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姐我作為一個過來人,想問問你,有答案了嗎?你糾結這麼久有用嗎?如果把你胡思亂想,猶猶豫豫的時間利用起來,或許就不會現在還來問我:「現在備考是不是來不及了?」
許多備考生這麼問無非就是想要一個:「來得及」的答案。然後再去心安理得的玩手機玩遊戲聊八卦追熱劇。但是說句實話,你如果這麼操作下去,肯定考不上!當然這肯定是少數人,還有很多同學還是真心想要認真備考,但無奈在家複習實在沒有狀態,還被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搞得分身乏術。
無論你是以上兩種人中的哪一個,都別慌,學姐即將化作人間天使來送溫暖,這份超全的短期備考攻略送給真心想要上岸並且願意為之付出心血的小夥伴。但是在開始衝刺備考之前,我希望大家先做到以下幾點:
一、認清自己,擺正定位
每個人自身狀況都不同,從本科出身到備考狀態時間再到目標院校的競爭激烈程度,我們無法一概而論。如何備考,需要量身定製,照抄照搬,結果可能天壤地別。我們該如何才能避免此類情況發生呢?
1、深入了解自身特點
你都不了解自己,怎樣才能制定適合自己的計劃呢?合理的評估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目前達到的學習程度,如果你不了解自己,可以藉助外力。老師同學在和你長時間接觸後,會注意到許多自己都不曾發現的小細節以及自身特點。
真正考慮清楚為什麼考研,尋找到考研的動力,這能夠更好的支撐你度過孤獨的考研生活,也能讓你確定自己為什麼要選擇目標院校目標專業。如果還沒有想清楚,此時談成功上岸,可能有些遙遠。
2、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有心考研的同學已經在各種網站,APP端以及學長學姐了解到許多考研經驗,學習方法,五花八門的複習計劃使人眼花繚亂,該選擇哪種,還是所有方法都使用?
網上的經驗貼的確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如果盲目跟風,反而適得其反。早睡早起,晚睡晚起各有各的道理,也不是起的越早,學的就越好。學姐就是早起傻一天,早上五點起床,我能十點睡個回籠覺到下午五點,這不白費嗎!再說了,你都學了這麼多年,都要考研了,還等著別人教你怎麼學習,我真的忍不住要吐槽你了!
學習方法已是老生常談,不斷嘗試並且尋找自己學起來最舒服的狀態和方式,這才是關鍵所在。
二、快速有效決策
此時才開始準備的同學,最好不要跨專業,數學不好的話還偏偏要選個考數一的專業,過不了線哭都來不及。
馬上要開始預報名了,你連目標院校目標專業都沒確定好,是打算上個家裡蹲大學嗎?當務之急就是選好學校和專業,當然不是讓你亂選一通。一定要搞清楚自己要報考的院校招生條件、錄取政策、專業研究方向等具體信息,穩中有序才是王道。
快速確定目標院校可參考的渠道: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意向院校的研究生官網、意向院校的微信公眾號、意向院校的招生辦老師等。
根據地理位置、是否985/211、就業情況、導師情況、是否讀博、自身實力這幾個維度,儘快去選擇自己更想要去什麼樣的院校。
「選定離手」,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反覆變更目標院校。複習時間緊張,要客觀評估自己的實力和潛力,也不要眼高於頂,動不動就清北復交不上。
院校、專業確定之後,踏踏實實複習,一步一個腳印最終才能迎來輝煌。
說了這麼多,終於到我們的重頭戲了!來了哦,來了哦!睜大眼睛給我看!
短期備考各科保姆式攻略
根據目標院校制定複習計劃定好目標院校、了解預期分數之後,就可以結合目前剩餘的時間,儘快制定自己的複習計劃,並且最晚在十月份之前,快速、完整,踏實地過完一輪複習。
制定計劃的大原則是「前期打基礎(基礎公式+考點+英語單詞);中期重實踐(背誦+做題+糾錯+回歸知識點);後期重補漏(針對易錯點反覆強化+考前萬能模板、套路)。其中,如果時間實在緊張,可以在十月甚至十一月再集中開始記憶模板。計劃可以不用那麼完美、詳盡、事無巨細,畢竟「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快」。具體的進度和計劃,後期自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進行調整。
一、英語
參考用書:
單詞書:一些市面上暢銷的單詞書是必備的。對於背單詞實在困難的同學推薦根據艾賓浩斯記憶曲線規律來背單詞。
語法書:懂得語法才能讀懂句子,語法書也是必備的。
作文書:因為時間緊張,作文書買來背模板,一定要滾瓜爛熟!
