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億用戶!百度網盤已經做到行業老大,阿里雲盤為何還要入局?

2020-12-25 騰訊網

網盤大戰2.0時代正在到來。2016年,個人網盤那波熱潮退去後,今年阿里攜「阿里雲盤」重新「殺」回了賽道。某種程度意味,個人網盤或者說個人云正重新成為資本和巨頭重視的賽道。

從定位上看,阿里雲盤是一款面向未來個人管理雲端資源需求的產品,比初代網盤的定位要拔高很多。初代網盤的主要價值是個人存儲、分享和查看等基礎功能,而個人云主要功能是「計算」或者是「分析」。

其實在今年阿里雲盤之前,阿里已經有過很多網盤產品,比如說酷盤、UC網盤。基於此,阿里重操舊業或者更有一層戰略層面的意義,用雲計算產品,實現對個人市場需求的滲透,以在未來個人云市場搶佔先發優勢。同時另一方面,阿里也是想將今年激烈的線上辦公競爭中緊急擴容後,將閒置的資料用於個人云場景上,實現資源的有效變現。

不過雖然阿里重新高調殺回,但網盤市場早就是紅海一片,縱觀整個網盤市場,就算是百度網盤目前已經擁有7億用戶,存儲總量超1000億GB,佔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也不敢說有很多的競爭優勢。

網盤可以延伸為雲盤、雲空間,在這個定義下,產品的品類就很豐富多樣了,不僅釘釘、飛書、雲上辦公這樣的協同辦公產品有雲盤服務,一些娛樂性的應用也有雲盤功能。目前雲空間幾乎已經是所有服務型應用的標配,而一些職能終端產品自帶的雲服務功能,例如華為雲、小米雲,這些大廠的用戶規模可以上億計算。

所以說,阿里雲入局網盤賽道,並不是什麼好消息,不僅要面對百度網盤這類專業雲盤產品對手,還有大量不好對付具有顯著壁壘的強敵。

阿里雲的入局,也傳遞這樣一個明顯的信號,那就是雲計算的第二階段——個人云,有望掀起一場大規模的應用挖掘潮流。

在辦公場景,個人辦公、團隊辦公和企業辦公的界限日漸模糊,為保障私密、安全性,會有企業對雲服務的部分需求轉向個人云或私有雲。在這種趨勢下,無論是阿里雲盤還是百度雲盤,會出現更多的變現機會,還可能在雲服務市場佔領更多的話語權。

