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一生被安排」教師辭職走紅:生命短暫,想為自己而活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辭職信的意外走紅,網友也褒貶不一,對其原因有諸多猜測。熊芳芳在朋友圈發文稱,前同事對此事的評價最得我心,「你們都想多了,其實這很熊芳芳。」

熊芳芳早些年上臺領獎時的照片。受訪者供圖

文 | 新京報記者 劉名洋

編輯 | 左燕燕 校對 | 李項玲

本文約2693字,閱讀全文約需5分

「據說還有7年才能退休,我想將這7年賞賜給自己,不願自己的一生被人安排。」近日一封辭職信讓深圳的語文教師熊芳芳走紅網絡。

31年從教生涯裡,熊芳芳曾獲得多份榮譽,在多地有過教學經歷。她說,辭職的決定自己也考慮了兩年多,遞辭職信的時候,「豪邁和悽涼參半,有決絕也有不舍。」

關於辭職後的人生規劃,熊芳芳說,她想做點自己的事情,多陪陪家人,出去旅旅遊,將教育轉戰到網際網路上,做一些個性化的教學產品。

辭職信的意外走紅,網友也褒貶不一,對其原因有諸多猜測。熊芳芳在朋友圈發文稱,前同事對此事的評價最得我心,「你們都想多了,其實這很熊芳芳。」

熊芳芳的辭職報告。受訪者供圖

辭職

「人生不止一次被安排」

5月18日,深圳下著小雨,天氣溼熱。

熊芳芳說,當日自己和往常一樣,下晚自習開始整理學生文章和教學材料,回到宿舍時已經夜裡12點。屋子裡蚊子多,她輾轉反側睡不著,「我突然想到,是時候了結自己兩年多以來的心願了。」

她的心願是辭職。

「據說還有7年才能退休。我想將這7年賞賜給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一次。生命無法重來,不願自己的一生被人安排。」熊芳芳在當晚寫下辭職信,落款日期是5月19日。

辭職信經由熊芳芳朋友圈發布後,在網絡上意外走紅,「不願一生被人安排」被網友追捧。

熊芳芳說,她的人生不止一次被「安排」。

中學時期,由於成績優秀,她在家人的建議下就讀中等師範學校後,每月領取30元生活補助,除自己吃飯、買書籍和生活用品之外,剩下的都補給給家中。

畢業後,熊芳芳在湖北武漢、江蘇蘇州、廣東廣州等多地有教學經歷,教齡31年。幾地輾轉,多是因家庭原因和跟隨丈夫工作變動,「太被動」,她說。

學生

「老師帶著一種詩人的浪漫」

因辭職信走紅之前,熊芳芳在中小學教育界已經小有成就。

31年從教生涯裡,熊芳芳帶出多個高考全校第一。她也輔導學生作文,幫助他們在《意林》、《美文》等雜誌上發表文章。

作為「生命語文」首倡者、「微寫作」創始人、她出版過《生命語文》、《語文:生命的、文學的、美學的》等8部專著,發表文章400餘篇,是首屆全國文學教育名師,首屆全國中語「十佳教改新星」。

走紅後,很多網友將她和多年前辭職稱「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的河南教師相比較,也開始討論當今的教育現狀。

熊芳芳說,她更喜歡沒有限制的教育方式,能夠根據學生的個性,有側重點的教學。多年來,她一直在嘗試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不能僅僅停留在考試大綱裡。

黃澤輝是熊芳芳帶過的學生,談及老師時他說,印象最深的是熊芳芳上課時,會延展很多課外知識,讓他們有更多的思考。「我沒想到熊老師會辭職,但也不意外,她最大的特點是帶著一種詩人的浪漫。」

談教育

「轉戰線上,將知識傳授給更多的人」

新京報:辭職的事情為什麼思考了兩年?

熊芳芳:因為家人起初是反對我辭職的,畢竟在教師這個崗位上工作31年,還剩最後7年就退休了。辭職意味放棄多年的教齡和退休後的待遇。深圳市的教師待遇在全國來講還是不錯的,現在淨身出戶,我內心也反覆糾結。

新京報:最後是怎樣下定決心的?

