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養成鑄人生基石!長沙幼兒養成教育實踐出真知

2020-12-22 三湘都市報

三湘都市報通訊員 譚子英 記者 楊斯涵 黃京

聚焦學前教育,讓長沙學前教育更快更好地健康持續發展。12月18日,長沙市幼兒養成教育優秀案例展示暨研討活動在湖南省人民政府直屬機關第一幼兒院隆重舉行,此次活動由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採取現場展示與網絡直播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參加本次現場研討的有來自長沙市各區縣(市)學前教育教研員(專幹)、園長、保教副園長和骨幹教師近200人,場外有近8000個客戶埠同步收看直播。

開幕式上,湖南省人民政府直屬機關第一幼兒園園長羅紅輝指出,此次活動為交流與研討養成教育的平臺,長沙幼教人要以感恩之心,以育人之舉,持之以恆抓好養成教育。

長沙市教育局副局長繆雅琴出席活動開幕式並講話,她聯繫當前我國學前教育新要求和形勢,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動是踐行國家"立德樹人"之教育根本任務的良好載體,對與會人員提出要珍視長沙地方資源的優勢,樹立超前的思想和理念,加強學前教育評價研究,引導學前教育健康持續發展的殷切期望,同時也表明了長沙市教育局將進一步更快更好推動學前教育的決心。

出席此次活動開幕式的領導和專家還有長沙市教育局語言文字工作處處長雷俐、長沙市教科院副院長孔春生、開福區教育局副局長陳銀芝、開福區教育局民幼科科長譚麗梅,擔任本次教研現場引領的長沙市學前教育協會會長肖曉敏、長沙市教育局幼兒園園長張潔,以及長沙市學前教育協會兼職教研員導師們。開幕式上,領導、專家和區縣學前教育教研員(專幹)代表為31名優秀案例獲獎者頒獎。

研討活動採取案例展示、現場教研和專家引領相結合的方式。6個優秀案例分別為:湖南大學幼兒園歐丹老師展示的大班養成教育活動案例《照顧自然角》、湖南省人民政府直屬機關第一幼兒院葉靚慧子展示的大班養成教育活動案例《一幼萌娃迎國慶》、長沙師範學院附屬第二幼兒園王英展示的中班養成教育活動案例《清明桃李笑》、國防科技大學一號園區幼兒園徐婉婷展示的中班養成教育活動案例《快樂的自助餐》、長沙市教育局幼兒園(恆達園)鄒珊瑚展示的大班養成教育活動案例《護蛋小行動 感恩大意義》、望城區虹棲谷幼兒園趙瓊蓉展示的中班養成教育活動案例《文明做客》。

案例源於分享者自己的教育實踐與研究,進行案例分享時,或講或演,或揚或抑,時而婉轉,時而跌宕,活動現場掌聲不斷,參加研討的教師時而思考、時而追隨…… 分享環節充分彰顯了優秀案例的推廣價值和"以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為主"的理念,為進一步推進長沙市學前教育地方特色課程建設起到示範作用。

基於優秀案例的感知,再融合微型教研,讓參研教師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是本次活動的精髓。雨花區教科所學前教育教研員段蓉老師以《幼兒養成教育的實施路徑與策略》為主題,在集體梳理養成教育的內容與特點後,現場招募15位教師上臺,圍繞研討問題進行分組研討,同時,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聆聽"臺下參研人員的觀點,並及時跟進、互動,真正體現"帶著問題學習,帶著思考培訓"的研討目的。

為了更好地體現研討的實效和針對性,長沙市教育局幼兒園園長、湖南省特級教師張潔對上午的四個案例做了專業引領,長沙市學前教育協會會長、湖南省特級教師肖曉敏園長對下午的兩個案例和教研活動做了專業引領。兩位園長將本次研討活動的實際和長沙學前教育的現狀緊密聯繫在一起,結合幼兒養成教育的相關理念,提出了諸多高屋建瓴的獨特見解,讓參研者豁然開朗。

最後,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學前教育教研員薛婷婷用"驚喜、祝賀、遺憾、感謝、期盼"五個關鍵詞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驚喜於此次市級參評案例的高質量;祝賀每一位參與者都學有所獲;遺憾於參評及現場展示名額有限,部分優秀案例未能呈現;感謝每一位為此次活動付出的教育同行;期盼湧現更多善學、善思、善行的專業型教師、專家型教師。