相關焦點

  • 阿里網盤 老大我來做
    2013年,網盤行業開始了一場空間廝殺,騰訊微雲、115、百度網盤、360雲盤……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均加入了這場大戰。而從2016年360雲盤的突然退出,百度網盤這個限速不限量的策略使得它急劇擴張,自此便獨佔鰲頭,個人用戶也早超過了7億。
  • 既然網盤生意那麼燒錢,為什麼阿里迅雷還要和百度網盤搶飯碗?
    要論中國網際網路服務中最難做的生意,網盤當屬其中之一。 網盤賽道上,剩下的玩家寥寥無幾 曾經有不少巨頭懷著夢想和熱忱,加入了網盤行業。2008年前後,華為、115等開發出網盤產品,成為國內第一批玩家;隨後,百度、騰訊、360等網際網路巨頭強勢入局。
  • 5G普及催生網盤市場變局 阿里、百度正面交鋒個人云服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獲悉,阿里雲盤、小米雲盤於近期均開啟了內測,不久後就會正式面向公眾開放。同時,以網絡下載服務起家的迅雷也重啟了個人網盤服務,個人云服務市場在下半年再度火熱起來。而行業老大百度網盤傳出或將獨立在科創板上市的消息則讓這一市場更顯熱鬧。
  • 迅雷正式入局網盤賽道 盈利與轉型困境仍待解
    近日,迅雷在iOS及安卓版同時上線雲盤功能,由下載工具轉型為網盤工具,正式入局網盤賽道。在這背後,是下載軟體行業不甚明朗的前景以及個人云存儲市場的龐大發展空間。艾媒諮詢指出,隨著5G技術的普及,今年中國個人云存儲用戶預計達到4.01億。市場越大,競爭愈激烈。迅雷的競爭對手除百度、騰訊微雲、360網盤等在賽道內布局多年的「老玩家」外,還包括新加入的巨頭阿里網盤。業內人士表示,迅雷對主流網盤產生衝擊的可能性不大。未來一段時間,可能還會有更多同類型產品出現在市面上,迅雷應迅速借5G「東風」開啟新發展。
  • 阿里再度出手網盤行業,多家企業加入戰場,免費網盤又要來了?
    諸多科技大廠在網盤領域折戟沉沙 過去的十幾年時間裡,國內諸多網際網路大廠都推出過免費網盤業務,叫得出名字的有115、360雲盤、金山快盤、華為Dbank、樂視雲盤、阿里酷盤、騰訊微雲、百度網盤等,它們曾在中文網際網路上,掀起過一場轟轟烈烈的網盤大戰,然而其中的絕大多數最後都折戟沉沙。
  • 用戶8年破7億,百度守住網盤陣地
    網盤用戶8年用戶破7億網盤業務在國內誕生已有10餘年,2012年,百度、騰訊、金山和360等網際網路公司進入網盤領域。廣東用戶最熱衷於使用網盤,每天打開百度網盤的次數佔全國用戶的22.6%,佔比超兩成,排名全國第一。北京、江蘇、浙江、山東等地則緊隨其後。在「新基建」背景下,過去一年用戶通過百度網盤生成的連結總數超6億,用戶規模突破7億,各類生活服務也逐漸朝向雲端轉移。其中「文件管理」、「PDF工具」、「文檔工具」、「傳輸工具」、「第三方服務」等功能最受用戶青睞。
  • 阿里雲盤與Teambition網盤的區別
    阿里雲盤初體驗 一個純粹的網盤 打開阿里雲盤手機客戶端首頁,我們可以看到這就是一個標準的網盤設計,首頁為用戶最近上傳、查看、備份、收藏的文件展示。 從阿里雲盤的手機客戶端中可以看到,與Teambition網盤不一樣的就是,阿里雲盤是一個純粹的網盤,沒有加入那些與網盤無關的功能。 阿里雲盤體驗之上傳 為了更好地體驗阿里雲盤的上傳下載速度,小編將在阿里雲盤的網頁版中進行。
  • 阿里一舉推出Teambition網盤和阿里雲盤,誓要拿下網盤市場?
    阿里雲盤包含首頁、文件、拍攝/上傳、相冊和個人中心等5個主要功能模塊,尤其側重的是相冊功能,對百度正在熱推的「一刻相冊」形成直接衝擊。可以看出,近期推出的這兩款網盤產品雖然都來自阿里巴巴,但其定位場景和發展路徑都有所不同,Teambition網盤和阿里雲盤像是兩條從同一起點發射出的平行線,起點雖一樣,終點並不同,因此並不是「內部競爭二選一」的局面。
  • 細數百度網盤的七宗罪!終於快要忍到頭了……阿里雲盤馬上就來
    阿里和百度幹架了!按理說BAT中的這兩家也沒有太多直接競爭的產品。最近,阿里雲網盤雖然在上架App Store後不久就下架,不過根據參與內測的小夥伴反饋看來,這款網盤產品還真是來頭不小,頗有一番要把百度雲挑落馬下的架勢,吃瓜群眾請搬好小板凳。雖然免費用戶獲得的1T存儲空間比不上百度雲的2T,不過會員用戶擁有的6T可是超過了百度雲的5T。
  • 百度網盤用戶體驗再遭詬病,獨佔個人網盤的時代要結束了嗎?
    驅動中國2020年10月9日消息 百度網盤的用戶體驗再次遭到詬病。據《消費者報導》報導,多名百度網盤用戶的帳號在近期被限制登陸,用戶在使用百度網盤時,帳號均低於百度網盤官方規定的普通用戶和會員用戶6臺、超級會員10臺的設備標準,但經常遭遇強行退出,並出現「申訴已受理,預計72小時內完成審核與處理」的系統提示。
