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新州科學家培養出基於患者病毒樣本的活病毒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澳大利亞新州科學家培養出基於患者病毒樣本的活病毒

中新社雪梨2月11日電 (記者 陶社蘭)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衛生部10日宣布,由10位優秀的科學家和病理學家以及Westmead醫院臨床醫生組成的團隊,已培養出基於患者病毒樣本的活病毒。這項工作讓專家們可以更好地利用病毒,以進行更快、更可靠的診斷和檢測。

到目前為止,新州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4例,其中3例已出院。

新州衛生部長布拉德·哈扎德、新州首席衛生官凱麗·錢特以及新州健康病理學教授多米尼克·德威爾出席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介紹了相關情況。

據介紹,培養活病毒是一個顛覆性的進步,因為它比基於人造或合成病毒做出診斷的準確性更高。該小組一直在新州衛生部下屬唯一一個最先進的生物安全P4實驗室裡晝夜工作。專家們使用了來自幾名感染患者的病毒樣本來培養活病毒。這項工作讓專家們可以更好地利用病毒,以進行更快、更可靠的診斷和檢測。新州的病理學家還對新州患者的新型冠狀病毒樣本進行了基因測序,確認這些患者和武漢有聯繫,這驗證了實驗室檢測的結果並有助於全世界更好地了解該病毒的基因知識。

新州健康病理學教授多米尼克·德威爾的團隊取得了這項重大突破。他們從被病毒感染的新州患者的多個樣本中培育活病毒,這在新州尚屬首次。最重要的是,這個研究增加了活的分離病毒株和病毒基因組庫,這個數量雖然很少但是至關重要。這可以確保準確的診斷,並支持對疑似病例的診斷檢測,治療和研發預防疫苗。

新州衛生部稱,全球只有少數專業機構擁有專業的人才、技術和設施,可以安全地處置和培育這些有傳染性並可能致命的病原體。新州臨床病理學和醫學研究所(NSWHP-ICPMR)就是其中之一。(完)

