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場上最「危險」的動物,老兵:看見後寧願停火,也要先殺它

2020-12-22 騰訊網

都說人和動物應該和諧共存,然而,人類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瘋狂侵佔動物的家園不說,還經常獵殺動物,著實是這個星球上最自私的物種。而人類的恐怖之處遠不止於此,更有甚者,還將動物用在了戰爭這塊。

動物在戰爭中的應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的亞歷山大東徵,當時,亞歷山大大帝在東進時陰差陽錯來到了印度。在這裡,他遭到了印度大象部隊的襲擊,被打得落花流水。

事實上,如果把戰馬這種載具也算進去的話,動物作戰的歷史還能追溯得更早。而幾千年過去,人類不但沒有停止這種行為,反而還變本加厲。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動物也戰爭裡也得到了廣泛應用。當年蘇聯人曾在狗身上綁上反坦克炸彈,利用其在戰場上的機動性,專門破壞德國坦克。雖然聽起來頗不人道,但不得不承認這種反坦克狗確實幫了盟軍大忙。而同樣是二戰期間,在我國戰場上,日軍也出動了不少動物士兵,其中,以軍鴿最為臭名昭著。

鴿子用於戰爭,最早其實是我國人發明的。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用鴿子傳遞軍情的案例,早在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為了匯報情況,便會用到鴿子。甚至在500多年前,清初著名學者鄒平還寫了一本《鴿經》,對不同種類的鴿子做了詳盡的論述。

因此,我國的信鴿養殖開始的也相當早。而日本人則算是後知後覺,1901年,在我國潛伏的日本特工發現鴿子在通信這一塊的優勢十分巨大。於是便向我國民間養鴿人收了300隻信鴿回日本,而這些鴿子,正是後來日本用於侵華戰爭的軍鴿鼻祖。

到1931年抗日戰爭開始時,日本的軍鴿數量已經達到了14200隻。於此同時,日本政府還在向德國和比利時購買鴿子,以擴充軍鴿的數量。因為這些鴿子,我國的情報人員總是截獲不到日軍的情報,導致日本間諜機構在抗戰初期的情報戰裡如魚得水,甚至一度將我國打得元氣大傷。因此,這些鴿子一度成為了抗日戰場上最「危險」的動物。

而在當時,國人都沒反應過來日軍養這麼多鴿子的目的,百姓一度認為日軍只是養著吃。直到後來,日軍駐南京的軍鴿管理所被曝光,百姓和情報工作人員才恍然大悟。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滅鴿行動在我國民間展開。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他們一直想要支持抗日事業,奈何手上沒有武器,只能望洋興嘆。這下得知鴿子也是日軍的幫兇後,老百姓十分興奮,既然殺不了鬼子,打鬼子的鴿子也算抗日了。一時間,各種彈弓齊齊上陣,日本在南京鴿舍裡的軍鴿幾乎被打的不敢出門。

據我國抗戰老兵回憶,只要戰場看到鴿子,他們寧願選擇暫時停止對日軍開火,也要先擊斃鴿子。畢竟行軍打仗,情報先行,軍情這種東西牽一髮而動全身,即便是普通士兵也明白這個道理。

終於,在我國軍民上下一心的努力下,沒幾年,日軍的這14200隻軍鴿便所剩無幾。尤其在1937年,我國南京除鴿隊的隊長華榮龍還偽裝成給日軍運送糧草的漢奸,混進鴿舍後,其偷偷給軍鴿飲用的水源裡下毒,這一舉措,消滅了南京軍鴿管理所半數以上的鴿子。這之後,日軍再也沒將鴿子用在了戰爭裡。