真題:重點選擇真題解析清楚詳細的試卷,印刷也要清楚。
具體規劃:
9月底-10月中旬:真題是英語的重點。基礎好的想考75分+的同學可以成套的做題(作文可先不寫),基礎差些的同學可以先集中做閱讀。真題為10年之前的。一定要細細研磨真題。
10月中旬-11月中旬:這時成套做題(作文可先不寫)是最佳和最有效率的方法,基礎差點的同學可以先在閱讀的基礎上加翻譯和新題型。此外,現在也要開始背大作文了。
11月中旬-11月底:這時依舊以真題為主,成套做題(作文也要寫),複習默寫大作文,背小作文。
12月-初試:複習之前所有積累;模擬考試20年的真題。
二、數學
參考用書
1、高等數學
推薦同濟大學的高等數學,一共兩冊,是很不錯的教材。
2、線性代數
推薦同濟大學的工程數學,和經濟類的數學差別並不大。只有向量空間和線性空間與線性變換不用考。線性代數內容比較抽象,邏輯性比較強。但是它是三門中學起來最簡單的一門課,要注意前後知識點的聯繫,永樂大帝就是這麼教我們的。
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概率論這部分學剛開始學起來應該比較困難,可能覺得比微積分難,因為這是數學中一種全新的研究方法。但是書一定得好好看,這部分內容看明白它的研究方法和明白它的各種模型後就覺得不是那麼難了。
具體規劃:
9月:進行教材的閱讀和複習全書的閱讀
閱讀教材時可以選擇性地做課後習題,因為學數學不能不動筆,不動筆你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懂了。看教材時定義、定理證明等要注意,數學的精髓就是由定義和已知定理推未知定理。掌握了這些,對於建立數學體系和掌握數學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非常重要。
複習全書的每個題都要好好思考,整個過程要在9月底完成。
9月底-10月中旬:完成第二遍複習全書+660題
可以將定義、定理、公式、錯題等總結到一個小本上,後期就不隨時翻複習全書了,要翻公式定義什麼的,小本子很方便。而且總結一遍對自己的理解和記憶也很有好處。
10月中旬-11月:開始做套題、模擬題
前期大家可能會有種感覺,就是學了線代忘了高數,學了概率又忘了線代,現在就是建立整體框架和感覺的時候。
11月-12月:開始模擬真題
嚴格按照考試要求進行,在紙上寫下答案和所有步驟。步驟一定要很嚴謹,兩天一套就好。
12月-初試:按照永樂大帝的專題再做第二、三遍的真題,找一些接近真題的模擬題嚴格模擬。
最後半個月仍然要保持做題的手感,並且要複習錯題、熟悉公式,不能因為記不住公式定理而丟分。
三、政治
對於八月份才開始備考的同學來說,政治複習還不算晚。很多同學都是在暑期甚至是9月、10月份才開始複習政治,所以對於政治基礎不是很差的同學來說,可以把政治稍稍往後放放,留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其他科目。
參考書目:
肖秀榮知識精講精練
衝刺背誦筆記
肖四肖八
肖秀榮1000題
具體規劃:
9月-10月:政治的第一輪複習重基礎。大家之前的政治基礎都不是很好,在第一輪複習的時候就應該系統地複習一遍,以形成一個基本框架與知識體系。採用看一章視頻和精講精練,做一章1000題的方式,及時對視頻課上所學的知識進行複習鞏固與檢測。並將1000題中的錯題部分做好記錄,第二輪複習的時候再做一遍。
10月-11月:經過了1個月的基礎學習,已經有了政治的基本框架,這時候已經把精講精練和1000題做完一遍了,但是還有一部分重難點章節或知識點沒有完全掌握,可以將第一遍1000題中標註記號的題再做一遍,及時用驚呼政治小程序進行自測,檢測一下自己是否已經掌握了所有知識點。另外,第二遍的時候可以買一本風中勁草,這本書只列出重要知識點,比精講精練簡略很多,第二輪複習的時候不妨將風中勁草的內容反覆看兩遍,必要時可以在晨讀的時候大聲朗誦,幫助記憶。
12月-初試:11月份肖八出來後,一天一套肖八選擇題,肖八選擇題做完後做其他老師押題卷的選擇題,根據自己所做的情況對沒有掌握的知識進行鞏固和複習,回過頭再看對應章節的1000題。做完一套肖八選擇題後,獨立思考政治簡答題第一題馬原的答題思路,再結合答案看自己思路是否正確(這個非常重要,考試的時候馬原簡答題如果方向判斷錯了就很難得分),另外四題可以直接看答案,熟記乃至背誦;等12月份肖四出來後一天做一套肖四選擇題,兩天背一套肖四的簡答題,同時關注最新的時政內容,直到考試。
四、專業課
對於專業課的複習,大部分同學八月也都正在收集資料階段。這個時候開始複習專業課也不算晚的,每個人的專業課不同,內容多少也不一樣,所以不能一概而論。所以幫幫在這裡只給大家一個建議,具體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哦!
複習內容:
課本
筆記
歷年真題
具體規劃:
9月底-10月中旬:認真看一遍學校指定的參考書,對於跨專業的考生,如果第一遍看不懂,可以看兩遍。在看書的過程中要做總結,劃出重點,標出難點,同時做筆記。研讀學長學姐的筆記,與自己做的筆記對比,同時結合課本豐富自己的筆記。
10月中旬-11月:繼續研讀學長學姐筆記,過完第一遍之後看第二遍,重點看第一遍學習過程中不理解的地方。同時,分析近五年或者近十年的專業課歷年真題,尋找出題人的思路,總結高頻考點和低頻考點。
11月-初試:背專業課歷年真題與筆記。這個過程十分漫長,而且需要背誦很多遍,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慌,專業課的分數彈性大,比公共課更容易獲取高分表面上看起來專業課比較複雜規律性不強,事實上,專業課,尤其是非統考專業課,很容易就能把握規律。
以上三個月短期複習計劃,學姐真的是吐血整理分享了,此時再回答這個問題:現在開始還來得及嗎?我想說:如果現在都還不開始,才是真的來不及!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如果你還是不清楚要怎麼學習,考研幫有一款免費的公開課,可以來聽聽,或許對你有幫助。
英語閱讀劃重點,預測搞定50分
2020-10-09 19:00:00 開講
黃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