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26——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2020-12-05 進德修業修辭立誠

作者:孫新顏

哲學源於古希臘語,意為「愛智慧」,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康德定義為「實踐的智慧學」。但西方自蘇格拉底、柏拉圖等大思想家後,西方哲學漸漸地從「智慧」走向了「知識」從「道」的層面滑向了「術」的層面。強化了實踐,弱化了智慧,因為「實踐」相對容易,可以掌控,而「智慧」言有盡而意無窮,很難精確的把控。在「下海」和「上山」之間,西方選擇了相對容易地「下海」,而中國傳統文化一直在堅持不懈地「上山」,登泰山而小天下,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語出《尚書·大禹謨》。據傳,這十六個字是堯舜禹代代相傳。當舜把帝位傳給禹的時候,給其心傳治理天下不難,難在治理人心,人心思危,要用精微的道心,格除心中雜念,勸人向善,匡正世道人心。把握好時中、權變,忠誠地秉持中庸之道。

世上有兩種力量:利劍和思想;從長而論,利劍總是敗在思想手下。利劍是「術」、思想是「道」,我們抗疫取勝首先是思想文化的勝利,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志之所向,無堅不入。美國科學技術比較發達、外在制度比較完善,「術」的層面較好,但美國卻正在經歷疫情與抗議示威「兩場危機」,它們相互作用甚至相互強化,這令美國要解決任何一個危機都倍加困難。「術」如果沒有「道」的駕馭,則「術」越高行越偏,最終釀成大禍。萬化根源總在心,人心思危,心猿意馬,一瞬間就會產生百多念頭,心像猴子一樣上躥下跳、七上八下,意就像白龍馬一樣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外在的制度根本無法束縛它。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裡所說的氣是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是道德良知、仁義禮智、大愛無疆。只有用大道才能從根源上化解危機。以文化人、將心比心、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才能觸動心靈、喚醒良知,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盡信書不如無書,有字之書無法束縛思危之心,還要感悟無字之書,找到知識背後隱藏的智慧從意識根源入手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也是傳統文化的高妙境界。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文化決定命運25——美警方放催淚瓦斯,火上澆油加劇病毒傳播

中國傳統文化24——聰明與智慧

阻止全球災難需要中國傳統文化22——湖北武漢,涅槃重生

中國傳統文化23——病毒沒有國界,是人類共同的敵人

抗疫取勝首先是文化的勝利21——文化決定命運

相關焦點

  • 略說孔子06 也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出自於《尚書·虞書·大禹謨》被奉為儒學乃至中國文化傳統中著名的「十六字心傳」。帝曰:「來,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賢。克勤於邦,克儉於家,不自滿假,惟汝賢。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績,天之歷數在汝躬,汝終陟元後。
  • 中華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源自尚書
    在中國文化傳統中,有一個著名的「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被賦予極高的評價,中華民族的文化核心與靈魂。如果直接翻譯成白話文,很簡單:「人心危險難測,道心幽微難明,只有專一,精誠懇切,才是秉行中正之道。
  •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十六字心傳如何理解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十六個字是儒學乃至中國文化傳統中著名的「十六字心傳」。古文《尚書·大禹謨》中有所記載,《荀子·解 蔽篇》中也有類似的引注,稱:「《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據傳,這十六個字源於堯舜禹禪讓的故事。
  • 「王道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上)
    虞舜在傳位給大禹時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是說,人之心相變動不居,大道之體幽微難測,要格物思辨以把握道法之精髓,正己之心以合乎大道之旨要,心懷至誠,執道而行,以其得乎大道之中。世人千萬萬 心相各不同「人心惟危」,是說人之心相變動不居。
  • 溥儀逃出宮時,將它縫在棉衣裡26年不離身,現為「國寶中的國寶」
    1950年7月,正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特殊時期,社會各界紛紛捐款買飛機大炮,老百姓捐糧捐衣。而末代皇帝溥儀,經過幾番考慮,最終也向國家獻出了一個寶貝,一個伴著他倉皇出逃,歷經數次搜檢,卻被他始終貼身保存的寶貝——田黃三聯璽。
  •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尚書》中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危。」危則難安,微則難明。人心何以「危」?正是缺少了對立面的「威脅」,人心才有墮落的危險,所以說「危」。道心何以「微」?是因為人類的劣根很難認識到這種「陰陽」糾纏的微妙之處,所以說「微」。
  • 致良知四合院:《面紗》背後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雖然是一部外國作品,但是卻讓我們從中領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深刻含義。沃爾特是小說的男主人公,也是一位人人豎起大拇指稱讚的好人。然而,這個好人卻死於一場霍亂。臨死之前,他口齒清楚地對妻子說:「死的那個是瘋狗。」這句話也讓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