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是太陽系中當之無愧的「老大」,這個直徑約140萬公裡的龐然大物集中了太陽系裡99.86%的質量。在太陽的面前,太陽系的其他天體全部都是「小弟」,木星身為八大行星之首,其體積也僅為太陽的1300分之1,那麼我們地球與太陽相比又是怎麼情況呢?答案就是,太陽能裝下130萬個地球。
多年以前,著名的天文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就曾經說過,宇宙中的恆星數量比地球海灘上的沙粒數量還要多。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的,根據天文學家的觀測,即使是在可觀測宇宙(指我們可以看到的宇宙,這是一個以地球為中心,直徑大約為920億光年的球體空間)裡,恆星的數量也至少有1000億億顆。
在如此龐大的數量面前,太陽還可以算是龐然大物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就算是在我們銀河系中,太陽也只是一顆非常普通的恆星。那麼在已知的恆星中,哪顆恆星是體積最大的呢?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天文學家都認為「盾牌座UY」(UY Scuti)是已知體積最大的恆星,當時的觀測數據顯示,這顆恆星的直徑大約為太陽的1700倍,這相當於49億個太陽的體積,如果太陽的體積有這麼大,那麼它的邊緣將直接超過木星的軌道。
然而近年來的天文觀測卻將「盾牌座UY」從「寶座」上拉了下來,因為根據「蓋亞」(Gaia)衛星提供的新數據,天文學家發現「盾牌座UY」的體積比之前測量的要小得多,其直徑大約只有太陽的755倍。
在此之後,「誰是已知體積最大的恆星」這個問題又擺在了人們面前,但因為「候選者」很多,它們的體積又相差不大,比如說「WOH G64」、「維斯特盧1-26」、「天鵝座NML」、「人馬座VX」、「麒麟座V838」等等,所以天文學家遲遲無法給出確定的答案。
直到天文學家發現了又一個龐然大物,這樣的情況才出現了改變,這顆恆星就是「史蒂芬森2-18」(Stephenson 2-18)。
(「史蒂文森2-18」的想像圖)
觀測數據顯示,「史蒂文森2-18」的直徑高達太陽的2150倍,如此龐大的體積相當於100億個太陽。由此可見,「史蒂芬森2-18」的體積遠超「盾牌座UY」,就算是「盾牌座UY」的體積沒有「縮水」,也根本無法與之相比。
(「盾牌座UY」與「史蒂芬森2-18」的大致比例)
太陽能裝下130萬個地球,而這顆恆星卻能裝下100億個太陽,如果將太陽的體積放大到「史蒂芬森2-18」的大小,那麼它的邊緣將會比土星平均軌道半徑還要多出大約1億公裡,這實在是令人驚嘆。
「史蒂芬森2-18」距離我們大約有2萬光年,位於「史蒂芬森2號」星團之內,是這個星團中已確認的26顆巨大恆星中最大的一顆,和「盾牌座UY」一樣,它也是一顆「步入晚年」的紅超巨星,雖然它的體積龐大得離譜,但是它的年齡最高也只有2000萬年(最低1400萬年),遠遠比不上我們的太陽。
宇宙中的規律就是如此,一顆恆星越大,其內部「燃料」的消耗就越劇烈,與此同時,恆星外層的物質也會因為內部巨大的輻射壓力而無法對「燃料」進行補充,因此宇宙中的恆星個頭越大,其壽命就越短。
天文學家估計,在未來的幾百萬年時間裡,「史蒂芬森2-18」就會因為內部「燃料」的耗盡而「壽終正寢」,不出意外的話,這個龐然大物將會發生壯麗的超新星爆發,屆時它的光芒將照亮整個星系,而其殘留的核心將成為一個黑洞,或者是一顆熾熱的中子星。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史蒂芬森2-18」的體積遠超「盾牌座UY」,但它也只可能成為「已知的體積最大的恆星」,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天文學家又會發現比它更大的傢伙,畢竟宇宙那麼大,什麼都可能會發生,你說對吧?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