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官不久的熱播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除了白淺、夜華、鳳九、帝君幾個角色成為刷屏新寵,劇中肩挑「行走的天宮八卦全書」重任的司命星君意外地在這個高顏值陣容中成為了黑馬。
而他的扮演者王驍,則是位不折不扣的「星二代」。
王驍的媽媽是演員王馥荔,雖然從小就想當演員,但王驍幾乎沒怎麼沾過媽媽的光,還總受「星二代」身份所累。少年時期過了一段叛逆的生活,錯過了藝考的最佳時段。27歲時,已經在職場中摸爬滾打了多年後,從事動畫製作工作的王驍辭職當了一名演員,和楊冪成了「同事」,也合作了多部作品。結果在演藝圈連「不溫」都算不上的他,這一次卻在起初他最為抗拒的仙戀劇中找到了感覺。
在下個月即將開播的電視劇《白鹿原》中,熱愛八卦的司命將回歸他最愛的正劇,飾演白嘉軒的二兒子,性格秉直的白孝武。
演藝世家
上幼兒園時首次觸電做配音
王驍出生在南京,媽媽是著名演員王馥荔,爸爸是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的舞臺劇導演。由於父母工作忙,12歲之前王驍都是跟著姥姥姥爺生活的,「我小時候的主要活動範圍就兩個大院,一個是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還有就是姥姥姥爺家——現在的江蘇省戲劇學校。」排練場和後臺就是他從小玩到大的遊樂場,「所以也談不上什麼培養,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裡,一個是戲曲舞臺,一個是話劇舞臺,去了劇場都是先去後臺和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打個招呼,等他們彩排我就去前臺看。」
前幾天,王驍的父親還跟他講起小時候的事情。在他兩三歲的時候,家裡的阿姨抱著他去院裡玩,他最想去的地方就是排練場,而且一看到表演就變得格外安靜和專注,到了飯點都不走。「在姥姥家最刺激的也是去後臺,因為大家都掛彩妝,近距離的彩妝其實會讓小孩覺得害怕,我卻覺得很刺激,每次都是捂著眼進去,看見喜歡的就多看幾眼,看見不喜歡的就從手指頭縫裡看,越刺激越想看,那種心理就跟看恐怖片一樣。」
也是在這期間,王驍有了第一次「觸電」的機會。「其實主要是做配音。一個舞臺劇中的橋段,描述主角回憶小時候跟媽媽的一場對話,需要小孩的聲音。那時候我還在上幼兒園也不識字,我爸陪我一起去錄音室配的音,一邊給我提詞,一邊告訴我要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說,一兩遍就通過了。」
移居北京
靠騎行放空 結果耽誤了學習
12歲那年,王驍的父母因為工作原因移居到北京生活。「我就記得他們決定來北京前那段時間,有一天我媽回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又要去拍電影。我跟她睡一屋,半夜我就醒了,想到又要分開就偷偷哭了起來。我媽睡覺很輕,聽到我哭她也醒了,就一直陪著我。我當時就決定要跟他們一起去北京生活。」
其實王驍來到北京後,也並沒跟爸媽有更多的時間相處,但換了一個全新的環境,卻讓他有了新的體驗。從小個性靦腆的他,自認很內向,還要頂著「媽媽是王馥荔」的帽子,就像生活在一個殼子裡,別人覺得他應該很乖、很聽話,那他就做一個聽話的乖孩子。「但卻總是『遇人不淑』。那個時候跟小夥伴出去不管惹了什麼事,是不是我惹的事,小夥伴最後都會指著我說『他是王馥荔的兒子』,最後一切後果都由我承擔。」這樣的經歷多了,多少會變成無形的負擔壓在王驍的身上。
到了北京後,這頂「帽子」沒那麼受關注了,王驍終於可以「放飛自我」了。「我是初二轉到北京上學的。當時我家住石景山,學校是鐵路三中,在十裡河。別人都坐地鐵,我特擰,就騎自行車。想想挺遠的,但是當時就覺得過癮,一路好風景,披星戴月,還就我自己,特享受這種獨行俠的感覺。我總是第一個到學校,到了之後買一個煎餅當早點。但是問題也來了,7點半早自習,我就開始困了,因為早上的運動量太大了,運動完再吃飽了,就開始犯困。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勉強上了高中之後的王驍,沒能堅持多久,就不再上學了。那時王驍每天早上站在街邊抽著煙,看著那些去上學的孩子,覺得自己特幸福。「我還發現汽車站旁邊總有擺棋譜設局騙錢的。我就揭發他們,結果被那幫人圍著打,沒被人打死也算是幸運。」
18歲出國
追隨女友留學 學動畫只為當演員
王驍從小就想當演員,但爸媽都不同意。「他們就覺得接下來這個行業變成什麼樣也不清楚,我不一定能適應。再一個就是我們家都是很有家庭觀念的人,我媽不希望我以後也總是離開家。」
18歲那年,王驍現在的太太,當時的女朋友高中畢業要出國讀書,正不知未來在何處的他,也跟著一起出了國。「小時候學過一篇課文叫《提比里西地下印刷所》,我去的就是提比里西。」王驍當時想著,在那裡呆上個一兩年,把俄語學會了,就可以去莫斯科電影學院了。2年之後,喬治亞爆發內戰,就在王驍家門口外20米,全是火箭筒。
