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網絡上看到日本海上自衛隊「薩摩耶」級驅逐艦二號艦進行海試的消息,瞬間一愣,海自什麼時候有這樣一級以狗狗命名的驅逐艦了?仔細一看,抱歉,抱歉!一時眼拙,是摩耶,不是薩摩耶。
摩耶非薩摩耶
咳咳,讓我們言歸正傳。摩耶級是日本在愛宕級驅逐艦的艦體基礎上放大建造的最新型宙斯盾防空反導驅逐艦。由於其滿排超萬噸,是海自最大的驅逐艦,再加之其在海自的地位和055在我海軍的地位類似,因此有著日版055的稱號。
055是當之無愧的亞洲第一驅逐艦
相對於韓國海軍的高調(僅3艘神盾艦),日本海自這幾年顯得十分低調。也許很多人知道秋月級,知道愛宕級,但是最新的摩耶級從建造到下水再到即將舾裝完畢卻是很少人知曉。這和保密之類的倒沒有多大的關係(大型軍艦建造想要保密也很難)。
目前海自有4艘金剛級和2艘愛宕級,合計6艘神盾艦。加上2艘建造中的摩耶級,數量將達到8艘。屆時,日本傳統的八八艦隊將全面升級完畢,在亞洲,綜合作戰能力將僅次於中國,並把韓國遠遠地甩在後面。
目前綜合水平亞洲第三的韓國世宗大王
PS:每支八八艦隊包括1艘直升機母艦、2艘防空驅逐艦和5艘通用驅逐艦。防空,反導,反潛達到一個非常好的平衡。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摩耶級相對於愛宕級有哪些改進和不一樣的地方。
更大的排水量和更好的試航性
摩耶級艦長170米,艦寬21米,吃水6.2米;標準排水量8200噸,滿載排水量10500噸。相比較愛宕級,艦長增加了5米,排水量增加了500噸。動力系統採用了當下最先進的綜合全電力推進系統,主機為4臺LM2500型燃氣輪機,雙軸雙槳推進,最大航速30節,續航力為7000海裡/19節。
有史以來日本海自最大的驅逐艦
摩耶級繼承了愛宕級「長首樓高平甲板,小長寬比,高幹舷和方尾」的艦型設計。「艦首高大尖瘦,前傾明顯,艦體橫向剖面為深V型,艦體寬大且明顯外飄,從艦中部到艦尾型寬變化不大」。這種設計使得艦體內部空間更大,還可以減輕艦體的橫搖和縱搖,增強了艦艇高速航行時的穩定性,保證了摩耶級在惡劣海況條件下的戰鬥力。
有史以來日本海自最大的驅逐艦
更好的綜合隱身效果
得益於海自從「村雨級」開始的在艦艇隱身方面的探索,經過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大量成熟的隱身措施在摩耶級上得到了運用。比如:艦體外表連續表面的大量使用;上層建築外表全部採用內傾設計,邊角採用了圓弧過渡;加大艦體外表的內傾角度(摩耶級達到了11度。作為對比,海自第一款採用隱身設計的村雨級只有8度)等等,最大程度地減小了雷達反射的截面積。
摩耶級採用了隱身設計
摩耶級的主桅採用了和愛宕級一樣的「新型後傾式稜柱型桅杆」,外觀上經過特殊優化,隱身性能更好。2座煙囪外型也修改為雷達反射面積更小的多面體形,外形也更加低矮。此外,大量影響隱身的設備被置於艦體內部,整個艦身看起來非常簡潔,比以往艦艇有很大的進步。
新型後傾式稜柱型桅杆
不過,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摩耶級原原本本繼承了愛宕級在隱身設計的一大缺陷,那就是艦艇中部(大致在兩個煙囪之間這塊)仍然採用了嚴重影響隱身的非封閉設計。不僅交通艇和衝鋒舟沒有任何遮擋放在第一組煙囪和第二組煙囪外;反潛魚雷發射裝置也毫無遮擋地安裝在兩舷,這極大地破壞了整艦的隱身設計。總共感覺海自這樣做完全就是故意的。
摩耶級隱身設計上的敗筆
在紅外隱身方面,摩耶級的煙囪外部覆上了特製的屏蔽絕緣材料,在煙囪內部加裝了噴淋系統,可以降低煙囪內部的溫度,並減少熱量透過煙囪外殼向外散逸;此外,煙囪的排氣管頂部加裝了紅外抑制系統。通過這些措施,摩耶級的紅外特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減少。
摩耶級的紅外隱身效果不錯