相關焦點

  • 科學家以基因網絡追蹤病毒進化起源
    有來自英國及德國的科學家利用基因網絡技術,重塑病毒的初期演變路徑。該批病毒基因組樣本在去年12月24日至今年3月4日之間取得,研究團隊以考古學DNA序列史前人口的技術,得出病毒演變成三個世系,他們以A、B、C分類。研究指,被稱為「人類最早病毒基因」的A型病毒與蝙蝠及穿山甲身上發現的病毒非常接近,並在疫情最初爆發的武漢找到,卻不是當地最流行的類型。
  • Science子刊:新病毒檢測技術利用智慧型手機攝像頭檢測多種病毒感染
    2020年12月1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基於智慧型手機的新型病毒感染診斷技術,該技術使用深度學習算法來鑑定金屬納米顆粒標記的樣本中的病毒,無需熟練的實驗室工作人員和昂貴的設備,就能快速檢測病毒。
  • 一文詳解2020諾貝爾醫學獎:3位「病毒獵手」發現C肝這種沉默病
    直到1963年,兼具醫學和生物化學背景的美國學者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在篩選血樣時意外發現,一位血友病患者的血清(含抗體)可與一位澳大利亞原住民的血液發生抗原-抗體反應,於是他將血液中的這種未知成分稱為「澳大利亞抗原」,簡稱「澳抗」。
  • 日本從2019年年初血液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抗體
    據日本媒體報導,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昨天(15日)表示,日本政府從2019年年初的血液樣本中檢測出了新冠病毒的抗體!加藤勝信加藤勝信表示,檢測機構對2019年1-3月份的500份無償獻血者的血樣進行監測,其中兩份樣本新冠病毒抗體監測呈陽性,這意味新冠病毒感染比例是0.4%。
  • 最新《柳葉刀》:基因序列分析探討可能的病毒源頭
    與舟山蝙蝠病毒最接近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從9名患者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與培養物中分離出了樣本,進行基因測序工作從這些樣本中,科學家們一共拼接出了8個完整的病毒基因組,以及2個部分完整的病毒基因組。 在獲得了這些基因組信息後,研究人員們首先比對了它們之間的基因序列。比對結果表明,這8個完整的病毒基因組高達99.98%,幾乎完全一致!
  • 《自然》:歐洲根據已知基因序列合成新冠病毒,助力疫苗開發
    團隊在已知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基礎上,首次在試驗中通過反向遺傳學手段在酵母菌中快速構建出了活的新冠病毒。論文中提到,反向遺傳學被認為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徹底改變了我們對病毒發病機制和疫苗開發的認識。研究團隊指出,化學合成新冠病毒,尤其在新暴發病毒尚未被成功分離出之前,可以幫助科學家儘快向衛生部門和實驗室提供傳染性病毒毒株,還可以對單個基因進行遺傳修飾和功能表徵,從而爭取時間對疫情暴發做出快速反應。大型的RNA病毒基因組,如冠狀病毒基因組,由於基因組較大且不穩定,很難在大腸桿菌宿主中克隆和操作。
  • 蝙蝠女俠聲明:用生命擔保2019新冠病毒與武漢病毒實驗室無關 曾去...
    第二天,另外5個來自不同患者的病毒基因組序列由國家衛健委領導的小組在全球共享流感病毒資料庫GISAID發布[1]。 隨後,全球科研人員陸續公開分享更多患者的病毒基因組全序列,目前已有53例患者的病毒基因組全序列被共享在GISAID。
  • 新冠復陽率高達5%-15% 或因病毒藏於肺部深處檢測不出
    此前央視曾報導:武漢出現了30多名常陽患者,但沒有提到能不能從這些患者的樣本裡分離出活病毒,所以也不能確認常陽患者是不是仍然有傳染性。對於這名三次核酸檢測陰性的患者,研究人員進行死後病理學研究後發現,患者肺部深處的組織樣本中存在完整的新冠病毒。 2020年1月27日,該名患者摔傷入院,摔傷前兩天,她接觸過新冠肺炎患者。 2月2日,患者鼻咽拭子核酸檢測陽性,確診感染新冠病毒。2月3日,肺部CT顯示雙肺多個斑片狀陰影,確定存在肺部感染。
  • 巴西全新神秘病毒,90%基因無法識別,構成病毒新譜系
    雖然科學家們一直以來在與病毒進行著生命的賽跑,但是至今為止,我們又對病毒真正知道多少呢?近日,科學家在巴西一人工湖中發現了一種神秘病毒,其基因組對科學家來說幾乎是全新的,在人類的病毒研究中從未得到過記載。
  • 多項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能通過糞口途徑傳播!
    他們在這些組織樣本中發現了大量的ACE2受體。雖然一些研究人員提出了其他的解釋,但COVID-19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胃腸道症狀,因為病毒通過ACE2受體直接攻擊腸道組織。胃腸道症狀有多常見?這種病毒在糞便中存活的時間似乎更長中國的一項研究對74名住院的COVID-19患者進行了跟蹤調查,每天或每隔一天採集咽喉拭子和糞便樣本。
