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的話語同樣是一劑良藥-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1-25 光明數字報

    【語言論壇】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新媒體平臺的碎片化內容、裂變式傳播和即時性互動,給輿情傳播帶來了新的影響。我們有必要分析新媒體話語的應對策略,增強信心,溫暖人心,萬眾一心抗擊疫情。

/ 詞彙策略 /

    數詞高頻使用,提高話語信度。疫情暴發初期,由於發展的不確定性,民眾處於緊張和猜疑狀態,給網絡謠言的滋生提供了溫床。此時,民眾迫切希望在第一時間得知各地疫情的最新信息、湖北獲得支援的確切情況等,數詞的使用滿足了讀者對於信息「可信」「確切」的需求,是民心的反映,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施策」的要求。

    多用積極詞彙,增強民眾信心。語義韻屬於語言的搭配現象,指語言學中的節點詞由於經常同具有某種語義特徵的詞或詞組搭配,並形成局部語境而產生的語義色彩。功能語言學視角下的語義韻可分為積極、中性和消極三類。

    筆者以「新型冠狀病毒」等為關鍵詞,在微博中抓取博文,自建了一個約390萬字符的語料庫,以「武漢」為節點詞,在左右跨距為5的語境中檢索其搭配詞,得到的高頻搭配詞依次是「加油」「挺住」「馳援」「守衛」「醫院」。

    這五個搭配詞從語義上分為三類:「加油」「挺住」表達了說話人為危難中的武漢加油,鼓舞人們勇敢和疫情作鬥爭的積極態度;「馳援」「守衛」表達了全體醫護人員,甚至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打贏這場戰役的實際行動。「醫院」的語義韻為中性,但是它代表了醫護人員的戰場和患者的希望,「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還代表了中國速度、中國效率的創造和奇蹟。這些積極語義搭配詞使得「武漢」這個詞具有了堅強的色彩,有了全國人民的支持,他們有信心戰勝病毒。

/ 修辭策略 /

    多用隱喻、轉喻手段,語言蘊含情感。隱喻和轉喻衍生時伴隨著豐富的內涵,它是以一種事情或經驗為基礎去理解另一種事情或經驗的話語行為。在話語中使用隱喻,可以借具體表達抽象,以簡單駕馭複雜。筆者通過對自建語料庫的觀察,發現其中的隱喻和轉喻使用豐富,如:「湖北人,是同胞也是同袍。」「病毒是敵人,武漢人不是;他們是我們的兄弟姐妹。」「隔離病毒,不要隔離愛。」

    使用隱喻時,人們對某一事物進行了暗含的形象評價,這種評價的效力甚至遠多於字面意義的評價,它給讀者留下了廣闊開放的想像空間。更重要的是,隱喻以豐富內涵將說話人對某一事物的情感包裹住,使這種情感既隱含,又彰顯,具有極強的表達力。如源於網絡的「草根」一詞,表達了作者對那些身處社會底層,卻勇擔社會責任的普通人的認可和讚許,這種情感帶給讀者滾燙的愛心和無價的溫暖。

    使用多模態話語,還原真實現場。多模態指「除了文字之外,還帶有圖像圖表等的複合話語,或者說任何由一種以上的符號編碼實現意義的文本」。現場拍攝的圖片或視頻使得文字描寫更加真實可信,對細節的刻畫和捕捉也更加清晰,多模態話語以直接的感觀和鮮活的畫面還原了現場,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

/ 主題策略 /

    主題歷時變化,關注熱點話題。主題詞是讀者找尋話語軌跡和話語背後隱含信息的重要線索。19世紀30年代,英國學者弗斯(Firth)就提出「核心詞(focal word)」或「關鍵詞(pivotal word)」的研究在社會學意義上有重要地位。自此,主題詞成為社會文化視角下的核心概念和主題的指示標誌,透過詞彙的分布規律及其搭配和語境可以探知特定社會群體的特徵。

    根據這一觀點,筆者在1月10日至2月29日的語料庫中檢索帶#號的主題詞,並以wordsmith軟體檢驗,提取每階段關鍵度最高的1到2個主題詞,我們可以挖掘到這段時間博文的基本話語軌跡如下:

    「不明原因肺炎」 「源頭未找到」「鍾南山」 「武漢封城」「武漢加油」「馳援武漢」「毒株分離」「全國戰疫」 「火神山」「氣溶膠」「復工」「命名」「快速檢測試劑盒」「血漿療法」

    「診療方案」「出院」「韓國疫情」「下調防控等級」「國外疫情」

    主題明確多樣,擴大閱讀信息。現代語言學中,主題詞是一個模糊概念,需要通過語料庫的方法進行提取,但微博的主題卻是明確的,作者以兩個#號標出。明確的主題可以幫讀者找出話語軌跡,挖掘博文中隱藏的知識及體裁特徵,更好地解讀博文的隱含信息。在本次抓取的45345條博文中,22566條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題。讀者在閱讀關於主題一的博文時可以點擊其中蘊含的主題二,即可輕鬆獲得該主題的所有信息,如:

