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組織開展實戰化條件下跨晝夜遠程機動訓練,通過跨區域轉換多種地貌飛行、全時段遠程異地機場起降,錘鍊部隊近似實戰環境下遠程機動和戰場適應能力。
上午9點,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多批殲-11B戰機依次滑出、編隊起飛,奔赴千裡之外某陌生機場。此次遠程機動,這個旅在十幾小時內需要跨越多個省市,起降多個陌生機場,航程達數千公裡。11點,訓練航跡由平原延伸至海面,在數小時海上編隊飛行過程中,無明顯地標進行參照,他們依託沿途指揮所指揮導航,採取密集編隊形式快速機動。編隊中,長僚機時刻保持通聯暢通,共同克服長時間飛行帶來的駕駛疲勞,確保按航線精準抵達目標機場空域。
長機迅速調整姿態,下降高度,對準跑道,順利著陸。經過兄弟單位緊張充填加掛作業,飛行員再次登機,按照既定任務計劃飛越山區,在日落前抵達下一個陌生機場。
針對訓練中遠程、夜間、海上等特點,他們前期進行周密準備。組織飛行員進行專業理論授課、技戰術研究及地面演練,重點突出無線電故障、防誤入危險天氣等特情處置研究。
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 程光:遠程機動訓練中,相比白天,夜間飛行更容易疲勞、視距也比較小,給陌生機場、陌生航線長航時訓練帶來了更多困難,對我們的意志品質和戰鬥精神也是個考驗。
子時,經停多個軍用機場後,戰機在華北某陌生機場內迅速升空,返回本場。
空軍航空兵某旅政委 沈立新:進行全天候的遠程機動訓練,對飛行員的身體是一個挑戰,對飛行員的意志是一次磨練,也只有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下摔打錘鍊部隊、培育戰鬥精神,才能確保我們的官兵在祖國需要的時候上得去、打得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