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追問影視從業者抵制於正郭敬明:誰在給「劣跡藝人」提供舞臺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23日,新華社就百餘位影視從業者聯合發表署名公開信抵制有「抄襲劣跡」的於正、郭敬明的情況,採訪了公開信的四位核心發起者、參與者,進行了深度報導 《百餘位影視從業者公開信「抵制抄襲者」 核心發起人怎麼想、怎麼說?》。其中給「劣跡藝人」粉墨登場搭建舞臺的某些資本力量也成為熱議話題。

那麼, 誰在給「劣跡藝人」提供粉墨登場的舞臺?如何遏制資本把「劣跡」當賣點的不良行徑?資本以及某些竭力為「劣跡藝人」粉飾的媒體應承擔哪些責任?我們繼續聽聽業內人士怎麼說。

汪海林

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副會長、中國影協電影文學創作委員會委員,電視劇《楚漢傳奇》《鐵齒銅牙紀曉嵐》編劇 

這些年我們某些資本和媒體對內容生產深度幹預,導致大量一味追求流量、追求收視率的作品出現,郭敬明和於正正是這種價值導向和內容生產模式下出現的代表人物。

當年一審法院判於正敗訴了,但是電視臺在二審之前又播兩遍《宮鎖連城》,這是一種缺乏社會責任的表現。媒體平臺製作綜藝節目選擇嘉賓的依據,是單純的市場熱度,還是應有價值評判?建議一些媒體平臺要繃緊社會責任這根弦,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弘揚主流價值觀。

對於私有資本,我們呼籲主管部門加強監管,呼籲從業者增強文化責任和文化抱負,也呼籲改革生產創作機制和購銷機制。現在的機制容易容易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就是說,很多時候拍得越爛越賺錢,對於優質內容鼓勵不足。

此外,我們也建議提高違法成本。於正賠償的500萬元已是上限,但對於抄襲剽竊的盈利而言並不相稱。

閆剛

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常務理事,電視劇《家》《楚漢傳奇》編劇

影視從業領域一直有著遵循藝術規律的專業判斷體系,對於藝術價值的判斷不應掌握在資本和平臺手中。「抄襲者」的作品生產流程迅速,符合資本利益最大化的本能訴求,但卻不符合創作規律,也失去了道德底線。

如何遏制?一是理不辯不明,我們希望通過此次呼籲,在社會上產生共識,以「論戰」「講道理」的方式傳達健康的創作觀。「劣跡藝人」也應該正視「劣跡」,誠懇道歉,誠實勞動。二是拒絕資本壟斷。我們國家也已經注意到壟斷資本消滅競爭,遏制創新,造成不良文化的出現和「劣跡藝人」的登臺。三是有關部門應加強對平臺的監管。想要匡正平臺行為、抵制「劣跡藝人」,不能僅僅依靠自下而上的渠道,創作者、從業者、受眾沒有辦法和平臺對抗。希望有關部門能加大對平臺的監管,監督平臺所推崇的人物、製作的節目,是否真的符合廣大觀眾和人民群眾的利益。

鄭小強

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天澤娛樂法創始人,律師

近年來,我們國家影視行業一直在積極整頓行業風氣,其中一個重要工作,就是限制「劣跡藝人」出鏡發聲,避免造成對公眾的負面引導。為此,廣電總局曾於2014年專門發文整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劣跡藝人封殺令」,其中特別提到吸毒、嫖娼等「劣跡」,在當時確實針對性解決了一些社會問題。但對於未明確「劣跡」到底還包括哪些,各地媒體、主管部門在認識及執行過程中尺度不一。

在本次事件中,拒不執行法院生效判決、拒不賠禮道歉的行為,顯然也是嚴重且公然違反法律的行為,當事人作為公眾人物,卻沒有受到任何限制,仍舊以導師身份在公眾面前出鏡、說教,這顯然與社會公眾的認知產生很大的差別。對於此類情形,應當有所規制。比如,司法機構可以進一步加大執行力度,將具有該行為的人直接納入到失信人員名單裡;主管機構或行業協會可以細化相關的行為規範;行業從業者乃至社會公眾,應當樹立正確的榮辱觀。

