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漫威之前就已存在的10個電影宇宙

2021-01-09 電影角

漫威的成功片單幾乎就像復仇者聯盟的附帶損害清單一樣長:漫威不僅把二線、三線甚至四線英雄也變成頭牌,而且證明了團隊集結不僅可行,而且效果非常好;這些電影賺錢的力度甚至連託尼·斯塔克也會嫉妒。但MCU 的最大成功其實是其本身駕輕就熟的執行力,以及對電影宇宙的廣泛推廣普及。

現在似乎每個人都在打造自己的電影宇宙:華納兄弟以差強人意的《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不太順利地打開了DC擴展宇宙,傳奇已經開始朝著《金剛大戰哥斯拉》進發,《變形金剛》也大張旗鼓地拋出了共享宇宙,就好像大家真的關心他們的劇情一樣,而新《星球大戰》系列的外傳似乎和持續推進的續集一樣多。現在賣座大片的整體面貌都發生了變化,這一切顯然要歸功於漫威。

總之,不可否認,MCU確實普及了這種讓眾多電影延續某種聯鎖連續性的做法(其實直接抄襲漫畫的創意),但它絕不是第一個想到這樣做的。這麼多年來,不僅超級英雄交叉頻繁,其實早在鋼鐵俠首次與美國隊長互相挖苦之前,已經有很多其他電影系列打造了自己的共享宇宙,他們要麼是明顯向漫畫致敬,要麼就是為了製造更多樂趣。

為了簡單起見,這裡將"共享宇宙"定義為由兩個或多個單獨電影系列交叉構成的虛構世界,其中那些子電影系列既相互獨立,同時彼此之間又保持一致的連續性。

下面是出現在MCU之前的十個電影宇宙···

10.巨鱷戰狂蟒

誕生於90十年代末的《史前巨鱷》(1999)、《狂蟒之災》(1997)可以說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B級怪獸恐怖片,至於兩者的交叉電影《巨鱷戰狂蟒》很可能就少為人知了。

作為兩個頗有市場潛力的電影品牌,《史前巨鱷》和《狂蟒之災》系列均有4部獨立的電影,但製片方無力追加續集的預算成本,又想要榨乾兩個品牌的每一絲利潤,於是這些續集大多都變成了一堆廉價的電視電影。《史前巨鱷》系列從第二部開始就改在小螢屏上播放,《狂蟒之災》系列稍微好一點,至少第二部還是一部像樣的銀幕電影。

到了2015年,美國的巨型食人鱷魚與亞馬遜流域的叢林巨蟒終於在恐怖喜劇片中《巨鱷戰狂蟒》交鋒,可惜這時候兩個怪獸的品牌號召力已經揮霍殆盡,所以這部理應很有噱頭的《巨鱷戰狂蟒》也只是一部少人問津的電視電影,它既是這兩個系列的第五部電影,也是兩者的終結篇。

9.東寶怪獸宇宙

東寶怪獸宇宙基本就是由哥斯拉的昭和系列電影(因這些電影都製作於1989年昭和天皇死亡之前而命名)構成的,時間軸從1954年的首部《哥斯拉》一直到1975年的《機械哥斯拉的反擊》。

除了《哥斯拉》、《哥斯拉的反攻》、《摩斯拉對哥斯拉》和《機械哥斯拉的反擊》之外,昭和系列的大部分電影都比較輕鬆。從《三大怪獸:地球最大的決戰》開始,哥斯拉逐漸演變成了一個更友善、更有趣的反英雄(這個過渡通過《哥斯拉之子》得以完成,在這部電影裡他成了一個好的角色),而且隨著歲月的流逝,它更演變成一個擬人化的超級英雄。

《三大怪獸:地球最大的決戰》的重大意義還在於引出了哥斯拉的頭號敵人、該系列的主要反派王者基多拉。《哥斯拉之子》和《怪獸大進攻》等電影更針對年輕觀眾,其特點是哥斯拉的兒子迷你拉出場了。《哥斯拉對機械哥斯拉》值得注意的是它引出了哥斯拉的機械勁敵、該系列的次要反派機械哥斯拉。

