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在地上拍球,樓下老人交涉未果,使出「神器」:我替你教育孩子

2020-12-12 微夢媽咪育兒經

「本文原創/微夢媽咪(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城市人住著高樓大廈,鋼筋水泥隔開了左鄰右舍,也淡漠了鄰裡關係。特別是現代樓房的結構隔音差,稍微有一些響動,就會影響到鄰居,破壞鄰裡關係的和諧。一些鄰裡之間的糾紛,正是因為噪音問題而引起。

一些有孩子的家庭,經常會面臨這樣的尷尬場面。由於自家孩子在家裡玩鬧、奔跑,甚至是跳繩、拍皮球,給樓下的鄰居帶來了噪音的困擾,總是被樓下鄰居敲門警告,甚至會被投訴到物業。

如果有孩子的家庭樓下恰好住著身體不好的老人,這種影響還會進一步擴大,容易發生老人找上門交涉的情況。

娃在地上拍球,樓下老人交涉未果,使出「神器」——震樓器

最近一段時間,恆恆迷上了籃球,就讓爸爸給自己買了個兒童籃球,沒事就在家練習拍籃球。

但是問題就在於,樓下家庭有老人,由於身體有病,比較虛弱,很容易受樓上響聲的影響。

特別是晚上,恆恆從幼兒園回來,就開啟了瘋狂模式,不是拍球,就是各種跑來跑去的聲音,讓樓下的老人不堪其擾。老人多次上樓敲門,與恆恆父母進行交涉,但是恆恆父母卻說孩子還小,正是釋放天性的年齡,不予理睬。

樓下老人多次交涉無果,一怒之下,在網上購買了傳說中的「震樓神器」,要給樓上的孩子和父母一個教訓。「震樓神器」一開啟,馬上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恆恆一家感覺到了地板的震動和聲音,還以為發生了地震。

連續幾次之後,恆恆父母才知道是樓下老人用了「震樓神器」,為此向物業反映,甚至還報了警。經過了解和溝通之後,出警人員雖然指出了老人的做法不對,但是也給恆恆父母做了思想教育工作。恆恆父母才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趕緊向老人道歉,承諾會管好孩子。

作為家長,不盲目維護孩子,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護

「你若捨不得教育孩子,社會就會狠狠地教育他」,這句話廣為流傳,可以說是對家長護短行為最為深刻的剖析。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以此為戒,正確引導和教育孩子。

1)父母要有正確的教育方式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能改正錯誤。父母一定要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戒驕戒躁,避免粗暴對待,以免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性格也會變得偏激、執拗、易怒等。

2)讓孩子學習傳統美德

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有懂得做人的道理,才會真正成才。讓孩子學會謙讓有禮,學會分享,孩子長大後才不會自私自利。

讓孩子學會誠實守信,學會感恩,孩子長大才會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才會孝順父母。

讓孩子學會寬厚待人,孩子長大才會以寬厚為美,嚴格要求自己,寬待他人。勤儉節約更是一種美德,這是最基本的做人品質。

3)對孩子嚴加管束樹立規矩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家長不從小對孩子嚴加管束,樹立規矩,孩子自然不會遵守規矩。

好的行為規範是從小樹立的,懂得遵守規則,學會自我約束,孩子長大後才會知道如何約束自己。

4)父母要以身作則

孩子就好像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樣子就是孩子可能成為的樣子。父母不要總是進行口頭說教,口動不如行動,只有自己行動起來,孩子才會受到最為深刻的影響。

因此,父母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要做好示範。父母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在任何時代都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今日話題:您如何看待老人和孩子父母?歡迎您來下方留言區討論。

