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歐洲貴族運動
■ 1913年,這一年,現代工業大生產的序幕拉開,貴族運動趨向平民化奢侈品和普通工業品生產技術一日千裡。歐洲貴族運動的分水嶺,就按始於上世紀之初
■ 我們常說的傳統意義上的四大貴族運動——馬術、高爾夫、網球、斯諾克,主要起源於英國和法國,隨後風靡歐洲。
■ 單從運動角度而言,這四項活動並不是最消耗卡路裡的。但是從禮儀規範和精準度控制來講,馬術、高爾夫、網球和斯諾克,稱得上是運動中的"王者」。歸根結底,貴族運動體現的是一種生活態度:精準、優雅、沉穩。
1、馬術
■ 被列為「四貴之首」 的馬術,起源於英國,在16世紀傳入歐洲,王公貴族們穿戴華麗禮服縱馬馳騁,賺足眼球。
■ 而若要探究馬術之所以位居首位的原因,是因為「馬」推動了世界歷史的演變。遠的不講,列幾個與中國有關的歷史片段:
· 河曲馬,幫助松贊幹布統一了青藏高原,締造了吐蕃王朝;
· 三河馬,馱著成吉思汗大軍三次西徵,建立了史無前例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
· 伊犁馬,在蒙古高原和中亞地區奔騰萬裡,與遠東遊牧民族一起,建立了一個有巨大影響力的草原帝國-突厥王朝。
■ 馬在古代戰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提高戰車馬匹移動時的準確性和精準性,軍方會對馬匹進行各種技巧和協調性訓練。這種訓練,就是馬術的起源。如今的馬術學習,也就是學習如何讓騎馬人與馬匹默契配合。
■ 馬術和馬術比賽在歐洲貴族中的日益盛行,催生了計時器的發明。當時最初使用的是滴墨式計時器,通過在比賽開始和結束時將一滴墨汁分別滴在鐘面上,從而實現計時。不過,囿於當時技術所限,用滴墨來進行馬術計時器並不是非常便利。
■ 後來,在1856年,百達翡麗製造出一款計時錶,編號為10 051,有中心計時指針和跳秒輔助錶盤。當時這款懷表的計時精度已達到了四分之一秒,完全具備比賽計時的能力,唯一的不方便之處是由於沒有歸零裝置,每次計時之前都要用另附的鑰匙加以調整。
■ 慶幸的是,這個世界上,總有那麼一小撮人,喜歡迎難而上,將「挑戰」視為第二天性。時隔經年,百達翡麗終於創造出不朽經典,在1923年製作了第一款雙秒追針計時腕錶,並從中汲取靈感, 創造了5959P-001,其搭載的自製機芯及超薄設計被制表行業視為高度複雜裝置的非凡創舉。此後,百達翡麗又不斷精進計時機芯,為馬術比賽和其他貴族運動,提供了精準計時服務。
■ 秒針滴滴答答,貴族們風馳電掣。最能體現上世紀歐洲貴族對馬術之愛的,莫過於王室成員的態度。1976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女兒安妮公主,參加了第二十ー屆奧運會的馬術比賽。
2、高爾夫
■ 「GOLF」代表著Green-綠色、Oxygen-氧氣、Light-陽光、Friendship-友誼,讓人即刻聯想到綠色的廣袤原野。其實這一聯想並非沒有依據——很多人認為高爾夫起源於古時一位蘇格蘭牧人在放牧時,偶然用一根棍子將一顆圓石擊入野兔子洞中,從中得到啟發,發明了後來被稱為高爾夫球的運動。
■ 而到了歐洲貴族時期,高爾夫已不僅僅是消磨時間的一項運動,更因為其背後象徵的精準、優雅、沉穩,在19世紀,一躍成為上流階層社交活動利器,並在上世紀成為歐洲貴族必備技能。著裝、環境改良、擊球細則制定、配套消費——一種在優美環境中進行的高尚娛樂活動,在歐洲貴族間悄然風靡。
