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四年光陰,倏然而逝。2016年,我們從五湖四海來,2020年,我們又奔向天南地北。在這短暫而美好的四年,母校陪伴著我成長,我也見證了安徽理工大學山南新校區的發展。
2016年9月18日,我拖著行李箱,帶著憧憬又激動的心情,踏進了安理的校門。還記得,初入校園,校園裡的挖土機還正在施工,一片荒涼之景,小草才剛發芽,小樹仍在襁褓。作為第一批進入這個新校區的學生,我們的到來為這片土地帶來了一絲熱鬧和生機。
「同學,你選擇一個床位,我先幫你把床安裝好。」一個裝修師傅對我說。本來就是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宿舍,被這出乎意料的一問一下子打消來到一個新環境的陌生感,這一問也成為腦海中對這個學校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後來才知道,那是母校留給我最初的深刻記憶。
2020年6月29日,由於淮南遭遇了短時極強暴雨,救援車,汽艇為我們的離校保駕護航,這次,我是扛著行李箱離開的,心情也不同於四年前,這次特殊的畢業也難免讓我們每個畢業生的內心都存留著些許遺憾和不舍。
初入校園,總是精力充沛,一切的事物總是那樣新奇,都值得我們去探索;離別校園,總是多愁善感,所有的一切都讓我懷念。回頭再看校園,安徽理工大學的牌子、南門的石獅映入眼帘,曾經毫不在意的東西在此刻都讓我的目光久久停駐。你看,如今已經有樓那麼高的樹,四年前還沒有種;百川東到海,那邊稱之為「百川海」的校園內部河流正在荷花盛開,來的時候只是一條簡簡單單的河流。四年,一切的一切如在眼前,能親眼見證學校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何其有幸!
沒有畢業照,沒有和老友們的一醉方休,沒有同學依依惜別,沒有高年級、低年級迎來送往,雖然有些遺憾,但是2020年的特殊畢業季真的做到了綠色離校,我們輕輕的來,輕輕的走,不帶走一片雲彩,不給母校添麻煩。綠色離校,我們報之以「綠」;感恩母校,我們報之以「才」。
「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離開前,看著校園的中一草一木,眼前浮現的是一個又一個曾熟悉的面容。大一來時曾說「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現在對著這一個又一個的回憶,卻空有「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感懷。不舍,運動場裡社團小夥伴共同遊戲;不舍,冬日教室裡專業同學神採飛揚;不舍,大學四年中良師們的敦敦教誨。在這沒有告別的離校中,只能心懷著感恩,踏向遠方,君子之交淡如水,願再相逢我們仍似當初。(文/安徽理工大學 方誠 吳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