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間成都高新區發生了什麼?一個來自天空視角的答案

2020-12-25 看四川雜誌社

5年前跟我一起高中畢業的方軒華,今年結束留學,回到了成都,回到他在成都高新區的家。

在回家的路上,他一直在往窗外看,望著天府大道兩旁嶄新的建築,連連感嘆:「我才出國五年,成都都變成這樣了啊!

我說,「你畢竟在國外待得久了,很難了解中國的變化,更別說成都的變化。」

「確實,修了很多高樓大廈。」他應和著說。

「才不止呢!」我說,「你看到的只是表面」。

1.

這麼說好像不那麼直觀,我想告訴他的是,成都這5年,尤其是高新區這5年,真不是只多了高樓。

「你把地圖打開,我們給你講講。」我讓他掏出手機。

「來來來,你先把那個夜間光亮圖打開,你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地球上夜裡最明亮的地方,往往是開發度最高、經濟最活躍的地方,對比下5年前和現在的成都,由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夜間亮度,一目了然。

我指了指兩張圖,讓方軒華看。

(左為2015年,右為2020年)

我說,你走的那年,市中心的亮度是最高的,這毋庸置疑,但你看,你家所在的地方——高新區,它的亮度,已經跟市中心不相上下,這裡也是成都的新中心之一了

你走的這5年,成都高新區可是一天一個樣。

2.

我問方軒華,2015年,你還在高新區,晚上下了班想去逛逛,會去哪?

「那個時候,基本還是選擇去市中心、去春熙路,要不就九眼橋,高新區的晚上還是很冷清。」他說。

方軒華說的沒錯,那個時候的高新區,尤其是三街到五街一帶,雖說有不少新建高樓,但大多是工地,最重要的是生活氛圍還沒起來,整體感覺是「半生不熟」的狀態,最成熟的天府二街,不過就有一個孤零零的伊藤。

而在2015年之後,in99、悠方、仁和新城、世豪廣場、復城國際、天府四街的銀泰城……這些超大型商業體在高新區一一綻放、爆發。

商業的大量入駐,從側面反映了高新區的區域經濟增速。只有區域發展迅猛,才能吸引人來居住,有人居住,琳琅滿目的商業,才會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如今金融城&大源區域的商業布局,讓高新區成為了成都商業最繁華的區域之一)

而方軒華手機圖片裡亮起的燈光,不止來源於這些繁華的商業中心,更來自高新區密集的寫字樓、住宅、街燈,甚至徹夜川流不息的車燈,它們點亮著這個區域,也映照著這裡的繁華,奮鬥者的青春。

方軒華沒有在乎我的煽情,只是說:「人氣聚集、經濟的增長,肯定是需要產業來帶動、來支撐的。」

「沒錯,高新區在2015年以來的產業聚集態勢,比你想像中的還要猛。

3.

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和新經濟產業,是高新區的三大名片,不僅附加值高,同時能帶動大量上下遊產業。

你看,這片區域,是高新區集中發展生物醫藥的地方,叫天府國際生物城,2015年還處於「剛在挖地基、平整土地」的階段。

旁邊除了原有的農村宅基地,沒有任何新建築,主要道路也只能看到一條劍南大道南段,以及仍在施工的立交橋。

(2015年,地處成都第二繞城高速內的天府國際生物城)

但是2020年,也就是今年,一切都變了,放大一點來看,這座以生物醫藥為驅動的產業城已經基本成型,其間的生物城中路早已貫通,為後續建設打好了基礎。

(在2020年,天府國際生物城及周邊,最直觀的變化是整體綠化的巨大提升,工地變成了建築,目前還在進一步發展之中)

對比一下更為直觀:

(左為2015年,右為2020年)

在這其中,大量生物醫藥企業被孵化、引進。今年鳴鑼上市,登陸科創板的明星醫藥企業——成都先導,就入駐在這裡。

(如今的天府國際生物城中景,遠端在繼續建設之中)

而不管是電子信息產業還是生物醫藥產業、以及其他類型新經濟產業,在高新區,都是以「人產城」的模式在生長。

在這些「人產城」模式的產業園中,則能看到一家科創企業的全周期生長曆程。

(如今的天府國際生物城近景)