沈亢

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教師,電視劇《落地,請開手機》《北上廣不相信眼淚》編劇

第一、建議法律層面出臺關於給予抄襲者終身或期限性禁業的懲罰規條。運動員服用興奮劑,要受到禁賽處罰;金融業者內幕交易要受到終身禁業的懲罰。反對抄襲是行業底線,抄襲者應受到禁業懲罰。這個事件性質的嚴重程度,堪比禁毒。

第二、網絡資本和平臺縱容抄襲者,抄襲者和資本平臺利益深度捆綁,網際網路平臺已經取得文化產業的全產業鏈壟斷地位。文化產業生態環境被嚴重扭曲,輿論場被深度操控。主管單位和立法機構必須出臺相應法規,打破平臺壟斷。這個工作刻不容緩。壟斷資本為了利潤,是不惜製造文化鴉片、販售文化鴉片和培育一代成癮者的。

第三、編劇、導演、演員、製片人,所有影視從業者應該聯合起來,抵制踐踏行業底線者。如果我們自認為是一個有操守有底線的行業,就應該團結起來,共同行動。至少,我看到編劇行動起來了。這是一場持久戰。

網友評論選錄

@亭林鎮老三:資本只看市場,能賣票房就不會有什麼道德。還是希望國家重視,總局明確這種人怎樣懲罰。抄襲對原作者是致命的,抄襲者名利雙收,而原作者卻很難維權,辛苦白費。嚴厲打擊抄襲行為,從重懲戒。

@大盟子是個貨郎:抄的來人氣,抄的來投資,抄的來追捧,這是行業事實,也是行業悲哀。

@hehejingjing25:這是個資訊時代,很多工作隨著科技的發展,都慢慢會被機器人替代,但文化創作是在任何時代都不可能被替代的,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產物。如果創作文化無法保護,抄襲剽竊風氣蔓延,那社會就會停止進步,希望各行各業重視起來。

@Ethan_Tyan:我就想問問,學術界如果學術造假、學術不端的後果是啥?在校的開除,職場的辭退,你就沒有資格再進入學術界了。文學抄襲,與學術抄襲和學術不端是一回事,抄襲別人的心血,這就是不對的。法院判決道歉,不道歉,這就是對於法律的蔑視,我不明白這有什麼可洗的。

@默默大夜貓:連道歉都無法強制……更別提其他懲處了……抄襲成本太低太低,賺得盆滿缽滿,以後只會更縱容這股歪風。

@李眉故事:有些演員因違法、負面新聞、畢業論文抄襲被行業封殺,有些導演因私自去海外參賽被封殺,於郭被法院判定抄襲且拒不道歉,卻被電視臺捧為年輕演員的導師,這是打誰的臉?

