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M4「謝爾曼」坦克生產線 亂而有序 獨特的美式工業奇蹟

2020-12-22 hawk26講武堂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陸軍的主力裝備就是M4「謝爾曼」中型坦克。

然而在二戰開始之前,美國陸軍的坦克無論是設計還是製造水平都遠遠落後其他國家。在二戰爆發後,生產線上還是大批鉚接裝甲的M3「格蘭特/李」。

1939年9月,德國閃擊波蘭,大洋彼岸的美國這才意識到自己陸軍現役的坦克,包括生產線上的,以及繪圖板上的都是落伍產品。

根據歐洲戰場的經驗,1940年8月美國開始在M3「格蘭特/李」的基礎上,研製全新的中型坦克。1941年9月定型,命名為M4「謝爾曼」中型坦克,並開始建立生產線,甚至是全新的坦克廠批量生產這種坦克。

在這張當時坦克生產線的照片中,可以看到還有新的M3「格蘭特/李」正在與M4「謝爾曼」一同生產,這是為了完成之前籤訂的合同。

M4「謝爾曼」最大的變化就是將M3「格蘭特/李」的75mm主炮放到鑄造炮塔中,而且炮塔尺寸很大,為日後升級留下了充足的冗餘。

正是因為M4「謝爾曼」坦克,美國才在1942年初真正擁有了坦克工業的雛形。在1941年7月,美國才建成了第一座坦克工廠。

M4「謝爾曼」在美國10家工廠和加拿大1家工廠先後開工生產,考慮到各個企業的技術風格不同,只規定了外形尺寸、懸掛、炮塔等關鍵參數,以確保通用性,其餘的細節部分由各企業根據自身特點進行處理。

這是因為當時有些企業,如福特、克萊斯勒等,不僅要製造坦克還要生產大批汽車,根本無暇對生產工藝進行統一。於是各種型號的M4「謝爾曼」開下了生產線,儘管形制相同,但製造工藝有很大區別。大多數「謝爾曼」車體都是焊接的,但有少部分採用鑄造工藝生產。

但是,這些「謝爾曼」的炮塔、艙蓋、懸掛部分都可以通用,保證了重要零部件的通用性。儘管福特和克萊斯勒生產的「謝爾曼」坦克有很多不同,不過它們的炮塔可以互換使用。

很有特點的是M4「謝爾曼」坦克的發動機,採用了400馬力的九氣缸星型發動機。這是一種航空發動機,與坦克發動機相比同樣具有結構緊湊、重量輕、馬力大等特點。由於美國航空業相對發達,所以採用這樣的發動機屬於正常操作。

當然,有部分「謝爾曼」配備了V形發動機,這些都是生產企業的重型卡車發動機。

在生產過程中,美軍也在不斷根據戰場的反饋意見,對M4「謝爾曼」進行改進。這讓本已經非常雜亂的型號,更加混亂。美軍曾經表示,在一支部隊裡,很難找到兩輛完全一樣的「謝爾曼」。

正如這張宣傳圖說的那樣,分布在20個州,130座城市內的700家企業,為美國陸軍製造坦克和相關裝備,這樣的情況下,型號不混亂才有鬼。但是,在嚴格的工藝標準下,各種型號的「謝爾曼」又保證了較高的部件通用率,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都是一個美國式的工業奇蹟。