鴿子本是無辜的,卻被日本侵略者用在了戰爭之中,甚至最終為他們的獸行付出生命,這實在是一種野蠻無道的行為。而多行不義的日軍,最終走向失敗也早已是命中注定。

相關焦點

  • 抗日戰場上,為啥發現這種動物,不殺日本鬼子也要先停火消滅它?
    鴿子在現在的奧運會等很多場合中都可以見其身影,被作為一種和平的象徵來進行祈願,然而就是這樣一種象徵自由與和平的飛鳥,抗日戰爭時期卻作為日軍的幫兇給抗日士兵造成了巨大傷害,以至於在後來雙方軍隊交手時都要安排專人來射殺這些鴿子,那這是為什麼呢?
  • 新兵上戰場拼命裝彈匣,為啥老兵看見卻笑了?原因很簡單
    導語:新兵上戰場拼命裝彈匣,為啥老兵看見卻笑了?原因很簡單在古代的戰場上,一般士兵都會拿著冷兵器出現,畢竟當時的製造武器水平遠遠沒有現在這麼先進。如今是一個新時代,上戰場拿的東西除了槍,要麼就是子彈,還有一些其它必需品。比如說食物、水、醫療藥品、其它相關設施、裝備等等,我們發現,新兵在上戰場時總會拼命裝備上大量的彈匣,這讓老兵看見了之後,忍不住翹起嘴角笑起來,這是為什麼呢?
  • 抗日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花3000萬買回,老兵:不賣
    抗日戰場上都會看到日本軍隊的軍官都是配有軍刀的,主要是因為日本受武士道精神影響很大,男性基本都以擁有軍刀為榮,是他們身份榮譽的象徵。所以日本的軍人有時候將軍刀看得比他們的性命還重要。今天要講的故事就跟日軍軍刀有關,但是它的主角是一位抗戰時期的老兵抗戰時期有很多著名的英雄,他們或多或少身上都會有一些英勇事跡。就像是捨己為人的董存瑞,他就是以自己生命的代價為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那時他僅僅19歲。
  • 抗日戰場上,如果發現這種動物,寧願先不打日寇,也要第一時間將它...
    ——卡爾·貝克 不知有沒有朋友注意到,在日本的靖國神社裡還供奉著三種動物,它們分別是狼青、軍鴿和東洋馬。因為一部分日本國民認為,這三種動物也曾在戰爭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勳,是國家的功臣,因此應該被國民崇敬。那麼,這三種牲畜到底為日寇侵略戰爭做出了多大貢獻?我們今天就來聊聊所謂的「功臣」之一的軍鴿。
  • 歷史上抗戰老兵告訴你
    抗日老兵說,不可能!大家可能知道,當時日軍主要使用的是三八大蓋步槍,這種步槍威力比較小,但是穿透力和射程大,抗日老兵說儘管這是步槍中威力最小的一隻。被他打中後還只是打出了四肢,沒有打中主要部位,也有致命的危險 。這麼說可能不明顯,舉個例子來說。
  • 那個帶「死字旗」上戰場的抗日老兵,最後活著回來了嗎?結局怎樣
    那個帶「死字旗」上戰場的抗日老兵,最後活著回來了嗎?結局怎樣前言:川軍,在20世紀初期曾被看作不入流的雜牌軍,並在地方軍閥混戰中留下了不光彩的名聲。然而,抗戰爆發後,在劉湘等川籍將領的倡導下,30萬川軍慷慨赴死,300萬川籍壯丁奔赴前線,川軍陣亡士兵人數佔中國軍隊傷亡總數的20%,在八年抗戰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死字旗」1937年10月,四川安縣愛國青年響應抗日號召,組建了「安縣特徵壯丁義勇隊」。
  • 「我是川軍」劇情感動觀眾和抗日老兵
    「我是川軍」劇情感動觀眾和抗日老兵 劇院工作人員將老人迎進貴賓休息室,劇院領導熱情地歡迎老兵到來;隨後南充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沈一凡來到4位老兵面前,逐一詢問他們的年齡和抗戰經歷,感謝老人當年為中華民族抗擊日本侵略者所作的無私奉獻,祝他們身體健康、家庭幸福。 01
  • 為什麼打仗時先衝鋒的不會死,緊跟著衝的卻死了!老兵告訴你答案
    老兵告訴你答案文/餘生讀史戰爭大概是世界上最殘酷的東西,一場戰爭會讓人口大量減少經濟嚴重損失,最恐怖的是大部分的戰士在死亡時都是極其痛苦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關於戰場上的一個神奇的現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事情在戰場上先衝的不會死,後來跟著的卻常常犧牲,那麼這是因為什麼呢?一位老兵講出了道理。
  • 真實的日本鬼子進村,抗日老兵:不要被電視裡的帶偏了!
    文/真實的日本鬼子進村,抗日老兵:不要被電視裡的帶偏了! 大家好,我是小編,每天為大家更新精彩的歷史故事,歡迎各位看官。 在我們現如今這個時代,各種抗日的「神劇」層出不窮,誤導了很多的人的認知。當時令人屈辱的歷史,在現在過度娛樂化。
  • 現實中人被子彈打中後,究竟能活多久?老兵:別被抗日神劇騙了