原題為《文化新觀察|如何遏制資本把「劣跡」當賣點的不良行徑?》

相關焦點

  • 156名影視從業者聯合抵制於正郭敬明,扯掉了娛樂圈的「遮羞布」
    156名影視從業者聯合抵制於正郭敬明,扯掉了娛樂圈的「遮羞布」?12月22日,網絡上一封關於聯合抵制於正郭敬明的公開信,登上了微博熱搜!首先是編劇汪海林在平臺上曬出111名影視從業者聯合抵制於正郭敬明的公開信,信中清楚的寫著「抄襲剽竊者不應成為榜樣!
  • 郭敬明於正被111位影視從業者聯合抵制 抄襲之風何時止
    這份公開信可不簡單,他聯合了圈內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一起抵制抄襲者。  其中,郭敬明和於正被直接點名。而從抵制人數來說,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或許是影視業發聲最激烈的一次。  那麼,郭敬明和於正究竟幹了什麼?讓這111名影視從業者如此抵制?
  • 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的背後,他們的目的是這個
    12月21日晚間的一封百名影視從業者聯名公開信,讓編劇、導演於正和郭敬明站在了風口浪尖,同時也讓一直縈繞在影視市場久散不去的抄襲痼疾再度擺放在眾人眼前。近年來,影視作品被指涉嫌抄襲的情況不時出現,且不乏大火甚至被稱為爆款的影視作品也陷入相關漩渦,引得風波不斷。
  • 《我就是演員》《演員請就位》讓於正郭敬明被聯名抵制,為什麼?
    #12月21日,一份長達111人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的名單,震驚了娛樂圈。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寫聯名信,直指有抄襲劣跡的郭敬明、於正出現在《演員請就位》《我就是演員》進行話題炒作,引起了相關從業者和社會各界的反感,呼籲不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這111位影視行業從業者,其中不乏有爭議人士。但是絕大多數都是好口碑的資深從業者。那麼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團結一致的抵制郭敬明、於正呢?
  • 111位影視人聯名抵制郭敬明於正,網友:該!
    百位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聯名信點名有抄襲劣跡的郭敬明、於正屢屢以導師、嘉賓的身份出現在各種節目中,進行話題炒作,這種一切唯收視率論、流量論的做法引起了相關從業者和社會各界的反感,呼籲立即停止對這些「劣跡從業者」的宣傳炒作,對相關節目做出修改調整,不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將他們從公眾媒體中驅逐出去
  • ...於正郭敬明繼續發酵,平臺和資本豈能唯流量是舉?浙江臺做了一個...
    因為被曝收受粉絲禮物等問題,快樂家族全員上熱搜,一上就是五六個,這背後可能有某些炒作,是誰在轉移話題焦點嗎?值得玩味兒。同時,關於111位影視從業人員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上綜藝節目等事件亦繼續發酵,今天又有45位影視從業人員加入抵制的隊伍,從而使得抵制於正、郭敬明的業內人士增加到了156人。
  • 於正、郭敬明道歉背後:影視圈156人抵制抄襲始末
    於正和郭敬明都是影視圈知名人士,近期均在熱門綜藝擔任導師,屢上熱搜,他們還有另一個共同的身份:都曾被法院判決抄襲,卻不向被抄襲者道歉。「這樣的『文賊』在網絡平臺、電視臺被捧為導師,讓他們販賣『成功學』,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對青少年樹立了非常壞的榜樣。我們鄭重呼籲,立即停止對這些『劣跡從業者』的宣傳炒作,對相關節目做出修改調整。」
  • 流量殺死原創 抵制於正、郭敬明背後
    12月21日晚間的一封百名影視從業者聯名公開信,讓編劇、導演於正和郭敬明站在了風口浪尖,同時也讓一直縈繞在影視市場久散不去的抄襲痼疾再度擺放在眾人眼前。近年來,影視作品被指涉嫌抄襲的情況不時出現,且不乏大火甚至被稱為爆款的影視作品也陷入相關漩渦,引得風波不斷。
  • 抵制於正、郭敬明背後:流量殺死原創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鄭蕊12月21日晚間的一封百名影視從業者聯名公開信,讓編劇、導演於正和郭敬明站在了風口浪尖,同時也讓一直縈繞在影視市場久散不去的抄襲痼疾再度擺放在眾人眼前。「我們呼籲:嚴厲打擊和懲處有抄襲剽竊違法行為的編劇、導演,媒體平臺應弘揚時代正氣,多宣傳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主動拒絕這些有劣跡且不加悔改的創作人,不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將他們從公眾媒體中驅逐出去。」
  • 111位影視從業者為何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網友反應如何
    昨天晚上接近凌晨的時候,@編劇餘飛 @宋方金分別發了同一篇長圖微博,微博的主要內容為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和作家聯合籤名抵制於正和郭敬明,痛斥抄襲剽竊者因為流量卻被稱為榜樣的現象。
  • 抵制於正郭敬明的從業者已達156人,這兩人會不會害怕?
    30 來源: 遠薦 舉報   近日, 111 位編劇、導演、製片人起草聯名信,直指有抄襲劣跡的郭敬明
  • 百餘位影視從業者公開信「抵制抄襲者」 核心發起人怎麼想、怎麼說?
