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視野在《精確分析七龍珠是如何從一部搞笑漫畫轉變成熱血格鬥漫畫》提到過鳥山明老師嘗試將搞笑風格轉變為格鬥類風格。在《龍珠》連載之前,《阿拉蕾》連載之中就進行過創作《騎龍少年》這樣的試筆。
熟悉《阿拉蕾》的讀者應該都記得鳥山明老師頻繁的在作品中不斷抱怨畫不出新鮮的笑料了。而事實上的確創作搞笑類漫畫花費的精力要多得多,每一個故事都要想新的包袱與笑料,不比劇情類的,只要設計好大的框架,之後順理成章的推進劇情就可以了。
在鳥山明老師不斷的要求下,《阿拉蕾》終於可以結束連載,但是卻有必須在三個月之內推出新的臺柱作品,因為當時《阿拉蕾》人氣極高,鳥山明老師結束《阿拉蕾》的壓力其實並不亞於之後結束《龍珠》。而編輯部指明要求的元素也正好是「中國風味」和「功夫」這兩大元素,《騎龍少年》就成了完美的參考對象。
《騎龍少年》的創作時間是1983年,《阿拉蕾》的結束時間與《龍珠》開始連載的時間都是1984年,所以,也許是編輯部看到《騎龍少年》裡面的潛力,所以才做出讓鳥山明老師進行這一領域的創作的決定吧。鳥山明老師的編輯鳥島和彥先生其實眼光非常獨到,《阿拉蕾》的設定就是他建議鳥山明老師進行設計的,的確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鳥島和彥先生之後也成為了集英社的董事長,也應該跟《龍珠》的成功密不可分。
不過單純從《騎龍少年》來看,各方面其實都比較稚嫩,甚至在《阿拉蕾》裡面也可以用單獨的單元劇形式演繹這個故事不會有任何的突兀。
比如《阿拉蕾》裡面就出現過角色完全出演另外一個不相關的故事的情況,這種創作形式在《福星小子》裡面也偶有出現,雖然創作辛苦,但是也說明了搞笑類漫畫的開放性與擴張性都是很強的。
《騎龍少年》在人物造型及劇情上都借鑑《西遊記》太多,不如《龍珠》至少提煉出了不少自己的特有元素。
《騎龍少年》已經有了龍珠的原型,不過用法則完全不同。總之,如果《龍珠》如果真是按《騎龍少年》的套路連載的話,估計並不會太理想。
而殘酷的現實是,《龍珠》最開始的連載其實一直也不理想,幾乎差點被腰斬,全靠鳥山明老師與鳥島編輯緊急磋商,設計出了天下第一武道會的劇情,讓之前一直很鬆散的尋找龍珠的劇情一下子熱血了起來,這種對決式的比賽也幾乎成為了少年熱血格鬥漫畫的經典模式,之後的漫畫幾乎都逃不出這個框架。《龍珠》的人氣也從幾乎被腰斬一直攀升到了第一位,然後到《龍珠》的結束的時候,都一直成為著一個神話。
鳥山明老師也完成了他個人的偉大進化。了不起的鳥山明老師,之後的同類型漫畫家所做的事情都不過是在《龍珠》的框架下進行各種修修補補,刪刪改改的工作了,《龍珠》的偉大是空前的,但是不知道會不會是絕後的。
如果各位看完喜歡此文,請關注魅力視野及收藏本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