比如在科技成果的研發階段,有科技城、生物城內的校企合作實驗室支撐……

成果轉化階段,有高新區的保駕護航,提供孵化場所,政策扶持……

最終,創新企業得以落地,並進一步成長。

那在這裡工作,離市區這麼遠,生活上方便嗎?這曾是不少人的疑問。

確實,曾經常能聽到關於城南沒有生活煙火氣的抱怨,高新區「高科技,低生活,很賽博」「有產業,沒煙火」等說法甚囂塵上。

但如今的狀況是,在人、產、城中,被放在第一位的就是「人」。科技產業園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來了成都的科學家,再也沒搬家」。

就說最近火得一塌糊塗的新川吧,它跟瞪羚谷一樣,位於高新區打造的新經濟活力區。

2015年,新川的一大片區域,還只能說是比較荒蕪,建築主體、路網、城市綠化等一系列基礎建設都未成形。

(2015年,新川緊鄰天府大道南段這一區域的面貌,以天府大道為界,東西兩側都還幾乎沒有建築)

僅僅5年而已,這裡就出現了一座驚人的 「新城」,它完全是以「人的步行尺度」在進行規劃建設,沒有大馬路、大天橋、大下穿,那些規整的小方格,都是「小街區」規劃的成果,除了產業,醫院、商業、學校也盡在其中,難怪新川也被人們稱為「像素之城」。

(今年新川的此區域,包括緊鄰天府大道的沿線區域,已經相當成熟,新川之心公園全然呈現,向東的土地也已整備,即將開始下一輪建設)

新經濟產業與宜人居住的無界限,讓這裡充滿了「煙火氣」、科技感。

(現在的新川創新科技園)

這或許也是近年來,滴滴、網易、字節跳動、百度、快手、亞馬遜……爭相入駐新川,扎堆高新區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還因為成都高新區,散發著一股迷人的氣質,叫「創新氣質」。

4.

2015年的天府五街,除了天府軟體園——這個從天空俯瞰形狀如同英文大寫「love」的地標之外,在天府大道的西側,其他建築都還沒有長出來,這裡,還常被人稱為「城外」。

(2015年的五街,一片斑駁,除了因為在此工作,人們一般不會前往這裡)

如今,你可能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上圖的工地,全部變成高樓、產業園、商場,體現了這裡魔術般的變化,其中幾棟新增的地標性建築,更成了高新區官方口徑中的「創新創業名片」,其中就包括軟體園G區、菁蓉匯等建築。

(2020年的五街,被各種外觀優美的建築佔據,幹道與支道交織,出入、行走著來自各地的青年才俊)

2018年,位於天府五街的菁蓉匯,被選作為全國雙創周主會場。大量創新人才、科技創新平臺、科創型企業聚集於此。

從2015年剛有建設雛形,到如今,沒人敢再說高新區的創新園區、科技園區不夠時髦。

你看,菁蓉匯極具幾何美感的塊狀寫字樓之下,是夢想家、創客們正在點燃靈感、寫下點子,或者說享受這裡的生活。

(左為2015年在建的菁蓉匯,右為2020年的菁蓉匯。可以看到,現在的菁蓉匯不僅成形,綠地、球場也已點綴其間)

而五街盡頭的歐洲中心,是高新區的網紅建築,經常出現在各類航拍之中,它從2015年的在建,到成形,是高新區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標誌。

據說,在這裡邊上班的人,隨便叫一個人出來,都會說好幾國語言。

(左為2015年在建的歐洲中心,右為2020年的歐洲中心)

在歐洲中心背後,是高新區對外開放合作的態勢。

要知道,除了今年掛牌成立的中日(成都)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新川、中韓等合作園區,都在高新區建設。

這麼說吧,國際合作在歐洲中心談商務,回頭就是蓉歐班列發往歐洲的大貨箱。

如果提到高新區的進出口商務、貿易,高新西區的5年成長功不可沒。

(2015年高新西區,基本只有大量工廠房,中間還有不少農田,綠化也並不顯著)

(2020年的高新西區,農田變成了齊整的工業園,綠化全面提升)

位於高新西區的企業,以英特爾、京東方為代表,每年貢獻了大量進出口額。

高新綜合保稅區的5年發展,便見證了這一點,它是成都進出口貿易的重要載體。

在這些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建築之下,是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額連續31個月全國排名第一的成績。

(2015年高新綜合保稅區已經擁有了整齊密集的園區建築外貌,但綠化、配套設施都有限)

(2020年高新綜合保稅區幹道、支道兩側以及園區其間,都有了更多綠化)

可以說,「全球每10部Ipad,有7部是成都高新(西)區出口的」。

5.

