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新顏
哲學源於古希臘語,意為「愛智慧」,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康德定義為「實踐的智慧學」。但西方自蘇格拉底、柏拉圖等大思想家後,西方哲學漸漸地從「智慧」走向了「知識」,從「道」的層面滑向了「術」的層面。強化了實踐,弱化了智慧,因為「實踐」相對容易,可以掌控,而「智慧」言有盡而意無窮,很難精確的把控。在「下海」和「上山」之間,西方選擇了相對容易地「下海」,而中國傳統文化一直在堅持不懈地「上山」,登泰山而小天下,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語出《尚書·大禹謨》。據傳,這十六個字是堯舜禹代代相傳。當舜把帝位傳給禹的時候,給其心傳:治理天下不難,難在治理人心,人心思危,要用精微的道心,格除心中雜念,勸人向善,匡正世道人心。把握好時中、權變,忠誠地秉持中庸之道。
世上有兩種力量:利劍和思想;從長而論,利劍總是敗在思想手下。利劍是「術」、思想是「道」,我們抗疫取勝首先是思想文化的勝利,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志之所向,無堅不入。美國科學技術比較發達、外在制度比較完善,「術」的層面較好,但美國卻正在經歷疫情與抗議示威「兩場危機」,它們相互作用甚至相互強化,這令美國要解決任何一個危機都倍加困難。「術」如果沒有「道」的駕馭,則「術」越高行越偏,最終釀成大禍。萬化根源總在心,人心思危,心猿意馬,一瞬間就會產生百多念頭,心像猴子一樣上躥下跳、七上八下,意就像白龍馬一樣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外在的制度根本無法束縛它。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裡所說的氣是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是道德良知、仁義禮智、大愛無疆。只有用大道才能從根源上化解危機。以文化人、將心比心、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才能觸動心靈、喚醒良知,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盡信書不如無書,有字之書無法束縛思危之心,還要感悟無字之書,找到知識背後隱藏的智慧,從意識根源入手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也是傳統文化的高妙境界。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文化決定命運25——美警方放催淚瓦斯,火上澆油加劇病毒傳播
中國傳統文化24——聰明與智慧
阻止全球災難需要中國傳統文化22——湖北武漢,涅槃重生
中國傳統文化23——病毒沒有國界,是人類共同的敵人
抗疫取勝首先是文化的勝利21——文化決定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