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白髮》中運籌帷幄的將軍傅籌。是皇帝寵妃生的兒子,原本可以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卻陰差陽錯成為了別人復仇的一顆棋子,處境令人心疼。
他是《如懿傳》中暖心守護如懿的侍衛凌雲徹,後來卻慘遭閹割成為太監,就連臨死前也心系如懿安危。
他是《溫暖的弦》中謙卑有禮的富二代暖男朱臨路,痴心守護女主溫暖卻不求回報。
他就是經超,一個眼神會說話的男演員。
經超有著185CM的高個子,長相俊朗,被人稱為「小費翔」。圈內人對他的評價是:人帥戲好。
1. 家庭教育寬鬆,讓經超有了更多選擇
1986年4月15日,經超出生於上海市。小時候家裡採取「放養式」的教育,讓經超年少時不羈又叛逆。他喜歡和朋友去馬路邊、餐廳、大排檔和各種遊戲廳玩。
高中考大學,經超上海戲劇學院考了第三名。從小在住宿制的學校念書,讓他想離家遠出去闖蕩。而且北方有語言環境,也更利於他行業的發展。於是他選擇了北京電影學院。
2009年,經超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班。和楊冪是同班同學。
經超的成長環境很寬鬆。不管是學習上、情感上,還是對未來道路的選擇。家裡人都以他的選擇為核心,但是會對他的選擇分析出利弊,讓他自行判斷。
父母的言傳身教讓經超有著超越他年齡的成熟和理性。
2. 初出茅廬遇阻礙,沉下心磨鍊演技
2008年,經超信心十足地出演了處女作《跟我的前妻談戀愛》。但是電視劇播出後,媽媽的朋友們卻說感覺像在演話劇。由於演技過於浮誇,導致他後來接連四年無戲可拍。
那時,他在北京租了一個月一千多的房子。為了節省飯錢,他可以連續一周都吃麻婆豆腐蓋飯。靠著給考生輔導功課來維持生計。
經超上大學的時候,是實力派演員當道的年代。老師就和他們說不要著急,男人要穩一穩,熬到一定的年齡就熬出頭了。深信不疑的他開始不修邊幅,留著鬍子,使勁往糙上面靠。
結果熬快到30歲的時候,20歲的小鮮肉火了。
他才明白時代一直在變的,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才能站穩腳跟。於是他開始慢慢摸索適合自己的道路,在演技上下苦功夫。
為了《青春集結號》裡的任天行,經超去學MMA綜合格鬥、散打,常常練到腰酸背痛。接到《魔都風雲》男一號葉飛一角時,為了接近人物形象,他刻苦鑽研了四十多個魔術,才能在劇中詮釋魔術師葉飛高超的技藝。
接到《法醫秦明之倖存者》裡的秦明時,他去看了好幾本有關醫學方面的書,還看了很多醫學上的真實照片。
為了磨鍊自己的演技,他演過的每一個角色播出後,他都會看兩三遍。前兩遍看自己的演技是否到位,沒有就改進。最後一遍是看彈幕,通過觀眾的發聲了解自己的演技是否存在哪些不足。
當然,這需要良好的心態,因為觀眾的留言褒貶不一,要有承受負面評價的勇氣。
3. 戀上大6歲妻子,並展開追求
2010年,經超在拍攝《漂亮主婦》時認識了他的妻子小李琳。這個曾經的不羈少年就被她收得服服帖帖。李琳因為《上錯花轎嫁對郎》裡的杜冰雁一角為眾人所熟知。
其實李琳第一次看見經超時並沒有什麼感覺,覺得他不著調的一個人。但是後來慢慢被他的成熟打動。
經超第一次看見李琳就被她的美麗所吸引,了解之後更是覺得她會照顧人,吃她飯時會幫別夾菜,給別人倒茶。
經超鼓起勇氣追李琳,知道她愛吃三文魚,就跑到超市買了好幾次。但是一盒75元沒幾片,在經濟方面吃不消。他索性就買了一口湯鍋到劇組,每天就把豬蹄和黃豆放一起熬湯。一大鍋湯就和劇組其他人一起吃。
