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水塔」冰川湖泊河流水量:超過9萬億立方米

2020-12-24 瀟湘晨報

中新網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 孫自法)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青藏科考隊)21日發布消息說,最新研究成果顯示,有「亞洲水塔」之譽的青藏高原及周邊高山地區,其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徑流量之和超過9萬億立方米。此外,積雪和凍土的水量估算還在進行中。

科考隊員利用直升飛機運載科考設備到極高海拔冰面作業。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圖

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姚檀棟介紹說,青藏高原及周邊高山地區是地球第三極,是亞洲10多條大江大河的發源地,被稱為亞洲水塔。如果以海拔2500米的等高線為界,亞洲水塔區的面積約400萬平方公裡,發源於亞洲水塔區的河流的流域總面積約1000萬平方公裡,流域內的總人口約20億。第三極地區的冰川、積雪、凍土、湖泊、河流等是亞洲水塔的主要組成部分。

第二次青藏科考隊利用無人機觀測冰川地形。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圖

目前,第二次青藏科考隊對亞洲水塔中的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處的徑流量進行了初步估算,結果顯示:第三極地區冰川的冰儲量約為8850立方公裡,換算成水量大約是8萬億立方米;根據對面積超過50平方公裡湖泊的實測結果,估算出青藏高原上這些大湖的儲水量約為8150億立方米,小湖泊的水量仍在估算中;根據2018年度的觀測和遙感估算結果,發現黃河、長江、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恆河、印度河、阿姆河、錫爾河、塔裡木河、伊犁河、黑河、疏勒河這13條主要河流的徑流量約為6560億立方米。

姚檀棟院士指出,第二次青藏科考隊近期在亞洲水塔變化與影響的機理研究方面也取得階段性重大進展,發現亞洲水塔正在發生失衡,這種失衡變化有利有弊:利的方面是在短期內,下遊河流全年的天然徑流量增大,有利於下遊國家的工農業發展和社會發展;弊的方面是災害強度和頻率增加、對農業的春季用水威脅進一步增大,但冰凍圈消失的影響將是一個長期過程。

他透露,第二次青藏科考隊目前正在充分利用現代化高新技術,構建保障亞洲水塔水安全的「極目」監測預警體系,包括「極目一號」系留浮空艇三維觀測體系、「極目二號」冰崩災害監測預警體系、「極目三號」冰湖潰決災害監測預警體系、「極目四號」拉薩地球系統多維網等,這不僅將深化對亞洲水塔變化與影響及應對的認識,而且將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區域防災減災提供科技支撐。

據了解,亞洲水塔研究的科學成果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前夕發布的《團結於科學2020》的重要內容,姚檀棟與聯合國框架下組織的國際同行一道,撰寫完成該報告。在報告的「水與冰凍圈」主題中,以青藏科考成果為基礎,圍繞水和冰凍圈變化及其影響,就亞洲水塔變化及其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了最新科學評估。(完)