東寶怪獸宇宙還有一些並非以哥斯拉為主角的電影,雖然哥斯拉沒有出現,但可以看到與哥斯拉系列相關的許多怪物,其中三個魔斯拉、拉頓和巴朗都是先有自己的獨立電影然後才與哥斯拉交叉,另外三個巴拉剛、曼達和哥羅龍在他們的首部電影中則擔任反派或次要角色。

8.環球怪物宇宙

在近幾年興起的所有MCU 模仿者中,環球的電影計劃顯然令許多人覺得詫異。環球試圖為其經典的銀幕怪物們創建一個大規模的共享宇宙;由陰沉的盧克·埃文斯飾演的《德古拉元年》,結尾將修正主義的弗拉德起源故事放置在了充滿更大預言但又複雜乏味的現代世界中,以宣告其重啟《木乃伊》和《隱形人》的計劃。可惜在《德古拉元年》出師未捷之後,今年的《新木乃伊》同樣開局不利。

事實上,說環球借用漫威的創意並不準確。畢竟,這些怪物本就有一個共享的大宇宙。現在的環球黑暗宇宙只不過是對曾經的怪物宇宙進行重啟。早在三、四十年代,環球製作了一系列經典恐怖電影——《吸血鬼》、《科學怪人》、《狼人》、《隱身人》、《木乃伊》,最終讓他們在幾部質量參差不齊的電影中進行了交叉,而且這些影片大都沒有過於宣揚這種當時還很新奇的噱頭。

由於各種不同的電影分享少數幾位演員(鮑裡斯·卡洛夫是弗蘭肯斯坦的怪物,古斯塔夫·尼曼分飾木乃伊和科學家;貝拉·路高西既是吸血鬼也是弗蘭肯斯坦的怪物),結果每個怪物的電影數量都很多,整體的連續性一團糟,但在1943 年,當《科學怪人大戰狼人》上映時,沒有人真的在意這些問題。於是《科學怪人之家》,《吸血鬼之家》和《兩傻大戰科學怪人》接踵而來。

7.Bongy Westphall宇宙

漫威電影宇宙目前已上映15部電影,第三階段還有7部電影即將到來。這無疑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如果假設超級英雄電影繼續保持這樣的勢頭,未來漫威會有更多票房大賣的影片。但這些數字並不足以使漫威拔得頭籌。事實上,即使漫威繼續按照目前一年三部電影的速度推進,要到2027 年才能趕得上Bongy Westphall宇宙的電影數量。

Bongy Westphall宇宙是滿月娛樂(Full Moon Entertainment)發行的幾個惡名昭著的C級恐怖片系列相互交叉的虛構宇宙。其中最主要電影系列是《魔偶奇譚》(十部電影)和《入侵異次元》(七部電影),主要通過一系列角色對決與其他影片聯繫在一起。

該宇宙的最後一部電影於2013 年面世,意味著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新電影。雖然這些電影並不具有特別強烈的現實感,但是它們形成的動機非常有趣;像漫威一樣,該系列主要是製作人出於渴望複製漫畫的連續性而構建的。

這個宇宙完全算不上成功,卻持續推出了44部電影,所以粉絲們選擇以《波城杏話》中的小孩湯米·韋斯特法爾來為這個龐大的電影系列命名,因為那部劇的結尾最終揭曉,整部劇裡的大部分明星客串和大多數情節都只是發生在韋斯特法爾的腦海裡。

6.塔倫蒂諾的多層次宇宙

你聽說過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都存在於同一宇宙的粉絲理論嗎?他的作品有些(《落水狗》、《低俗小說》、《危險關係》、《無恥混蛋》)屬於原生電影宇宙,而有些(《殺死比爾》,《死亡證據》)則是電影中的電影(至於《被解救的姜戈》和《八惡人》歸於哪一類仍在辯論中),一些人認為所有這些電影構成了一個暴力和髒話放任自流的虛實相間的世界。

