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通訊越來越發達,但是人們似乎感覺更加孤獨,而且由於經濟、個人要求等方面的原因,找到另一半似乎也變得越來越困難。
在沒有另一半的情況下,很多人依然渴望得到家庭的溫暖,甚至想要一個孩子陪伴自己,這時該怎麼辦呢?
如果是在以前,可能沒有辦法解決,但是現在隨著科技的發達,這不再是一個難題,可以通過試管嬰兒就能輕鬆解決。
沒有伴侶,但想要一個孩子
在網上引起眾多人關注的葉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葉女士是一家企業的CEO,在29歲那年,依然沒有伴侶,但是她想要一個孩子,就在海外通過做試管嬰兒,生下了具有五國血統的女兒。
事實上,葉女士只是眾多採用試管嬰兒的辦法生下孩子的人中普通的一個。
儘管沒有父親,但會給孩子全部的愛
在知道這件事之後,很多人認為葉女士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因為孩子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中,從小就沒有父親,對孩子來說是不完整的。
不過,葉女士並不這樣認為。
葉女士在決定要孩子之前,也是經過慎重的考慮,認真的問過自己是否適合為人父母,在考慮清楚之後,才決定要這個孩子。
儘管孩子從出生就沒有父親,但是自己會儘量給到孩子全部的愛,讓孩子不會因為缺少父親就比別人差。
現在的葉女士,生活更加充實,在工作之外,更是圍著女兒轉,把大多數的時間都花在陪伴女兒上面,親自給女兒做輔食,和女兒一起上親子班。
女兒出生後,她也想過以後怎麼和女兒解釋沒有父親,所以她買了一個大西瓜,把瓤挖出來,把女兒放進去拍了一組照片,這樣以後就可以對女兒說:「你是從西瓜裡跳出來的。」
表面完整的家庭,也許更不幸福
儘管如此,依然很多人在指責,葉女士不負責任,自私,讓孩子出生就沒有父親。
其實,孩子是否有父親,和孩子是否能得到充分的愛,也許並不是一個問題。
葉女士說:「家庭和婚姻的模式應該更加多元化,如果婚姻不是因為愛,生孩子不是因為愛,這才是真正的可憐。」
現在聽到的新的名詞「喪偶式育兒」,就是最好的解釋,也就是在家庭中,撫養孩子的時候,全部都是媽媽在負責,就像是沒有爸爸一樣。而這樣的家庭佔據了全部家庭的八成左右。
這樣相對比,如果孩子生活在這樣表面上完整,實際上父親缺席的家庭中,還不如直接就沒有父親,母親一個人帶,不對別人抱有希望,更不會有抱怨。
讓孩子得到完整的愛,需要爸爸媽媽共同參與
其實,有時間去指責別人,讓孩子從出生就沒有父親,還不如多看看自己家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和媽媽共同努力,讓孩子更多的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感受到來自父母雙方的愛。
尤其是可能處於「喪偶式育兒」的家庭中,父母雙方更應該多多努力,媽媽一步步引導,讓爸爸也參與其中。
1、放手讓爸爸帶孩子
在很多家庭中,出現「喪偶式育兒」的情況,責任並不完全在爸爸身上,很可能是媽媽對孩子過於保護造成的。
作為媽媽,要學會放手,給爸爸時間和機會,讓爸爸也參與進來,帶孩子,和寶寶一起玩耍。
2、爸爸做得不對,不要急於指責
帶孩子,誰都有第一次。開始的時候,難免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當媽媽發現爸爸做的不好的地方,不要急於指責爸爸,這樣只會打擊爸爸的積極性。
溫柔的告訴爸爸,或者提醒他怎麼做更好,爸爸也會慢慢改正。
3、爸爸做得好,及時表揚
人都需要鼓勵。當發現爸爸哪裡做得好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這樣爸爸會更加有動力。
其實,無論是單身自己想要個孩子,還是夫妻雙方一起要的孩子,只要認真對待,好好陪伴孩子,給孩子足夠的愛,對孩子來說就是好的。
現在社會,也許並不需要像以前那麼固守成規,一定要爸爸媽媽都在,才算是完整的家。
只要給孩子足夠的愛,無論是否一定要爸爸媽媽都有,孩子一樣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