一起,還接著世界政府。凱多和玲玲兩人都與一個人有關:凱撒;而凱撒在龐克哈薩德的實驗又與一個關鍵因素有關:血統因子。
玲玲的能力來源於曾經收留她的人販子修女,而那位修女……按照我們的理解,姑且暫時認為她是被玲玲吞吃入腹了叭,具體如何還得等後續才能得悉。言歸正傳,這一點就又涉及到一個問題,也就是惡魔果實能力傳承的問題,這一設定現在仍然在雪藏中,並未真正面向我們讀者展開來談,但是歸根結底,依舊能夠與血統因子搭上關係。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就是玲玲此時的狀態十分微妙,漫畫對於她能力的描寫也明裡暗裡藏了東西,截圖裡的這一幕,讓人實在是難以不聯想到修女加爾默羅過去羔羊之家的小夥伴們在疑似被吃下去之後是否還有以另一種方式存活的可能……對此我們有一個大膽的假設,羅曾在龐克哈薩德島驚鴻一現的能力「人格移植手術」或將對玲玲成謎的狀態產生某種影響從而在與其戰鬥時起到關鍵作用。
取得王牌(路飛),遠交(聯絡德雷克假交凱多)近攻(擊碎交易網絡樞紐明哥),明修棧道(同盟以達自己復仇目標)暗度陳倉(推動王牌擊碎舊時代的山),致神跌落九霄,是為羅計劃的全貌。
綜上,可得諸神黃昏,人間黎明。
羅身上的伏筆多於現已知的任何一個角色,除了手術果實不老手術、隱名D、諱名瓦鐵爾,還有諸多人物關係可用,就劇情分量上而言,我們認為他將是引來結局的人。
※關於羅另外的疑問與猜想
✯紅心、聖杯與水
在從象徵與符號方向找可能的考據和分析思路時,我們注意到,紅心有聖杯象徵意,而羅胸口的紋身類似於「帶翼之心」。很多傳說相信,如果能找到聖杯,喝下其盛過的水就將返老還童、死而復生並且獲得永生,羅的諱名正是水;帶翼之心則表意:心臟結於靈魂與身體之間,是靈魂與身體的媒介。
不知尾田老師在安排時是否有考慮這一點。
漫畫中這裡,羅所提到的「某個人」是?真的是指明哥嗎?羅潛入此處就是為了針對多弗朗明哥,是以必然了解凱撒與Joker的聯繫,如果這裡說的是明哥,為什麼要說是某個人?
✯圓環的對面:巴索羅謬·熊與貝加龐克
我們剛才提到了人類巨大化實驗與血統因子,這二者所涉牽連甚廣,而尋根溯源所得矛頭統統指向一個人:活在傳聞中的貝加龐克。而貝加龐克對大熊的「人格抹消手術」與羅的「人格移植手術」都是針對「人格」的,眾所周知羅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果實能力,那麼貝加龐克呢?
他針對人格的手術技術是如何做到的?
貝加龐克對於惡魔果實的了解或已經到了根源之處,包括手術果實或已能夠有其仿製的人造品,桃之助吃下的是曾經的失敗品,那麼時至今日,貝加龐克的人造惡魔果實是否有成功版本了呢?被稱為「最強生物」的凱多和龐克哈薩德的人造龍是否存在內在關聯呢?
你們怎麼認為呢?一起來探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