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京劇《沙家浜》裡有一段唱詞:
「八一三,日寇在上海打了仗,江南國土遭淪亡,屍骨成堆,鮮血成河。」
這並非藝術誇張,如今常說「南京大屠殺」,實際上大屠殺並不止於南京一城,這場慘絕人寰的暴行,其出發地卻在300公裡外的上海。
也有人認為,「長三角大屠殺」可能比「南京大屠殺」更準確:日軍的暴行,沿著當年的京滬線,從上海開始,漸次在江南鋪開。
始於上海的「長三角大屠殺」
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剛剛爆發,日軍的屠刀,就指向了無辜的上海人民,有計劃的屠殺和暴行已不時發生。
被殺害的無辜兒童
8月15日的《申報》報導:「昨晨起,我虹口區內居民,仍以禍起倉促,未逞逃避者,在此猛烈的炮火中,伏居屋內以避之。日軍竟絕無人道,將此無辜居民,以刺刀、大刀屠殺,而以吳淞路一帶,被日兵所殺死者尤多。以致屍體堆積,血流成河,其慘狀更不忍睹。」
8月24日的《申報》報導:「自高郎橋,自保定路一段至華德路(今長陽路)上,慘遭敵人擊斃者,不下百餘人,屍身且無人掩埋,狀至慘痛。」
一位叫劉紀樓的老人,當年在祥生汽車公司(中國最早的出租汽車公司)當學徒,他曾回憶當年親眼目睹的慘狀:「長治電影院對面一家出租汽車公司的場地上,屍體堆得像小山一樣高。那是難民過外虹橋時,被日本兵用刺刀戳死,爾後又被一個一個拖到那邊場地上堆起來,真是慘不忍睹。」
這也是個少年兒童
接著,就是有計劃的屠殺青壯年和制服人員,後者並不是軍人,而是警察,甚至是消防隊員。
10月27日,日軍進佔閘北,當即用硫磺化學物縱火。
三名消防員毅然出來救火,結果被日軍抓住,剝去衣服,將手足用大鐵釘,釘在從附近民房取來的大門之上。大門兩面,一門正背,各釘一人,另一門只釘一人。
可能覺得還缺一個空位,於是殘暴的日軍,竟然為此又捕來一名警察,亦剝衣活釘在另一門之背面。
然後又用刺刀,在四人額部、眼目、胸膛等處亂刺,直至虐死。「濟南事變」時,山東交涉專員公署的蔡公時等17人,也是被日軍以同樣方法,殘酷殺害的。
日軍甚至連紅十字會人員也肆意傷害,有明顯標記的紅會車輛,成了投彈、掃射的重點關照目標。1937年8月23日,在寶山羅店,擔負人道主義救護任務的中國紅十字會第一救護隊的一支小分隊,也遭到了日軍的襲擊。
8月27日的《大公報》報導:「正在工作緊張之際,忽遇日兵開槍擊斃副隊長某,著名醫師一人,隊員三人,強將背章搜去,令跪地上,己救護之傷兵亦遭槍殺。」
至於黃浦江、蘇州河裡,男性雙手反綁,女性被肢解,動輒五六十,乃至上百的浮屍。更是當時在滬中西文報紙,甚至租界裡的英美軍隊,都有人拍了照片為證的。
日軍到底殺了多少中國人?
大批中國孩子,慘死在日軍手中
上海寶山區有個羅涇,淞滬抗戰開始後,日軍在此登陸,其陸海軍都參與了對羅涇人民的大屠殺。
8月23日深夜,羅涇的老百姓一如往日,他們覺得戰爭還很遙遠。「東洋先生」,也是見過的,應當不至於把他們這些普通老百姓如何吧?
養鴨的沈阿興,照常來到薛敬塘江堤旁捕捉蟛蜞,學名相手蟹,也就是小螃蟹。
這玩意兒,號稱世界上最小的「螃蟹」,10斤吃不到1兩肉,但那時候的窮人,卻靠此解饞,做個粥,拌個飯。是難得的河鮮。
幾位勤勞的農民,正徹夜在田間踏水車,期望辛勞換來豐收。
突然,日本海軍的軍艦升起照明彈,向岸上射來火炮。接著陸軍士兵登陸,開始遇人殺人,沈阿興和這些踏水車的農民,成為羅涇大屠殺的第一批罹難者。
據《羅涇鄉志》記載,日軍登陸後,共殘殺村民2244人,查實姓名的,就有1495名。
其中潘橋死了112人,徐家角有36個村民遭到集體屠殺,連因癱瘓而躺在床上的青年也被特意拖出來殺掉。
而在寶山區域內,有多少中國人被殺了呢?