相關焦點

  • 「饅頭」坦克?M4謝爾曼有何優缺點?答案揭曉
    而美國的坦克在二戰中算的上是陸軍裝甲部隊的主力。 二戰期間, 美國還研發了一款中型坦克, 也就是M4謝爾曼坦克。 在太平戰爭中, M4謝爾曼坦克在對戰日軍的坦克部隊時展現出了較高水平的戰鬥力和防禦能力。 可是卻在, 歐洲戰場上, 被戲稱為饅頭, 在面對裝備更強的德國坦克時候, 謝爾曼被炮彈擊穿, 還受到了虎豹對坦克的襲擊, 使得美國的坦克在德國的炮火和的坦克轟擊下, 慘不忍睹。
  • 進擊的謝爾曼,二戰後出現的一些M4改進型坦克
    新的車型安裝了法制61.5倍徑75毫米CN 75-50火炮,與AMX-13-75輕型坦克的火炮同款,但不使用自動裝彈機。這種坦克被稱為M-50超級謝爾曼。M-50是用此前各型老式謝爾曼改裝的,包括多種車體和炮塔,並無絕對標準可言。
  • 被過度吹捧的M4「謝爾曼」坦克,在應急產品中,它也是略遜一籌
    M4謝爾曼坦克的誕生和自身屬性 綜上所述,M3坦克算不上是輛好車,美國人也深知這一點,因此它充其量只是一個過渡的產品。幾乎是和M3在同一時間裡,M4中型坦克的研發就被提上了日程。同樣基於M2坦克的底盤,M4謝爾曼採用了一個全新的車體和炮塔,炮塔座圈的直徑足有1米5,以便於安裝75mm坦克炮。
  • 「二戰神車」謝爾曼坦克:性能遠不如虎式,德國為何造不出來?
    ,虎式坦克,豹式坦克,T-34坦克等等,而在二戰坦克當中,美國的謝爾曼被譽為二戰神車,但謝爾曼的性能卻遠不如虎式,這輛坦克為什麼能被譽為神車呢? 圖為戰後謝爾曼坦克的改型 作為美軍在二戰當中所使用的主力坦克,謝爾曼的總產量高達4萬多輛,甚至超越了蘇聯的T-34坦克,在戰後,謝爾曼也跟
  • M4謝爾曼為啥那麼高?只因用了航空發動機,現如今M1坦克也在用
    說到M4謝爾曼坦克大家可能不會陌生,它有個非常著名的外號叫「朗森打火機」,但是它還有一個比較可愛的外號叫「謝饅頭」,除了有薄皮大餡之意外,其實也指的是它的外形比較圓潤。
  • 流水線上的鋼鐵大軍,客觀評價美軍戰略下的謝爾曼坦克
    其炮塔的外形是謝爾曼坦克暱稱「饅頭」的由來之一,而其先進設計也使得該炮塔可以成功容納75mm甚至更大口徑的主炮。在二戰美軍為數不多的裝甲作戰中,M4謝爾曼坦克擔當了重任,並在需要時充當重型坦克的角色。這種改進得以讓謝爾曼坦克在多種地形上自如行駛,不過在隨後的使用中謝爾曼坦克在設計上的「硬傷」也暴露出來了——這種坦克的重心較高而車體較窄,這使其在跨越障礙物時很容易翻車。這種設計缺陷讓美軍在歐洲戰場付出了太多不必要的損失。
  • 謝爾曼坦克:對日軍作戰讓我找到了當虎式的感覺
    謝爾曼坦克的體型其實不小,車體長度為5.84米,比虎式的6.28米只短0.44米,車高甚至超過了虎式,但整體重量卻輕了20多噸(虎式56噸,謝爾曼30噸出頭),這個差距主要來自於兩者的裝甲防護方面。此外虎式的主炮威力遠遠強於謝爾曼,因此在實際戰鬥中,擁有重火力和厚甲的虎式坦克在面對謝爾曼坦克時具有壓倒性的優勢,雙方的作戰交換比也比較懸殊。
  • 「謝爾曼」為啥是二戰神車?一共生產5萬輛,37比1圍毆虎式坦克
    特別是在陸戰中,二戰中的多款經典坦克大放異彩。其中,由美國研製的M4「謝爾曼」坦克儘管在單車戰力性能上,無法與德制「豹」式等眾多坦克相媲美,卻被公認為是最成功的「二戰神車」,也是世界坦克研發史上最著名的中型坦克代表。據相關數據統計,整個二戰期間,美國共生產了近50000輛M4「謝爾曼」,是二戰期間產量最高的坦克(僅次於蘇聯的T-34)。
  • 英國反坦克炮和美國謝爾曼坦克的結合,如何誕生出獵虎殺手?
    當然,數量上的差距無法抵消,德國的工業生產能力畢竟有限。 所以德國又先後推出了裝備88毫米坦克炮的虎式重型坦克和裝備75毫米超長倍徑的黑豹中型坦克,盟軍和蘇軍的裝甲優勢都被德國人徹底奪走。 面對這一局面,蘇軍固然有解決方案,而盟軍則一籌莫展,他們急需一個解決方案。
  • 二戰十大坦克之四,雪中送炭的「饅頭」坦克—M4
    謝爾曼I型"是英軍在非洲戰場的重要的坦克型號,在面對德軍主力的Ⅳ號H型時暴露出火力不足,裝甲防護不夠的問題。第二種,M4A1型,英軍型號為"謝爾曼Ⅱ型"。1942年2月開始生產,1943年12月下線。早期型還是採用M2型短身管75毫米坦克炮後期改裝M3型75毫米坦克炮。
  • 美軍與德軍的鋼鐵碰撞,弗雷訥村坦克遭遇戰,謝爾曼大戰黑豹坦克