五年來的高新區,從蓄勢待發到井然有序、有條不紊,不止於經濟發展、產業聚集,科技創新,對外開放這些官方視角的東西,更在於每一個生活感受,最真切的生活體驗。

天府一街到五街的城市生活界面,便是最好的證明。

這裡有序的規劃,近乎強迫症的道路間距,完備的基礎設施,新增的學校、商業綜合體等教育、生活配套,讓人真切觸摸到了世界級園區的魅力。

整個大源,如今更可以說是大城南乃至全成都嚮往的居住地之一。

(從2015年天府一到五街的「全是工地」,到如今「全是高樓」,最能看出成都高新區的發展建設速度。而僅在一街,就有蒙彼利埃中小學,丹麥霍森斯小學,石室天府錦城湖校區這些名校在這五年相繼呈現)

把衛星的視角往北挪,更有一個堪稱「城市奇觀」的現象,在高新區呈現。

(沿著成都繞城高速,是一片由多個公園組成的超大面積城市綠化帶)

我說的不是環球中心,而是出現在成都環城帶上,由塊成面的錦城湖公園、桂溪生態公園、江灘公園、體育公園。

它們所形成的城市公園,是成都最大規模的公園集群,面積比紐約中央公園還要大上5倍,這可還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CBD內。這樣的景觀,堪稱城市建設一大奇蹟。

並且,這樣的城市公園、綠道鋪排,基本上只用了5年時間。

5年前,所有綠色,還只是泥土的褐色。

(5年前的此處,能看見湖泊,但少有綠色)

現在的桂溪生態公園,是不少軟體中「成都網紅親子遊必去地榜單」的第一名,騎行、野餐、有氧跑、放風箏……是在公園中、綠道上時刻能看到的活動。

(大眾點評的「親子必去榜」上,桂溪生態公園排在第一位)

除了連片公園集群,還有各區域的公園呈現。

比如在2015年6月底,12萬平方米的大源中央公園正式開園。如今,這座公園的綠地與湖泊,被周邊林立的高樓包圍,紅色的如意橋,將公園連接到更多的區域,供市民所用。

(2020年的大源中央公園)

密集的人群、崛起的時尚,掩映在綠樹、鮮花、車流之中,成都高新區的城市形態越來越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靠近。

6.

衛星圖,可以說是一個區域變化最客觀的證據,或許看上去並不足夠清晰,細節不夠豐滿,但它提供了一個宏觀的視角,並記錄下了成都在這5年發展中,每一個細微之處的真實改變。

我們看到了成都高新區,因為它是成都高速率發展的一個觀察樣本,是成都發展改變的一個縮影。

在天空視角之下,地圖上每增加一寸綠地,都是公園城市的一個印記;每增加一點夜間的亮光,都是這裡經濟活動的反映;每增加一棟寫字樓、一座產業園,都是產業聚集的象徵;每增加一所學校、醫院、體育場,都是人們生活品質上升的證明;每增加一條道路,都是公共服務進步的體現;每增加一個地標建築,都是城市名片煥然一新的信號。

