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刀刀
《武動乾坤》居然改編成網絡電影了?
8月7日,一部叫《武動乾坤:涅槃神石》的網絡電影在騰訊視頻獨播。原著作者天蠶土豆在自己的個人公眾號發文安利。
在看完電影版《武動乾坤》後,他特意向主創團隊發去了觀後感——
「首先,劇情有改編甚至一些情節有邏輯問題,我一開始不太願意接受這點,但全片看完我認為還不錯,故事只講了青陽鎮篇章,小格局好理解。其次,這是我頭一回看網絡電影,有一說一,特效還是超出預期的,整體質感很好,在了解後我認為網絡電影周期短,預算少能做出這樣的質感,還是不錯的。」
獲得原作者的肯定,《武動乾坤》總製片人、平治影視CEO顥東感慨萬分。這是網文大IP第一次降維到網絡電影,光前期劇本就打磨了20多稿,其中艱難不為人知。
特效方面,本片由此前和平治影視多次合作的源初視效打造,僅花了五個多月就完成了本片的後期製作;宣發方面,本片由此前同樣和平治影視合作多次的北京溢彩主導,8月7日,電影在騰訊視頻獨播,上線首日,《武動乾坤》的抖音話題播放量就突破了1億。
《武動乾坤》林動
男頻玄幻大IP到底要怎麼改編?大量的特效工程要如何管理?網文大IP的「下凡」,能助力網絡電影加速破圈嗎?或許,電影版《武動乾坤》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突出爽點、做減法,男頻大IP如何改編成網絡電影?
「不夠爽」是以往男頻玄幻IP改編失敗的主要原因。
天蠶土豆的小說在網文圈一向被稱為「廢柴升級流」。以《武動乾坤》為例,最大的看點莫過於主角林動的逆襲史。因此,本片的導演霍穗強在接到這個項目時,就確立了「爽燃」的風格。
在該片的總製片人顥東看來,玄幻武俠類型最重要的是要有俠義。「要有我們東方的東西,才能成就大家常說的『玄幻新武俠』。爽文式網絡電影正在力圖創造新武俠動作影像的精品。」
從小說到策劃案,從策劃案到第一稿劇本,霍穗強和編劇團隊希望把這部長達370萬字的小說轉化為90分鐘的電影。但「由厚變薄」的過程太難了,小說內容豐富,支線眾多。即使《武動乾坤》最初被拍成上下兩部,想用兩部電影的容量講完整個故事,也不容易。
在和編劇團隊共同創作了不下20稿,大家仍不滿意後,霍穗強決定放棄呈現整個故事,只選取《武動乾坤》前一百多章進行改編,「第一部主要呈現的是林動在青陽鎮的故事,只佔原著很小的一部分。」
《武動乾坤》的總製片人顥東也表示,劇本階段最大的難題就在於如何最大限度地尊重原著。作為男頻文中數一數二的大IP,《武動乾坤》粉絲眾多,在改編時很難不考慮原著粉的意見。與其勉強拍完整個故事,把原著改得面目全非,不如做減法,在小格局裡相對完整地還原原著。
在改編前一百多章時,霍穗強和編劇團隊結合原著粉的意見,選出了必拍的幾個名場面。比如林動跳崖後獲得祖石功力大漲、林動在狩獵大會上收服火蟒虎等。整個故事核心情節緊緊圍繞男主的升級展開,大場面一個接一個。
這麼做的好處是能讓觀眾更有代入感,可以跟隨男主林動一起「升級打怪」。顥東認為,《武動乾坤》這類男頻玄幻武俠小說,和網大年輕男性市場的受眾契合度非常高。此前業內常認為劇集市場受眾主要是女性,所以男頻玄幻劇才頻頻失利。把這類大IP放在網絡電影領域,或許更為合適。
「在《武動乾坤》之前,網絡電影大多是翻拍港產老IP。這是網文大IP第一次降維到網絡電影。」 顥東說。《武動乾坤》的影視改編權是他和深藍影業談下來的,當時打動深藍影業的是平治影視製作的網絡電影《鎮魔司:蒼龍覺醒》的預告片特輯。
但把筆力全部集中在男主的逆襲路,用爽燃的大場面轟炸,也會帶來另一個問題——情感表達空間不夠,這也是網絡電影發展到現在的一大瓶頸。受制於網絡電影較短的製作周期和網絡電影用戶對視效大片的偏愛,絕大多數玄幻網絡電影都選擇控制在90分鐘左右,劇情「從頭打到尾」。