要想抓住一個人的心,得先抓住一個人的胃,經超成功給李琳留下了好印象。李琳覺得一個男人會做飯,必定是一個溫暖顧家的男人。
相處一段時間後,李琳發現經超並不像看上去的那麼不靠譜,他的思想成熟,和她的交流能在一個平臺上。
2014年4月15日,經超和小李琳領證結婚。
那次北京飛上海,兩個人在機場逛商場時走近一家首飾店。試戴戒指時經超突然就有了結婚的念頭,果斷地將戒指買下。在飛機上,他湊到她耳根和她說:「我們到上海就領證吧。」李琳紅著臉答應了。
過了一陣後,她反應了過來問:「這算求婚啊?」經超就說:「那你嫁給我吧!」
「好吧,不過你得重新求一回。」李琳回答。
經超那時才28歲,風華正茂,他選擇走進婚姻是因為他認為和一個女人交往了那麼久,應該給她個歸宿。
經超說李琳讓他有歸屬感,讓他覺得踏實。他說剛開始是因為顏值靠近一個人,但是人都會變老,兩個人能長久走下去一定是在生活上能彼此磨合。能想到一塊去,做到一塊去。
比如他們去電影院看電影,他從兜裡掏出一個雞腿,滿足地啃了起來。這時,如果他的妻子責怪他,也許兩個人就會因此鬧矛盾。但李琳不是,她反而會問:「你還有嗎?」。
剛結婚的時候,經超還吃起了「軟飯」。在家裡料理家務,李琳出去演戲賺錢。
當時網上傳聞小李琳是個富婆,但是她當時的片酬並不高,他們的生活過得很拮据。在北京租房子住,靠父母每個月的接濟過日子。
後來買了一套房子,付完首付,兩個人就山窮水盡了。手頭很緊的時候還當過家當,李琳把父親送給她的一塊價值五萬的手錶也給賣了,還賣了很多包包來維持家庭開銷。
那時,經超就承諾將來會把當掉的東西都給她買回來。他做到了,後來那些東西都買了新款。
4. 當個稱職的父親,教育靠感染不是靠說
其實在他們結婚前,李琳還帶了一個女兒,只比經超小17歲,一個內向、自我封閉的小女孩。
如果經超想要抱她,她就會拿背對著他,他慢慢地用行動感染了她。幾年後,從一個沒有稱呼的媽媽新老公,到超爸,到最後的爸爸。
他用他的耐心和真誠收穫了她的喜愛和信任。
為了解開她的心結,經超當著她的面和她的親生父親喝酒吃飯。她驚得連夾菜的本領都沒有了,因為在她的意識裡,經超和親生父親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
後來大女兒已經長成1.7米的大女孩了,有喜歡她的男孩子發微信給她,她還會讓經超幫忙回信。兩人的相處模式就和朋友一樣。
經超坦言教育不是靠說,而是用行動去感染。
要用興奮點去感染,用笑容去感染,用愛去感染,這個感染的過程會改變一個人。不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家長的教條式去說,而是要和孩子成為朋友。
李琳在這方面也做得很好。在大女兒還小的時候,李琳就會常和她說,這個是你超爸買的,那個超爸和你說要怎樣。
2017年3月9日,李琳生下了他們的小女兒年糕。
生了小女兒年糕後,李琳就常問孩子家裡誰賺錢啊?誰賺錢給年糕買酸奶豆豆?誰最辛苦啊?讓孩子有了概念,塑造起經超父親偉岸的形象。
經超說過最幸福的模式是坐著自家沙發上,吃著烤串,喝著冰啤酒,看著電視。因為一個人要承擔起家裡4個人的開銷,經超壓力很大,待在劇組的時間比較多。
一旦接了一部劇,他就心想孩子的奶粉錢和學費有著落了。
他是一個心態很好的人,有強大的抗壓能力。他對得失看得很開,不會因為不得獎就頂著一張臭臉回家和家人生悶氣。家是他幸福的港灣。
5. 被父母認可的婚姻才是好婚姻
沒結婚之前,身邊的朋友並不看好他們,李琳的媽媽也不同意。但是經超用行動獲得了她媽媽的信任。