熊芳芳:我覺得還是得為自己活著,生命很短暫,不能一生都讓別人來安排。我想把退休前的7年賞賜給自己,多陪陪家人。也可以多出去旅旅遊,做到真正的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熊芳芳輔導學生功課。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辭職後還從事教育行業嗎?

熊芳芳:辭職後我想把教育轉戰到網際網路,做一些個性化的教學產品。

新京報:怎麼想到做線上教育的?

熊芳芳:今年受疫情影響,學校從2月份開始網絡教學,打破了地域、年齡和時間的限制,是多元化的。我想到去做線上教育,將知識傳授給更多的人,根據不同類型學生開展不同的課程。

新京報:目前學校同意辭職了嗎?

熊芳芳:5月19日我提及辭職報告後,學校將報告提交給深圳鹽田區教育局,教育局領導有和我溝通,但現在還沒給回復。沒有想到我的辭職會引發這麼大的輿論關注,說走還沒走,在學校教學見到領導同事有點尷尬。

新京報:辭職後班裡學生怎麼辦?

熊芳芳:我教兩個高二班級的語文課,在其中一個班級擔任班主任。5月11日開學時我向學校提出辭去班主任職務,想著等學期結束後再走,現在想儘快離開。

新京報:你和學生交往時性格是怎樣的?

熊芳芳:有人說我冷漠、清高,這只是針對志不同道不合的成年人,我沒有時間做無效社交。但我對學生是非常熱情和真誠的,每學期都會給學生買筆記本等禮物,讓他們積累摘抄美文、寫寫隨筆和遊記等。

談家庭

「最大的虧欠就是對兒子照顧不周」

新京報:這些年來有什麼遺憾嗎?

熊芳芳:最大的遺憾是忙於工作,對兒子照顧不周。我在蘇州教書時,孩子因打籃球受傷,沒做全面檢查,加上學校座椅低,後來出現腰椎間盤突出。以後我要多給他煲湯、做飯,讓他早日養好身體。

新京報:你對一些老師的示範課有意見?

熊芳芳:這些年有看多地優秀老師的示範課,並從中學習,但有些老師講示範課或巡講時,都是提前安排好哪些學生參加,學生回答什麼問題,這和演戲沒什麼區別,我覺得老師應該將精力花在打磨課程上。

新京報:對在崗的年輕老師和即將畢業的師範生們有什麼想說的?

熊芳芳:老師要多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有些學生平時作文寫不好,但發現他寫了一個漂亮的句子,我也會列印出來在班級上講評。事實證明這是可行的,可以讓學生提高自信,更喜歡寫作文。

新京報:辭職後有沒有具體的打算?

熊芳芳:我已經在一家網絡教育平臺上了一節課。根據我的經驗,學生對實景教學興趣高,我以後出去旅遊,比如在雲南洱海邊的客棧看風景時,也會備課。其間給學生們直播、錄製教學,講解地貌、民俗等等。當然,我也不知道這條路能走多遠。

新京報:在深圳教學時生活節奏如何?

熊芳芳:我們學校在山上,學生住校,每周回一次家。我會在周末坐車回廣州,周末再回深圳。平時在學校,無論有沒有晚自習,我都在辦公室改作文,幫學生們往各雜誌投稿,經常熬夜到凌晨三四點。

新京報:如何看待這一次事情引發關注?