或許從某一個發展角度,所看到的隻言片語都已經足夠震撼,而在成都的5年發展全貌之下,那些生活在此地的人,心中唯有數不清的感動與自豪。

相關焦點

  • 成都高新區:不要等風來 要做造風者
    成都高新區是什麼有人說成都高新區是一個科技園區是創新和奇蹟發生的地方更多人說成都高新區不止是園區那裡不僅有奮鬥拼搏的場景還有美好生活的圖景其實當我們談論成都高新區時是在談論高新區營城理念從園區到功能區的進化論是在談論高新區和無數創業者共生共長的進化邏輯
  • 剛剛,成都天空驚現雙彩虹!
    剛剛,成都天空驚現雙彩虹! 今晚7點左右經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後成都天空驚現巨大的彩虹
  • 做造風者 成都高新區產業功能區集聚新勢能
    成都高新區是什麼?有人說,是一個科技園區。更多人說,不只是園區,那裡不僅有奮鬥拼搏的場景,還有美好生活的圖景。當我們談論成都高新區時,是在談論高新區營城理念從園區到功能區的進化論,是在談論高新區和無數創業者奮鬥者共生共長的進化邏輯。
  • 成都高新區:培育生物醫藥新高地(高新區看創新③)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外景。成都高新區供圖成都先導藥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員在實驗室工作。成都高新區供圖生物醫藥國際平行實驗室一角。成都高新區供圖近年來,生物醫藥產業在全國各地異軍突起,備受矚目。在全國的生物醫藥版圖中,地處西部的成都高新區不可小覷。數據最能說明問題:全國生物醫藥園區綜合競爭力排名中,成都高新區位列第三。今年1—9月,生物產業規上工業實現產值近200億元,同比增長約13%,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 成都高新區:智慧城市,以「用」為綱
    在打破政用、民用和商用的壁壘上,成都高新區還推出「守信通」平臺,通過大數據的收集與分析為企業與個人進行信用畫像,做到放得有據:根據信用評價進一步減免審批事項;管得有度:根據信用評價優化監管抽查頻度;放管結合:通過數據為政府決策與監管提供數據依據,著力打造誠信透明的營商環境。這些都是推動成都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逆勢增長的重要因素。趙登強表示:「我們現在的政府服務,要解決一個什麼問題呢?
  • 成都高新區:智慧城市, 以「用」為綱
    趙登強表示:「我們現在的政府服務,要解決一個什麼問題呢?相當於和老百姓之間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拆一堵牆,什麼牆?『怕牆』。因為老百姓來辦事的時候,怕給他辦得慢,該辦的不辦,為難他。老百姓怕什麼呢?怕相關人員為難他,不方便,怕該給他辦的,你不辦。政府部門的審批人員也有一個怕,怕什麼呢?怕你不誠信、騙我。不該給你發證,如果發給你了,將來出現問題怎麼辦?
  • 成都高新區這6個實驗室給答案
    科技創新是支撐和推動成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目前,成都高新區正通過加快建設科創平臺和高品質科創空間、建立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等舉措,大力扶持科技企業創新發展。  在剛剛結束的2020創交會暨鏈博會新經濟應用場景供需對接會上,發布了成都市首批3個創新應用實驗室和12個城市未來場景實驗室,並予以授牌。
  • 助力成都建設全國文創中心 成都高新區聯合BOE(京東方)舉辦成都...
    助力成都加快建成全國文創中心 成都高新區聯合BOE(京東方)舉辦成都數字藝術論壇(攝影梁磊)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16日訊(記者 陳淋)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3月16日,成都高新區攜手 BOE(京東方)舉辦「藝數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活動以主題演講、圓桌沙龍的形式全面探討物聯網時代數字藝術新機遇,推動高質量藝術產品的數位化,讓市民把「全球一流美術館搬回家」,實現藝術作品價值的再實現和藝術普惠化,推動成都建成全國重要的文創中心。
  • 一個月後2期正式亮相,多視角解讀成都萬象城
    距離成都今年備受期待的項目——成都萬象城2期開業,還有最後一個月。在此之前,我已陸陸續續從項目官方微信平臺和部分媒體報導中,看到了一些2期的樣子。不過,隨著Ta的輪廓逐漸清晰,我發現,站在不同的視角去觀察,會產生不同的理解與期待——變化的不止是全新的2期,還有整個成都萬象城,及其耕耘多年的商圈和區域。
  • 深耕「人城產」營城邏輯|解碼成都高新區五年區域經濟發展史