此外,雖然是防空型驅逐艦,摩耶級在噪音控制方面也是下了大工夫,除了傳統的「動力艙雙層艙壁設計,減震浮筏,氣幕降噪和採用低噪音的5葉側斜螺旋槳」之外,摩耶級還採用了全電綜合推進,用更安靜,震動更小的電動機來帶動螺旋槳工作,而不是震動和噪音巨大的機械傳動裝置。將全艦的噪聲控制在一個相當低的水平(效果大家可以參考日常的摩託車和電瓶車的差別),有利於更好地進行躲避敵方潛艇的攻擊。
做為日本隱身水平最高的驅逐艦,摩耶級的隱身效果還是可圈可點,尤其是「聲學隱身」這塊,甚至要超過我國的055型大驅(目前055還是全燃推進,更先進的電推要到下一個批次的055A);「紅外隱身效果」和055相當;不過「雷達隱身效果」就要比055差太遠,甚至還要遜色於052D型驅逐艦。總體來說,摩耶級的綜合隱身能力達到了非專業隱身艦艇裡較高的水平。
摩耶級的雷達隱身效果要遜色於052D型驅逐艦
持續強化的生存能力
為了增強防護和生存力,摩耶級的艦體和上層建築全部採用鋼製結構(艦體結構也經過特別抗衝擊加固);而且艦體重要的部位,諸如彈藥庫和指揮中心還加裝了凱夫拉裝甲(彈藥庫還額外添加了滅火抑爆系統和灑水降溫系統),具有較強的抗衝擊性。針對可能的極端作戰環境,摩耶級還加裝了全套的「核,生,化」三防系統(包括過濾通風系統,艦內增壓系統和汙染物清洗系統)。
PS: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海自並沒有在自己的宙斯盾防空驅逐艦(DDG)上面採用其通用驅逐艦(DD)上的錯位煙囪布局;反而採用了國際流行的同一直線上的煙囪布局。這讓網上的那種「煙囪不布置在一條直線上是為了防止兩個煙囪在戰時被一鍋端」的說法不攻自破,更多的可能還是和艦艇的內部設計布局有關。
摩耶級沒有採用錯位煙囪布局
大膽嘗試的全電推進動力系統
摩耶級動力系統與愛宕級類似,主機都為4臺LM2500型燃氣輪機,單機功率25000馬力,持續總功率100000馬力,雙軸雙槳推進。但與愛宕級不同的是,摩耶級採用了全電綜合推進,這區別於愛宕級的機械推進和朝日級的複合燃氣渦輪電力推進(低速下使用電力推進)。
摩耶級取消了傳動軸等機械設備,極大地節約了艦體空間(傳動軸的長度往往佔一艘船總長度的五分之二),而且全電推進因為取消了全艦最大的震動和噪音來源,大幅度地降低了艦體的震動和噪音,有利於反潛作戰。此外,全電推進帶來的更高的自動化水平使艦艇的操控更加容易,有助於提高艦艇在海上保持較高的機動性和靈活性。
全電綜合推進的關鍵——電動機
PS:關於摩耶級的動力系統,網上普遍的說法是「2燃+2柴」。不過筆者認為可能性不大,以噸位差不多的愛宕級為例,四臺LM2500燃氣輪機,10萬馬力;摩耶級如果採用「2燃+2柴」的方案,要達到同樣的輸出,動力艙會大上許多。雖然摩耶比愛宕排水量大了500噸,但是垂髮也比愛宕多了32單元,剩餘的空間顯然不夠。而且柴油機的噪音和震動要大於燃氣輪機,這與摩耶降噪的初衷相違背。那麼最大的可能是網上在資料整理時,把摩耶級的大功率柴油發電機當成主動力裝置了。畢竟全電推進對發電機的功率要求不是一般的高(更何況還有宙斯盾系統這樣一個超級電老虎在)。
與伯克級FlightIII型相當的電子設備水平
在電子設備這塊,基本上除了宙斯盾系統進行了功能升級之外,摩耶級的其它方面直接照搬了愛宕級。隨著近幾年來中國超音速反艦飛彈和彈道飛彈的突飛猛進。美國終於同意出售具備反導能力的「基線9C版宙斯盾系統」給日本了,這套系統將裝在摩耶級上。基線9C將宙斯盾的防空能力和彈道飛彈防禦能力整合到一個作戰系統中,配合標準3和標準6,可以提供綜合性的空中和反導防禦能力。
摩耶級採用基線9C版本的宙斯盾系統
簡而言之,基線9C除了能讓美軍盾艦能同時執行「防空和反導」任務外;還可以發射標準3 Block 1B反導飛彈,在大氣層外攔截中程彈道飛彈,有海上薩德之稱。此外,該版本還融合了美軍研發的「海軍一體化火控-防空」系統(NIFC-CA),能在其它平臺的配合下使用標準6對超低空目標進行「超水平線攔截」(目前最遠可到200千米),極大地提升了水面艦艇的超低空防空和反導能力。
標準6遠程防空飛彈