這絕非毫無價值的粉絲猜想;導演自己也一再聲明,這種情況不僅屬實,而且他一直有意為之。他的電影彼此之間的銜接非常有意思;既不拐彎抹角,也不會頻繁發生,總是有意挑逗影迷,既保證觀眾的焦點一直在所看的電影上,同時也確保他們能明顯注意到交叉進來的內容,就像是從另一方面展示了塔倫蒂諾熱衷於向他自己喜愛的電影致敬的嗜好(例如他自己出演《八惡人》)。

最能證明這個共享宇宙理論的關鍵元素來自於塔倫蒂諾的早期電影——金先生是文森特·維加的哥哥,《殺死比爾》是米婭·華萊士失敗的試播集《霹靂五嬌娃》的電影版本,不過大多數潛在的線索和元素基本都隱藏在影片的背景中(取決於你怎麼去解讀)。

5.View Askew宇宙

塔倫蒂諾樂於安插一些只有他這樣的人才能領會的線索,而他的同齡人凱文·史密斯則全面實施了一個共享宇宙的概念。史密斯是一個資深漫畫迷,沉溺於通過一些類似但不一定相關的電影將聯鎖連續性的想法搬上大銀幕,View Askew宇宙就是他的成果(以他的製片公司名稱命名),只不過這個宇宙主要講述他們X 一代的故事,而非超級英雄電影。

從在電影節上引起轟動一炮而紅的《瘋狂店員》開始,史密斯的前五部電影(和《瘋狂店員2》)構成了這個以新澤西為中心的廣闊電影宇宙,這個宇宙主要由出現在全部六部電影中的傑伊和沉默鮑勃聯動。為了擬合人物角色,影片之間也出現了一些混亂的連接,例如同一演員飾演不同角色,諸如此類,但懶散的史密斯(沉默鮑勃)表示這樣反而更能體現他的本意。

View Askew宇宙只有史密斯的粉絲才會真正喜歡,近幾年他導演風格的奇怪轉變也於事無補,但他的成功不可否認; 他早於漫威十多年打造出了自己的電影宇宙(Bongy Westphall宇宙雖然起步較早,但是直到後來才真正開始嘗試搭建共享宇宙)。

4.銀翼殺手宇宙

僅用幾個描述性的詞語搭配範吉利斯暗示性的配樂,《銀翼殺手》就成功打造出了一副和其他科幻電影中的世界一樣詳盡充實的銀河景觀。魯特格爾·哈爾"雨中淚"的獨白簡直就是一場令人回味的精彩演講,其中的許多經典元素,像「獵戶座的肩膀」、「唐懷瑟星門」,儘管這是第一次聽到,但也會深深地烙印在你的腦海裡。而且,《銀翼殺手》並不是唯一一部設置在這個充滿複製人的制度化宇宙中的電影。

1998 年,保羅·安德森製作了一部缺乏特色、很容易被人遺忘的科幻動作片《兵人》,由《逃出洛杉磯》時代的庫爾特·拉塞爾主演,如果不是其中一個關鍵元素,現在這部電影幾乎根本不值得一提:影片中挑逗地提到了「唐懷瑟星門」,將其穩穩地放置在《銀翼殺手》的世界中。兩部電影的編劇都是大衛·韋伯·皮普爾斯(證明甚至大師也有失手的時候),《兵人》被視為一部"衍生的支線續集",這部諱莫如深的續集據說是要建立起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銀翼殺手》世界的進一步擴展還不止於此。《普羅米修斯》的宣傳材料中也提到了製造複製人的泰瑞集團,似乎預示《銀翼殺手》將會取代《鐵血戰士》系列與《異形》發生交叉,不過鑑於那些電影的時間線(《銀翼殺手》設定在2019 年),所以這很可能只是一個彩蛋。不過《銀翼殺手2》已定於今年上映,就看它如何擴大展開這個宇宙了。