熊芳芳:網上有很多質疑,有人說我是因為和同事、領導關係鬧僵,我朋友圈截圖,和他們關係都挺好。前同事對此事的評價最得她心,「你們都想多了。其實這很熊芳芳。」

相關焦點

  • 不願一生被人安排的熊芳芳,辭職一個月網課收入200萬,網友嘆服
    有人認為,熊芳芳老師能夠特立獨行,打破固定思維,不願一生被安排,想開闢一條新途徑,過另一種自己想要的生活,好好為自己活一把,這種勇氣是常人所不具備的,令人嘆服。就是這封辭職信,在網上興風作浪,引發大家的廣泛關注。這封辭職信不亞於平底驚雷,引起教育界的陣陣波動。
  • 從翼裝飛行女生劉安到高級教師熊芳芳:人生的精彩在於為自己而活
    不管是已經離開的翼裝飛行女生劉安,還是毅然跟自己安樂處境說再見的熊芳芳,她們的人生,相同之處就是:為自己而活。網絡上對女生劉安跟教師熊芳芳都有很多非議。認為,一個女生不懂得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從事如此冒險的極限運動,隨時讓自己的生命懸於一線,即便是自己的愛好,也是對自己跟父母的極度不負責任。而高級教師熊芳芳,已近退休年齡,放棄優厚的待遇辭職,讓人不解的同時,似乎有點任性妄為,草率矯情。那麼,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應該為誰而活?
  • 全國知名教師辭職,報告中兩句話引人猜測,網友:高調鋪墊?
    一句是「我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一次」,一句是「不願一生被人安排」。 這兩句話連在一起看,讓人產生了很多的好奇和揣度。 同一天,她的微博上有兩句話也是對這次在外人看來意外的、突然的、莫名的辭職做出了解釋和回應。
  • 全國知名教師快退休時辭職,在她身上發生了什麼?
    從幾年前河南實驗中學顧少強老師到現在的全國知名特級教師熊芳芳,教師的辭職總是讓網友感到驚訝不已,他們中有少數人認為教師是多少人擠破頭都考不上的好職業,放棄也太可惜了,但是還是有人認同她們的做法的,人生只有一次,可以隨心而過,有底氣的女性都可以活得很漂亮。因為她們前期積累了經驗和財富,辭職去過另一種嚮往的生活也是可以理解的。
  •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女教師為理想辭職,為愛返航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多年前一位女教師為了理想放棄了鐵飯碗,辭職去了遠方。這位老師的豪言壯舉,曾激勵了無數有夢想的年輕人,她的這句經典名言也成為了很多人「裸辭」的藉口。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這位女教師最後沒找到自己的詩和遠方,就因為愛而返航,過起了普通人的生活。女教師辭職後,便去了成都,在那裡結識了自己現任丈夫,但是還沒有等這位女教師徹底實現自己的心願,兩人就發現有一個新生命已經悄然來臨。
  • 陸敬平:女教師辭職信走紅不可複製
    原標題:陸敬平:女教師辭職信走紅不可複製  4月14日一早,一封辭職信引發熱評,辭職的理由僅有10個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有人評這是「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沒有之一」。經採訪得知,作者為2004年7月入職河南省實驗中學的一名女心理教師。如此任性的辭職信,領導最後真批准了。
  • 月薪2萬高學歷保姆走紅:認清自己,才是人生贏家
    最近幾年網上總是有些言論說體制內的工作都是穩定的工作,一眼就看到頭了,幹著沒意思,有一部分辭去體制內的工作創業確實獲得成功,他們會站出來說,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人生總要為自己瘋狂一次。從這些辭職創業的人身上小楊看到那麼多的可能性,仿佛自己的未來之路也變得有了可能。
  • 名師熊芳芳辭職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普通教師真的學不來
    教師離職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但是很多老師身份比較普通,哪怕從崗位離職,也很少會引起其他人的關注。幾年前,有一個老師稱自己想要到世界各地看一看,十分灑脫的辭職了,這件事在當時也引起了熱議,甚至很多學校將作文題目和這件事聯繫了前。而幾年過去之後,熊芳芳突然辭職也讓網友們覺得意外,在辭職函中,熊芳芳提到自己並不想在過受人指揮的生活。
  •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女教師為夢想辭職,如今面對現實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平平安安長大,按部就班上學然後工作,找到一個合適的人結婚生子,但當大家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並不是這樣想的。01「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女教師為了夢想勇敢辭職有多少人到了二十多歲還勇於追逐自己的夢想?
