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曾經給大家開箱,這兩年給孩子剁手的那些數學、邏輯啟蒙玩具/教具,這篇文章特別受歡迎。
比如我上次在文章中介紹的,我和老公都一度被難住的「立體俄羅斯」育腦塔。
另一個是日本原裝進口、果果特別愛玩兒的自建迷宮。
日本公文式到底是什麼?
很多媽媽可能聽說過「日本公文式」,但不知道具體是什麼。
「公文式」聽上去很像公文、公式,很呆板,其實只是來自創始人的名字而已。
恰恰相反,「KUMON公文式教育」不但不呆板,還非常有意思。它不但在日本,甚至在全球都赫赫有名的一種學習方法,尤其以數學和邏輯推演見長。
全球各地都有實體店,面向各年齡段的孩子提供線下課程。
那麼公文式教育究竟好在哪裡呢?
簡單來說,公文式教育有這麼幾個鮮明的特色:深挖邏輯、因材施教、自我學習、快樂學習。
公文式起源於1955年,有一名高中數學老師公文公。他的長子上小學二年級,數學成績卻不好。他決定自己給孩子編寫一套數學習題集。
非常特別的一點是,作為一個老師,同時也是父親,公文公從自己的學習經驗、教學經驗中深深體會到,讓孩子在外力的逼迫下去做題並不是好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能夠不依賴於他人的教導、靠自己的力量學習,這樣才能獲得紮實的學習力。所以他在編輯教材的過程中,特別注意吸引孩子的專注力、動力。
結果,兒子每天用30分鐘完成父親編寫的材料,不但成績好了,還培養出自律學習的習慣,尤其是學習力獲得了巨大提升,後來到了小學六年級時已經能獨立解答高中數學題,從學渣變成了學霸。
鄰居看到公文毅的進步,紛紛請求公文公幫助自己的孩子。於是,公文公邀請附近的孩子到自己家裡來學習。一段時間後,這些孩子的學習力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三年後,公文公在大阪開了第一家公文式中心,致力於讓孩子們學習適合自己能力的內容。此後,在60年裡,公文式學習法從日本傳播到了全世界。
甚至在教育資源一流的美國矽谷,也獲得了極高的人氣。
公文式教育發展到現在,非常有特色的一點就是,獨立開發的公文式教具。
這些教具全都秉承公文式教育理念,並不是沉悶地背公式、計算,而是一邊動手一邊動腦,能夠深挖孩子的邏輯推演能力;同時又特別好玩兒,培養孩子主動探索和學習的興趣。
今天介紹的兩個玩具,都是源自公文式教育理念的。尤其是迷宮玩具,是日本原版進口的公文式教具。
先說最近新入的這個迷宮玩具。(適合年齡:4-99歲)
是原版進口的日本公文式哦!裡面的說明書、質保材料都是日文原裝的。
孩子們都愛玩兒迷宮,但這個迷宮好在哪裡呢?
首先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特別強調培養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然後市面上其他常見的立體迷宮,都是固定的,玩過一遍就套路了。可這個迷宮是可以拆掉、自己搭建的,也就是能夠變化出無窮的關卡!
一共能有多少種呢?公文式自己的官方統計是26,000種!兩萬六,是不是特別牛!
