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七大方言,你家屬於哪種?

2020-12-05 大雄生活日常

有必要保留。語言是一個民族的文化邊界,雖然現在有官方規定的普通話,但是各地的方言代表了當地民眾的文化特色,更是研究民族地域遷徙和歷史的重要依據。其實關於方言的分類,至今爭議頗多,其中認可度比較高的有七大方言、八大方言、十大方言等幾種分法。

以上這些都是指方言大區,一個大方言區內部仍存在語言差異,因此方言之下又分次方言,次方言內部還可以再分為若干土語。有的方言大區內部的次方言是有很多的共通性的,但是有的方言大區內部分歧本身就極大,雖然是一個方言大區,但是內部彼此溝通都十分困難,最極端的例子就是閩語(閩方言),粗略的可分為閩北、閩南、閩中、閩東,往下細分還能分出十幾種,但是彼此交流困難極大。所以呢,無論是七大方言、十大方言等哪種分法,都是為了進行一個基本的初級分類,方便進行文化發掘和研究。

我本人呢,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北方人,生於黑龍江鶴崗市,爺爺是河南人,奶奶是山東人,外公是吉林人,外婆是黑龍江人,正八經的四省混血。大學呢是在西安讀的,工作後足跡遍布中國北方,出差路過的城市不算,在當地生活、工作半年以上的城市就有合肥、濰坊、青島、唐山、天津,現在在天津成家、生活。給我的感覺就是北方方言,無論是東北話、山東話、河南話、陝西話、甚至是四川話,最大的區別就是聲調上的差異,所以只要是慢點說,仔細聽,互相之間溝通基本不會有什麼障礙。

而方言可以說是進行歷史研究的活化石,尤其是民族大遷徙方面。歷史上,我國分別在西晉、北宋、明末等時期遭受到北方遊牧民族入侵,進而引發了大批北方漢人南遷。而到了清末,我國國力直線下降,普通民眾民不聊生。底層農民為了生活,紛紛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又引發了三股民族遷徙大潮。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蘇交惡,又正好趕上自然災害,而我的爺爺奶奶就是那時候從老家去到東北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大學時候,我一室友梁某家是齊齊哈爾市下面的農村的,我還有一室友王某是山東濰坊的。大學裡平時都是說普通話,而晚上一般都會給家裡打個電話,說一說剛到大學的生活,跟家裡人打電話嘛,當然說家鄉話了。而這時候,我聽到梁同學和王同學竟然都說山東話,雖然自己聽個大概意思,但是他們的發音相似的讓我驚訝。而後來隔壁寢室的一個吉林來的萬某,給家裡打電話竟然操著一口皖北方言。