3.佛萊迪大戰傑森

製作一個共享宇宙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連續性;與標準的線性電影系列不同,交叉重組需要更多的心思,不只是參照上一部電影的結局然後把一切都混為一體那麼簡單。除非,你是將兩個完全不一致的系列匯聚在一起,那樣他們是否匹配基本已經無足重要了。

每一部《13 號星期五》新續集似乎都將前幾集鄙夷的東西推崇為亮點;傑森的年齡反覆變化,他的多次死亡也被習慣性地無視,因為電影公司意識到他們還想要更多續集(在《星期五末日》又多出了兩部電影)。《猛鬼街》也沒有好到哪兒去,不僅許多逆轉的結局沒有解答,對已有的劇情細節也視若無睹,使這個越來越粗製濫造的殺人狂電影系列越發乏味無聊。即使是韋斯·克雷文再次擔任導演的《猛鬼街7》也讓人意興索然。

所有這一切意味著《佛萊迪大戰傑森》不僅是一次混亂的交叉,也是一部相當拙劣的恐怖電影。雖然依舊延續了各個常規角色的線索,但整體故事走向全憑編劇的感覺。所以,這不是一個成功的共享宇宙,而你不得不佩服環球傳統怪物宇宙的持久續航力。《佛萊迪大戰傑森》是這兩個長壽系列的最後一部電影,然後兩者都經麥可·貝之手來了一次一本正經的重啟。

2.異形對鐵血戰士

當彩蛋不僅僅是彩蛋,那麼它就成為了一個衍生系列的基礎。在《鐵血戰士2》中,肆虐洛杉磯的鐵血戰士的船艙裡驚喜出現了一根顯而易見的異形頭骨。雖然在此之前的漫畫裡已經讓這兩個外星怪獸彼此較量了,但這次銀幕上的明確暗示更讓人興奮;得益於官方電影的默認,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的橋段開始頻繁出現在漫畫和遊戲裡,並最終成為電影。

突然間異形(當時已經有了四部風格各異的電影)和更常規的科幻動作混搭風格的鐵血戰士開始存在於同一個世界裡,通過一個複雜的背景故事將他們聯繫在了一起,由此推出了兩部垃圾電影。也許《異形大戰鐵血戰士》最糟糕的影響是導致原本很可能非常精彩的《異形5》徹底擱淺;雷德利·斯科特在九十年代末期想要製作一部有意義的異形起源故事,但由於福斯堅持與鐵血戰士交叉,於是不了了之了。

但《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完全是浪費時間,而且現在基本已經被持續分開推進的《異形》和《鐵血戰士》系列徹底忽視了(斯科特的《異形5》成了《普羅米修斯》,全面改寫了兩部《異形大戰鐵血戰士》裡的設定),但也不能無視它的重要性,至少它證明了這兩個系列可以匯集在一起,可以取得票房上的成功。

1.X 戰警

在我們為漫威電影宇宙歡呼的時候,我們似乎忘記了,漫威並不是第一個以共享宇宙的理念部署影片的超級英雄電影系列。第一的榮譽當歸於《X 戰警》系列(雖然理論上《超人》系列也派生出了《女超人》,但就凝聚力和目的性來說,它基本被排除了)。《X 戰警》系列引發了現代超級英雄電影的復興,並通過早在《鋼鐵俠》之前就已經在策劃的前傳《金剛狼》將之提升到了世界擴展的領域。

X 戰警電影宇宙沒有MCU這麼有影響力,部分原因在於《金剛狼》太糟糕,而且他們尚沒有真正掌握電影宇宙的規則,例如《死侍》基本脫離了整體的連續性,其他衍生電影也大多前景不明。現在《X 戰警》系列仍然能夠緩慢向前推進,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MCU給了超級英雄類型電影注入了強心劑,但不可否認福斯在漫威之前大力推廣超級英雄電影的貢獻。