【編輯:郭夢媛】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超9萬億立方米,「亞洲水塔」水量初步摸清
    」中的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處的徑流量進行了初步估算,三者之和超過9萬億立方米。第三極地區的冰川、積雪、凍土、湖泊、河流等是「亞洲水塔」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冰川面積約10萬平方公裡,常年積雪面積約30萬平方公裡,多年凍土面積約130萬平方公裡,湖泊面積約5萬平方公裡。目前,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對「亞洲水塔」中的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處的徑流量進行了初步估算。 冰川儲量取決於冰川的面積和厚度。
  • 超9萬億立方米!亞洲水塔的水量是怎麼算出來的?
    21日,記者從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獲悉,經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初步估算,亞洲水塔中的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處的徑流量之和超過9萬億立方米。青藏高原及周邊高山地區,是地球第三極,是亞洲10多條大江大河的發源地,被稱為亞洲水塔。
  • 超9萬億立方米!第二次青藏科考初步摸清亞洲水塔水量
    亞洲水塔有多少水?21日,記者從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獲悉,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初步估算,亞洲水塔中的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處的徑流量之和超過9萬億立方米。積雪和凍土的水量估算還在進行中。
  • 這條不知名的河流只有900公裡長,水量卻大到堪比兩條尼羅河
    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亞馬遜河,這幾乎就是眾所周知的地理知識,亞馬孫河年徑流量高達6.9萬億立方米,幾乎相當於世界前十大河中另外九條河的水流量相加之和,是全世界河流中無法挑戰的存在,而且這條河的長度達到了6440公裡,流域面積更是高達690萬平方公裡,如果亞馬孫河位於我國的話,那麼
  • 火星上發現巨大湖泊,水量比渤海還多,義大利科學家稱裡面有生命
    就在今年的9月29日,歐航局(ESA)還宣布在火星南極的冰蓋之下有多個湖泊,其中最大的一個地下湖泊位於南極冰蓋之下2公裡,深度可達4公裡,長寬都有二三十公裡,面積甚至超過了600
  • 截至11月中旬,白洋澱生態補水入澱水量近5億立方米
    截至11月中旬,白洋澱入澱水量近5億立方米,提前超額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確保了白洋澱水位保持在7米左右。同時,通過白洋澱控制工程向下遊河道(趙王新河)放水1億多立方米,有效增加了白洋澱的水動力和水循環,為提升白洋澱水質發揮了重要作用。圖為白洋澱景色。
  • 科學家首次系統測得可可西裡主要湖泊水深
    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記者董瑞豐)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牽頭的第二次青藏科考湖泊演變及氣候變化響應科考分隊對可可西裡地區的主要湖泊進行了系統科學考察,首次獲得了該區域大中型湖泊水下地形、水質剖面等數據,並鑽取多支湖泊巖芯,填補了該區域湖泊基礎地理信息空白。
  • 世界之最——湖泊之最
    面積約37.1萬平方千米,佔全世界湖泊總面積(270萬平方千米)的13. 7% ,比著名的北美五大湖面積總和(24.5萬平方千米)還大出51%。裏海湖岸線長7 00千米。有130多條河注入裏海,其中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和捷列克河從北面注入,3條河的水量佔全部注入水量的88%。裏海中的島嶼多達50個,但大部分都很小。
  • 中國的第三大河流,水量是黃河的7倍,但很多人卻沒有聽說過
    中國地域遼闊,山川河流眾多,說到山川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國的三山五嶽,而說到河流人們能想到的就是長江和黃河了,這兩條河流可以說是中國的母親河。今天要跟大家聊一聊中國的第三大河流,很多小夥伴應該都不知道中國的第三大河流是哪一條河吧,如果不知道小編告訴大家就是——黑龍江。黑龍江是流經蒙古、中國、俄羅斯的亞洲大河之一,位於亞洲東北部。在古時候這條河流被稱之為「黑水河」,這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河水中含有大量腐殖質常年呈黑色,所以古時候被稱之為黑水河。
  • 世界「最深」河流,水量相當於16條尼羅河,大西洋被它衝出一條溝
    世界上的河流千萬條,每條都有自己的特色,這些河流哺育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對我們人類的意義重大。不過在我國,一說起河流,人們第一反應都是長江黃河,今天我們拿來說一條世界上最深的河流,你們是不是想到了尼羅河,尼羅河雖然很長,但不是最深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下世界最深的河流,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亞洲幾大養育古文明的河流,你知道幾條?
    亞洲幾大養育古文明的河流,你知道幾條?河流自古以來被人們看作是生命的源泉,人類文明的搖籃。曾經孕育了燦爛的古代文明,讓我們來認識產生了埃及、中國、巴比倫和印度等文明古國的河流。印度河世界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源。河名出自梵文Sindhu(信度)之拉丁語式拼法Indus即「河流」之意,1947年印巴分治以前,印度河僅次於恆河,為該地區的文化和商業中心地帶。河流總長度2900~3200公裡。印度河文明為世界上最早進入農業文明和定居社會主要文明之一。
  • 我們的「亞洲水庫」珠穆朗瑪山脈長草了!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多數人認為,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因為它被積雪覆蓋著,所以它一直都是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人在高處不勝寒」,珠穆朗瑪峰太高,生物無法在其上生長,特別是植物,在幾千米的高度無法獲得足夠的熱量,但是科學家們最近發現它長在草地上,並且警告說,超過14億人可能會受到影響。
  • 冰川融化水土流失 江源生態環境面臨深刻變化
    在「無人無路無圖」的長江源區,科考隊員克服高寒缺氧、高原反應等重重困難,對長江源區自然生態環境各個方面情況進行深入調查、研究,並開展豐富的原位實驗,揭示了高原河流生態變化機制。   這是國內持續時間最長、涉及專業領域最廣泛的江源科學考察。通過持續的研究,一步步揭開了「亞洲水塔」「世界第三級」的神秘面紗,破譯了這塊「孕育」多條世界級河流的神奇高地的更多奧秘。
  • 經參調查|冰川融化水土流失 長江源區生態遭遇陣痛
    在「無人無路無圖」的長江源區,科考隊員克服高寒缺氧、高原反應等重重困難,對長江源區自然生態環境各個方面情況進行深入調查、研究,並開展豐富的原位實驗,揭示了高原河流生態變化機制。這是國內持續時間最長、涉及專業領域最廣泛的江源科學考察。通過持續的研究,一步步揭開了「亞洲水塔」「世界第三級」的神秘面紗,破譯了這塊「孕育」多條世界級河流的神奇高地的更多奧秘。
  • 【人民日報】冰川為何突然移動?
    冰川躍動時運動速度比正常時期要快幾十倍甚至數百倍,大量冰體被快速輸送到冰川末端數公裡之外的地方,有時可以阻塞河道,短期內形成堰塞湖,造成潰決洪水等次生災害。  「公格爾九別峰是同時發生了冰川躍動和冰崩,這樣劇烈的大規模冰川躍動,在新疆非常罕見。當地居民應密切關注炎熱夏季來自該冰川的水量變化和冰川末端變化情況,提前做好預防次生災害的準備。」李忠勤說。
  • 「地球之眼」指責中國在湄公河上遊截留2800億立方米水量,趙立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9日訊 9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會上有記者就「美國又炒作湄公河水資源問題」進行有關提問,趙立堅表示,美方所謂報告應該指的是美國非政府組織「地球之眼」出臺的報告。該報告指責中國在上遊截留了2800億立方米的水量。
  • 中國最著名的十大河流,原來是熟悉的它們
    1,長江:亞洲、中國第一長河,全長6,403公裡(3,978.63英裡);它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東雪山,是世界第三長河,僅次於尼羅河與亞馬遜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 2,珠江:舊稱粵江,是中國第二大河流 ,中國境內第三長河流 ,是中國南方最大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