這說明在很多東北地區的農村,祖上闖關東來到這裡的方言保留了下來。

相關焦點

  • 七大方言!八大官話!你的家鄉有多少種方言?你說的是哪種?
    但我國除了普通話之外,加上少數民族的方言,共有近200種語言。魏晉南北朝大量胡人進入黃河流域,南宋一百多年裡黃河流域都在胡人手中,變化很大。 今天有大家看一下漢語的方言分布。漢語的方言大致可分為七大方言,八大官話。
  • 中國七大方言一覽
    官話是以之為母語的人口最多、分布範圍最廣的漢語一級方言。1909年則定稱「國語」,1956年中國大陸開始稱「普通話」,臺灣則繼續慣稱「國語」。截止2012年有9億6000萬人以它為主要使用方言。當今中國約70%的人口以官話方言為主要使用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國北方和南方的西南地區、江蘇中部、安徽中部、廣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江西沿江地區等地。粵語,又稱廣東話、廣府話。粵語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廣府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廣府民系基本標誌性的文化識別之一。粵語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保留較多中古漢語特徵。
  • 中國七大方言及片區
    佚名君的話 中國國土遼闊,匯聚著形形色色的文化以及多如繁星的方言,每一種方言都蘊藏著獨特的故事,是我們寶貴的財富。有些地方我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到達,有些方言一輩子也沒機會接觸,正因如此我們更有必要了解一下,家鄉之外,天南地北,那些我們不曾到達的地方,都說著些什麼樣的方言呢?
  • 漢語七大方言,哪種方言最古老?
    而分布在中國南方的其他漢語方言則發端於歷史上黃河中下遊地區人民的幾次南下移民活動。 中國歷史上的移民,上溯先秦,下及近世,代代不絕。人口遷移的方式大概有兩類,一是人民自動的流徙,一是政府有計劃的移民。前者多因為戰亂、災荒、饑饉或人口膨脹所引起,後者則是為了某種政治、軍事或經濟上的目的。
  • 中國方言最多的省份,七大方言佔了五種,鄰村說的話可能都不同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也正是講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國,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我們也知道,中國的方言,可以代表不同的文化,但是,有這樣一個省,是中國方言最多的省份,在中國的七大方言中,有五種,甚至在鄰村,都可以說不同的語言,叫人哭笑不得。
  • 湖北省七大方言部分圖,看看你的家鄉屬於哪一種?
    湖北省各地方言不同,但大體可以分為七個種類。贛語大通片贛語大通片是贛語的九個方言片之一。入聲字的塞音韻尾脫落,讀成開尾韻,但有少數地點例外。.江淮官話黃孝片江淮官話黃孝片,是一種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北、大別山區域周圍的鄂東,贛北地區的方言。
  • 中國的七大文化常識
    中國的七大文化很多。七大地區:東北、華東、華北、華中、華南、西南、西北七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七大水系:珠江水系、長江水系、黃河水系、淮河水系、遼河水系、海河水系、松花江水系七大方言:官話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
  • 官話是中國最主要的方言,又可分為八種,你的家鄉屬於哪一種?
    官話是以之為母語的人口最多、分布範圍最廣的漢語一級方言,名稱源自中國古代對漢語官方標準語的稱呼,朝廷使用的漢語在周朝稱「雅言」,至少明清時已稱「官話」,1909年則定稱「國語」,1956年中國大陸開始稱「普通話」,臺灣則繼續慣稱「國語」。
  • 為啥中國的方言中粵語影響力那麼大?3個因素,解開多年疑惑
    來源:九個頭條網中國的通用語言是普通話,但是中國地域之遼闊,省份之多讓中國的也分支出了很多方言。按照方言的地理位置區分,目前中國的方言區可分為七大方言區,其中包括北方方言、吳方言、贛方言、湘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在七大方言區中毫無疑問北方方言的覆蓋範圍是最關的,但是仔細研究這七大方言區便可以發掘七大方言區之三的閩方言、粵方言以及客家方言都包含在廣東地區之內。
  • 中國方言最接近普通話3座城市,第一名毫無爭議,會是你家鄉嗎?
    要知道,中國方言文化主要分為七大語言,分別是官話(北方方言)、粵語、閩南語、客家話、吳語、湘語、贛語。這其中語言中,最為常見的則是北方方言和粵語,而這些不同的方言也會產生不同的分支,即使是在一個地級市內,也會產生相互聽不懂的情況。
  • 中國3大難懂方言:外地人聽不懂,本省人也含糊,你的家鄉入榜沒