其實,雙方幾乎是同時開始著手打造自己的電影宇宙。漫威漫畫最初於2005 年宣布將利用他們剩餘的漫畫角色(當時改編的首選是美國隊長和怪博士)獨自製作電影進軍電影行業,大約在同一時間《金剛狼》前傳項目也開始策劃,也就是說它可能早於MCU 。不過《X 戰警》本就已經奠定了X 戰警共享宇宙,《復仇者聯盟》依然要甘拜下風(儘管《金剛狼》晚於《鋼鐵俠》和《無敵浩克》面世)。[Alex Leadbeater]

還有其他系列交叉早於MCU的嗎?歡迎在評論中與我們分享。

相關焦點

  • 在鋼鐵俠之前,漫威電影宇宙有哪些超級英雄已經存在了?
    《鋼鐵俠》是漫威電影宇宙的開山之作,主角託尼·史塔克更是首位引入漫威電影宇宙的超級英雄。不過按照電影宇宙的時間線來講,託尼·史塔克並不是電影宇宙中的首位超級英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他之前,電影宇宙中已經存在了哪些超級英雄吧。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成為超級英雄的時候要比託尼早得多,他出生於1918年7月4日,在二戰的時候就開始對付九頭蛇、紅骷髏了。不過九頭蛇的飛機墜海後,他也隨之冰封了70年,甦醒後才繼續以美國隊長的名義戰鬥。
  • 在鋼鐵俠之前,漫威電影宇宙有哪些超級英雄已經存在了?
    《鋼鐵俠》是漫威電影宇宙的開山之作,主角託尼·史塔克更是首位引入漫威電影宇宙的超級英雄。不過按照電影宇宙的時間線來講,託尼·史塔克並不是電影宇宙中的首位超級英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他之前,電影宇宙中已經存在了哪些超級英雄吧。
  • 如果DC在漫威之前推出電影宇宙會怎樣?
    不論你喜歡與否,都不可否認,漫威電影宇宙已經改變了整個電影行業。除了看似無限期地消除了超級英雄審美疲勞之外,還為商業大片注入了更鮮豔奪目,更有趣好玩的基調,使極客文化崛起成為好萊塢的主導力量,並且普及了共享宇宙的概念,交叉聯動的想法不再局限於超級英雄領域;各大片廠爭先效仿,從不成器的環球怪物宇宙到潰不成軍的變形金剛宇宙,無不是眼紅漫威。
  • 漫威宇宙10年19部電影,黑暗宇宙第一部拍完就「夭折」了...
    在復聯3之前,漫威花了10年,用18部電影打造了漫威電影宇宙。正因漫威宇宙開了個好頭,好萊塢也從此前的系列電影,到如今打造的各類「電影宇宙」。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也把新的探索方向放在打造「新世界」上,他們要的不僅是一部電影的展出,而是一個世界觀。在這裡面,有著多部電影和無數的架構,還有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DC宇宙超級英雄系列除了漫威,同樣有名的還有DC宇宙,但它也一直是被前者「打壓」的。
  • 漫威電影宇宙編年史:宇宙大爆炸到泰坦星消亡
    今天這篇文章也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最開始想要詳細的分析一下每部電影的時間線,結果後來一想,直接分析一下漫威電影宇宙的歷史吧。漫威電影十年  雖然按照電影中的主要時間線來說,漫威電影宇宙的開篇應該是《美國隊長1》的二戰時期,不過任何一個世界都是從無到有慢慢發展而來,漫威電影宇宙也不例外,不同的電影以及相關美劇當中都曾經提及過這個宇宙的歷史,
  • 漫威爆料:漫威電影宇宙第四階段將包括至少3個不同的宇宙