    日前,百餘位影視從業者聯合發表署名公開信,直指有「抄襲劣跡」的於正、郭敬明以節目導師、嘉賓的身份出現在綜藝節目中,並且還進行話題炒作,應受抵制。「我們都是中國影視行業的從業者,我們呼籲:嚴厲打擊和懲處有抄襲剽竊違法行為的編劇、導演,媒體平臺應弘揚時代正氣,多宣傳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主動拒絕這些有劣跡且不加悔改的創作人,不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將他們從公眾媒體中驅逐出去。」新華社記者23日對公開信的四位核心發起者、參與者進行了專訪,聽聽他們怎麼說。另截至發稿時,於正、郭敬明二人對記者的採訪請求均未回應。
  • 於正和郭敬明又遭圈內人抵制,劣跡早已人盡皆知,為何能當導師?
    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聯名發表公開信,呼籲抵制抄襲剽竊者,直接點名了於正、郭敬明,聯合署名的還有瓊瑤、高群書、白一驄、董潤年等人。這份公開信中,參與籤名的影視人點出於正、郭敬明這樣有著抄襲劣跡的編劇、導演以節目導師、嘉賓的面目出現,在節目內外進行話題炒作,以此追逐點擊率、收視率,博人眼球的做法,已經引起了相關從業者和社會各界的反感。他們呼籲不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多宣傳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尊重原創。
  • 111位影視人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抄襲買熱搜,影視人自己打架
    111位影視人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抄襲剽竊買熱搜,影視人自己打架今年的兩檔綜藝競演節目無疑是被於正以及郭敬明給搶去了風頭。《演員請就位2》中郭敬明靠著自己一手攪亂全場風向的「我給你S卡就是我想和你合作」的無理取鬧的自信得到了滿場華彩以及來自真正的影視人們的無奈和心累。而於正雖然說在《我就是演員3》上暫時還沒有發威,但是其本身給人的印象和定位就不夠專業。
  • 瓊瑤等111位影視製作人聯名抵制郭敬明:「文賊」不該被資本追捧
    瓊瑤等111位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郭敬明此部分內容來自:新京報12月21日晚,編劇餘飛、宋方金在社交平臺發布了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的聯名信,直指有抄襲劣跡的於正、郭敬明出現在綜藝中進行話題炒作,
  • 111位業內人士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這二人都曾身陷抄襲官司
    昨晚,編劇餘飛、宋方金等人在微博上發布了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的聯名信,點名有抄襲劣跡的郭敬明、於正屢屢以導師、嘉賓的身份出現在各種節目中,進行話題炒作,這種一切唯收視率論、流量論的做法引起了相關從業者和社會各界的極大反感,呼籲立即停止對這些「劣跡從業者」的宣傳炒作,對相關節目做出修改調整
  • 聯合抵制於正郭敬明,意義何在?
    公開信中稱,近來,在一些網絡平臺、電視臺的綜藝節目,屢屢出現有抄襲劣跡的編劇、導演(於正、郭敬明),以節目導師、嘉賓的面目出現,在節目內外進行話題炒作,以此追逐點擊率、收視率,博人眼球。而「這種一切唯收視率論、流量論的做法引起了相關從業者和社會各界的極大反感」,呼籲媒體平臺「揚時代正氣,多宣傳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主動拒絕這些有劣跡且不加悔改的創作人,不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將他們從公眾媒體中驅逐出去」。該聯署名單十分豪華,其中包括瓊瑤、束煥、汪海林、白一驄、高群書等知名影視從業者。
  • 111位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什麼是網絡著作權侵權?
    #111位業內人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寫聯名信,直指有抄襲劣跡的郭敬明、於正出現在綜藝中進行話題炒作,引起了相關從業者和社會各界的反感,呼籲不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網絡侵權是知識侵權的一種形式,尤其是在自媒體盛行的時代較為突出。
  • 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背後
    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背後   在汪海林看來,於正和郭敬明代表了最受資本和平臺歡迎的一種模式:他們清楚受眾要什麼,有很好的
  • 111位業內人士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抄襲剽竊者豈能成榜樣?
    12月21日晚,編劇餘飛、宋方金等人在微博上發布了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的聯名信,點名有抄襲劣跡的郭敬明、於正屢屢以導師、嘉賓的身份出現在各種節目中,進行話題炒作,這種一切唯收視率論、流量論的做法引起了相關從業者和社會各界的反感,呼籲立即停止對這些「劣跡從業者」的宣傳炒作,對相關節目做出修改調整,不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將他們從公眾媒體中驅逐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