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論壇】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新媒體平臺的碎片化內容、裂變式傳播和即時性互動,給輿情傳播帶來了新的影響。我們有必要分析新媒體話語的應對策略,增強信心,溫暖人心,萬眾一心抗擊疫情。
/ 詞彙策略 /
數詞高頻使用,提高話語信度。疫情暴發初期,由於發展的不確定性,民眾處於緊張和猜疑狀態,給網絡謠言的滋生提供了溫床。此時,民眾迫切希望在第一時間得知各地疫情的最新信息、湖北獲得支援的確切情況等,數詞的使用滿足了讀者對於信息「可信」「確切」的需求,是民心的反映,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施策」的要求。
多用積極詞彙,增強民眾信心。語義韻屬於語言的搭配現象,指語言學中的節點詞由於經常同具有某種語義特徵的詞或詞組搭配,並形成局部語境而產生的語義色彩。功能語言學視角下的語義韻可分為積極、中性和消極三類。
筆者以「新型冠狀病毒」等為關鍵詞,在微博中抓取博文,自建了一個約390萬字符的語料庫,以「武漢」為節點詞,在左右跨距為5的語境中檢索其搭配詞,得到的高頻搭配詞依次是「加油」「挺住」「馳援」「守衛」「醫院」。
這五個搭配詞從語義上分為三類:「加油」「挺住」表達了說話人為危難中的武漢加油,鼓舞人們勇敢和疫情作鬥爭的積極態度;「馳援」「守衛」表達了全體醫護人員,甚至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打贏這場戰役的實際行動。「醫院」的語義韻為中性,但是它代表了醫護人員的戰場和患者的希望,「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還代表了中國速度、中國效率的創造和奇蹟。這些積極語義搭配詞使得「武漢」這個詞具有了堅強的色彩,有了全國人民的支持,他們有信心戰勝病毒。
/ 修辭策略 /
多用隱喻、轉喻手段,語言蘊含情感。隱喻和轉喻衍生時伴隨著豐富的內涵,它是以一種事情或經驗為基礎去理解另一種事情或經驗的話語行為。在話語中使用隱喻,可以借具體表達抽象,以簡單駕馭複雜。筆者通過對自建語料庫的觀察,發現其中的隱喻和轉喻使用豐富,如:「湖北人,是同胞也是同袍。」「病毒是敵人,武漢人不是;他們是我們的兄弟姐妹。」「隔離病毒,不要隔離愛。」
使用隱喻時,人們對某一事物進行了暗含的形象評價,這種評價的效力甚至遠多於字面意義的評價,它給讀者留下了廣闊開放的想像空間。更重要的是,隱喻以豐富內涵將說話人對某一事物的情感包裹住,使這種情感既隱含,又彰顯,具有極強的表達力。如源於網絡的「草根」一詞,表達了作者對那些身處社會底層,卻勇擔社會責任的普通人的認可和讚許,這種情感帶給讀者滾燙的愛心和無價的溫暖。
使用多模態話語,還原真實現場。多模態指「除了文字之外,還帶有圖像圖表等的複合話語,或者說任何由一種以上的符號編碼實現意義的文本」。現場拍攝的圖片或視頻使得文字描寫更加真實可信,對細節的刻畫和捕捉也更加清晰,多模態話語以直接的感觀和鮮活的畫面還原了現場,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
/ 主題策略 /
主題歷時變化,關注熱點話題。主題詞是讀者找尋話語軌跡和話語背後隱含信息的重要線索。19世紀30年代,英國學者弗斯(Firth)就提出「核心詞(focal word)」或「關鍵詞(pivotal word)」的研究在社會學意義上有重要地位。自此,主題詞成為社會文化視角下的核心概念和主題的指示標誌,透過詞彙的分布規律及其搭配和語境可以探知特定社會群體的特徵。
根據這一觀點,筆者在1月10日至2月29日的語料庫中檢索帶#號的主題詞,並以wordsmith軟體檢驗,提取每階段關鍵度最高的1到2個主題詞,我們可以挖掘到這段時間博文的基本話語軌跡如下:
「不明原因肺炎」 「源頭未找到」「鍾南山」 「武漢封城」「武漢加油」「馳援武漢」「毒株分離」「全國戰疫」 「火神山」「氣溶膠」「復工」「命名」「快速檢測試劑盒」「血漿療法」
「診療方案」「出院」「韓國疫情」「下調防控等級」「國外疫情」
主題明確多樣,擴大閱讀信息。現代語言學中,主題詞是一個模糊概念,需要通過語料庫的方法進行提取,但微博的主題卻是明確的,作者以兩個#號標出。明確的主題可以幫讀者找出話語軌跡,挖掘博文中隱藏的知識及體裁特徵,更好地解讀博文的隱含信息。在本次抓取的45345條博文中,22566條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題。讀者在閱讀關於主題一的博文時可以點擊其中蘊含的主題二,即可輕鬆獲得該主題的所有信息,如:
#人民戰疫#【現場!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最大規模患者出院】3月1日,位於武漢東西湖區的武漢客廳方艙醫院,迎來132名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康復出艙,是迄今為止武漢最大規模集中出院。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已累計收治患者1760名,今天出院完畢後,累計出院587人。#抗疫朋友圈#
這則博文包含了兩個主題,點開第一個主題「人民戰疫」,讀者可以看到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科研進展、馳援武漢等相關情況;點開第二個主題「抗疫朋友圈」,抗擊疫情中普通人的感人故事展現在讀者面前。多主題策略擴大了微博的信息量,給讀者以廣闊的話語空間,了解疫情防治的方方面面,從而克服恐慌情緒。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積極的話語能夠鼓舞人心、消除恐慌,形成社會合力,傳遞社會正能量,幫助民眾形成理性、樂觀的心態,同樣是抗擊疫情的一劑良藥。
(作者:陶源,系陝西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