    之前在《蜘蛛俠:英雄遠徵》中小蟲和神秘客調侃了多元宇宙之後,MCU將會進入第四階段,至少會有三個不同的現實世界。漫威需要解決的幾個大問題!在漫威電影宇宙的第四階段,至少會有3個宇宙。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和《蜘蛛俠:英雄遠徵》的無限傳奇結束後漫威電影的第四階段將以一些熟悉的面孔回歸新的冒險經歷和新角色的引入為特色。粉絲們也期待著這部電影能充分探索多元宇宙。
  • 《蟻人》系列在漫威宇宙屬於什麼樣的存在呢?
    一般來說,能擁有自己個人系列電影的超級英雄,要麼就是人氣非常高的,要麼就是電影成績非常亮眼的。不過當中也有例外,那就是漫威宇宙的《蟻人》系列。不上不下的蟻人原作漫畫中的初代蟻人(即電影的皮姆博士)雖然是復仇者聯盟的創始人,但鑑於電影對此設定有做修改,所以在漫威宇宙中登場的是二代蟻人斯科特。
  • 怎麼評判漫威電影《毒液》?看正片之前你應當知道的4個知識
    漫威電影《毒液》已經在大陸上映了有一段時間了,雖然之前有《鐵血戰士》、《胡桃夾子和四個王國》、《滴答屋》,但是無一例外的口碑都不太好的撲街的,所以《毒液》的到來成功的挽回了11月好萊塢大片的聲譽。那麼《毒液》究竟怎麼樣呢?大家在看正片之前知道這6個細節是相當重要的。
  • 漫威電影宇宙系列正確觀看順序 漫威電影宇宙時間軸四階段整理
    漫威電影宇宙的正確觀看順序,漫威世界已經走過十年的路程了,從2008年的《鋼鐵俠1》到2018年的《復聯3》,漫威電影已經走完了前三個階段,上映了超過20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你是否對這些電影之間的關係有所疑惑,沒關係,讓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漫威電影宇宙的時間線吧,這樣你能更好的觀看漫威電影。
  • 不再是1,漫威電影宇宙已打開了這些新時間線
    在《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後,坐實多元宇宙存在。現在的漫威電影宇宙不再是只有1條時間線,而是開啟了之前主時間線外的新分支時間線。MCU初始時間線。而洛基之前原本的人生軌跡,也會因此改變。(也就是說,他的以後可能就不再有初始時間線裡,和索爾的那些冒險了)2014版滅霸的時空旅行。在得知來自未來復仇者們的計劃後,2014版的滅霸竊取了他們的時空穿越技術,跳到了2023年。
  • 漫威電影宇宙時間線——觀影順序
    包括電影,電視劇和短片。你可能需要花費整個夏天。漫威電影宇宙是一個巨大而壯觀的怪獸,一個跨越時間和空間的星系。電影中不僅穿插了很多電視劇,而且時間線也很緊湊:《蟻人2:黃蜂女現身》的設定比電影的時間還要早,而《驚奇隊長》則回到了90年代。《復仇者聯盟3:終局之戰》有一個5年的時間跳躍,這意味著漫威電影宇宙將在未來突然發生。然而,我們正在迎頭趕上。(除了《黑寡婦》,它又回到了過去。)。
  • 不再是1,漫威電影宇宙已打開了這些新時間線
    在《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後,坐實多元宇宙存在。現在的漫威電影宇宙不再是只有1條時間線,而是開啟了之前主時間線外的新分支時間線。鋼鐵俠》開始,一直持續到《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由20幾部電影和多部電視節目組成,涵蓋了MCU的主時間線。
  • 漫威宇宙最強top.10:宇宙五大神僅第9,第一就是個塗改液
    隨著《復仇者聯盟》、《銀河護衛隊》、《雷神》、《蜘蛛俠》等漫威英雄系列電影的不斷推出,中國的漫威粉絲也多了起來,然而《奇異博士》才是開啟了另一個全新的漫威宇宙觀,粉絲們也對漫威宇宙人物的實力討論越發熱烈,那麼在漫威宇宙最強top.10人物是誰?在漫威宇宙裡無數個平行世界中誰才是最強大的存在?