不過這次提供給日本的照例是閹割版的基線9C版宙斯盾系統,主要從系統底層閹割了其大氣層外攔截中程彈道飛彈的能力(畢竟這個能力說白了就是變相的進攻能力);此外不能兼容發射標準3系列反導飛彈。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提供給日本的基線9C版宙斯盾系統保留了「海軍一體化火控-防空」系統(NIFC-CA),可以在戰時編組進美軍水面艦艇編隊,在美軍平臺的制導下(主要是E2C艦載預警機),進行超水平線攔截作戰。
「海軍一體化火控-防空」系統(NIFC-CA)示意圖
而且即使不和美軍水面艦艇編組,海自也可以使用「海軍一體化火控-防空」系統,由自己的預警機提供制導,來提供對反艦飛彈至少200千米的超水平線攔截能力。這也是為什麼摩耶級並沒有裝備超低空攔截性能更好的「改進型海麻雀中程防空飛彈」和「拉姆防禦系統」的重要原因。畢竟沒有哪款反艦飛彈會在剛發射和巡航段就低於10米飛行(這樣會嚴重影響飛彈射程)。
「海軍一體化火控-防空」系統的關鍵——艦載預警機
摩耶級大致相當於伯克級FlightIII型相當的電子設備水平,不過摩耶級的艦橋較伯克級多了1層指揮甲板,因此更加高大,宙斯盾雷達的安裝位置也相應提高了1層,這有利於增強SPY-1D雷達的超低空和對海探測能力。但是不利的方面就是風阻會更大一些,此外重心太高,穩定性會稍微差一些。
突出遠程防空反導和反艦能力的武器系統
摩耶級在武器上,和愛宕級區別不大。最大的區別就是垂髮單元由96個增加到了128個!一舉超過了中國的055型,達到了和韓國KDXIII型一樣的水平,而且全部都是一水的MK41,在維護性和通用性上要遠遠好於採用兩套垂髮系統的韓國KDXIII。事實上,感覺摩耶級的垂髮之所以要增加到128個,純粹是在和韓國鬥氣!
此外就是增加了發射標準6系列防空飛彈的能力,美國提供給日本的具體型號應該是最新的標準6 BlockⅠB。與之前的型號相比,採用了533毫米雙推力火箭助推發動機取代了343毫米雙推力助推火箭發動機,並換裝了標準3 Block IIA的二級火箭發動機,射程和射高都得到大幅提升,其對大氣層內目標最大射程可達400千米,對彈道飛彈最大射高可達160千米。具備大氣層內攔截機動目標和大氣層外近程彈道飛彈的能力。
摩耶級將搭載最新的標準6 BlockⅠB
摩耶級屆時將具備海自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防空和反導能力。即使放在整個亞洲來看,其防空和反導能力也能排在第一位。尤其是其裝備了美軍的「海軍一體化火控-防空系統」後,即使不依靠美軍艦艇,一定程度上也能免疫各種傳統的亞音速和超音速反艦飛彈的攻擊。這也正是中國發展「彈道式反艦飛彈」和「高超音速飛行器」的重要原因。
另一個較大的區別就是摩耶級將裝備日本有史以來的第一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從而在反艦能力上得到大的飛躍。這款由空射型XASM-3型超音速反艦飛彈發展而來的艦載型號,重為900千克,整體式火箭衝壓發動機,最大速度3馬赫,射程150~200千米,採用中段慣性/GPS及末端主/被動雷達制導。
XASM-3型超音速反艦飛彈
結語
總體上來說,摩耶級算得上是一款比較成功,比較先進的防空型驅逐艦。除了噸位更大,垂髮更多之外,在性能上也有所突破。但該級艦也存在著日本所有盾艦均存在的問題,那就是除了艦體和少部分無關緊要的設備之外,其它主要設備均受制於美國。而且SPY-1D的技術水平目前雖然夠用,但是已經落後於中國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日本在有源相控陣雷達領域水平雖然還算不錯,但是考慮到和美制武器的兼容以及和美國海軍的聯合,以後宙斯盾系統的更新換代只能繼續依靠美國,而美國現在有源相控陣雷達的研發上以及嚴重落後於中國。
此外,摩耶級在已經有了美國和英國的前車之鑑下,還力排眾議採用全電推進,顯得讓人很不可思議。就算可靠性沒問題,但是摩耶級裝備的宙斯盾系統本來就是超級電老虎(據說宙斯盾工作時,全艦其它非必要的用電設備都要關閉)。再來個也是電老虎的全電推進系統,感覺摩耶級會原地癱瘓。當然,該艦還沒服役,現在這些都是紙上談兵,至於是個什麼樣的結果,等摩耶級服役之後自然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