[責編:陳舒儀]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焦點

  • 談談幼兒園習慣養成的教育
    幼兒園習慣養成教育內容包括四個習慣: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學習習慣、禮儀習慣。  生活習慣作息習慣、睡眠習慣、排洩習慣、飲食習慣、進餐習慣、整理習慣等,內容非常細,有細節決定成敗 ,習慣成就未來 。現代生活實踐證明:一個不會生活的人就不會學習, 不會工作而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需要從幼兒時期就進行培養。
  • 勁松二幼舉辦「根植幼兒養成教育,培養新時代文明公民——暨《寫給...
    12月17日,朝陽區文明辦、教育委員會統宣科和勁松第二幼兒園共同舉辦了「根植幼兒養成教育,培養新時代文明公民—暨《寫給孩子的歌》出版發行儀式。」會議開始,大家共同觀看了幼兒園文明建設實踐「宣傳片」和《文明中國人》主題歌,之後由《寫給孩子的歌》的兩個編著者——特級教師劉朗教授和園長李國霞分別對作品進行了介紹。這本書體現了幼兒園以音樂藝術為途徑,在一日生活中根植養成教育,為孩子的良好文明習慣奠基的研究和實踐成果。
  • 「教育新聞」一場關於學生文明行為習慣養成評價的現場會
    12月24日上午「學生文明行為習慣養成過程評價平臺」應用觀摩、交流、研討現場會在延慶區第五中學舉行。北京教育學院高大明博士,延慶區教委副主任張平,以及全區中小學德育幹部參會。「學生文明行為習慣養成過程評價平臺」是延慶區第五中學在北京教育學院協同創新計劃項目支持下,與康幫科技公司聯合開發的一款評價軟體,包括學業成就、思想品德、起居有度、身心健康、藝術修養、綜合實踐、獎懲嚴明共7大模塊,28個方面,80多個評價點位,基本涵蓋了學生在校內的所有言行舉止表現。
  • 集賢縣第一中學習慣養成教育活動——致家長的一封信
    我校為了落實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共處,使學生身心得到和諧發展。我校於2020年10月26日--11月28日開展「習慣養成教育月」活動,主要從勞動、衛生、文明、禮儀、遵紀、守法、學習、讀書八個方面入手。為了更好地開展與落實這項活動,需要家長朋友的支持,現對各位家長提出以下建議:01高度重視,常抓不懈。
  • 開掛的人生,從養成這三個習慣開始,養成一個,你也會不簡單
    賈伯斯說過這麼一句話:「在你生命的最初30年中,你養成習慣;在你生命的最後的30年中,你的習慣決定了你。」好習慣是通往美好人生的階梯。好習慣,成就好人生。開掛的人生,從你養成這三個習慣開始。1堅持早起的習慣。真正厲害的人,他們從不在凌晨通宵拼命,而是用早起的方式打開新的一天。
  • 初中是人生最重要的階段,要怎麼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中)
    初中是人生最重要的階段,要怎麼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中)因為,我每天晚上堅持學習四個小時,逐漸養成了自主自立的學習習慣,所以我的學習成績在學校非常好,在初中曾經是連續三年全年級前五名。其次,在學習過程中,你一定要養成主動疑問的好習慣,不管是我們做新知識的提前預習,還是在新課程的學習現場,有問題,有疑問,一定要及時向老師多請教,多問問題,為什麼呢?
  • 興中學校舉行一年級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展示活動(組圖)
    為了使學生順利完成幼小街接的過渡期迅速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展現師生嶄新的精神風貌,9月11日上午,興中學校舉辦了一年級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展示活動,學校班子成員、德育處工作人員和各班家長代表受邀觀摩了本次活動。  展示課上,一(1)班、一(2)班展示了課前準備教育,兩個班的同學在班主任和搭班老師的帶領下整齊地背誦了課前準備兒歌,展現出了一年級孩子特有的精氣神。
  • 海姐姐說家教:家園共育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是家長也想在家庭中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但本身缺乏耐心陪伴,缺乏科學有效的指導方法。有些家長就想不明白:孩子在幼兒園能表現好好的,可為什麼回到家裡就完全變了樣呢?其實,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一樣重要。幼兒階段是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良好的習慣是通過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來共同塑造的。
  • 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的繪本 5歲前必讀
    作者:寶寶知道 Iris33俗語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見早期教育對孩子來講是多麼重要。尤其在孩子5歲以前,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必須養成,而這其中,繪本的作用不容小覷。2.1~2歲《噼裡啪啦系列》《米菲繪本》《小熊寶寶繪本》《喬比的生活故事》《五味太郎圖畫書第一輯》《五味太郎經典創意繪本系列》《抱抱》《動物絕對不應該穿衣服》《蹦》《小籃和小黃》《月亮的味道》《好餓的小蛇》《可愛的鼠小弟》閱讀收穫:講述規則培養的故事,1-2歲是孩子生活習慣養成的一個重要的時期,對應的規則能教會孩子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 如何用30天養成說英語的習慣?聽聽英孚教育專家怎麼說
    你願不願意從現在開始,養成說英語的習慣,為自己的升職加薪、出國玩耍做足準備?下面就聽聽英孚教育專家的建議:如何用30天養成說英語的習慣。首先,定一個期限會讓說英語有一種儀式感。雖然你可以想說就說,但一開始建議你每天定時定點練習說英語,比如晚上10點或早上8點,每天15分鐘、半小時都可以,只要能堅持下來,30天就能養成說英語的習慣。之後一到那個時間你會發現,不說英語都難受呢!當然,練習說英語也要有方法。這裡有幾條tips,相信會對你很有幫助!1.
  • 321法則,良好習慣養成的最簡單方法