這種靈活性真的能讓孩子特別喜歡,玩兒得停不下來。(你看果果通關後,有成就感的笑容)
雖然官方推薦年齡是5歲+,但我給果果玩過之後,覺得4歲就可以了。
這個玩具怎麼玩兒呢?首先打開盒子,可以看到1個迷宮底板、65片木質插片和5個球。
注意,大家收到時,包裝不是這樣的,插片是散落在外面的,模板也是大張的。我這是使用一段時間後,自己收納的。這個袋子是玩具自帶的,大家也可以這麼放,以免丟失配件。
玩法就是把這些插片插到底板上,做成迷宮,然後用小球去走迷宮,從入口走到出口就通關。
同樣是看似簡單的構成,但玩法卻不簡單——首先孩子要完成搭建迷宮的步驟,然後還要有能力走出這個迷宮,這其實根本就是兩套玩法:
在搭建的時候,孩子要動腦設計、動手拼插,玩法更接近積木類玩具;而走迷宮的時候,就完全變成解謎玩法,而且要孩子通過控制面板來操縱小球的方向、走岔路口,其實並不容易,特別考驗眼手協調和肌肉發育。
特別有意思的是,孩子自己搭起來的迷宮,很可能自己走不出去。
果果就是這樣。搭迷宮的時候可開心了,拼插積木孩子都愛玩兒啊,然後設置障礙這種給別人難題的感覺,小淘氣包們也特別有癮。有時候就亂插一氣。
等到自己去走迷宮的時候,才發現:哎呀,剛才那個路口我幹嘛要建那麼複雜啊,這個小球不停指揮,就是過不去啊!這條路又為什麼不通呢?
走不出迷宮就偷偷上手,重設小球位置的果果▽
有這麼幾次下來,孩子會重新思考,我該怎麼搭建這個迷宮才合理?
我要設計哪些路是好走的,哪些路是故意迷惑別人的?要不要暗藏一些捷徑呢?
在這個過程中,邏輯、策略、巧思,統統都要用上。孩子玩兒著,不知不覺就獲得了思維鍛鍊。
大家也不用擔心很難。這個迷宮給孩子們提供了一些模板做引導,讓孩子逐步熟悉這個玩具,很快就愛上自由發揮了。
一開始的模板會佔據整個面板,留出能放插片的位置相對較少,而且有顏色提示,孩子很快就能上手造出一個迷宮。
模板是雙面都有圖案的,上圖果果用的是森林那面,反過來是街道:
然後就可以替換難一點的模板,可以看到小球的通道變窄了,阻礙的插片更多,要走出迷宮也更費腦子了。
然後是一些小型模板,可以裁開的,這樣可以局部使用,也沒有固定方向。可以隨意變換位置,給孩子更高的自由度去發揮。
果果使用局部模板搭建迷宮。
最後就是孩子徹底脫離模板,可以自己發揮無限創意,獨立建造迷宮。
各種長短不一、顏色不一的插片,像彩虹一樣吸引孩子的眼睛,也給迷宮提供了無限變化。
數量上在說明書中都有說明,大家可以比對。
因為是原版進口的,說明書是日文的。大家不用擔心看不懂,品牌給咱們提供了中文的電子版,下單後可以微店找客服索要。
產品的做工非常好,迷宮邊框採用了天然的櫸木材質,都是圓角處理,不會傷到孩子。
插孔板和插片都採用了MDF材質,它們摸上去光滑,沒有任何毛刺,孩子可以放心地玩。
滾珠也採用的是櫸木材質,所以比較輕盈,容易滾動,有專門的收納袋。
特別說明一下,插片有個別出現下圖情況屬於正常,我家的也這樣,不是質量問題。如果特別吹毛求疵不建議購買。
不得不說,日本人做設計真的很細心。這是包裝裡面的小紙條,說的是什麼呢?