儘管如此,霍穗強還是儘量在《武動乾坤》中呈現了三條感情線:林家和雷家兩代之間的父子情、林動和吳雲的友情、青檀和雷家公子的愛情。尤其是父子情,是貫穿電影《武動乾坤》的主情感。除此之外,對片中雷家駐守青陽鎮、不思進取的做法,導演也表達了「築起高牆者終將被高牆所困」的主題。「逆襲」主題只是表象,主創團隊更想表達的是「追求自由」。
《武動乾坤》雷霹
不過,考慮到市場原因,《武動乾坤》最終從兩個半小時精簡成現在不足兩小時的版本,把「爽燃」做到極致。現階段,網絡電影用戶還是更愛看節奏快、大場面多的玄幻武俠電影。這是在選擇只改編前一百多章之外,主創團隊面臨的第二個關鍵取捨。
特效和動作場面是重點,工業化水平決定效率
市場定位精準只是第一步,具體的執行同樣重要。尤其是對這類重視效的大片而言,特效管理的工業化水平決定了整個項目的執行效率,也決定了最終「爽燃」畫面的呈現效果。
導演霍穗強此前和平治影視合作過網絡電影《鎮魔司》系列,從小習武,是正宗八卦掌傳人。在動作設計方面,他一向追求在物理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反物理操作」,在現實和幻想之間取一個中間值。
比如,《武動乾坤》中雷家的最強武學「奔雷光」。霍穗強把這一招式設置為「瞬移+打雷+閃電」,除了打雷閃電特效之外,角色出招時,還會因為瞬移發生反作用力。同樣的,在設計林動的招式「九響通背拳」時,特效光圈是隨著林動的動作變化的,「林動每次發招前會剁地,力量從心而起,一步步傳遞出去。力打通了多少個關節,就會有多少個光環打出來。」
這種結合了傳統武學和奇功異法的動作設計,和《武動乾坤》的世界觀設定相符。主創團隊把《武動乾坤》設定為一個科技和玄幻並存的世界,視覺風格偏向「東方蒸汽朋克」。人物出招時,並不是「光波滿天飛」,而是有一定的物理依據——這可以給觀眾一種這在現實中可能實現的感覺,讓觀眾更有代入感。
也正因為《武動乾坤》中的動作設計結合了傳統武學的特點,參演的演員都必須具備一定的武術功底。於是,在電影開拍前,演員們就提前一個月進組進行了武術集訓。這在製作周期普遍較短的網絡電影中並不多見。
特效方面,此次特效鏡頭多達1418個,特效成本高達總製作成本的25%。早在策劃階段,特效團隊就加入了。「寫劇本的時候特效人員就坐在我們旁邊。」霍穗強說。
特效管理是一個複雜的大工程。在源初視效創始人、《武動乾坤》的視效導演林健強看來,目前國內視效大片呈現效果不好,多半不是因為技術上有難點,而是因為流程管理上不夠專業,「每個人物招式的設計都要協調多個部門參與。」
以電影中林動的乾坤袋為例。觀眾看來只是一個布袋而已,製作時卻要協調導演、美術、服裝和特效四個部門。「看起來好像只用讓服裝部門縫個袋子就行了,其實不然。首先導演組得確定風格,它要有符合世界觀設定的機械感。其次它是一個寶物,發光。這就需要美術、服裝和特效部門一起製作。」
在《武動乾坤》中,幾乎每件道具都需要多個部門溝通。在拍大場面時,更是全員出動,要提前準備好預案,通過畫分鏡、彩排預演等形式統一大家的想法。「網絡電影的製作周期短,一般一部戲也就拍20多天,幾乎沒有試錯的空間。」霍穗強說。
值得一提的是,《武動乾坤》1月20日殺青,6月28日即出成片。後期製作只花了五個多月時間,非常高效。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上千個特效鏡頭的製作,得益於整個製作團隊多年合作建立起的默契度和專業度。
某種程度上,現階段網絡電影工業化製作水平的提升,是被有限的預算和短製作周期逼出來的。而隨著整個行業的壯大,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加入,也進一步提升了網絡電影的製作水平。
正如天蠶土豆所言,作為網絡電影,《武動乾坤》能在有限的預算和時間裡拍成現在的質感,已屬不易。或許,網絡電影真有可能成為今後男頻玄幻大IP的主要出路——網絡電影受眾主要是年輕男性用戶,且多半更看重大場面和特效,對演員知名度要求不高。
大IP下沉、用戶群體擴大,網絡電影加速破圈
在大IP和大場面的加持下,《武動乾坤》能實現內容破圈嗎?