    這輛謝爾曼坦克並沒有在看到德軍坦克後立刻開火,指揮坦克的詹姆斯·萬斯中士身經百戰,他很清楚想要遠距離擊穿黑豹坦克的正面首上裝甲是非常困難的。好在似乎德軍並沒有發現自己的存在,於是他打算等到德軍坦克把薄弱的側面暴露在自己面前時再開火。
  • 以色列魔改的M4系列,硬生生給一款老坦克延長壽命
    以色列剛剛建軍時,其國內根本談不上完善的國防工業,所需的武器基本都是從各地搜羅而來的二戰遺留裝備,其中就有不少M4系列坦克,不過這些坦克一方面整體狀態已經欠佳,另一方面作戰性能上也開始拉開差距,於是以色列在接下來的使用中不斷對其進行改裝升級,以便讓這款老舊裝備煥發新生。
  • 謝爾曼螢火蟲坦克組圖,美國底盤英國炮,少數能打虎式的坦克之一
    M4謝爾曼「螢火蟲」坦克,是二戰時期英國陸軍的一款中型坦克。英國人在美國M4謝爾曼坦克的車體上安裝了1門QF 17磅炮,使其成為了同盟國軍隊中能夠摧毀德軍虎式、豹式等坦克的少數坦克之一。謝爾曼螢火蟲坦克是英國戰時緊急改裝的產物,英國陸軍共訂購了2100輛,但實際數量比訂購數少,畢竟17磅炮的產量跟不上。英軍坦克兵正在搬運17磅炮的APCBC炮彈。南非「普利托利亞」團裝備的謝爾曼螢火蟲坦克,攝於1944年的義大利。1輛謝爾曼螢火蟲坦克通過奧恩河上的橋梁,攝於1944年7月18日。
  • 坦克300排隊開下生產線!訂單將有序交車,三把鎖國產越野驕傲
    坦克300排隊開下生產線!訂單將有序交車,三把鎖國產越野驕傲在前段時間的廣州國際車展上,長城魏派旗下的新車坦克300已經開啟了預售階段,預售期間推出三種不同的配置版本,五種不同的主流配色,但是由於並未大批量產,坦克300現階段還處於「盲訂」的狀態,大部分城市的WEY線下店面並沒有實車,消費者只能在見不到實車的狀態下選擇,所以前期訂單數量並不算火爆,多數消費者在觀望,等實車進店體驗。
  • 用積木搭建坦克中的明星:全冠積木謝爾曼M1坦克評測
    觀眾姥爺們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來看的是二戰坦克中的豪傑,謝爾曼M1……當然並不是每分鐘射速350發的那臺鬼畜戰車(笑),我們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是由全冠積木出品的二戰坦克系列產品之一,M4「謝爾曼」。在全冠之前出品的幾臺二戰坦克中,硬湊零件數、毫無內構、比例失調這些問題一直為玩家所詬病,這臺謝爾曼的表現又會如何呢?
  • 無敵小飛象,二戰美軍謝爾曼坦克中的巨無霸
    諾曼第登陸後,美軍發現自己的謝爾曼坦克難以抗衡德軍的動物園,而新的重型坦克潘興依舊未能裝備部隊,於是依靠原有謝爾曼坦克應急製造了一批M4A3E2型坦克,首次作戰在1944年6月法國聖洛並且很受歡迎,由於裝甲厚中體體型巨大,部隊就以動物園裡的小象給該型坦克綽號Jumbo。圖為美軍743裝甲營的一輛小飛象。
  • 謝爾曼坦克「碰」虎式,就和紙片一樣弱,難道它真的一無是處?
    盟軍中重型坦克特別是蘇聯的KV系列比較出名,而其他盟軍的坦克大多都是中型坦克,為了對抗德軍的虎式,美軍也在二戰中不斷的研發改進,最終推出了劃時代的謝爾曼坦克,不過說到謝爾曼坦克,很多人都會嗤之以鼻,尤其是一部分數據黨認為,謝爾曼坦克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德國虎式坦克的對手啊。
  • 老照片:二戰時期使用的謝爾曼坦克彩照
    老照片:二戰時期使用的謝爾曼坦克彩照
  • 重裝上陣小白成功還原m4坦克,卻沒想到漏洞百出
    #遊戲中的口罩英雄#重裝上陣小白成功還原m4坦克,卻沒想到漏洞百出如今有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到重裝上陣中,其中有很大原因是因為重裝上陣中玩法比較多,而且可塑性是非常高的,能夠給玩家帶來不一樣的手感與視覺衝擊,遊戲中的玩法也是多樣性的,很多玩家就會喜歡上這款遊戲。
  • 虎式對決謝爾曼,謝爾曼真像電影裡不堪一擊?事實剛好截然相反
    熟悉二戰的朋友一定對謝爾曼和虎式坦克這對冤家宿敵非常熟悉,並且在傳統印象裡虎式似乎總是能暴打謝爾曼的存在,謝爾曼就像個受氣包一樣遇到虎式只能被吊打,在諸如《狂怒》一類的影視作品裡也總是如此呈現給我們的。但是在實戰當中,謝爾曼面對虎式真的是如此不堪一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