    1988年,從位於成都肖家河的一片農田起步。在「十三五」,成都高新區已過「而立」。以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名成長,成都高新區集多項重任於一身,是全國創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試點園區、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四川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核心區。在即將收官的「十三五」,成都高新區更是蹄疾而步穩。
  • 成都高新區幼兒園目錄出爐
    小錦獲悉,根據相關規定,高新區幼兒園基本信息向社會公布。該區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進行監督,同時請家長理性選擇合法合規的幼兒園,注意防範風險。成都高新區幼兒園目錄(點擊圖片後可放大查看)如果需要諮詢幼兒園有關問題,有什麼方式和途徑?
  • 回首2020年 成都高新區義務教育有了這些成就
    距成都高新區教育發展大會舉行已經過去一年,這場盛會對於高新教育事業這一年來的發展影響深遠、意義重大。「1+5」文件精神落地到實處,帶來的變化顯而易見:教育資源更豐富、教育隊伍更堅實、教育形式更多樣、教育品質更優質。 時間轉瞬即逝,2020年即將收官。
  • 成都高新區又一人才公寓啟動報名登記!
    (二)符合《成都高新區急需緊缺和高端人才目錄》A、B、C、D類人才條件,取得成都高新南區範圍內安居資格的人才(通過成都高新區人才項目申報系統申請並取得安居資格的人才)。(三)符合《成都市急需緊缺和高端人才目錄》A、B、C類人才條件,取得成都高新西區範圍內安居資格的人才(通過成都人才安居服務網申請並取得安居資格的人才)。
  • 【十三五故事】京東方科技集團副總裁秦向東:5年,在成都畫了一個...
    「超級工廠」崛起背後五載風雨同舟這五年,京東方與成都是真正的風雨同舟。2015年5月8日,成都京東方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在成都高新區西部園區正式啟動建設,這是國內第一條6代AMOLED可摺疊的柔性面板生產線。
  • 成都高新區智慧城市建設機會清單發布,新華三助力成都智慧城市建設
    1月5日,由成都高新區管委會主辦的數字四川創新大賽高新賽區頒獎典禮暨成都高新區智慧城市建設機會清單發布會順利舉行。新華三集團副總裁、成都研究院院長管志強受邀出席。會上,成都高新區智慧治理中心運管系統宣布啟動,現場同步發布成都高新區智慧城市建設機會清單。
  • 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舉辦2020國際詩詞晚會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8日訊 12月7日19時,中國-歐洲中心雲端劇場內,燈火璀璨、熱鬧非凡,一場由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主辦的「2020國際詩詞晚會」在此傾情上演。 一張國際視野和傳統文化交相輝映的高新名片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黨工委書記巫全根現場發表了熱情洋溢的開場致辭。
  • 成都買房:保利天空之城泊院怎麼樣?天府新區低密樓盤
    成都買房:保利天空之城泊院怎麼樣?想了解成都房價?想知道成都優質樓盤?歡迎關注成都吉屋網資訊,幫你客觀分析不同樓盤優劣、爭取額外購房優惠、給你專業購房參考意見。線下看房+ 網上看房雙模式選擇,詳情請撥打400-6390-223 轉112作為天府中心唯一的純低密洋房,保利天空之城泊院稀缺性凸顯。保利天空之城泊院的容積率低至1.5,這樣的土地有多稀缺?
  • 深耕「人城產」營城邏輯|成都高新區:產業高地釋放更暖「民生溫度」
    過去五年,「蓉漂」成為新時尚,成為繼 「北漂」「上漂」「廣漂」之後,出現的又一個新名詞和新的社會現象。以成都高新區為例,戶籍人口以平均每年超過5萬人的速度在增加。這一現象的背後 ,折射出深耕「人城產」營城邏輯的力度,以及讓「蓉漂」不再漂的溫度。
  • 成都高新區2020年全民學習活動周啟動 全民智學「1.0版學習地圖...
    11月24日,由成都高新區教育文化和衛生健康局主辦、成都高新區社區學院和成都社區大學高新分校院共同承辦的2020年成都高新區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啟動儀式在成都菁蓉匯舉行。  本次活動以「家校社企共育,助力全民智學」為主題,積極積極倡導智慧學習、全民學習理念,充分展現在疫情之下全省終身教育工作者有效提供泛載可選的學習支持與教育服務。活動上,高新區全民智學「1.0版學習地圖」正式發布。
  • 成都高新區以主題活動進行防艾宣傳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日訊(記者 陳淋)12月1日是第33個 「世界愛滋病日」,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11月30日,成都高新區舉辦主題活動,以知識科普與遊戲競技相融合的生動形式,帶動60餘名防艾委成員單位代表和群眾代表進行防艾宣傳,為全社會參與愛滋病防治作出表率。  「日常接觸會不會傳染愛滋病?」「愛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