    美國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對習慣的經典注釋:「種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行為;種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種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習慣是一種長期形成的思維方式、處世態度,習慣是由一再重複的思想行為形成的,習慣具有很強的慣性,象轉動的車輪一樣。人們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啟用自己的習慣,不論是好習慣還是不好的習慣,都是如此。可見習慣的力量——不經意會影響人的一生。
  • 學圍棋,給孩子養成了哪些習慣
    圍棋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那你知道是什麼習慣嘛?很多家長希望讓孩子學習圍棋,圍棋有助於思考,同樣更多家長希望孩子學了圍棋之後養成良好的習慣。能靜下心來,不要再像孫悟空。。。其實圍棋能幫助我們養成哪些好的習慣?不止如此。安靜的習慣、思考的習慣、拼搏的習慣、學習的習慣、禮儀的習慣我通常把孩子學習圍棋能培養的習慣分為這五類。其中對於我們小學前的孩子來說,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 花樣飯糰DIY助幼兒養成珍惜糧食好習慣
    為了讓孩子們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15日上午,長沙市天心區中建幼兒園小二班組織了一場主題為「花樣飯糰,創意無限」的飯糰DIY活動。活動還邀請了家長助教來園,讓孩子們在與米粒的互動中愛上米粒,珍惜米粒。活動前,家長助教給孩子們帶來了繪本故事《大米是怎麼來的》,讓孩子在聆聽故事的過程中了解每一顆米粒都來之不易。老師們準備好了米飯、黃瓜、番茄醬、海苔等食材。
  • 「長沙藍·青少年生活垃圾分類公益志願行動」總結表彰大會舉行
    活動通過舞蹈、小品以及科普情景劇等多種表現形式,對青少年環保理念掌握、環保實踐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習慣養成等多方面成效進行了生動展示,充分彰顯了廣大青少年、青年社會組織、青年志願者等主動投身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面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
  • 廣安區希望小學校「一年級行為習慣養成」展評活動
    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工程,是形成良好校風、學風的堅實堡壘。為有效落實德育管理,大力推進德育建設,11月23日,廣安區希望小學開展了「一年級新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展評活動。一年級各班學生在老師的悉心教導與指引下,行為習慣已在逐步建立,部分班級已趨於完善。本次展評活動以模擬課堂為組織形式,對課前準備、課堂坐姿、讀書和寫字姿勢、上課發言、書包整理、放學路隊排隊秩序、路隊行進間秩序、清潔衛生等環節進行展示。
  •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核心在於習慣養成
    會上,立法機關、司法機關、人民團體、高校學者、公益組織及網際網路企業代表,圍繞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法律框架、實踐路徑、生態建設等進行分享討論。10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增設「網絡保護」專章,明確了各方在保障未成年人用網權益方面的職責和義務。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社會法室處長劉斌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立法的基本思路和制度架構進行了解讀。
  • 【演武小學養正開新教育】以檢查促養成,以交流促學習
    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應從培養良好習慣入手。小學階段正是養成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12月8日至10日,演武小學片區組織開展了本學年學習習慣檢查活動。 此次檢查活動的對象是演武小學片區的七所學校,分別是演武小學、梧村小學、人民小學、思明小學、定安小學、會展南小學和聯友小學。
  • 沂源實驗幼兒園:文明禮儀從幼兒抓起
    幼兒時期是塑造社會認知、社會情感、社會行為的敏感期,適時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讓幼兒從小學禮、知禮、懂禮、用禮,是塑造培養幼兒健全人格、奠基人生最佳開端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沂源實驗幼兒園把開展禮儀教育列為主要工作之一,並且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將教育內容具體化,制定由淺入深的禮儀行為計劃。在教育過程中,該園把禮儀教育進行討論、結合情境體驗、家庭實踐相結合。使幼兒親身感知情境禮儀、實踐禮儀內容,逐步培養幼兒良好的禮儀意識和禮儀行為,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平衡的發展。
  • 一套搞定安全教育、科普啟蒙、性格養成的經典雜誌!
    開卷有益,畫報裡有美好的故事、美麗的圖畫,還有濃縮的人生智慧,慢慢地讀給孩子聽,如同在孩子心裡種下一顆種子,靜等花開。對於3-7歲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父母的精心呵護,在讀書方面,可能需要父母陪著孩子一起閱讀。
  • 寶寶刷牙習慣養成攻略
    從寶寶長出第一顆牙齒的時候,刷牙就成為寶媽們必修課。但是,寶寶總是不配合,又該怎麼辦呢?皮皮狗今天給大家分享,寶寶刷牙習慣該怎樣養成。第三步:陪伴幫助孩子堅持重複枯燥的刷牙,可能會讓寶寶失去新鮮感,便堅持不了,最終依然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時候家長可以利用一些方法讓寶寶感興趣並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