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貨市場作為傳統商品交易市場的有益補充,自2006年中國誕生第一家尾貨市場—北京天蘭天尾貨以來,尾貨市場在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從萌芽發展逐步到成熟壯大,為商品經濟市場的活躍起到平衡補充作用。
為進一步響應京津冀一體化協同化發展部署,針對當前經濟新常態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戰略,並從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實施"三去一降一補"的具體措施,促進商業模式創新發展,2020年9月12日,由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滄州東塑集團明珠商貿城及中國尾貨聯盟共同舉辦的第19屆中國尾貨市場融合發展創新大會在滄州頤和大酒店成功召開。
本屆研討大會以"尾貨市場分析、尾貨發展規劃"為兩點核心展開研討,會議聚焦尾貨市場融合發展與創新、京津冀協同發展供給側改革、尾貨去庫存融合升級路徑等熱點進行了研究討論。來自政府有關部門、國家行業協會、研究院所、相關企業的領導、智庫專家及行業代表共計120餘人參加會議。
本次會議的研討由商務部市場運行調控專家、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教授主持。參會的主要代表有: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原副院長周衛中、北京商業經濟學會會長王成榮、北京市商業聯合會會長傅躍紅、中國市場學會常務副秘書長金陸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常務副會長張海燕、北京交通大學服務經濟與新興產業研究所所長馮華、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賴陽、中國舊貨業協會庫存摺扣商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劉宇虹、滄州市發改委副主任蘭丕祿、滄州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魏曉嵐、滄州東塑集團創始人於桂亭、東塑集團董事長趙如奇、龍祥尾貨管理公司董事長王維漢、北京天蘭天尾貨董事長侯續江、中國尾貨聯盟俱樂部主席梁吉良等。
在研討大會開始之前,主辦方帶領專家團、商戶代表等參觀了明珠商貿城的各個片區及滄州明珠國際服裝生態新城。僅僅是上午,商貿城裡已經是人滿為患。由此可見明珠商貿城在滄州當地乃至京津冀地區已經形成了深遠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滄州東塑集團創始人於桂亭先生在會議中講述承接北京大紅門、動物園批發市場商戶疏解項目時的心路歷程。他表示:"此次的疏解項目,其難點在於需要大量的資金和各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如若缺少天時、地利、人和中的任意一個條件,該項目也無法完成"。
也正是因為2014年國家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理念,堅定了於桂亭先生勢必要完成該使命的決心!截止到目前已有一萬多家商戶、4000餘家生產加工企業在滄州安居樂業,無一回流。
一個城市的發展乃至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商業的推動。東塑集團始終秉持著謙卑、執著、謹慎的態度,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貢獻一己之力!
中國尾貨商業模式總策劃人梁吉良先生,在此次會議中針對尾貨市場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展開討論,他指出:當下京津冀現存的九大服裝基地總體量已超過千萬平米,已形成供大於求的基本態勢。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應該將產業規模、商業模式進行重大革新和細分。滄州明珠服裝全產業鏈已逐漸趨於成熟。通過線上線下的融合,打造智能化、數位化、信息化的尾貨庫存商品交易中心是當下最重要的發展方向。新的戰略布局可使自身與同行業迅速擴大差異化,提升顧客粘合度及消費體驗。並真正有效的解決商品去庫存、去槓桿、補短板等問題。
由商務部市場運行調控專家、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洪濤教授帶領的專家團隊也在會議中針對"尾貨發展規劃"及"天蘭天尾貨落戶滄州明珠商貿城"提出戰略性規劃意見。