1938年11月,偽寶山政務署通過調查,得出的遇害人數是11318人。
到第二年,又進行了一次調查,遇難人數增加到了23015人。
十裡洋場成了修羅場
即便如此,還有6個鄉鎮沒有統計數字。
這還只是寶山一地,日軍不單在市郊,在上海市區也大量屠殺無辜的中國百姓。
一位叫應志釗的老人,後來回憶當年說:「8月15日那天,我去外虹橋,看到老太太帶一個小孫子要過橋。日本兵不讓過。當祖孫倆人苦苦哀求時,日軍竟獸性大發,用刺刀將小孫子挑到河裡,然後又開槍將老太太打死。這是我親眼看到的。」
在市郊的金山衛,倪家村孕婦姜杏多,帶著兩歲的孩子,臥病在床,被日軍活活燒死;楊家村婦女裴引寶,被日軍割去一隻乳房後,連同兒子戚祖根,都被日軍用刺刀刺死,3歲的孫子戚阿照也不能倖免,被日軍劈開頭顱,祖孫三代無一倖免;倉頭村的奚鬥如夫妻家,也有個3歲的兒子,奚妻董金寶還懷著個孩子,都被日軍刺死,扔到魚塘裡……
而這樣的慘無人道的屠殺,並非只有上海及周邊縣鎮如此,蘇州、鎮江的所屬區域內,常熟、崑山、吳江、太倉、張家港,江陰、句容、丹陽……
還有無錫、常州等地,很多無辜的中國老百姓,倒在日軍的屠刀之下。在水網縱橫的江南,運河中,漂浮屍體太多,乃致船斷航,河斷流,無數中國人的屍體,浮了又沉,沉了再浮。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的數字是三十萬,南京之外,在1937年的下半年,沿著當時的京滬(南京-上海)路,日軍殺害的中國人,又有多少呢?
日軍的「工匠精神」
日軍第13師團步兵65聯隊本部通訊班的一名伍長,當時也參與到上海周邊地區,針對中國無辜平民的大屠殺中。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是通訊兵,不是戰鬥部隊。他們不直接上戰場,跟中國老百姓,更遠日無怨,近日無讎。但這些日本兵,屠殺起無辜百姓時,照樣瘋狂,而且瘋狂到「匠氣十足」!
被侵華日軍殺害的上海民眾顱骨
這個叫崛越文男的伍長,也就是下士,詳細記錄了他所在的通訊班,是如何屠殺中國老百姓的。
第一次是在上海的劉行,時間是1937年11月6日,他寫到:「昨夜第3大隊俘虜了七名,送到本部來,油座一等兵砍殺了一人,渡部軍曹也砍殺了。」
第二次是三天後的11月19日,在羅店:「帶來了俘虜,油座氏給砍殺了。近夜時,兩個女子和一個小孩也被刺殺。」
到了11月20日,崛越也開始一試身手:「午前八時左右,在某村發現了正規兵,我初次砍殺之,完全按照規範操作,刀刃稍微有些崩了。我沒想到,難得我在殺人時,心情如此沉穩,雖然有驚恐之心,但卻平定了下來。敵人幾乎全退卻了。剩下的讓他們幹苦役,再槍殺或斬首。沒有怒氣沸騰之心,也沒有爭強好勝之意,見了鮮血噴湧,也不失內心的平靜。」
日軍屠刀下,兩張中國人的面孔,耐人尋味
從此之後,他們愛上了屠殺中國老百姓這事兒,以殺人為能,更為樂!
11月26日,距離崛越第一次殺害中國人,也就六天光景,但他已經樂在其中了。
在當天的日記中,崛越竟然「詩興大發」:「夜,保養日本刀。日本刀呵!好日本刀!砍人之後,仍然明快清晰。心滿意足,晚上喝了香酒,更覺揚眉吐氣。」
「這是個沒有出息的民族!」
「我們得到了中國的首都,也得到了首都的女人;這是個沒有出息的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對他們來說,沒什麼用!」
1937年12月16日,一名叫宮本的日軍大尉,給因殘疾不能服兵役,而留在家鄉的朋友吉川資,寫了幾封信,主要內容就是他們的「性犯罪」。
註:這幾封信,可見於《昭示:中國慰安婦跨國跨時代調查白皮書》,從原文中可以看出,是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接觸這位「宮本」後,做的技術性處理。所以聯隊長會是個查不到人的「中山一郎」,而且不是大佐,而是「中將」。畢竟在八十年代初,能如此做的日本人,還是很需要膽量的。
這讓人不禁想起抗戰詩人田間的那首詩:
「假使我們不去打仗
敵人用刺刀
殺死了我們
還要用手指著我們骨頭說:
『看
這是奴隸!』」
「殺中國人比殺一隻鳥還要輕鬆愉快」
「在南京,我砍了5個人的頭,那感覺就跟殺蒼蠅一樣。訣竅是留著脖子前面的皮,不要切斷!