PS: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樓上拍球擾民,樓下憤而傷人,難道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噪聲問題?
    乍一看內容是幾個壯漢衝進他人家裡見人就打,上到五十六歲的老人,下到三歲幼童均無一倖免,樓下這家人真的是霸道野蠻至極。據女主人李女士介紹:當天她不在家,在家的只有老公和分別才八歲,三歲的女兒和五十六歲的婆婆。那天晚上樓下找上門來讓她家的小孩不要拍皮球了,當時李女士一家同意了他們的要求,沒有繼續拍皮球了。
  • 90後媽媽求助:因為孩子鬧騰,樓下使用了震樓神器
    說她家樓下嫌自家孩子鬧騰,在認為警告無果的情況下,使用震樓神器報復,每天從晚8點到凌晨1點,讓他們一家苦不堪言。這位媽媽說,其實在一開始樓下反映他們家噪音大,影響樓下時,他們就已經開始注意了。但是孩子小,不可能完全控制的沒有一點聲音,而樓下還是不滿意。在第二次溝通時,兩家人產生了不愉快,後來就有了震樓神器這回事。
  • 「花了兩萬,娃終於學會了跳繩和拍球」
    又想收我的智商稅嗎?!而作為一個家有全身協調能力巨差、運動能力渣渣娃的老母親來說,我覺得1288元真是良心價格呀!早在5年前,卑微的我就花了2萬給孩子上了60多節所謂「感統課」,僅僅學會了拍球和跳繩……文 | 兆兆常聽一些老家長們說:在孩子教育方面,沒有花錢的不是。
  • 樓上孩子在家上體育課,樓下鄰居找上門:打擾我家孩子學習了
    一聽鄰居這麼蠻橫,李女士也來氣了:「你家孩子是上課,我家孩子也是上課,要怪你就怪學校的安排,或者怪新冠病毒吧!」 有孩子的父母可以給孩子安排合理的活動時間,避開早上8點之前,晚上9點之後,以及下午1點到2點的午休時間,如果孩子在這段時間裡有跑跳、打鬧、拍球、往地上丟玩具等行為,父母要儘快制止
  • 「孩子喝你一口奶茶會死嗎」?老人霸氣護娃,女子:我有肺結核
    可這杯奶茶的主人是位美女,她非常不高興開始指責孩子,孩子的奶奶見狀趕緊走過去,並對美女大聲的訓斥道:"孩子喝你一口飲料會死嗎?"女子回懟讓人很解氣!女子見老人這樣無理的護娃立刻火冒三丈並說:"我有嚴重的肺結核,你趕緊帶孩子去醫院查查吧,說不定會死呢。"
  • 因為孩子吵鬧,樓下鄰居鐵錘砸門,成年人的衝動更可怕
    樓下鄰居對於自家發出的「噪音」的接受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能夠做到的範圍。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王女士的妹妹帶著1歲多的孩子來家裡做客,期間因為孩子年紀小,手上拿的東西不穩掉在了地上,發出了聲響。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樓上砸壞了我家衛生間的水管,導致水流瞬間一湧而下,整個衛生間就像水簾洞一樣漏水,吊頂和頂燈也被水壓擠壓而掉了下來。於是我立刻抱著孩子去找樓上的鄰居,首先就詢問他是否剛剛有敲打。在他承認敲打之後我告訴他我家目前的現狀並且把剛剛拍下的視頻給他看。這位鄰居聽到我的來意慢慢開始有防禦心理,他會認為我是來找茬的。
  • 隔代教育有弊端,老人帶娃,家長應該如何溝通規避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隨著社會快節奏的發展,老人帶娃似乎已經成為了非常普遍的現象,年輕父母外出工作打拼,家中長輩居家帶娃,雖然很多媽媽也想親自帶娃,但是,工作卻不允許,無奈之下,只好把孩子交給老人,人們常說「隔輩親」,這句俗語流傳至今一點兒不假,家庭中的長輩,
  • 安徽女子自捅7刀,因教育孩子和婆婆起爭執:老人帶娃你輕鬆嗎?
    民警趕到現場,受傷的鄧女士正在搶救,鄧女士的老公表示:「愛人是因為和我母親吵架,情緒激動,一氣之下拿刀捅了自己。」面對這樣的說辭醫生表示不合常理,等到鄧女士做完手術,表示真的是自己捅的,起因是管教孩子。鄧女士常年和公婆同住,但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家庭關係格外緊張。
  • 老人常掛在嘴邊的這三句話,看似哄娃實則坑娃,家長們要引起注意
    這看似給新手爸媽們緩解了不少生活壓力,但是,隨著老人帶娃的時間一長,對於孩子教育上的分歧便出現了,隔代的教育觀念導致兩代人對於孩子的教育持有不同看法。我們不能否定老人帶孩子的辛苦,但是老人對於孩子一些觀念的教育確實是和我們現如今的教育觀念有一些出入的,就譬如在孩子做錯事情後,老人常掛在嘴邊的幾句話,看似哄娃實則害娃,家長們要注意了,如果家中老人經常說這幾句話,一定要提醒他們不要再說了。
  • 年輕人太難:老人要享受晚年不帶娃,孩子要深情陪伴,自己卻沒錢
    文/小魚樓下小王是一個2歲女娃娃的媽媽。今天上午10點多她敲門問我婆婆能不能幫她看一會孩子。她說:「阿姨,我實在是沒辦法了,就一個小時就行,我快去快回。」小王說著說著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了。我婆婆是個熱心腸,哪裡看得了小王這樣。
  • 聰明奶奶巧帶娃,孫子不看手機、不迷電視,老人帶娃也有三大優勢
    老人帶娃可以說有利也有弊,不少爸媽擔心老人稍顯落後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髮育。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帶娃這件事上,這些「過來人」們,也確實具備一些讓寶爸媽自嘆不如的優勢。機智奶奶帶娃技巧成標杆,憑啥說老人帶不好?