理論上來講,大IP的下沉,確實會吸引許多原本不看網絡電影的原著粉。這是《武動乾坤》破圈的第一步。先依靠大IP吸引增量用戶,已成為業內對「網絡電影破圈」的共識。
《武動乾坤》吳雲
但光有大IP還不夠,質量和口碑才是決定一部網絡電影能否出圈的關鍵。據愛奇藝聯合雲合數據發布的《2019網絡電影行業報告》,2019年中國網絡電影共上線789部,同比下降49%。而在口碑方面,越來越多的網絡電影豆瓣評分破6,「減量提質」已成為網絡電影領域的關鍵詞。
製作環節是網絡電影最先升級的地方。相比創作環節,製作環節更容易被工業化。投資的加碼、專業人才的進入、平臺的推動……多方合力之下,如今網絡電影的製作水準已經接近院線電影。
但在故事層面,網絡電影仍有很多改善的空間。一直以來,網絡電影類型都主要集中在玄幻、驚悚等類型上。值得欣慰的是,隨著網絡電影用戶群體的擴大,如今網絡電影的題材越來越多元,甚至出現了一些瞄準女性受眾的現實題材電影,如《北京女子圖鑑》。
比起相對集中的類型,現階段更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網絡電影到底能不能講好一個故事。
《武動乾坤》的導演霍穗強告訴娛樂資本論,不管是怪獸片還是驚悚片,最終表達的都是人物的情感。只要傳達的情感能讓觀眾感同身受,就是好電影。但一個好故事的誕生需要創作者和市場的相互促進:創作者要有講好故事的意願和能力,市場也要給創作者更多的寬容度和耐心。
從這個角度來看,網絡電影的破圈依然有較長的路要走。雖然網絡電影分帳票房的天花板屢屢被打破,但依然缺乏口碑和熱度俱佳的出圈爆款。能駕馭《武動乾坤》這類改編難度極大的男頻玄幻爽文的編劇,更是少之甚少。
上線兩天,《武動乾坤》的總票房已經突破了500萬。《武動乾坤》的總製片人顥東期待這部電影能衝擊目前的票房天花板,「希望網絡電影和院線電影的差距能儘快縮小,我堅信今後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受疫情影響,今年網絡電影走勢一片大好,越來越多的用戶習慣為線上電影付費。這次大IP首次降維至網絡電影,也讓網絡電影距離破圈更近了一步。目前,《武動乾坤》第二部已經進入後期階段,「系列化開發的主要難點在於創新。故事的立意很重要,炫麗的特效動作都只是加分項,還是要回歸到故事上面,所以我們在劇本上磨了一年的時間。」
相信《武動乾坤》的網絡電影系列化開發,能為今後同類型網絡電影的開發提供一些參考。關於男頻玄幻大IP的改編,關於視效大片製作流程的工業化,關於網絡電影的破圈,觀眾需要更多這類力求衝破行業天花板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