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連續3年降電價,用戶卻表示「越用越貴」?原因找到了
推薦語:在這個網際網路崛起的時代,大家認為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或許很多人會說是智慧型手機,畢竟如果沒有手機的話,那麼大家的生活似乎也會一夜之間回到「解放前」;但也有人說是電商、物流技術的發展,但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顯然大家很容易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東西,那就是——電。
事實上,這些年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完全離不開電對我們生活上的充足供應。但是,隨著我們使用的電子產品越來越豐富,居民的用電也處於「居高不下」的狀態,畢竟現代生活方方面面正常運轉都需要電的支持。
還記得20多年前,電費只佔比家庭支出很小的一部分,但是現在卻不太一樣了,隨著空調、電腦、熱水器、電磁爐、取暖機等大功率電器的派上用場,一個家庭每月支出三五百元電費已經成了常態,費用還是比較高的。
而且這還是僅僅計算家庭的用電,如果再算到工業用電,那麼這用電的需求就非常高了。顯然,如今電費已經成為了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一個比較關鍵的因素。
為了降低居民、工業的用電負擔,事實上國家早就推出了一系列的優惠措施,在2018年開始,連續3年時間都在下調電費價格。
據公開資料顯示,國家在此期間每次下調電費的比例都是按5%—10%來執行,優惠幅度還是比較大的。
按正常邏輯來說,電費降價後,那麼用電的家庭和企業就能享受更多的福利,但從社會上居民的反饋來看,絕大多數的用電的商戶、租戶並沒有覺得電費便宜,反而認為越來越貴了。
據媒體調查,現在北京不少公司都在以1.35元/千瓦時的標準收費,按這個標準來看,其實電費是沒有下降的,而且不僅僅是北京,廣東、廣西等地方均出了類似的情況,甚至有些地區電費不僅下降,反而還上漲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這背後的原因也很簡單,導致電費「越降越貴」的主要原因,就是其中有中間商賺了差價。
相信很多在外租房的朋友都知道,租房子使用的電費,根本就是不按照國家規定的居民用電標準收費的,而是房東們「自行定價」的。
也就是說,如果租戶要租房的房子,那麼電費價格就要按房東來說的收取,而且目前市場上比較流行的一套租戶控電系統更是風靡租房界,雖然租戶可以通過於此隨時查到所用的電量明細,但其中的「電錶」耗電數據卻和事實過分離譜。
而且,不僅是租房的朋友深受困擾,很多的寫字樓也同樣存在著這樣的問題,他們為了利益,不顧租戶的權益,而是狠心地賺取差價。
所以總的來說,一方面國家在不斷地給居民創造良好的生活、生產條件,另一方面卻被黑心的房東和商家「截流」,如此現象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