李琳在拍戲時,媽媽得了重病,需要手術。可是她卻脫不開身,她一離開劇組就得停工,李琳急得渾身發抖。經超知道後就果斷決定去武漢接李琳的媽媽。
之後他還推了一部戲,安心在醫院陪李琳的媽媽。整整一個月,他都住在醫院,哪也沒去。
手術前,他每天都給李琳媽媽講笑話,成了她精神上的支柱。病房裡蚊子很多,經超常常被咬得渾身起包,他就關了窗,身上塗了花露水。結果手術後,李琳媽媽聞到花露水就會咳嗽,一咳嗽手術傷口就會疼。他就不敢塗花露水,任由蚊子叮咬。
之後,經超還是偶爾會講笑話,李琳媽媽就會忍不住笑起來,一笑起來傷口就疼。她就會說:「不要講了,痛死了痛死了。」
兩個人的相處模式變得相當融洽。
他對李琳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同個病房的人都看在眼裡,以至於後來趕到的李琳被別人誤認為是兒媳婦。
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也使他的愛情得以開花
其實李琳那個時候壓力很大,她的年齡比經超大,還有過一段婚姻。經超說出和李琳戀愛時,家人卻出乎意料地沒有反對。
經超的媽媽想了解一下兒子喜歡的是個什麼人,就坐飛機去看李琳。但是她記錯了李琳拍戲的城市,飛錯了。李琳通過電話安撫她,並重新幫她訂票。
見面後,經超媽媽就陪著李琳一起拍戲,空閒下來就一起聊天談心,把各自的想法都坦誠地說出來。這讓李琳對自己和經超的未來有了底氣。
李琳的媽媽出院後,被接到經超家裡。經超的爸媽就給她做飯,熬湯,甚至陪她到醫院複查排隊。這些都讓李琳倍感溫暖。
6. 當愛成為一種習慣
經超和李琳在一起時經常會手牽著手,久而久之就成為了一種習慣。即使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是這樣,半夜醒過來,會發現兩個人的手還牽著。女兒看見了就會說一聲:「撒狗糧。」
有一次去《快樂大本營》參加活動,大半夜在一個小弄堂裡他們還是牽著手。楊蓉看見就說:「你們幹嘛啊,至於嗎,秀什麼恩愛啊?」但是他們自己認為這是很平常的事情。
其實在沒有語言溝通的時候,肢體接觸也是一種很好的交流。
雖然經超比李琳小了6歲,但是他在婚姻中卻處處透著成熟。他明白一個男人要撐起一個家庭的責任,所以他努力地靠演戲賺錢養家,發展得越來越好。他明白孩子的脆弱,所以他用行動收穫了女兒的尊重。
李琳也是合格的妻子,她在丈夫落魄的時候選擇不離不棄,同甘共苦。還常常在孩子們面前潛移默化地告知孩子是爸爸在努力賺錢養家,很辛苦。給他樹立起父親高大的形象。
2019年,經超憑藉《如懿傳》獲得第一屆都勻電影電視節「勻芽獎」最具實力男演員獎。這是對他演技的最大肯定。
其實一段姐弟戀要想長久,離不開兩個人的團結協作。其次,父母的強有力支持也是維繫婚姻的後盾,再然後,和子女的和諧相處也是必不可少。
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想著逃避,要想方法去克服。事業還沒成功的時候,不要氣餒,要穩住。愛情遇到阻礙的時候,要努力去溝通,通過行動取得理解與信任。對待得失要有平常心,莫在患得患失中虛度光陰。
家庭和睦,後方安定,我們在前方才能毫無顧忌地去闖蕩。
作者簡介:南沐柒寫暖心的文字,講感人的故事,期待與你相遇。喜歡我記得加關注哦。本文系本人原創,歡迎轉發。禁止轉載、抄襲,侵權必究。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