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就有很多痛苦的事情,比如每天一大早就要從溫暖的被窩裡起來,簡直要了親命。更可怕的是洗澡,就算開著浴霸吹著暖風,依然感覺瑟瑟發抖,沒有十分的勇氣都不敢脫衣服。
不過比起冷我還是更討厭靜電,那種觸不及防毫無心理防備下的電擊太!討!厭!到了冬天,你有沒有這種感覺,自己身上特別容易有靜電。
一、靜電是怎麼產生的?
靜電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世界上關於靜電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古希臘,自然科學家泰勒斯研究磁性時,發現用絲綢法蘭絨摩擦琥珀後能吸引輕小物體。
靜電
靜電就是一種,處於靜止狀態的電荷(流動的電荷就形成了電流),電荷聚集在某個物體就形成了靜電,帶靜電物體接觸別的物體時會發生電荷轉移,就會產生我們日常見到,火花放電現象。
產生靜電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摩擦,晚上脫衣服睡覺黑暗中常聽到噼啪的聲響而且伴有火花,早上起來梳頭,頭髮會經常「飄」起來越理越亂......
二、為什麼冬天的靜電這麼多?
既然靜電是摩擦產生的,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衣服都會摩擦。
但有個很明顯的感受是冬天靜電更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乾燥。
人在活動的時候皮膚和衣服就會相互摩擦,衣服上的原子就失去電子,原子核的內外電荷不平衡從而顯電性,但是夏天溼度高產生的電荷及時被水蒸氣帶走了。
但到了冬天,天氣乾燥、皮膚乾燥,皮膚上的汗也少多了身上產生的電荷不能及時被帶走,就會越積越多,這些電荷集中起來,一旦遇到與它們電性相反的電荷就會放電。
三、靜電有什麼危害?
雖然被靜電電一下,好像並沒有什麼的影響,但是對一些特殊的人群來說,靜電也是有危害的。
靜電會使血液的鹼性濃度升高而鈣質減少
特別是冬天靜電還會影響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嬰幼兒,需要特別注意防靜電。
靜電會吸附的大量塵埃,其中就可能含有多種病毒、細菌與有害物質,會使寶寶的皮膚起斑發炎。抵抗力弱的寶寶甚至有可能引發氣管炎哮喘和心律失常。
靜電對精神病、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也有影響,因為靜電產生的刺痛感,會讓人精神突然緊張,從而增加發病的風險。
四、為什麼我特別容易起靜電?
有兩類人更容易引起靜電出現:
皮膚乾燥的人
身體的靜電沒辦法很好的排出去,慢慢的就會很容易導致靜電的積累。當我們接觸到其他人的時候,就會有種被電打到的感覺了。
如果皮膚越水嫩含有的水分就越多,靜電就會比較容易通過身體被導入地下,就不容易有靜電。
身體缺氧的人
當我們運動,或者身體勞累的時候,會有缺氧的症狀,我們會大口的呼吸,就會產生一些正電荷,若是經常性的缺氧電荷積累過多電荷流動不出去從而出現靜電。
去除這些身上的靜電其實有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增加空氣中的溼度
在室內可以選擇用加溼器,讓空氣中的溼度保持在50%以上就能有效減少靜電。
開關門的時候先用鑰匙等金屬物體觸碰導電,握手或者與別人接觸時可以先摸一下牆,把身上的電導走,這樣就不會被「觸電」。
應儘量選擇純棉質地的衣物和家居用品,化纖的衣物更易產生靜電,而純棉衣物則不會。想要防止起床時頭髮和枕頭難捨難分,還帶著噼裡啪啦的電擊聲,不如換套純棉的床上用品吧。
使用過電器之後馬上洗漱,讓皮膚表面的靜電荷,在水中釋放掉。洗澡後在身上多塗抹一些潤膚乳,能有效防止衣服粘在身上。
最後記得最關鍵的一點:多喝水!是的!這是最靈驗的一招!皮膚水分充足能有效防靜電,除了預防感冒、肚子疼還可以減少靜電。emmmm,又多了一個喝水的理由呢!
好奇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