  • 新冠患者復陽,是因為病毒整合到了他們的基因組?
    但是,我們並不能從復陽人群中分離出病毒,說明核酸檢測復陽可能並非由病毒再感染引起。 最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為新冠患者復陽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釋:他們通過體外細胞實驗,發現新冠病毒(SARS-CoV-2)的核酸片段能整合到感染細胞的基因組中。這篇未經同行評審的論文於2020年12月13日發表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1]。
  • 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藍柯|2020年中成果總結
    有趣的是,吐根町在納摩爾水平上表現出針對一系列人類腸道病毒的活性,包括CV-A16,CV-B1,EV-D68,Echov-6等。在EV-A71小鼠模型中,每天兩次以0.20 mg / kg口服給藥時,吐根町可降低各種器官的病毒載量,並完全預防疾病和死亡。一項機理研究表明,吐根町可通過抑制病毒IRES驅動的翻譯來抑制EV-A71。
  • 獨家探秘「病毒獵手」:在萬千樣本中捕捉病毒的蛛絲馬跡
    隨著北京疫情的持續,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樣本核酸檢測的數量急劇增加,在這背後,有許多在核酸檢測實驗室裡「戰疫」的「病毒獵手」。用於檢測餐館環境的採樣管昨天,記者跟隨幾位「病毒獵手」進入北京市普仁醫院PCR實驗室,探秘他們的工作。
  • 張鋒揭露SHERLOCK新冠病毒檢測系統細節:2問題最關鍵
    SHERLOCK 系統基於基因編輯工具 CRISPR-Cas13,最初曾在多種人類樣本(如唾液)中發現寨卡、登革熱等病毒的 RNA 序列,甚至一些與癌症突變相關的序列,其對 RNA 和 DNA 的檢測靈敏度都達到了單分子級。
  • 新冠病毒源頭確認?美國疾控中心承認:本土病毒傳播早於去年12月
    ,讓各國措手不及,就是科學家也陷入了焦慮狀態,他們必須了解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病毒,是何方神聖,來自於何方。在美國發現病毒的早期,它們把矛頭指向了東方,說病毒是東方一手炮製的,而後送到了全球,來殘害各國人民,開始不明真象的國家,還真以為是這樣,指責東方必須為瘟神在全球肆虐負責。尤其是他的總統川普,怕自己擔責,影響他競選下一屆的總統,他更是迫不及待。
  • 英國又出奇招:利用狗狗超強嗅覺,「聞」出攜帶新冠病毒的感染者
    繼「群體免疫」策略後,英國又提出了一個異想天開的方法--利用狗狗超強嗅覺,識別出攜帶新冠病毒的感染者。 這家慈善機構專門從事訓練嗅探犬的工作,經他們訓練的工作犬通過嗅聞患者的尿液、體味、口氣和拭子樣本,能「診斷」出癌症、瘧疾等疾病。 專家們表示,其他呼吸系統疾病會改變我們的體味,因此經過特殊訓練的狗可以幫助識別攜帶新冠病毒的人,這不僅僅是針對發病者,甚至是無症狀患者也可以被探測出來。
  • 巴西、青藏高原驚現遠古病毒…
    而是西非曾經爆發過的兩種可能致命的病毒。染病患者會出現嘔吐、浮腫及腹瀉等徵狀,部分患者在感染的48小時內死亡,根本沒有留下多少時間個醫護人員搶救病人...不過,這次在俄羅斯遠東地區檢測到的遠古病毒,或許可以揭開尼安德特人的滅絕之謎。科學家將它稱為「西伯利亞闊口罐病毒」,深埋3萬年仍然保持著良好的活性,這讓很多科學家都感到害怕。
  • |必讀|MIT開發AI算法聽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咳嗽聲
    日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醫學人工智慧研究專家發表了最新研究報告:通過AI算法能夠準確聽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咳嗽聲」。該AI軟體算法識別感染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成功率高達「98.5%」。
  • 疫情下武漢病毒所做了啥, 是否預警?原病毒所科研人員回應
    1疫情期間,武漢病毒所到底做了什麼?根據網絡上可查找到的信息,我簡單梳理一下武漢病毒所在此次疫情中所做的工作。2019/12/30:從合作單位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獲得不明肺炎患者樣本。(病毒所副所長關武祥在2020年5月11日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表示「累計檢測疑似新冠肺炎病人咽拭子樣本6500餘人份」;武漢解禁之後,武漢病毒所仍然繼續作為指定檢測單位之一負責臨床樣本的核酸檢測。)2020/01/28:宣布篩選得到3種在細胞水平抑制病毒複製的藥物,分別是瑞德西韋、氯喹和利託那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