    #人民戰疫#【現場!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最大規模患者出院】3月1日,位於武漢東西湖區的武漢客廳方艙醫院,迎來132名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康復出艙,是迄今為止武漢最大規模集中出院。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已累計收治患者1760名,今天出院完畢後,累計出院587人。#抗疫朋友圈#

    這則博文包含了兩個主題,點開第一個主題「人民戰疫」,讀者可以看到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科研進展、馳援武漢等相關情況;點開第二個主題「抗疫朋友圈」,抗擊疫情中普通人的感人故事展現在讀者面前。多主題策略擴大了微博的信息量,給讀者以廣闊的話語空間,了解疫情防治的方方面面,從而克服恐慌情緒。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積極的話語能夠鼓舞人心、消除恐慌,形成社會合力,傳遞社會正能量,幫助民眾形成理性、樂觀的心態,同樣是抗擊疫情的一劑良藥。

    (作者:陶源,系陝西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焦點

  • 治癒系漫畫:方艙醫院裡一味撫人心的良藥-光明日報-光明網
    比如,白衣天使通過厚厚一沓作業,壓垮了病毒惡魔,配文「忙是治療一切精神病的良藥」;    比如,小女孩在鮮花柳葉中徜徉,配文「一月否極,二月泰來」;    再比如,把壞情緒挖坑埋了,配文「與其埋怨,不如埋了怨」……    一幅幅真實、鮮活的小漫畫,總能讓人會心一笑,繼而心裡湧起一股暖意。
  • 「禁止代批改作業」 是一劑猛藥良藥
    經歷「退出家長群」的討論後,如何看待這一舉措?  是一劑猛藥良藥  ■汪昌蓮  從表面上看,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既能體驗老師工作的艱辛,又能更好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還能進一步加強家校聯繫,是一種良性互動的教育方式。  然而,現實情況卻是,許多家長不僅批改和籤字,而且親自「代勞」,使學生的家庭作業變成了「家長作業」。
  • 《千與千尋》:這是一劑可多次服用的良藥
    也許,我們應該把它看成給予成人以療傷的良藥更合適。《千與千尋》作為宮崎駿的代表作,絕對是可以稱之為經典的影片。即使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它只是一部動畫電影而已。究其原因,我想可能大家都想補上這張虧欠已久的電影票,也是為一直治癒我們的「良藥」買單吧!
  • 王學典:學者要有使命感-光明日報-光明網
    「我對《光明日報》有很深的感情,特別是史學版對當時在山東大學歷史系就讀的我影響非常大,至今我都保留著1979至1989十年間的報紙。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作為全國第一屆史學理論碩士研究生,1986年畢業答辯時,當時的史學版主編蘇雙碧先生出差路過濟南,全程旁聽了我們答辯並刊發了消息,這對當時的我鼓舞頗深。」一見到記者,王學典教授便聊起來他和《光明日報》的淵源。
  • 吃播:「空巢青年」的一劑良藥
    吃播:「空巢青年」的一劑良藥  文/《中國新聞周刊》記者 楊智傑   發於2020.8.03總第958期《中國新聞周刊》  王琳面前擺了將近20個餐碟,裝著糯米雞、口水雞、燉肘子、大豬蹄、一大份烤鴨、梭邊魚、荷葉雞、牛排飯、鍋包肉、肉餅等17份菜。
  • 愛是一劑良藥 相信會有奇蹟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歡歡  每晚設4個鬧鐘照看妻子  郭健夫妻倆在江西九江開著一家養殖場,養豬的同時還養魚,這兩年收入還不錯;但2019年3月妻子確診患癌後,郭健就把養殖場交給弟弟暫時打理,自己則住進醫院當起了專職陪護。  進入醫院,郭健當時腦子一片空白,他不知道妻子能否挺過這一關。
  • 「似一劑良藥!」治癒系小林漫畫走進樟木頭醫院
    樟木頭醫院質控辦主任、內一科主任鍾華表示,這一漫畫似一劑良藥,有力地為醫護人員及病人鼓勁加油。公益漫展助力抗「疫」樟木頭醫院護士蔣常英一直是小林漫畫的「粉絲」,關注漫畫家林帝浣已近1年。牆上的每一幅漫畫仿佛是一劑強心針,讓醫護人員的心暖暖的,也堅定了大家抗「疫」信心。後來,蔣常英主動聯繫上小林,提出漫展邀請。兩天後,樟木頭醫院收到了這份特殊的禮物。當天下午約4時,蔣常英召集剛剛下班的醫護人員,迫不及待地拆開了這份禮物。大家七手八腳,花了將近1個小時,把一幅幅「小林漫畫」貼上牆壁。
  • 「唐娃娃」如何變身「金娃娃」-光明日報-光明網
    一開始,我探索開辦移民技術技能培訓學校,建立勞務輸出公司,向外面的企業輸送人員,解決貧困戶外出就業的難題。「送出去」一批人,確實讓他們腰包鼓起來了,但是家裡的留守兒童、空巢老人也讓他們牽腸掛肚;另外,勞動能力相對較弱的殘疾人、婦女只能留在社區,如何盤活這些人力資源,讓他們也安下心來?
  • 不僅僅是敦煌-光明日報-光明網
    【新書訪談錄】敦煌裡的中國 敦煌裡的世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120周年新書訪談    光明悅讀    光明悅讀:在紀念藏經洞發現12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您曾說,敦煌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敦煌」,怎麼理解?    榮新江:敦煌文獻雖然發現於敦煌莫高窟藏經洞,敦煌壁畫雖然繪製與敦煌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的壁上,但其中的文獻和圖像都不僅僅屬於敦煌。
