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筆記#
聖經能夠啟迪我們的人生智慧,指引我們的人生方向。
聖經如同一座藏滿珍寶的寶庫。
努力尋找的人,必得著自己所需要的;懶惰閒站的,必會一無所得。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聖經帖撒羅尼迦後書第2章——學會分辨,謹防虛偽之人的欺騙和陷害。
在帖撒羅尼迦後書第2章中,使徒保羅詳細敘述了作惡之人和不法之人行為、心態、目的。
他們的行為是自私的,以惡為勝。
他們的心態是惡的,不喜歡善良和公義,而是喜歡罪惡和不義。
他們的目的,是用花言巧語和似是而非的道理引人作惡。
⒈虛假的偽善
⑴ 不法之人的好行為,是出於自己的偽裝和刻意
①不法的人,往往會把自己偽裝成純潔善良的樣子,在我們面前出現,並以此來騙取我們的信任與相信。
②不法之人的好行為裡面有很多刻意的成分。③不法之人的好行為看,上去總是卻少一份自然與協調。
⑵ 真正善良的人,他們的好行為是出於內心裏面的自然流露。
①真正善良的人,他們的好行為不是出於可以的偽裝,而是出於內心裏面的自然流露。
②善良之人的好行為與不法之人的好行為相比,善良之人的好行為更加自然,更加協調。
因此,心中存留智慧的聰明人,才會自己觀察每一個人行為和動作,目的就是要分辨出別人的行為和動作是出於刻意的偽裝,還是內心的自然流露。
⒉詭詐的內心
⑴不法之人心中所存的是詭詐。
無論不法之人的行為多麼美好,都不會改變他們的內心裏面的本質——邪惡,也不會改變他們的目的和初心——引人作惡。
⑵ 不法之人的內裡的氣質與他們外面的好行為,會出現不協調的狀況,會使人看著彆扭和不舒服。
他們外表可以偽裝成善良聖潔的樣子,但他們內裡的本質和氣質最終總是會把他們暴露出來,讓他們無法隱藏。
因此,心中存留智慧的聰明人,在觀察一個人行為與動作的時候,還會仔細觀察這個人氣質與行為的協調性和一致性。
⒊似是而非的道理
似是而非、半真半假的道理是不法之人,欺騙別人的重要途徑。
真正虛假的道理,很好分辨。因為它們與真正的道理有著本質的區別和相反的意思。
真正讓人難以分辨的是那些半真半假、似是而非的道理。
你說它是假道理吧!
其中,還蘊含一定的真理。
你說它是真道理吧!
其中,還有一定的錯誤。
總是使人迷惑不解,真假難辨。
許多人都是在自己陷入迷茫的時候,一不小心,陷入了不法之人的陷阱裡面,以至於最後陷入罪惡不可自拔。
因此,心中存留智慧的聰明人,在自己陷入迷茫的時候,一定會加倍的小心和謹慎,免得自己一不小心陷入不法之人的陷阱裡面。
⒋小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
⑴在行為上,不法之人會經常偽裝成善良、正直、公義的樣子來欺騙別人。
⑵在心態上,不法之人的內心裏面大都存有詭詐。
⑶在選擇上,不法之人經常趁別人陷入迷茫的時候,引誘別人作惡。
⒌今日聖經
從帖撒羅尼迦後書第2章2/3節中,我們可以得知:
⑴對於別人的言語和建議,我們需要小心分辨,仔細求證。
⑵對於不法之人的引誘,我們要堅決抵擋。
⒍相關主題
「聖經」使徒保羅對於帖撒羅尼迦教會裡面基督徒的肯定
「聖經」靠主得勝仇敵的攔阻
「聖經」使徒保羅對於帖撒羅尼迦基督徒的牽掛
「聖經」基督徒當分別為聖,過神所喜悅的生活
「聖經」基督徒應當學會保守自己,遠離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