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資深記者,2016年4月初赴俄羅斯、烏克蘭採訪車諾比核事故30周年,行跡從俄羅斯南部布良斯克地區,到烏克蘭基輔和車諾比。
綠色和平專家艾利克斯測試樹木的輻射量。
她熱心地分享「經驗」:「森林裡的蘑菇,摘回來以後冷凍,解凍後,輻射量就會下降。」
「是真的哩!」她很認真地說。(這種說法並無科學依據)
人們砍伐販賣禁區裡被輻射的樹木
在布良斯克的森林裡,一塊指示牌上清楚標識著:危險,此處輻射量為43.2 kBq/㎡(超過40即為定義為「高」)。
「按法律規定,這裡是禁區。」護林員尼克拉(Nikolay Makarenko)說,這裡的輻射量是正常值的六倍。但是還是有很多本地人到這裡來非法伐木。「他們才不管是不是危險,他們要用這些木頭蓋房子、取暖,或者把這些帶著輻射的木材賣到別的地方去。」
護林員尼克拉,他曾經是森林消防員。
「制度上漏洞很多,非法伐木屢禁不止。」尼克拉說。還有很多人到森林裡採集「樺樹汁」:人們在樺樹上鑽一個洞,放個瓶子,就能收集源源不斷的汁液,做成這個地區很受歡迎的一種飲料。
人們製作「樺樹汁」,全然不考慮這些樹上帶有嚴重核汙染。
尼克拉說他無法制止這些非法行為。因政府預算裁減,護林隊連套像樣的制服都沒有,更別說防護服。
「平常樹林裡,警告牌很少。有一次莫斯科來了一個調查隊,當天樹林裡突然就掛上了很多警告牌。」尼克拉哈哈大笑。
一次森林火災,700公裡外城市核輻射增30倍
更可怕的是森林火災。
森林火災本來就很危險,而在吸飽了高輻射汙染的森林,危險更要加倍。火災一旦發生,煙塵中就會攜帶銫137、鍶90和鈽等輻射粒子,飄到很遠的地方,在人們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進入呼吸道——2002年布良斯克森林的一次火災,就使得700公裡以外立陶宛的首都城市維爾紐斯,其射銫值連著幾天比平常高出30倍。
「這裡的森林火災,就像嘀嘀作響的定時炸彈。」尼克拉說。本來,他的職責,只是一旦發現火災,立即向上報告。但官方消防隊總是姍姍來遲,他經常只好自己動手試圖撲滅火苗。
「有一次火太大了,我連著撲了兩天,晚上只能睡在高汙染的林子裡。」
數據顯示,1993-2013年之間,布良斯克地區一共發生了近萬起森林火災。
「火災太容易發生了。俄羅斯人愛喝酒,他們會把酒瓶子扔到樹林裡。在高輻射的樹林裡,玻璃很容易引起火災。很多火災並不會出現在官方記錄上,」尼克拉說,但官方消防員要去滅火。因為這些火災「對官方來說不存在」,所以這些消防員救火時沒有防護、沒有保險。「這種森林火災,本來應該用直升機救火的,可我們就靠人力,而且我們只能吃到罐頭。我們連手套都沒有。」
專家和記者穿著防輻射的橡膠雨鞋在森林裡穿行。
為了更好地幫助當地消防員,綠色和平派出了一支自己的專業消防隊伍,大約不到十個人,他們與官方消防員合作,希望更好地了解情況,並幫助官方消防員爭取福利。
「官方消防員見到我們的全副裝備都很嫉妒。」已經在當地工作五年的綠色和平森林消防員安東(Anton Beneslavsky)說。但在有些高汙染地區,再好的裝備也無法完全保護他們。
我們在鎮中心見到另一位曾經的消防員,他也叫尼克拉(Nikolaj Sytobudski),今年56歲,1991年加入布良斯克森林消防隊。他說,他們原來有30個消防員,如今活著的只剩下三個人了。
「我渾身都是毛病,」他說,他住在聖彼得堡的一個「特別醫院」裡,「他們花了7年研究我的身體到底出了什麼毛病。拿不出證明,州政府就不肯給我補償。」
這樣的悲劇仍在延續。「前些年我認識一個很年輕的消防員,因為沒有防護,救火後12個月就死去了。」
他們只能吃森林裡的莓果和蘑菇
「我很擔心我的病人會吃森林裡的莓果和蘑菇,因為他們沒有錢買更貴的、安全的食物,」 布良斯克州新濟布科夫鎮中心醫院的維克特(Victor Khanayev)醫生說,「政府給的補助簡直少得可憐,村民也無法拒絕他們自己地裡或後院裡種的食物——即使這些食物都被汙染。」
吃森林裡被嚴重核汙染的蘑菇和莓果,會在體內積聚輻射量,對健康造成難以估量的後果。但貧困的人們還是經常到森林裡採摘食物。「所有的本地食物都會被汙染,本地養的豬、雞也是吃本地產的飼料,所以豬肉、雞肉、蜂蜜、牛奶等等,常用食物都有汙染。法律規定人們應該只吃從外地運來的食物。但經濟不好,購買安全的食物變得更為困難,法律如同空設。」綠色和平專家艾利克斯說。
這裡受汙染的食物,也會被運到其他地方,以相對便宜的價格出售——而其他地方的人們根本不會知道它們受過核汙染。
在一個叫斯塔裡•維科夫(Stary Vyshkov)的小村莊,村裡唯一的一家國營食品商店裡,42歲的女店員盧瓦(Natalia Rueva)十分和藹、健談。
盧瓦正在售賣飲料。
「我們這裡賣的食物都是乾淨的,從別的地方運來的。我們不賣本地食物。」盧瓦驕傲地說。
「你怎麼確保你這裡的食物是安全的呢?」「這個商店是國營的,他們會確保從別的地方運貨過來。」
她說,自己在20年前嫁到這個村子。
「為什麼要嫁到一個有核汙染的地方呢?」
她哈哈大笑:「我娘家在白俄羅斯。那裡也被車諾比汙染了,一樣的。」
在她說話時,一個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跑進來,「譁啦譁啦」往櫃檯上撒了一把硬幣。盧瓦給小姑娘拿了一罐飲料。
盧瓦的店裡,少年們在談笑。
盧瓦熟悉村裡的每一個人。「村裡現在大概只有300人,很多年輕人都離開了,因為在這裡找不到工作。我兒子也去莫斯科了。」
「你這裡不賣有汙染的食物。可是你自己會吃森林裡的食物嗎?」
「會呀。」她有點不好意思地說,自己的月薪是12000盧布(約合人民幣1200元)。這樣的收入,不夠只吃「安全的食物」。
她熱心地分享自己的「經驗」:「森林裡的蘑菇,摘回來以後冷凍,解凍後,輻射量就會下降。」
「是真的哩!」她很認真地說。(隨後綠色和平專家稱,這種說法並無科學依據)
(文/圖 鳳凰網:孫瑩)
(鳳凰網版權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往期回顧:
重返車諾比報導①:凍結在1986的「鬼城」
重返車諾比報導②:大自然接管車諾比:野馬跑過 常見蜥蜴
重返車諾比報導③:他潛入輻射籠罩的禁地,將父母埋葬在爺爺的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