    每當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共聚一堂時,方言就成為了他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如剛步入大學時,對於室友來自哪裡、說什麼樣的方言等一類的問題,大部分人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曾經有網友在微博發布了中國最難懂的三大方言,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這些方言難懂到什麼程度呢?倘若你是本地人,走出個三裡地五裡地,碰到一個陌生人試圖交流時,你恐怕已經聽不懂他在講什麼了!
  • 中國的方言,你都會說嗎?
    中國的方言,你都會說嗎?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有時候聽到各種方言,也覺得非常有趣,今天,我們也來盤點一下中國都有哪些方言吧!粵語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徵粵語,又作廣東話、廣府話,俗稱白話,發源於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徵。
  • 京都話、大阪腔…哪種日本方言最能令異性傾心
    人民網東京10月16日電 據日本媒體報導,很多男性認為「說方言的女性很萌」,也有不少女性認為「講方言的男性很帥」。那麼,究竟哪種方言更能令異性傾心呢?日本某網站近日對此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 第一名:博多方言 許多男性表示,說博多方言的女性很令他們心動。「好いとう(喜歡)」「今なんしようと?(在幹什麼呢)」「どげんしたと?(怎麼了)」這些柔軟而略帶撒嬌之意的博多話頗能抓住異性的心。
  • 我國十大方言一覽及分布地區
    一,官話在漢語各大方言中,官話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響。以洛陽為中心的北方話通行地區一直是中國政治的心臟地帶,因而有「官話」之稱。全國推行的普通話,就是在"北京官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晉語別於官話的最大特點就是保留入聲,新《中國語言地圖集》將北方所有有入聲的地區方言命名為"晉語"並從現代官話中分立出來。多數晉語有五個聲調,部分地區有六個、七個或四個聲調。晉語聲調有複雜的連讀變調現象。晉語全濁音清化有四種不同的演化方式。晉語有很多與官話差異較大的特徵詞以及保留的古語詞。
  • 看了這篇文章你才會領略到日本方言到底有多鬼畜!
    中國有這麼多方言,一定有不少同學好奇日本有沒有方言了。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日本也有超級超級超級多方言...多到數不清。我們在平時看動漫,對於日本方言的認知大部分可能就是關西腔了,也就是所謂的京都腔。京都腔的特點就是在於它的發音速度慢和長音了。
  • 包括粵語在內的中國現有方言的消亡幾乎不可避免
    鄭子寧:1950年代有不少研究試圖論證普通話是一種優美的語言,這可能算是吧。但中國的語言學產生的年代比較晚一些,至少在整個學院派研究裡,我沒怎麼見過論證哪種語言先進、哪種人種先進的,可能還是有時代關係。畢竟中國現代語言學這個學科產生的時間比較晚,那陣子西方的不良風潮也差不多過去了。
  • 中國難懂的3種方言:外國人學不會,當地人難聽懂,有你的家鄉嗎
    咱們中國人雖然可以因為語言揚眉吐氣一把,但是中國還有很多方言讓中國人自己都頭疼不已。在國外,你只要會一門英語,幾乎可以在大多數國家橫著走;但是在國內,就算是你的普通話說得特別好,也難以全國滿地跑,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聽不懂人家的土話。 還真別說,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的有趣之處就藏在這方言裡,不然大家也不會有濃濃的鄉土情懷了。方言難聽懂,意義和用法則更加讓外鄉人不明就裡,不過,大家還是總結出了全中國三大最難聽懂的方言。
  • 小雞寶寶考考你以下哪種動物屬於猴科動物
    小雞寶寶考考你以下哪種動物屬於猴科動物?以上是螞蟻莊園小課堂6月21日的問題,答對可以領取小課堂每天一份的180g小雞飼料。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以下哪種動物屬於猴科動物吧。 小雞寶寶考考你以下哪種動物屬於猴科動物
  • 「鍋心」,方言裡有家的味道!
    「鍋心」,方言裡有家的味道!這裡面有「鍋心」二字,相信大多數廬江人聽字音就會明白,它在方言裡表示的是廚房。「鍋心」,在口語中也稱呼作「鍋先」、「鍋前」、「鍋廂」、「鍋拖子」、「灶屋裡」等等。無一例外,都是以鍋灶為中心、點火生炊解決吃飯大事,為居家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最具有感染力」的方言,感染力這麼強的方言,逐漸成為潮流
    這裡是販賣晚霞,帶你品嘗人間煙火,感受世界美麗。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所以文化也是多元化方言這一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啊!中國方言形式眾多,只有本地人聽得懂的潮汕話,自帶年代感的粵語,讓人聽了捧腹大笑的四川話,但是最具感染力的地方方言,小編還是覺得那必然屬於俺們大東北的東北嗑啊!不管你是來東北是旅遊,還是來東北上大學,還是來東北打工你回去的時候肯定帶著一股東北大碴子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