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前,JK·羅琳的《哈利·波特》世界首次在銀幕上亮相,為了慶祝這一天,華納兄弟在「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推出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電影中的道具。
這部電影直到11月才公映(雖然最初計劃在7月4日公映),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提前四個月興奮起來。以下是一些關於《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鮮為人知的事實:
1. 他們在找哈利之前找了海德薇
找到一隻超級巨星貓頭鷹?這似乎比找一個麻瓜孩子來扮演活下來的男孩容易得多。在選擇丹尼爾·雷德克裡夫之前,哈利的貓頭鷹就已經被賦予了角色。電影製片人大衛·海曼曾在大衛·科波菲爾的電影中發現年輕的雷德克裡夫,但選角導演蘇茜·菲吉斯無法說服他的父母相信這個角色不會讓他的童年和青春期黯然失色。
當時劇組在全國範圍內徵集演員,最終菲吉斯辭職,因為她推薦的演員中沒有一個比雷德克裡夫更合適。完全出於偶然,海曼和編劇史蒂文·科洛夫來到劇院,碰到了雷德克裡夫的父親艾倫,一個文學經紀人。他把他介紹給丹尼爾。海曼回憶道:「都是些陳詞濫調,雷擊過後天空打開了!整齣戲的後半段,我無法集中精神,雷德克裡夫夫婦在我有機會和他們說話之前就離開了,所以在第二天早上給艾倫打電話之前,我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雷德克裡夫的試鏡讓羅琳大吃一驚。「我感到非常感動,」羅琳說「這就像在屏幕上看我的兒子」。據報導,雷德克裡夫的片酬為100萬英鎊。
2.它險些成為一部動畫電影
在特瑞·吉列姆出現在影片中之前,史蒂文·史匹柏就已經加入了這部電影,但他的計劃截然不同。由於經濟原因,納爾兄弟最初與史匹柏共同擁有的夢工廠合作拍攝了幾部電影。但是這位《ET》的導演有辦法將羅琳的幾本書改編成一部電影,並將其製作成動畫,以便將魔法賦予生命。華納兄弟當時的總裁艾倫·霍恩否決了這一提議,因為他認為《第六感》的校友哈利·喬爾·奧斯蒙德對為哈利·波特配音感興趣,而羅琳則堅持將由英國人擔任演員。
3. 羅賓·威廉士想扮演海格
羅琳堅持要英國演員陣容,這也排除了羅賓·威廉士,他很想扮演海格。在電影上映時,這位出演過《早安越南》的明星對媒體說:「有幾個角色我想演,但可惜美國演員不能參演。」遺憾的是,威廉士沒能在有生之年看到《神奇動物在哪裡》這部以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為背景的電影的存在。
4.瑞克·梅奧(Rik Mayall)扮演了皮皮鬼的角色,但從來沒有入選
這位已故的喜劇演員在經紀人為他爭取到這個角色的面試時,謊稱自己讀過這本書,最終,他還是獲得了這個討厭的惡作劇鬼的角色。但是他實在太搞笑了,梅奧在對著鏡頭背誦臺詞的時候被多次送出了片場,因為在他表演的時候,總是讓孩子們忍不住地大笑。
梅奧在一次採訪中說:「當我被要求背對著他們表演時,他們還是笑了。所以我在大教堂的另一邊表演,大聲喊出我的臺詞,但他們還是笑了,於是電影製作人說「讓我和其他人一起來配音」。然後我拍了一小段電影,回家後就拿到了錢。幾周後,梅奧接到電話,說他的角色被踢出了電影,在後來梅奧曾嘲笑這部電影是「垃圾」,但他還是拿到了片酬,拿到了首映式的門票。
5.如果羅琳在和艾瑪·沃特森交談之前見過面,她可能不會被選為演員
羅琳第一次在電話中遇到沃森,是在試鏡的後期。這位作者回憶道:「在遇到艾瑪之前,我和她先聊了幾句,真的很幸運,因為我完全愛上了她。她一口氣跟我說了大約60秒,我就對她說,『艾瑪,你太完美』。當我見到她的時候,她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孩,與我腦海裡看到笨拙、怪胎般的赫敏完全不同。」不光是沃特森,羅琳也說雷德克裡夫和魯伯特·格林特的角色比她預想的更有吸引力。
由於羅琳說她是這個角色是「完美的」,沃特森就像赫敏一樣專注於學習臺詞,她把所有人的臺詞都背下來了,在某些場景中還能看到她在說這些臺詞。
6.《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改變了英國的童工法
現在,9歲以上的孩子都可以花5小時用於排練或表演上,在製作《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時,每天有4小時的休息時間。
7.對於美國觀眾來說,每次提到「哲學石」,都必須換成魔法石
自1998年9月JK·羅琳的這本書的美國版出版以來,哲學石就被美國觀眾稱為「魔法石」。電影版本將會反映不同的片名,所以每一個出現「哲學石」的場景都必須重新拍攝。
8. 製片人希望羅琳扮演哈利的媽媽
這很合適,因為她一直認為哈利是她虛構的兒子,而且和電影中哈利站在厄裡斯魔鏡前時的莉莉·波特扮演者傑拉爾丁·薩默維爾並不完全不同。然而,羅琳拒絕。她後來說:「製片人確實讓我在第一部電影中扮演厄裡斯魔鏡中的莉莉·波特,但我真的不適合當演員,即使只是站在那裡揮手,我可能會搞砸的。」
9.丹尼爾·雷德克裡夫忘記了他們三個一起試鏡的場景
幾年之後,在一次冗長的問答中,雷德克裡夫和羅琳聊天時,他承認自己對試鏡完全不記得。值得慶幸的是,網際網路從來不會忘記。#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內地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