    戰場上刀槍無眼,一個將領和小兵的存活率其實差不了太多,所以那位老亭長才會感慨說:「古戰場上常覆三軍」,實在是一種深刻的無奈。古戰場如此,熱兵器時代更甚,在現在戰爭中士兵永遠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下一秒。01事實上,戰爭從來都沒有離我們遠去過。
  • 真正的戰場上,普通人中彈後還能活多久?老兵:電視劇誤導觀眾!
    由於影視劇的影響,大多數人認為只要子彈沒有打到人的要害部位,便不會有生命危險,甚至還可以繼續行動。在影視劇中,若看到戰士們負傷作戰,經常會被他們不屈不撓的堅定意志所感動。其實,影視作品中的「中彈情節」並不符合常理。
  • 抗日士兵巡邏看見一物上躥下跳,開槍擊殺後,日本舉國悲痛
    接下來就來說說在這當中最有名的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做飯冢國五郎。當時他原本並不是士兵,但是卻受到跟其他人一樣,對軍事和戰爭特別沉迷,這也跟當地的政策有這很大的關係。
  • 家鄉在停火後被劃歸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獨腿老兵告別妻女,誓言仍將...
    亞美尼亞老兵阿什特·塞維揚 報導稱,今年49歲的塞維揚一生都住在他的家鄉查萊克塔爾村,然而根據納卡衝突各方於11月上旬達成的停火協議,該村所在的克爾巴賈爾地區將被亞美尼亞方面移交給亞塞拜然
  • 傷亡比例1比3,在抗日戰場上,讓日本人感到絕望的一支中國部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坦克有陸戰之王的稱號,不過當年的中國戰場上,我軍的坦克不論在質量還是數量上都遠不如日軍,所以當年每一場戰役抗日軍人的傷亡人數都遠遠高於日寇。
  • 抗日「神劇」惹怒老兵:打死日本兵要犧牲四人,電視劇不要吹牛皮
    抗日「神劇」惹怒淞滬老兵:我們打死一個日本兵要犧牲四人,我們打仗憑什麼贏?拿命拼的,電視劇不要吹牛皮任何影視作品都應該建立在真實的層面上來創作,而不是一味的狗血劇情,吸引了觀眾的眼光但卻磨滅了真實性。《亮劍》相信喝多人都看過,印象最深的就是李雲龍打鬼子說到:「把義大利炮拿來幹他!」,最近上映了一部抗日國產劇便是其續集《亮劍3》又名《雷霆戰將》,這部劇一出立刻引起熱議,在片中主角生活條件相當好,打鬼子髮型也不能亂,一點也不像抗日劇,但現實中我們革命先烈是這樣的嗎?來看看淞滬老兵是怎麼評價。
  • 抗日老兵被困深山,隱居山林60年,出山後第一句話:日軍投降了嗎
    像我國的抗日戰爭,雖然最後取得了勝利,但是我國也有無數孩子因戰爭失去了父母,無數老人因戰爭失去了兒女,無數妻子因戰爭失去了丈夫……所幸我國的戰士英勇無敵,能夠憑藉在戰場上的浴血奮戰為大家換來一個安穩的生活。而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位抗日老兵,叫做李良田。抗日戰爭時,他被逼無奈困於深山,誰知這一困便困了60年。
  • 抗日老兵巡邏時,發現一物上躥下跳,果斷開槍後,日本舉國悲痛
    抗日老兵巡邏時,發現一物上躥下跳,果斷開槍後,日本舉國悲痛 眾所周知,魯迅在日本求學過程中發生一事情,導致其棄醫從文。這件事就是看到了有關日軍殺害中國人的影片,眾多日本學生歡呼雀躍,讓魯迅聽上去十分刺耳。
  • 日本老兵:戰場上不敢直視對方
    抗日戰爭是我國最偉大也是最悲壯的戰爭,日本不顧中國反對,妄圖侵佔我們中國領土,並在我國犯下了多條滔天罪行。中國人民用無數的鮮血與生命才擊退了日本侵略者。14年的血與淚,14年的悲與傷,歷史是不容抹殺篡改的,鮮血是不會隨著時光淡化的!據不完全統計數據統計,在這場14年的抗日戰爭中,我國總共付出了3500萬人的重大代價,而這些還僅僅是中國正規軍的傷亡總人數。
  • 【敬禮老兵】長沙抗戰老兵的春節,致敬最可愛的人!
    我說我不幹,我到延安,我就是要到抗大!我就據理力爭,我個子小,我就這樣子,你看我個子並不小。他說你這個小孩子好有雄心,那就這樣子吧。你不要到邊區中學,我和抗大商量一下。」曹傑回憶說。  作為一名抗戰老兵,曹爺爺經歷了抗日戰爭的全過程,目睹了日軍的野蠻侵略,燒殺搶掠。在太嶽區根據地,他曾多次參加對敵反掃蕩,與敵人戰鬥。
  • 戰場上刺刀為什麼不能打磨太鋒利?老兵:越鋒利,涼得越快!
    說起冷兵器,是戰場上很重要的一件武器裝備,不管是古代戰場還是現代戰場,有一款冷兵器是很重要的。在古代戰場上冷兵器的種類很多,有弓,箭,棍,鐮,戈等等。但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些也都被慢慢的淘汰了,但是有一款冷兵器是沒有被淘汰的,那就是「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