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12月16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具備行李自動識別、自動抓取、智能搬運與裝車的本領,可在準確完成行李識別後,15秒內完成行李搬運與裝車,這樣的行李智能分揀機器人日前在廈門機場T4航站樓分揀區順利完成試點應用。
掃描讀取條形碼後 機械手臂再進行抓取
旅客的託運行李如何運上飛機?大家的託運行李通常是先到行李中轉站,在傳送帶上進行分揀、裝車,再由拖車直接運送到停機坪。以往分揀過程是通過人工來完成的。如今,這項工作可以依靠行李智能分揀機器人巨大的機械手臂來完成。
元翔廈門空港候機樓管理分公司總經理助理黃曉暉說,搬運工人是靠閱讀行李上貼著的標籤文字來進行分揀的,勞動強度非常大。而新引進的這一臺機器人具有人性化的「託盤」輔助機械手設計。機器人先通過掃描設備讀取行李上的條形碼數據,來判斷是否為當次航班的行李,之後機械手臂再進行抓取。抓取完成後,設備還會再次進行覆核,確保行李沒有抓錯。之後,機器人完成搬運、裝車動作。整個過程大概15秒完成。在拖車上的行李碼放整齊之後,再由搬運工人運送到相應的停機坪上。
反覆實驗抓取的力度 確保行李箱不會受損
記者看到,「託盤」與行李箱大小相仿,機器人作業時,可以輕鬆託起。黃曉暉說,機器人抓取時的力度進行過反覆實驗,不會使行李箱受到損壞。除了形狀不太規則的背包外,一般行李箱、包裝符合要求的紙箱都可以進行抓取。
在廈門機場,行李智能分揀機器人目前只有一臺,黃曉暉說,之後機場會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使用。廣泛應用後,可有效提升候機樓出港行李分揀及搬運效率。下一步,元翔廈門空港將圍繞「網聯化、可視化、個性化、精細化」四個方面,通過技術創新,對智能分揀機器人的系統識別效率、多情景下的優先級抓取、碼垛空間利用率等方面能力進行深度的探索和優化。
(記者 張海軍 通訊員 張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