  • 光明網《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專欄匯聚正能量聲音
    百餘詩人揮筆作劍、賦詩為援光明網《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專欄匯聚正能量聲音光明網記者  這首《全民抗疫》來自光明網《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專欄。1月28日以來,光明網在中華詩詞學會、野草詩社等團體的支持下,陸續發表原創詩詞、詩歌作品200餘首,並在光明網、今日頭條頭條號、喜馬拉雅FM等平臺同步推出音頻專輯,以滿懷的豪情與溫情為「逆行者」們喝彩、點讚,為祖國祈願、祝福。
  • 光明日報:讓孩子的動畫片更乾淨
    這一案件再次引發人們對動畫片中暴力問題的關注。如何避免暴力問題,還孩子們一部健康乾淨的動畫片?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  在中國動畫學會副會長歐陽逸冰看來,避免表現暴力傾向,在技術層面上國內外有很多這方面的成功經驗。避免動畫中的暴力問題,在很多時候,非不能也,實不為也,動畫片製作者在創作時應該多一點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
  • 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光明日報-光明網
    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獻給抗擊新冠肺炎的所有人 作者:吉狄馬加 《光明日報》( 2020年02月07日 14版)
  • 願馬老的大福字「福」蓋全中國-光明日報-光明網
    完全沒想到的是,那一曲清江的壯歌一直還在我心頭縈繞著,我竟也從中文系畢業了,並且成為光明日報的文學編輯。我從沒忘記「識途老馬」,終於在一次文學活動中,見到了心中的那座大山。    那是1993年,首屆「建築與文學研討會」在南昌滕王閣召開,50多位中國作家和建築大師與會,主辦方也榮幸地請到了馬老。
  • 「我們也是戰士」-光明日報-光明網
    2月1日,在經光明日報提交中央的專報中,華中師範大學大數據傳播與應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喻發勝疾呼:「疫情傳播期與爆發期,當務之急是提高隔離能力。」    疫情初期,看到醫護人員因交通管制不得不步行上下班,喻發勝這位地道的武漢人,不禁潸然淚下,甚至產生了加入志願者車隊的衝動。
  • 共情之治與順勢而治的中國智慧-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論壇】        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初期的全面恐慌、封閉停擺之後,各國正在艱難走出至暗時刻。在這個爬坡過坎過程中,各國的國際合作意願越強,協同治理行動越切實,越能增強彼此的力量,加快走出的步伐。
  • 延長羅馬帝國壽命的一劑良藥——古羅馬的禁止奢侈法
    古羅馬甚至專門出臺法律禁止奢侈,並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古羅馬的快速滅亡,是延長羅馬帝國壽命的一劑良藥。 一、古羅馬禁止奢侈法的頒布其實是古羅馬從共和國時期邁入帝國時期之際,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發生巨大改變的剪影 古羅馬的發源大概是在公元前9世紀,位於義大利半島。
  • 不做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懶官-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論壇·溫故】    2019年7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講話強調:「要踐行新時期好幹部標準,不做政治麻木、辦事糊塗的昏官,不做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懶官,不做推諉扯皮、不思進取的庸官,不做以權謀私、蛻化變質的貪官。」
  • 光明大直播走進山東科技大學 139萬餘人次在線觀看
    7月24日,由光明日報社主辦的「2020高校招生服務光明大直播」走進山東科技大學,對我校人才培養、招生政策、專業設置及校園文化環境等情況進行全面直播,吸引了139萬人次在線觀看。由於疫情防控原因,本次直播由光明網直播團隊遠程指導和協助,山東科技大學新聞中心電視臺學生記者王璽祥和大學生藝術團主持朗誦隊王茂彬擔任校園主播,先後探訪了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測繪科學與工程學院、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和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院8個學院,向廣大網友展示了我校良好的教學、科研條件,幫助廣大考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學校
  • 楊瀾:女性面對「社會病」,良藥是積極的人生態度
    (原標題:楊瀾:女性面對「社會病」,良藥是積極的人生態度) 「2020
  • 團結共進須成為國際關係的主流態度-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國際論壇對話】      孫彥紅: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了對於全球化前景的大討論,一些全球化的曾經支持者也開始質疑全球化。然而,除非人類放棄市場經濟這種基於交換的基本經濟形態,否則就不可能拋棄全球化而「閉關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