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登陸國內院線的低成本「小妞電影」《忌日快樂》,將《恐怖遊輪》的外殼與《土撥鼠之日》的內核進行好玩的混搭,輔以婊氣沖天卻在「同一天」中死了N多次的女主角,創造出驚悚又有趣的獨特觀影感受。
完好承襲了「青春喜劇+循環死亡」設定的《忌日快樂2》,試圖以「威力加強版」的定位,在保留《忌日快樂》類似的人物關係與懸疑構架下,試圖加入更多有趣的東西。
本作不僅請回了女主泰利(傑西卡·羅德飾)在內的幾乎原班人馬,還新加入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少年男主蘇拉·沙瑪。
於是,在《忌日快樂2》中,那個婊炸天的女主角,再次不情願的回到了「不斷重複的生日」。但在這個新的維度世界中,「好人」與「壞人」變得更加模糊,甚至壞人還變成了「們」。
女主用自己的婊氣和驚人的記憶力去尋求幫助、排除兇手,這是《忌日快樂》系列一以貫之的主打賣點。與成功的第一部作品相比,本片更執著於將喜劇與軟科幻攪到了一起,試圖通過多重宇宙的概念,以及強化的親情、友情、愛情戲份,增加整個故事的觀賞性與可看性。
簡單來說,《忌日快樂》與《忌日快樂2》,可以看成是前些日子國內熱映的西班牙懸疑電影《海市蜃樓》的「降級拆分版」。兩者在設定上,都遵循了多維時空的故事疊加——同樣的人物和結構,因不同的選擇而創造出新的平行世界,但《忌日快樂2》的懸疑點要簡單直接的多:那個想殺女主的面具人究竟是誰?
然而,強行嫁接的「恐怖+科幻」,並不如想像中那麼輕而易舉。一大堆平行宇宙的科學概念,讓觀眾看得雲裡霧裡,當「六維宇宙」的高大上概念被搬了出來,我知道,這片子要往走火入魔的方向使勁了。
如果說,「青春喜劇+循環死亡」的元素混搭,成就了以小博大的《忌日快樂》一億美元票房,那麼,藉助「恐怖+科幻」創造《忌日快樂2》這個強扭的瓜,明顯不那麼甜。
不過,《忌日快樂2》也不是一無是處,除了與第一部「在不斷死亡中學會成長」的體驗之外,一些橋段設計還是可圈可點。
女主被一代男主的「高科技」室友,再次弄回到循環往復的生日當天。為了測試室友的量子反應器,女主需要不斷的花樣作死。為此,女主要麼穿著清涼比基尼跳下飛機,要麼躺在浴缸裡觸電身亡,甚至直接跳入粉碎機,弄得滿屏幕是血,看到這一段,不由得佩服主創,即便有這般血腥暴力的場景,還能讓觀眾不由得會心一笑。
在《忌日快樂》中,女主想念自己的母親,卻始終不得一見,《忌日快樂2》中,因平行宇宙不經意間被開了「新坑」,女主終於見到了日思夜想的母親。或許,觀眾早已習慣了女主的婊裡婊氣,但到了母女之間袒露真摯感情的一幕,女主就像換了個人。
《忌日快樂2》中,最重要的就是女主的記憶。就像很多人一樣,女主的記憶或苦澀、或歡樂,這構成了一個真實的她。女主也嘗試過留在這個有母愛相伴的「完美的世界」中,但人生就不曾完美過,即便厭惡了過去,也要學會珍惜眼前人,努力去憧憬美好的未來。
在重複設定中加入新元素的《忌日快樂2》,之所以不如第一部那麼亮眼,除了元素重疊造成的敘事雜亂、節奏混亂之外,在喜劇與恐怖元素的平衡上,續作做得明顯不如首部好。此外,如果沒看過《忌日快樂》,那麼這部《忌日快樂2》中大量的「前作梗」也是無福消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