我們讓他們盤腿坐著,雙臂交叉在胸前,所以頭被砍掉的時候,人就往前倒了。我們也曾經把中國人,綁在房子燒剩的柱子上,叫部下用刺刀,把他們刺死。
我們在殺中國人的時候,比殺一隻鳥,還要輕鬆愉快。」
說這話的是一名叫岡崎茂的原侵華日軍士兵,奈良縣人,南京大屠殺那年,他才22歲,在第16師團步兵第38聯隊第1大隊服役。
臭名昭著的「百人斬」,也「恰好」是這個師團的「傑作」。
岡崎的部隊,從南京和平門攻入後,先後在和平門以及「德國人的水泥廠」附近駐防。
後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江南水泥廠,在德國人卡爾·京特和丹麥人辛德貝格的幫助下,江南水泥廠臨時更換門牌為「丹德合營水泥廠」,成為南京市內唯一安全的難民收容所,最高峰時收容難民近3萬人。
可儘管京特和辛德貝格能保護廠內的難民,卻無法阻攔日軍在廠外的屠殺。
在日軍的16師團很快發現了砍殺中國人最迅速有效的辦法。
同屬16師團的步兵33聯隊第2機槍中隊小隊長古川康三,後來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回憶,也佐證了前面岡崎茂的說法。
「參加戰鬥的日本新軍官、從幹部候補升上來的軍官中的絕大部分,成為任官制少尉(受一年的培訓後任官)後當上小隊長的,他們常常說一句『試砍』,就以敗兵為名,把中國人抓來砍頭。
在士兵前是新小隊長砍,而且說砍後脖子上留下一層皮最好。
我清楚地看到近在眼前的砍頭。在南京陷落以前我也看到過好幾次,進攻村莊抓敗兵,小隊長將敗兵的脖子砍了。」
這也同時就解釋了,為什麼向井敏明和野田毅,這兩個「百人斬」元兇,能一把刀半個月砍殺上百名中國人的原因。
當時,向井敏明使用了一把叫「關孫六」的「寶刀」,並向日本《東京日日新聞》特派記者淺海一男誇耀:「不知不覺,砍了100人是件很愉快的事情。我的關孫六上有個缺口,是因為把一個傢伙,連鋼盔一起劈成兩半造成的。」
曾經有網友從專業角度解析過:「無論何等寶刀,正常戰鬥中都無法避開顱骨、股骨這種大骨,更何況士兵身上還有鋼盔等金屬部件,一把刀斬不了幾人就報廢了。只有人跪在那,頭向前下,刀刃從頸椎的縫隙準確斬入,才能最大程度保持刀刃完整。戰犯家屬狡辯一把刀,無法殺害這麼多人,恰恰證明了二人屠殺的,都是平民和戰俘。」
據此說法,日軍的「百人斬」和相關的大屠殺,針對的都是無辜的中國平民和放下武器的戰俘。
此外關於這種特殊的屠殺方式,另一位網友也做了剖析:「斬首時留層皮,讓頭顱和軀幹不徹底分離,稱為『皮殘』,是古代武士介錯或斬首敗軍之將的方法,這些武士過路時都要跪伏在路邊不敢抬頭的農家子弟,一旦掌握了權力,就立刻模仿起武士的做派來,所以二戰期間日軍暴行,根本不需要像納粹德國那樣有組織的進行,只要把刀槍交到士兵手裡就可以了。
『皮殘』實際上比這更難,要留一層皮,然後頭正好落在胸前,被交叉的雙臂抱住,這就是為什麼有的日本兵讓中國人坐著,雙臂抱在胸前的緣故。他們把殺人當成古代武士模仿秀了,根本沒把中國人當人看。」
所以,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請大家不僅要會唱,更謹記在心,那裡面告訴我們: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前進!前進、進!」
編 輯丨飯 團
校 對丨陳虞文
校 審丨張 楠
值班編委丨張 宇
點亮「在看」,歷史不容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