洪濤教授在會議中表示:尾貨是市場經濟的客觀經濟現象,市場經濟是訂單經濟,有了訂單必然會有採購後的剩餘產品。對生產廠商來說,沒有任何一個企業可以避免尾貨的存在。對流通企業來說,銷售過程中也無法保證所有產品均能售罄。滄州明珠商貿城通過與尾貨市場相結合,將會以一種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市場中,從而彌補中國市場體系的不足。尾貨這一概念也是改革開放40年以來,商業史上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商業模式。它將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裡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徹底改變人們對傳統消費的認知,滿足更多大眾群體對個性化的需求。我們應當加快從供應鏈到銷售端的數位化轉型升級,並且儘早推動國內尾貨貿易出口的進程。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會長王成榮教授在會議中指出:如何解決過去商戶進貨難、進貨慢、進不到好貨的問題是我們優先要考慮的事情,過去的進貨、批發需要靠關係,供貨商往往將優質的貨物優先批發給熟悉的商戶,這樣就導致了市場的惡性循環,從而形成壟斷。有關係的商戶就能進到好的貨物。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從源頭上找原因,如果我們能夠為商戶搭建一個進貨的渠道和平臺,保證商戶可直接和供應鏈達成對接,杜絕關係戶,這樣商戶也可以公平的發展和競爭。並且,好的服飾服裝,離不開背後優秀的設計團隊,擁有一個好的設計師,擁有一個好的設計團隊,就可以撰寫一個好的品牌故事。我們應該結合自身優勢,通過擴大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優秀的設計師和設計團隊,從而形成一個個獨立的自主品牌,並且可以舉辦一些時裝周,對我們產業的發展都會起到非常積極的影響。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北京財貿職業學院研究員賴陽教授在會議中指出:尾貨交易在市場中一定會長期存在,因為我們的生產規模化和消費多樣化之間的不平衡是長期存在的。而尾貨市場除了奧特萊斯這樣的品牌,大多數的供貨商都缺乏有效的銷售渠道,所以尾貨市場在一定時期內任然會是解決交易不平衡的一個重要平臺。並且,尾貨市場思維應該轉向平臺思維,跳出原有的框架,用平臺思維和視角去看待行業發展,並作出相應規劃。建立商戶與供貨商的對接平臺,建立尾貨電商、直播交易平臺,建立尾貨貿易出口平臺。通過搭建以上三個平臺,從而實現商戶和產業的全方位發展。不僅為商戶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也為尾貨走出國門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專家團們也相繼提出關於如何制定行業規範等意見。要發展首先要明確使命,建立願景。搭建全產業鏈,以應用為導向,以產業為主線,以技術為核心。凝聚地方政府、社會組織、小商戶及批發商等產業鏈上下遊的共享資源,加快華北服裝庫存商品交易中心的建設和技術應用。打造滄州明珠國際服裝城的新生態,把尾貨市場的智能、智慧化發展理念推向新的高度!
天蘭天尾貨——華北服裝庫存商品交易中心落戶滄州明珠商貿城的啟動儀式也在本次會議的結尾處展開,由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教授、東塑集團董事長趙如奇先生、龍祥尾貨公司董事長王維漢先生、中國尾貨市場創始人侯續江先生、中國尾貨商業模式總策劃人梁吉良先生、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常務副會長張海燕、以及來自浙江寧波象山的尾貨買手專家索傳富共同擔任此次啟動儀式的見證人。
天蘭天尾貨—華北服裝庫存商品交易中心一期建築面積3.5萬平米,總投資1.5億元,計劃在2021年元旦試營業。
該交易中心的建成不但填補了整個華北沒有超大型尾貨庫存交易中心的空白,同時又解決了北京天蘭天尾貨市場疏解後商戶無處經營的問題。該交易中心一期規劃為四層,一層主要以外貿精品尾貨、品牌尾貨、集合店為主,二層定位尾貨工廠店、組貨中心,三層將打造中國庫存商品交易中心及MCN機構,四層將建成中國尾貨交易所、易貨信息中心、孵化中心、垂直電商直播帶貨供貨基地。目前從招商中心了解到,共容納1200商戶的滄州天蘭天尾貨基地已經有800多商戶及機構報名,招商中心將近期審核商戶入駐條件及資格,定於11月下旬開始招商選鋪。
本次研討大會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核心指導,深入貫徹加快建設製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戰略部署。並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為主要核心發展理念,致力將我國尾貨行業儘快的走出國門,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