■ 1860年,英格蘭舉行了最早的高爾夫球公開賽。而美國不甘落後,於1922年,與英國角逐了「沃克杯」高爾夫球對抗賽,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國際高爾夫球賽。
■ 貴族運動之所以令人嚮往,除了運動者出身「尊貴」,更在於做運動時穿搭之「名貴」與考究。西歐、北歐、南歐和東歐貴族們,通常身穿名牌球衣,腳登高爾夫專用球鞋,頭戴白色球帽。細節處的配飾同樣講究。
■ 當貴族們踩在細嫩的果嶺草上,手握輕盈球桿,遠眺球場內的水池、樹叢、沙坑,微風輕拂,四周沒有喧譁人聲,只有球童伺立一旁,三五好友在側,深呼吸一口氣,優雅揮桿,沉穩擊球。球緩緩入洞的那一刻,這一氣呵成的動作將貴族的定義歸納為三個形容詞—— 「優雅、沉穩、精準」
■ 通過大數據對消費人群精準分析的結果,馬術會員通常與高爾夫消費人群重疊。
3、網球
■ 熱愛運動的貴族、公主還有很多。據媒體報導,4歲的夏洛特公主,正在學打網球。夏洛特公主的媽媽凱特王妃,是皇室在英國網球協會的代言人。
■ 英國亦是近代網球的起源地。這項優美而激烈的運動,在法國孕育,英國誕生,美國普及,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球類運動。當今著名的網球國際巨星羅傑·費德勒、辛吉斯、瓦林卡、拉菲爾·納達爾、安迪·穆雷等,都來自歐洲。
■ 網球發源早於高爾夫,且發展過程中,一直被視為「貴族運動」。而歐洲又是貴族密集之地,佔據先天優勢。這並不是說,現在的網球巨星都是貴族後代,而是因為一種運動文化的孕育,需要時間去沉澱積累。貴族代代相傳的家族統一性而保留網球運動的傳統,因此大多表現出色。
■ 儘管現代工業改變了世界格局,讓網球成為普及大眾的運動讓我們普通人也有機會打網球,但歐洲貴族運動文化的沉澱並不會就此消散,反而惠及了歐洲整體網球運動的發展。
4、斯諾克
■ 最後不得不提的貴族運動還有斯諾克。雖然很多人將「斯諾克」與「撞球」混淆,導致一說撞球是上世紀歐洲貴族運動,不少人會黑人問號臉。但其實,在傳統四項貴族運動中,只有斯諾克的發展,才最能體現「個人之力」,它是一位天才的英雄史詩。
■ 斯諾克是在19世紀晚期才形成的一種撞球玩法,在上個世紀被發揚光大。斯諾克的發展史,就是喬·戴維斯這名男子一生的縮影。他少年時期生活在英國的煤礦工業城市切斯特菲爾德,彼時他常常混跡於撞球房。比起當時正統的撞球玩法比利,喬更喜歡帶斯諾克玩法。這種草根階層的撞球遊戲,難登大雅之堂,卻深受礦工喜愛。
■ 當時的玩法是:球手每打進一顆紅球,就能從一起打球的其他球手那裡,得到一次擊打粉球的機會,進球的賠率也比打進紅球更高。喬當時是進擊粉球之王,甚至因為贏球次數太多,被球友要求用左手打球,否則就不跟他玩。不久後,喬練成了左右開弓絕技,一時無人能敵。
■ 後來,喬和兩位經營球房的朋友一起,全力推動斯諾克成為世錦賽項目。1926年11月,喬終於達成所願,第一屆斯諾克世錦賽在坎姆金舉行,他也成為這屆比賽中當仁不讓的冠軍。斯諾克開始進入大眾視野,並因為每局時間短,技術與運氣各參半的特點迅速在貴族社交活動中流行。此後,喬包攬了斯諾克世錦賽所有冠軍,直到因為年齡關係退賽,他弟弟才得以從第二變成第一。喬留下的記錄至今無人能破,他帶著斯諾克一起,從草根階層跳躍到貴族階層,度過了傳奇一生。
小結
■ 隨著時代變遷,貴族運動類型不斷迭代。無論過去還是現在,貴族運動並非只是「昂貴」的代名詞,它同時承載著專業和智慧,優雅與精準。是社會精英階層提高生活品質、擴大社交圈的重要途徑。如今,更多人通過類似運動,培養自身或下一代追求自我,勇敢挑戰的貴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