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的醫療急救系統撐不住了!」 美國救護車協會的會長阿倫·賴納特(Aarron Reinert)呼救。
11月25日,在「致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的一封信中,他說:「整個美國的911緊急醫療系統正處於崩潰的邊緣。而現在,隨著美國中西部和西部正進入第三次疫情高峰期,情況危上加危。如果得不到額外的政府資金援助,911系統很可能徹底斷裂。」
圖源:THE HILL
據CNN報導,協會的執行長瑪麗亞·比安奇(Maria Bianchi)透露,每輛救護車需要至少43500刀的額外補助,才能滿足日常防護需求。而美國的僅6萬輛救護車在「像皮筋一樣被拉伸,拉伸,再拉伸。」
「這根橡皮筋的彈性已經接近了極限。」 她強調。
沒錯,爆炸性消息一來就不是一個:住院人數達到10萬人,是春季第一次疫情高峰時的整整兩倍。12月2日,死亡人數達到3100人,更是打破了4月15日的2603人記錄。
要說美國現在有啥特長,那就是,醫院排隊的隊伍特別長……
圖源:CNN
危急之下,一切對策都在高速運轉,包括每天更上一層樓的——疫苗計劃。
目前,美國各州正紛紛公布疫苗上市時間。華盛頓D.C,馬裡蘭州和維吉尼亞州的官員表示,他們預計在12月中旬開放首批疫苗。第一階段的目標是醫護人員和醫療專家,普通民眾可能得等到明年春季才能接種。
馬裡蘭州州長說:「根據流行病毒學的指標研究,如果70%以上的美國人注射疫苗,就能有效遏制住新冠肺炎。」
馬裡蘭州州長拉裡·霍根(Larry Hogan)周二舉行新聞發布會
圖源:華盛頓郵報
除了關心疫苗上市時間,數量,以及打針的順序,我們發現,在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莫(Andrew Cuomo)的「四步方針」裡,有一項有趣的「社會接受度(Social Acceptance)」條例。
圖源:NBC NEWS
安德魯解釋說,這一項是指民眾對疫苗的信心。而這就涉及到一個很尷尬的問題了:疫苗來了,你說打,我就打啊?
上個月,ClearPath Strategies公司精心策劃了一場調查,請來1015個美國成年人,讓他們做一份問卷。結果顯示,大多數美國人(佔65%)認為政府應該採取幹預性措施控制疫情,例如口罩,隔離。個人也應該加強防範。
然而,調查顯示,公眾對疫苗的信心卻遠遠少於半數:只有38%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在疫苗上市後的頭三個月內接種;而3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更想等三個月後再決定。29%的受訪者說,他們將至少等一年。
數據和蓋洛普諮詢公司(Gallup)的調查相吻合,顯示美國人對疫苗信心低下,而且越來越低。
其實,今年年初以來,「反疫苗」運動就已吸引了800萬追隨者。跟據「反網絡仇恨中心(Centre for Countering Digital Hate)」的統計,社交媒體上的疫苗反對者有5800萬,其中Facebook為3100萬,YouTube為1700萬,包括由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領導的「世界水星計劃」和「停止強制性疫苗注射」計劃。
圖源:Foriegh Affaires
「他們正在將我們變成超人類的雜種!」 針對用生物技術製造的新冠肺炎疫苗,有人在Facebook上怒吼。
都走到這一步了,美國人怎麼還這麼固執呢?
首先,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不同,是在罕見的流行病大爆發下,快速開發出來的。每天見諸報端,消息不斷。這種華麗不低調,讓美國人惴惴不安。
其次,根深蒂固的政治陰謀論。本來今年六月份的時候,尚且有67%的民眾願意打疫苗。結果,隨著川普對醫療機構的施壓,大選結果的臨近,還有他大選前一天興衝衝地宣布疫苗成果,直接嚇跑了17%的人。
更別提白宮的新聞秘書凱莉·麥肯內妮(Kayleigh McEnany)在12月3日說,疫苗是川普作為商人擔任總統的「巨大成就」,是「川普疫苗」。
圖源:華盛頓郵報
你說疫苗已經被FDA批准,安全可靠,美國人便微微一笑:「這是不是假健康新聞,真政治陰招?」 民眾只是嗷嗷待哺……不,待宰的豚鼠。
另外,美國人的信仰涇渭分明,連他們自己都笑稱這是「有毒的分裂」:第一隊站川普,不折不扣的自由主義者,認為疫情是過分誇大的,相信個人體內黑魔法能趕走病毒。第二隊站安東尼·弗契(Anthony Fauci),美國免疫學家,代表科學,崇尚科學抗疫。
圖源:南華早報
不能忽略的一點是,美國遍布基督教徒。他們不聽從任何意識形態,深信末日學說,認為流行病的爆發是末日的一部分。
所以,種種原因,匯聚成一股巨流。每個人都能找出點理由,不打疫苗。
在《紐約時報特刊》的網絡直播中,安東尼·弗契博士估測,為了使疫苗達到最佳效果,至少四分之三的人需要接種,最好是85%。最差也得是50%,否則公共衛生仍然會面臨嚴重問題。
而從民意測驗來看,要想達到75%,就必須說服5000萬搖擺不定的美國人接受疫苗。
「說服這麼多人,說不難,那是不現實。」 他說。
圖源:Newsweek
就像紐約州州長說的,「新冠疫苗是二戰以來,由政府主持的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
又是出書,又是上電視的歐巴馬,在疫苗上也抓住了焦點。他在CNN的採訪中說,他會考慮電視直播自己打疫苗的過程,藉此鼓勵民眾。
「看,老頭都沒事兒!」
光美國總統出來表決心意,還不夠。許多專家擔心的是,聯邦政府並沒有開展大規模的宣傳運動,對公眾進行恐懼和期望管理,抵消民意對於新事物的牴觸。
他們說,川普政府值得讚揚的是「快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的成功,尤其是在物流方面。製造與臨床試驗同時進行,所以才能在今年年底之前有數百萬劑疫苗可用。
但是,政府忽視了制定交流類計劃。短時間內推出數億劑疫苗,並開始運送,上來就要給你打針,這公眾能不害怕嘛。
耶魯大學全球健康研究所所長薩德·奧默爾(Saad Omer)的意思是,關於人的心靈問題,我們現在意識到了,也晚了。
薩德·奧默爾(Saad Omer)
「我們應該在3月或4月開始談論這個問題。現在這種疫情高峰下,沒機會進行公共宣傳。」
他補充道:「如果你是飛行員,那麼起飛後就不會開始制定飛行計劃。」
一番激烈掙扎後,《STAT》日報指出,拜登的首要任務是啟動「疫苗信心計劃」。計劃要教育的人群是黑人、30歲以下年輕人和沒上過學的人。針對每個群體的不同特點,設計一些對策。
比如,30歲以下的年輕人容易追星,那就讓賈斯汀·比伯出來拍廣告,倡導這個群體去打疫苗。而黑人則容易被安東尼·弗契(Anthony Fauci)的言論影響,就讓他多發言。
圖源:STAT
其實,每一次的新疫苗出來,都會引起很大爭議。小編也看過很多打疫苗出事故的人,在網上一字一淚地控訴。
但,為了更多安全的可能,為了不把這種可能性「扼殺在搖籃裡」,疫苗還是有必要打的。畢竟,除了自己,還有身邊的人需要保護。
希望美國人能邁出自己的宗教信仰也好,政治站隊也好,為科學勇敢一次。也期待美國政府能打好廣告,讓疫苗反對者回心轉意。
新聞 | 故事 | 留學生
編輯 | 佳睿
排版 | 佳睿
校對 | 佳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