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們以為世界非黑即白,
好像歧視從不曾出現於人們眼底。
曾經我們以為性別非男即女,
可陽光其實是彩色的,硬幣的側面也能直立。
性別從來不應該成為被歧視的理由,
卻往往成為歧視者的藉口。
當你最好的朋友、你喜歡的人轉變性別後,你會怎麼做呢?
《海吉拉》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2018年在臺灣上映的愛情電影《海吉拉》。
「海吉拉」在烏爾都語中意為「性無能者」,是印度的一個特殊群體。
印度人認為沒有生育能力的男女都應該稱為海吉拉,除了極少數的兩性人和從未有過月經來潮的女性之外,絕大多數海吉拉人由生理條件正常的男性受閹而成。
2014年,印度最高法院頒布法令,承認變性人的地位,他們被歸屬為第三性別。
男主由最近大火的《想見你》中李子維的扮演者許光漢飾演。
在沒有了解這部電影之前,很多人或許會以為這是一部甜甜的青春校園風電影。
的確,在這部電影的前一小段,電影的畫風都是美好的、曖昧的校園戀愛。就像很多偶像言情劇一樣,美好的少女宛婷和她的男主角相遇了。
可是後面發生的事,卻超出了偶像劇的範圍。
宛婷在一次意外中發現自己具有雙性人的生理特徵。因為女性生理特徵的發育不完全,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宛婷只能放棄自己從小認定的女性生理特徵,也就是說——她要成為一個男孩子。
這之後的發生的事,更是偏離了宛婷所預料的想法。和閨蜜希真發生了難以言齒的「意外」、再次被曾經的戀人棠生認出……
她沒有想到的是,當她已經成為了「他」,可是在掙扎之後的棠生仍然選擇和她在一起。
電影的最後,宛婷站在樓頂張開雙臂 像是在向過去告別,迎來新生活、也像是選擇結束這一切。
或許這已經超出了我們的理解範圍,但是這種海吉拉人確實存在。
現實生活中的他們/她們可能一輩子都無法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一輩子也無法理解自己這樣的命運,有的甚至不被賦予生長的希望。
值得欣慰的是,好朋友希真並沒有用有色眼鏡看待宛婷,棠生也並不在意她的性別。這一切都是偶像劇般的美好。
電影裡的宛婷有棠生衝破世俗的感情,可是電影外的「海吉拉」還在為生活苦苦掙扎。
這部電影讓我們了解到了一個不同的人種—海吉拉。
現實中的Ta們並不被主流社會所接受,無法維持生活的Ta們不得不去乞討和從事性交易,做著社會最底層的工作。
「海吉拉斯」在印度已成為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總數在100萬人左右。因為「海吉拉斯」中的愛滋病患者和吸毒者的比例非常高,所以Ta們甚至被看作現代城市的不利因素。
因為人們的歧視,Ta們只能在城市角落裡討生活。經過惡性循環,這一情況一直得不到改善。
藝術源於現實,但又高於現實。軀殼之外的靈魂,才是維繫人們惺惺相惜的東西。
「請擁抱我的靈魂,在我的軀殼之上,相信愛能夠帶著軀殼重生,讓幸與不幸的我,成為被神祝福的使者。」
點個「關注」,談談你對「海吉拉」的看法。
往期文章:
《神秘巨星》:母愛如水,更可以如山
《倩女幽魂:人間情》真的講好人間情了嗎?
……
原創 我不吃香菜
編輯 潘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