就是裡面有一包幹燥劑,大家千萬不要當配件,記得玩具開包後把這個處理掉,免得孩子誤食造成危險。特意用非常醒目的粉色紙條單獨提示,而沒有寫在很多人不會看的說明書中,真的對安全問題特別重視了。
大家開封後,可以像我這樣,把東西都收納到模板的袋子裡,這樣就不會丟了。
而且我特別建議外包裝的紙盒不要扔。除了好收納,玩的時候把紙盒子放在桌子上讓孩子接著。
這樣小球通關後,走到洞洞那裡會漏下去。有紙盒接著就不用滿地找小球了,避免丟失。
強烈推薦給大家。你一定會看到孩子動腦、動手後,因為滿滿的成就感,發出的會心笑容。
再說這個看似簡單的育腦塔。(適合年齡:3-99歲)
包裝和iphone xs max比大小▽
這個育腦塔在我家已經有快兩年了,果果一直在玩兒。
孩子因為這個玩具,著急過(拼不好的時候),也特別有成就感過(表情特別得意,比V讓我拍照),可我今天寫文章的時候去找了一圈照片,筆記本裡沒找到,真想給大家曬曬。
因為第一次給果果玩兒的時候,我是有些擔心的。玩具推薦是3歲+,但我覺得真不算簡單,畢竟我和老公都曾經一時被卡住過。
而且這個玩具看上去不是很有吸引力,沒什麼聲光啊、變形啊,總之就是特別樸素,就這麼幾個木頭塊。沒想到果果特別喜歡玩兒,一關一關地挑戰。而且戰績比我想像中好。
從她三歲到現在也有兩年了,雖然依舊沒能獨立通關三星關卡,但什麼時候拿出來,孩子都是很有興趣,能耐著性子、集中精力去思考。我覺就很厲害了。
這個玩具的玩法看似很簡單,就是一個柱形體的容器,將一些異形積木擺進去,最後要填滿這個長方柱。
異形積木一共沒幾個,滿打滿算才11塊,另外還有兩個原木色的填充物,是降低難度用的(後面再說)。
可是就這樣簡單的一個構造,能玩出多種變化呢?一共74關!沒錯,74!
配套的日文原版說明書上有所有關卡圖解,簡單易懂▽
你覺得很簡單?好像看上去怎麼搭建都行?
不是的!這些異形積木必須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和空間方向排列,才能搭建好,錯了一點兒都不能嚴絲合縫。
自己真玩起來就知道燒腦了。我下面拍的只是第一關,如果搭建的方向、順序有一點兒不對,就不能平整。
這個玩具在玩兒的時候,特別考驗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
我之前帶大家團過一個德國的啟智教材,叫《玩轉思維遊戲》,裡面就有類似內容。
這是國外從學齡前教育就非常重視的一個知識點,而我們小時候往往要等上中學,在學習立體幾何之後才正式教。
空間思維也稱「多元思維」、「全方位思維」、「整體思維」、或「多維型思維」,是指跳出點、線、面的限制,能從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也就是要「立起來思考」。
一個經典的心理旋轉測試,用以測量空間智力的度量之一
寫數學啟蒙的時候我說過,「數感」是非常重要的,而數感和空間思維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
國外科學家認為早期空間思維能力,可以預測孩子長大後在數學方面的表現。例如,擅長心理旋轉(mental rotation,在腦海中旋轉圖形)的學生,在科學課程方面表現會更出色。
之前咱們團過的磁力片,對培養孩子的空間感就特別有好處。
而這個育腦塔,則是用遊戲形式的考題,來培養和考驗孩子的空間邏輯。
我覺得比起之前書本上的平面題目,更加直觀、方便,而且還需要親自動手,培養動手能力。
尤其是要解開每一關,完成每一次搭建,都需要非常細心的觀察。孩子要飛速運轉大腦才行。
而且我發現,這個遊戲其實是一直試錯的過程。就像我前面說的,果果一開始拼不好,也會發脾氣。然後我就會陪著她、引導她再試試。
孩子能夠堅持下來,越挫越勇,不知不覺就培養了抗挫能力。最後終於完成的時候,又特別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關於玩法:
玩法很簡單,就是把這些立體的、異形的俄羅斯方塊,都放進這個中間留空的稜柱中。
說明書中有展示全部的關卡,也就是搭建方法,一共分成三種難度,最高的是三顆星。
除了彩色的俄羅斯方塊,玩具還有兩個原木色的填充塊,是降低難度用的。
這樣把填充塊放進去,需要我們去自己搭建的部分就少了。每放入一個填充塊,就能降低一顆星的難度。
可以讓孩子從一顆星開始嘗試。逐步升級。
一顆星有14關,叫做五段,也就是需要五塊彩色積木;兩顆星有26關,叫做八段,需要用八塊彩色積木;三顆星有34關,叫十一段,會用上全部的彩色積木。
真不用擔心會玩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有興趣也可以試試,3-99都能玩兒,能玩一輩子!
這套產品是天然櫸木的,做工是很不錯的。沒有毛刺扎手什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