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美術生而言,談到聯考和校考的區別,都會不約而同提到風格問題。許多美術走聯考的原因也在於:因為聯考重美術基礎,而校考重風格,兩者很難選其一,更多是看重運氣成分。其實,這樣的觀念不能算是正確的,風格差別確實存在,但並非美術生想像中的那樣。今天我們就採訪了杭州之江畫室的老師,讓他們來聊一聊聯校考間的區別,並說說如何才能畫出高分卷。
必須先說明一個事:起碼在色彩上,聯考與校考的風格雖有差別,但差別遠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兩者都是較為基礎的知識內容,所謂風格,是每個美術生根據色彩學習體驗感不同而組成的不同風格畫面,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色彩感,老師應該做的,就是把這種色彩感引導出來,讓學生有自己的風格。一味去畫框架雖然可以滿足應試教育,但拉不開差距。
杭州之江畫室老師回憶,以前有過這樣一個同學,他個性很強,畫面非常有自己的特點,當時浙江省專家來為畫室進行指導,看到他的作品後就誇他有天賦,大方向性很好,這是大學裡老師最看重的內容,這樣的作品無論是放到聯考還是校考裡,都可以立馬吸引老師的眼球,成為高分作品。所以我也堅持認為:所謂高分最主要就是學生特點得到充分發揮,具有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看來,美術生之前對聯校考的理解還是有一些偏差。而高分卷這塊,今天聽了杭州之江畫室老師的分析,確實能夠感覺到,近幾年那些各大美院的高分卷確實是如此誕生的,那些優秀作品中或多或少都可以看見大師的影子。看來多看優秀作品、大師作品確有幫助,也許在考場中哪個時間點,就能運用到作品中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