  • 《新變種人》或提前加入到漫威電影宇宙
    在小夥伴們的注意力都被《X戰警:黑鳳凰》給吸引過去的時候,可曾有人還記得迪士尼和福克斯的交易完成之前,福克斯還有著另一部X戰警宇宙電影《新變種人》。已經太久沒有這部電影的消息了,以至於許多人都不確定《新變種人》電影是否還有重見天日的時候。
  • 漫威:漫威電影宇宙的智囊擔當,他的智商,將代替託尼和班納
    #隨著鋼鐵俠的一聲響指,漫威電影宇宙第三階段在觀眾的心中算是真正結束了,雖然還有一部蜘蛛俠英雄遠徵,但是鋼鐵俠的響指響起,他的死亡就是觀眾心中真正的漫威電影宇宙結束。隨著鋼鐵俠的死亡,以及滅霸的爍滅,漫威電影宇宙之中兩位「被知識詛咒」的人都離開了,而漫威的電影宇宙裡有很多高智商的人,但像是託尼這般智商超群的人似乎沒多少了。託尼史塔克在電影裡面擔任的角色形象一直都是智囊,他的聰明才智是全世界裡數一數二的,筆者不敢說他是最聰明的,因為漫威漫畫之中的確存在更聰明的角色。
  • 《復仇者聯盟4》之後的漫威電影宇宙:老人離去,新人輩出
    漫威影業對於漫威電影宇宙來說,2019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雖說2018年是漫威電影宇宙10周年,《復仇者聯盟3》也刷新了漫威電影票房的新紀錄,不過漫威電影宇宙真正的改變將會發生在2019年。今天美叔跟大家聊一聊漫威電影宇宙將會在2019及之後發生哪些變化。漫威影業總裁凱文·費奇(Kevin Feige)早在2014年就已經宣布規劃完了整個漫威電影宇宙第三階段,第三階段的最後一部電影就是將要在今年上映的《復仇者聯盟4》,在這一階段結束之後,整個漫威電影宇宙將會迎來巨大的變化,下面美叔給大家一一介紹和分析一下。
  • 外國有漫威電影宇宙,國內也模仿,「宇宙」其實在網文圈早已出現
    想必小夥伴對於漫威電影宇宙肯定是不陌生的,因為漫威電影的流行,讓越來越多人了解到了什麼是電影宇宙,了解到了電影宇宙的實用之處。其實在漫威電影宇宙出現之前,世界上並不是沒有類似電影宇宙的設定在,只是這種設定一般被稱為「聯動」或者「客串」,或者當成「外傳」之類的東西。是漫威影業在2008半年將《鋼鐵俠》推上大銀幕並且取得成功之後,才開始逐漸建立起來的一種完整的電影設定,並且開始流行起來。
  • 選漫威電影宇宙人氣排前10的英雄,我是這10個,你呢?
    在漫威宇宙中,其實拋開一些角色在美漫界多年的人氣積攢來說,其實單純的論漫威電影宇宙中的角色設定,要論十大人氣最高的英雄,可能很多人的人選都是差不多的。顯然,這裡面對於鋼鐵俠來說,在電影宇宙中的人氣是毋庸置疑的,不論是在鋼鐵俠這個角色對於漫威電影宇宙的意義還是演員小唐尼在整個過程中堪稱傳奇的經歷,都是足以讓「鋼鐵俠」這個角色在整個漫威電影宇宙中有足夠的底氣,成為不少心目中的人NO.1。
  • X戰警要想回歸漫威電影宇宙,這3個「攔路虎」得先解決!
    這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有福克斯電影手中此前掌握的漫威X戰警系列角色IP的版權,因此,這也是間接幫助漫威擁有了去擴大未來電影宇宙版圖的一個底氣!但與此同時——我們能夠看到的是X戰警版權的回歸,看不到的是漫威電影宇宙會如何去設定「X戰警」接入漫威電影宇宙的方法。
  • 電影宇宙那麼多 為什麼漫威的最火?
    ,至今19部漫威超級英雄作已在全球拿下161億美元的票房,平均單部輸出8.48億美元。目前,除20世紀福克斯外,華納、索尼、環球、派拉蒙都已宣布了自己旗下的電影宇宙計劃。DC擴展宇宙平均單部票房:7.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