  • 拒絕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生活什麼樣?逃不出三種結局
    案例妍妍生完二胎後,沒有足夠的精力去兼顧兩個孩子,於是想要麻煩婆婆幫忙來搭把手,可是卻遭到婆婆的嚴詞拒絕,對方稱:我不想一把年紀還去瞎折騰,反正我將來也不指望你們給我養老,你們自己請個保姆吧。1、孩子和老人難親近都說隔輩親,老人真心疼愛孩子,孩子會跟老人很親近,尤其是被老人帶大的孩子,普遍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感情很深;而沒有幫忙帶娃的老人可能平日裡和孩子來往的較少,孩子可能從內心沒有那麼親近老人。
  • 超10萬孩子中毒,「帶娃神器」曝安全問題,你家寶寶還在用嗎?
    在照顧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相信大部分寶媽都曾經買過一些「帶娃神器」,在商家的口中這些「帶娃神器」功效強大,能幫助寶媽省下不少事。然而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這些商家口中的「帶娃神器」是否有他們所言的功效先不說,有的「帶娃神器」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家長不注意的話,孩子甚至會有中毒的危險。
  • 老人帶娃的家庭和自己帶娃的家庭,有何不同?這些優缺點你要知道
    當今社會,很多人的生活壓力很大,所以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結婚有孩子之後依然還得工作賺錢,所以不能在家全職帶娃的人有很多。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把帶娃這個重任交給家裡老人的也不少。很多老人看見孩子就很開心,心想孩子在自己身邊熱鬧,也可以緩解下一代的經濟壓力,所以便很爽快答應幫兒女帶娃。但是只有當雙方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家庭矛盾有多麼的大。那麼,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和寶爸寶媽自己帶娃的家庭將會出現哪些不同呢?
  • 3歲女寶手指僵硬不能伸直,元兇是「哄娃神器」,很多孩子都在玩
    前言「電子保姆」,這個詞我想有的人可能有些陌生,但是「手機」這個東西,我想沒有人會陌生吧?小到幾個月大的孩子,大到八、九十歲的老人,沒有人不知道手機的=這一物件的。手機給人們帶來了非常多的方便,但是手機對人類的危害也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手機的危害更為甚,因為好多父母把手機當成哄娃「神器」。案例幾天前,就有一個三歲的女娃,因為長時間玩手機,導致手指出現了畸形,最終只有做了收支的手術才能得以恢復。
  • 老人無理護娃:「孩子喝你一口飲料會死嗎」?女子:我有肺結核
    " 女子見老人這樣無理的護娃立刻火冒三丈並說:"我有嚴重的肺結核,你趕緊帶孩子去醫院查查吧,說不定會死呢。" 奶奶聽後立刻傻了眼,還一個勁的說美女神經病,知道自己有病還出門禍害人,然後罵罵咧咧的拉著孫子出了門。
  • 「我孫子喝你一口飲料會死嗎」?老人不講理護娃,女子:我肺結核
    可是這位老太太自知沒理,不僅沒有道歉,反而不停地斥責女孩,她大聲叫嚷道:"我孫子喝你一口飲料會死嗎"?見老人如此無腦護娃實在不可理喻,被逼無奈女孩只好回應:我告訴你,我有肺結核!女孩的這句話立馬讓老人大驚失色,最後老人一路罵罵咧咧,匆忙帶著孩子直奔醫院而去!對於老人帶娃這件事,最近幾年來引發了不少爭議話題。都說"隔代親",老人愛孩子、對孩子好固然沒有過錯,只不過片面地遷就孩子有時候,往往會適得其反,親手將孩子變成一個人見人厭的"熊孩子"。
  • 帶娃神器成坑娃兇器,這些網紅神器,家長你可能也在給孩子用
    各種「帶娃神器」在給家長們方便的同時,也暗藏著風險,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坑娃兇器」。近日在湖北大冶,發生極為驚險的一幕。隨著網絡的發達,各種帶娃神器進入家長的視線,在帶來方便的同時,更要注意其安全隱患。除了「安全牽引繩」,以下幾種神器家長很可能給你家孩子也用上了。
  • 孩子是買貓送的?貓咪被困3樓,老人讓從孫子5樓滑下捨身救貓
    為救一隻被困3樓的貓咪,老人不惜讓孫子以身犯險,從五樓順繩而下就在前幾日,四川南充某百貨大樓宿舍樓樓下,有人拍到了發生在該宿舍樓的驚魂一幕。這一危險舉措引發圍觀熱議居委會了解到情況之後已對老人一家進行了批評教育。老人帶娃的弊端有哪些?
  • 安以軒曬兒子翻床掉地上:最好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最好的安全教育,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演員隋唐的兒子曾為了撿床外的布偶從高一米三的床上圍擋翻出,因為頭肩著地所以摔斷鎖骨,所幸沒有大事也不需要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