  • 2016年,為什麼眾多雲盤網盤紛紛關閉?百度網盤卻若無其事
    2005年,Gmail的大容量空間已被用戶用來儲存文件,此時網盤的概率漸漸普及。  2009年,115,華為DBank......等成為國內網盤的代表之一。  2012年,各家網盤紛紛崛起,網盤已經進入3.0時代,個人云存儲佔據絕對主角。  ............
  • 百度網盤產品分析:探索個人云盤行業的發展方向
    二、調研目的了解個人云盤市場現狀;針對百度網盤App在不同維度上進行分析,側重核心功能;明確個人網盤行業的精準需求和未來更優質的切入點,幫助更好開發優化新產品從0到1。根據艾瑞諮詢iUserTracker和mUserTracker監測數據:2018年9月個人云盤在PC端的月活躍用戶規模為1.7億,在移動端的月活躍用戶規模為7511.3萬。
  • 迅雷iOS版時隔4年重新上架,主推私密雲盤,跟百度網盤搶生意
    投稿來源:郭靜的網際網路圈很難相信,到2020年,竟然還有公司扎進網盤行業。2016年的倒閉潮讓網盤行業一度陷入低谷,就連用戶量達到2億的360雲盤也沒能倖免,UC網盤、新浪微盤、樂視雲盤等逐漸關閉,用戶的網盤自由變成了奢望。最終,百度網盤、115、騰訊微雲成為行業的倖存者。
  • 阿里推出網盤App能攪動風雲嗎?
    還記得數年前因4G時代的帶來,用戶對數據備份的需求越來越大,直接引爆一波網盤大戰。新浪網盤、360雲盤、金山雲盤、百度網盤等為了搶奪市場,打著低價甚至免費的旗號,為用戶提供50G、100G、1T甚至更高的存儲容量。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多個網盤紛紛折戟沉沙,關停成為了最終宿命。
  • 蛻變之後,百度網盤仍然無人能敵!
    ▲ 「進擊的巨人」搜索結果作為對比,當小黑使用阿里雲盤、teambition網盤等工具時,根本找不到任何搜索入口。事實上,即使找到了搜索入口,也找不到太多資源。百度網盤誕生已有八九年,市場佔有率始終位於全國第一,數億用戶在百度網盤中存儲、分享了海量資源。網盤搜尋引擎通過爬蟲工具抓取這些公開分享的資源,進而形成資源豐富的百度網盤資源庫。
  • 中概股長牛將至,百度網盤或欲分拆上市?
    而在這些即將由沙場老將變成資本新銳的板塊中,百度網盤是非常值得琢磨的一塊。網盤在百度的位置,有點類似阿里旗下釘釘,當然這是個類比。即都屬於當年創立出發點是從個體用戶切入,最後因為廣泛的用戶基礎,以及與B端業務極好的耦合型,最後成為B端、C端的連接橋梁,而具有獨特價值的一類。
  • 阿里雲盤來了
    11月5日我在阿里雲官網申請了阿里雲盤的內測資格。11天之後,我的郵箱收到了公測邀請碼。目前阿里雲盤有兩種登錄方式,網頁版和手機APP版。我們來體驗一下安卓系統APP版的功能。第一步,掃描官網或者公測邀請碼郵件裡的二維碼下載安裝包安裝阿里雲盤。該安裝包90.7MB,主版本號是1.0.1。它的安裝包比百度網盤安卓APP的安裝包要小40MB。安裝後,首次打開,要求同意阿里雲盤的《用戶協議》和《隱私協議》。
  • 百度網盤分拆上市:天花板下的新出路?
    來自易觀千帆的數據顯示,2020年6月,百度網盤的活躍人數5116.7萬,使用時長1.8億小時,排名雲盤行業第一;分列第二、三名的是騰訊微雲、和彩雲網盤,活躍人數分別是703.3萬、445.1萬,相應的使用時長分別是1007.5萬小時、303.8萬小時。
  • 消息稱百度網盤分拆上市:天花板下的新出路?
    如果不是百度網盤傳出分拆上市的消息,個人云存儲業務已經鮮有人關注。7月29日,有市場消息稱「百度有意分拆網盤業務單獨上市」,但百度回應「不予置評」。來自易觀千帆的數據顯示,2020年6月,百度網盤的活躍人數5116.7萬,使用時長1.8億小時,排名雲盤行業第一;分列第二、三名的是騰訊微雲、和彩雲網盤,活躍人數分別是703.3萬、445.1萬,相應的使用時長分別是1007.5萬小時、303.8萬小時。
  • 曾經「百花齊放」的個人網盤市場,如今為何僅餘百度「一枝獨秀」?
    7月30日消息,有媒體援引資本圈人士的報導稱,百度網盤最近在籌劃內部的多個業務拆分,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獨立上市。另有一些知情人士稱,百度網盤現已實現盈利。對這些傳聞,百度均表示不予置評。根據極光大數據發布的《2019年個人網盤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僅在11月,百度網盤就有著8703萬月活躍用戶、18.6%的市場滲透率與27.3分鐘的人均使用時長,在國內個人網盤領域居絕對的統治地位。為何百度能從2016年的「關停潮」中倖存?它又是如何擺脫個人網盤行業難盈利的困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