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尷尬的事情,很多中國人去參拜日本神社,留下的東西讓我們難受
文/婉舒
日本靖國神社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相信大家都知道,那是不可忘的恥辱,是被他們當成榮譽的傷害過我們的那些人,除了那個讓我們憤怒的神社,在日本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神社,就類似於我們國內的廟宇、一些地方還留存的香火之地,而這也是唐朝時期被他們學習過去的文化,之後又演變而成的。神社是一個較神聖的地方,每到過節,尤其是日本過春節的時候,許多人都會去神社許願,這些能許願的神社多為「灶神」之類的。
現在中國富裕了,熱衷於出境旅遊的人是只增不減,對於這種情況最開心的莫過於我們的兩大領國,眾所周知的日本與韓國,因此針對增加旅遊經濟收入他們也是花樣百出,什麼櫻花、海鮮、藝妓表演、動漫展等都是應有盡有,吸引了大批前赴後繼的中國遊客,即使對於日本這個國家我們有著很深的血仇,但是在民眾的接觸與文化交流方面還是欣欣向榮的,因此也會有我們覺得不舒服的事情出現。
如果這個國家是一個美好的聖地,大家在那裡許願朝聖都是正常順應潮流的,而且也是一件可以發朋友圈炫一下的事情,或者是在我們本國的「千鎖關」、「仙女崖」這都是可以的,但是這個地方如果是在日本的神社裡,你會做嗎?在日本的那些神社裡,我們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在一張張許願卡裡夾雜著許多中文的許願卡,大部分都是中國遊客或者留學生所留下的。
上面寫著各類祈求長頭髮、不禿頂的願望,乍一看還真是有些尷尬的。這些小心願不能在我們本地那些神聖的地方許嗎?雖說小編並不是一個絕對排斥日本的人,只是覺得有些東西我們國家也有,而且我們更是他們的神社文化的源頭,而日本灶社裡那些在一堆日語卡片中奪睛的漢字卡片,感覺真是尷尬又無奈,真想說一句,「孩兒,咱家也有啊,他還是模仿咱家的啊」。
雖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魅力的文化之地,雖說那些地方都有著濃厚的人文氣息與文化沉澱,但是對於較敏感的東西還是要有自己的原則更好,畢竟在我們的國家中,每年過節我們「灶母娘娘」的文化也是很濃重的,我們還會在那一天放炮送「灶爺爺」上天見玉帝。如果是留學生們因為思鄉心切。
才會在文化相似的地方為自己祈福開心,那倒還是應該支持的,但如果是出境旅遊的國人這樣做,那還是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首先這不僅是一個文化原則的問題,還是一個需要注意規避敏感的事情,甚至還有一個注意的點在於對外的影響,日本群眾在了解著中國人民的憤恨和不了解歷史問題的情況下,又看到這些中國遊客的對日本文化推崇親近的舉動,在他們還掙著我們的錢的條件下,可能也會帶來一絲嘲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