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帶被稱之為女性的「晴雨表」,因為白帶是女性非常特有的生理現象,通過白帶的顏色和質地,能夠了解女性的健康。
那麼健康的白帶是什麼樣的呢?什麼樣的白帶可能是炎症的表現呢?
健康白帶是什麼樣的?
通常情況下,從「色、味、量、質地」4個方面,健康白帶表現出來是這樣的:
色:乳白色或無色、透明;
味:略帶腥味或無味;
質地:絮狀、帶有黏性的液體;
量:主要看宮頸、子宮內膜、陰道黏膜的分泌及滲出功能。每個人分泌的量是不一樣的,沒有關於量的標準。所以判斷量是否有異常,可以跟自己以往的白帶進行對比。
雖然健康的白帶多數符合上面幾點,但它也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呈現出不同的形態,並非不符合上面的描述就是異常白帶。
影響白帶性狀的因素
1、雌激素
白帶由陰道黏膜滲出液、宮頸管分泌液、子宮內膜腺體分泌液混合組成。白帶的形成與雌激素的作用密切相關,所以它會受到雌激素變化的影響。
孕期就很容易出現白帶增多的情況,而月經周期的不同階段,白帶的樣子也會有變化:
在月經中期,即將排卵時,由於宮頸腺體分泌旺盛,白帶增多,透明,微粘似生蛋清樣,常常外陰會有溼潤感,內褲上會有分泌物的痕跡。
排卵期過後就進入黃體期,孕激素分泌增加,這個時候的白帶分泌減少,因而變得粘稠,並混合大量脫落物質,因為水分少,看上去可能有點發黃。
月經前後因為整個盆底器官組織充血導致分泌增加,所以就又會出現外陰有潮溼感,有時候內褲上有白帶的痕跡。
2、私處pH值和菌群波動
除了雌激素外,私處pH值和菌群的波動也會導致白帶出現一些變化。
比如月經剛結束的那幾天,由於pH值還沒恢復,這時候的白帶看上去可能有淡淡的綠,還會帶一點異味;再比如同房後,私處菌群也會受到影響,導致白帶出現一點點異常,一般過幾天就可以恢復。
3、其他影響因素
另外,飲食、藥物和外界環境的變化也會影響正常白帶的量和特徵。
比如喝水少了,白帶可能會有點發黃;比如吃了大蒜、洋蔥等食物,白帶可能也會帶有一點刺激性味道;比如吃避孕藥,可能會出現不規則出血,這時候白帶可能會帶有一點血絲。
發現白帶異常怎麼辦?
如果只是白帶的輕微變化,比如發現白帶呈淺黃色、淺綠色、有輕微臭味,偶爾有輕度的癢,很快就沒事了…
也就是你們常說的:「我覺得我的白帶有點小問題,但好像也沒有很不舒服」,那麼平時只要做好清潔護理就可以了。
清潔護理怎麼做呢?
1、每晚認真清洗外陰,保持其清潔乾燥;勤洗勤換內衣褲;便後拭擦注意從前到後;少穿緊身褲。經期勤換衛生巾、護墊。
2、注意同房衛生,同房前後雙方應認真清洗,合理使用TT。
3、適當用EVA益生菌凝膠補充乳桿菌,恢復酸鹼度和菌群,加強自淨能力。如果有白帶異常、異味等情況,可以連用7天益生菌凝膠,每天1支,之後每周1支,恢復菌群平衡,提高私處自潔自愈能力。
如果白帶有比較明顯的變化(黃綠色、深黃色等;豆渣樣、白色塊狀或膿液樣等;有臭雞蛋或魚腥味等),而且自己感受到有瘙癢、疼痛、灼熱感等不適,就要及時就醫檢查,確診後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3種異常白帶,提示可能有陰道炎
一般來說,常見的異常白帶主要有以下這幾種:
1:白帶呈灰白色,有魚腥味。同房或姨媽後更加明顯,而且會感覺外陰瘙癢和灼熱感。可能是細菌性陰道炎。
2:白帶豆腐渣樣。如果同時還感覺坐立難安的瘙癢、紅腫熱痛,還有尿頻、尿急、尿不盡的話,可能是黴菌性陰道炎。
3:白帶呈黃綠色,有氣泡、腐臭味、還感覺到瘙癢、疼痛、灼熱感,還會尿頻、尿急或尿血的話,可能是滴蟲性陰道炎。
如果出現了婦科炎症,請到醫院檢查清楚炎症的類型,再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切勿擅自用洗液衝洗或用藥。
具體的用藥要根據病因遵醫囑使用,比如細菌性陰道炎常用甲硝唑;黴菌性的常用克黴唑、制黴菌素等。用藥後注意及時補充乳桿菌,如EVA益生菌凝膠,恢復菌群平衡,預防炎症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