  • 人的一生為自己而活,實際上是一種誤解!
    今日打卡:人的一生,是為誰而活?可能大家都會說要為自己而活,要活得自在,瀟灑,快樂。可是,我卻不這麼認為,如果人的一生只是為了自己而活,感覺也沒什麼意思,完全拋開了自我責任感和義務的活著,這種生活是空虛的。
  • 為何雄性袋鼩一生短暫?生物學家:如此瘋狂的交配,誰也活不久
    但有小夥伴好奇的是,為何同為鼠類,雄性袋鼩的一生卻非常短暫呢?對於這個問題,生物學家也是直言:如此瘋狂的交配,論誰也活不久。究竟是什麼原因,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據生物學家直言:雄性袋鼩是一種較為偏激的生物,它們最執著於繁殖,大部分袋鼩都活不過第一個繁殖的季節。它們的繁殖方式非常瘋狂,堪稱是「自殺式」的交配方式,而每當經歷完這次瘋狂的簡配後,袋鼩就會死去,結束自己的一生。
  • 人的一生很短暫,什麼才是自己的?
    關注每日靈糧,獲取更多靈修內容 請在公眾號主頁「置頂」 一、人的一生很短暫,世界上到底什麼才是自己的呢?這個問題可能有好多的人想弄清楚? 1、愛人是你的嗎?
  • 是為自己活?還是為別人活?是活得有意義?還是生無可戀?
    可以有錢治病嗎等等,可是想來想去,春麗都想不出退路,沒有退路。春麗的工作,只能在現在的單位才能有用,社會上沒有招這些工作能力的單位,只有同類的單位會招,但是也是要招本科文憑以上的,年輕的,不會招超過三十五歲的。春麗不是高端人才,沒有本科文憑,還有一年就五十歲了。
  • 5年前辭職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女教師,現在怎樣了?
    5年前,顧少強辭去做了11年的教師工作,並寫下了「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信。當時這封辭職信還被網友稱為「最有情懷」的辭職信。而那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也成了眾多文藝青年追求自由的「金句」。
  •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辭職旅行的女老師,如今為孩子低頭了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一張「辭職信」走紅網絡 幾年前,一張「辭職信」走紅網絡,憑藉短短十個字:「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一躍成為網絡上的熱門話題
  • 江西臨川教師集體辭職引起何人熱議?為何社會大眾都喜歡指點教師
    這兩句話的流傳,也側面說明教師隊伍裡對自己從事這個職業的失望感。當然,感到失望的行業不止教師這個行業。很多時候,生活在別處,行業之間普遍存在「你看我好,我看你好」心理,對一個行業一份工作有失望的心理,這在各行各業都有。但是奇怪的是:非教師行業的人都說教師好,老師自己卻沒有一個說教師行業好。無論好或者不好,這離職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 《四月是你的謊言》:雖患絕症,宮園薰活出精彩,一生短暫卻光輝
    自由的含義,想,是追求;不想,則是抗爭。什麼是自由?自由是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同時也是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想,是追求;不想,則是抗爭。有馬公生看著這麼一個宮園薰入了迷,正是因為宮園薰吹得入迷,她在用自己的感情詮釋著自己的驚豔。作為觀眾,宮園薰的這個出場足以用驚豔來形容。以此作為開頭,宮園薰開啟了她璀璨又短暫的人生。
  • 《四月是你的謊言》:雖患絕症,宮園薰活出精彩,一生短暫卻光輝
    想,是追求;不想,則是抗爭。所以宮園薰才會義無反顧的跳試膽橋;所以宮園薰才可以拋棄小提琴比賽的條條框框,隨心所欲拉出自己想要的小提琴;所以她才會對著你說——「以後你就是我的友人A」了。宮園薰在我眼裡閃閃發亮,這是為什麼?因為她在向我們詮釋什麼才叫做生命。
  • 5年前,寫下「世界那 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女教師,如今怎樣了?
    我想很多人的答案是否定的,自由是這個時代最貴的東西,它可能要你付出所有來換得。我都不願付出這樣的代價,可是內心又如何能遏止對自由的渴望。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初那個寫下了「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女教師才會受到那麼多網友的關注,因為這句話同時也說出了千千萬萬人的心聲。 這封只有十個字的離職信,也因此被選入2015年度十大網絡用語。甚至很多人都跟風離職,那麼當初寫下這句話的女教師,離職後過得怎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