恰逢1997年《鐵達尼號》上映,除了被劇情感動得稀裡譁啦,王驍也被電影裡的動畫製作嚇了一跳。「一打聽很多好萊塢的動畫特效師都是加拿大培養的。當時想的特簡單,一方面覺得自己喜歡也感興趣,另一方面考慮以後做這行可以跟劇組多接觸,沒準就能當上演員。」
就這樣王驍跑到了加拿大。但僅僅學了兩學期的語言學校,就退學了。「那時留學生很多,就連班上的韓國留學生見到我都在用中文打招呼,聊熟了,還能用中文說上句髒話。」他開始在外邊打工,餐館、酒吧都幹過,通過生活去學習語言。「同時也為學動畫做著準備,去學校進修設計、美術的學分。」之後,王驍回到最初想要學習動畫的學校聖力嘉學院(Seneca College),「因為它是加拿大的頂尖動畫學校,但這所學校有個規定,留學生必須在本校的語言班畢業還要在進修完另外一個專業,才能考三維立體動畫專業。我等於都跳過去了,直接拿著自己製作的作品找到系主任面試,算是破格錄取的。」
轉行演戲
和鮑國安互懟 「一條過」驚了劇組
畢業後,「因為當地沒有做這方面比較好的公司」,王驍在加拿大當起了導遊,在拿下工商管理的碩士後,回了國。回國後,王驍找到了一個電影公司的工作,「本來是想去電影部,結果給我分到了版權部。」幹了一年,總覺得這些工作不是他想要的,王驍辭職了,「我就當演員。」
說是當演員,但是根本沒戲演。「當時跑組跑了大半年,一個角色也沒試上。朋友偶爾給我介紹一些拍廣告的小活,就特高興,反正就當電視劇演唄。」大半年之後,王驍終於扛不住了,「你一進副導演的屋子,自信心立刻就會被打擊成渣,他的床上永遠堆著成千上萬的簡歷,人家都是中戲、電影學院、上戲那些專業院校畢業的,完全沒法跟人家比。我就去找我爸媽,想先找一部戲學習學習。第一部戲是黃健中導演的《越王勾踐》。」王驍特別感謝黃健中導演給了他第一次機會,「我演趙鞅,跟鮑國安老師、尤勇老師都有對手戲。」雖然是第一次拍戲,但王驍很鎮定。「第一場戲就是我和鮑國安老師當著吳王的面互懟,一條過。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一條過。」晚上,王驍去找導演請教,黃健中說:「你知道嗎,你今天演完第一場戲,我身邊的場記和副導演都問我,是從哪把你找來的,是電影學院還是中戲?我說哪啊,他是學三維動畫的。」
另一個推了王驍一把的是沈好放導演。「我上小學時,我媽就跟沈好放導演一起拍過戲。後來我從加拿大放假回國,我媽為了讓我打消當演員的念頭,曾讓我去沈導的戲上串過小角色,就是群演。兩句臺詞『報告,某某某求見』『是!』,三天的戲,大部分時間就是拿桿槍在那戳著。後來沈好放導演正好在拍一部年代戲,他說我長了張年代臉,就叫我去了。」
這部戲叫《戈壁母親》,在這之後,王驍跟著沈好放導演拍了四五部戲。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司命星君差點演了迷谷
跟著沈好放導演的那幾年,王驍拍的都是正劇,「演偶像劇,都是公司指派的。」所以拍《三生三世》前,他是拒絕的。「經紀人有一天跟我說公司有個戲叫《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我一聽這名就說不去。他特了解我,知道我一聽名就會覺得跟自己不是一掛的。尤其是這種仙戀題材,腦子裡就會浮現出自己裝扮上的畫面,簡直不忍直視。後來經紀人說你先了解了解角色,那時先給我介紹的是『迷谷』(迷谷是樹精,打理青丘事務,曾暗戀鳳九)。」最後是製片人決定讓王驍演司命星君。「我現在想想都覺得後怕,要是真讓我演『迷谷』,不知該怎麼辦。」了解了司命星君的人設之後,王驍覺得還挺有意思,就決定去試裝。
而試裝這一天,令王驍很崩潰,「我一進門就坍塌了。試裝在一個套間裡,我一進裡屋,高偉光(東華帝君)、張彬彬(離鏡),大長頭髮,都帶著範兒,正坐那給導演看呢,各種側顏殺。到我這,特理解化妝老師想笑又繃著的表情,我對他來說也是個雷啊。我後來跟高偉光說,我要知道你們今天在,就換一天來了,太打擊人。」
Q&A
新京報:《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司命星君是天宮行走的八卦全書,這一點跟生活中的你像嗎?之前看過原著嗎?
王驍:我生活裡一點都不八卦,好多事甚至後知後覺。原著沒看過,你聽這個書名,就肯定不是我會關注的類型,我看到的劇本也完全看不出來這個人物的個性,因為劇本上都是這些人物的對話,唯獨有一個人物定義:行走的天宮八卦全書,起到一個說明書的作用,很多情節和劇情都要靠這個角色來承接。
我也是慢慢找到感覺的,想著那些神仙都是帥哥美女、高高在上的感覺,那我就來點不一樣的——接地氣。其實我也是在冒險,因為如果我要是不冒這個險,就得去拼顏值啊,那險就更大了。
新京報:會追劇嗎?
王驍:好多戲我都不敢追。因為有些東西,不知道出來會是啥效果。本身看這個劇的人都是衝著顏值來的,我又沒有顏值,還加進去了不一樣的東西,得把握好度,不能讓人討厭,所以最終在角色上加了喜感。
新京報:據說司命都是你自己配的音?
王驍:對,演員其實只有自己配,氣口節奏才是最能還原的。我所有的作品,都是自己配音。我特喜歡同期聲,因為同期聲的聲音是最自然的,但這個事都是劇組決定的。如果劇組不是同期聲,我接戲的時候會讓公司跟製片方打好招呼,後期我自己配。
採寫/新京報記者 張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