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育兒知識和有趣的「萌娃」故事」,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哦~」,每天為大家帶來關於育兒的那些事!歡迎寶爸寶媽轉發分享。
導語:
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暖的「詞語」,也是孩子人生中最溫暖的存在;是孩子避風的港灣,更是孩子的依靠。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孩子們幸福的源泉,甚至有些父母,是孩子們一生的「噩夢」。
案例:
「我希望爸爸早點死」,5歲孩子許下生日願望,卻讓眾人潸然淚下
「我希望爸爸早點死」,這是一個5歲男孩許下的生日願望,當許多人聽到這個生日願望時,也許會感到氣憤,甚至會說: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咒自己」的爸爸早點死。但是當了解事情的真相時,你卻會覺得這個孩子許的生日願望還可以再「惡毒」一點。
原來男孩的爸爸因為做生意失敗,變得整日消沉,渾渾噩噩, 甚至開始酗酒,每次喝醉回到家,就會家暴媽媽,媽媽終於無法忍受,選擇丟下自己逃離了這個家。
讓人心痛的是,妻子的逃離沒有換回丈夫的悔改,反而覺得妻子因為自己生意失敗而拋棄自己,因此把更嚴重的暴力發洩在孩子的身上。而孩子對父親卻抱有一絲期待,覺得父親只是暫時的,
在他5歲生日這天,他滿懷期待地等待著父親,以為父親會給他準備生日禮物。
但是卻沒想到,喝的醉洶洶的父親看到孩子這麼晚沒有睡,不問緣由上來就是一頓暴打,最後還是鄰居聽到孩子的哭叫聲選擇報警。
孩子最後因為傷勢過重住進了ICU,在搶救過程中,孩子對醫生說:「我希望爸爸早點死!」知道緣由的醫生都心痛不已,大家盡全力搶救男孩,但是孩子還是因為傷勢過重沒有搶救過來。
小男孩的事件被曝光後,網友們都心痛不已,究竟是怎樣的絕望會讓一個5歲的孩子許下這樣的願望。在痛惜的同時,也卻引人深思。
為什麼人們都喜歡把情緒發洩到最親的人身上?
人越長大,煩惱越多。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人們學會了偽裝自己的情緒。但是壞的情緒得不到釋放,他就像雪球一樣會越滾越大,然後爆發。
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人們為什麼總是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近的人,而大多數網友的回答都是因為知道他們不會離開我而且會包容我!
是啊!因為知道最親的親人(老婆和孩子)不會離開自己,所有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傷害他們,消耗他們對你的愛和包容。
電影《一句頂一萬句》中有句話說:「戀愛時,他們有說不完的話,結婚後,他們有吵不完的架。」人總是這樣,在得到後,就不知道珍惜。而婚姻中,不善於管理情緒的一方,常常把自己最糟糕的一面,給了自己最親近的人,結果,傷人又害己。
暴力對孩子的傷害
中國從古到今都有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說法,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最能聽到老人們說這孩子不聽話,就打,打就聽話了。這種錯誤的思想讓他們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想罵就罵,一言不合更是直接上手,但是卻忽略了這種教育理念背後,更多承載的是他們的自以為是,他們所謂的成人觀和他們說變就變如暴風雨般的脾氣。
家長的一句打罵,只會讓孩子認為自己是多麼的糟糕,讓父母如此討厭。其實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暴力絕不是最好的方式。孩子們是聰明的,他們能習得家庭的溫暖,也會傳承家庭的暴戾。與其動手教育,不妨用心溝通,多花一點時間去聆聽孩子的內心想法,讓孩子在愛與接納中獲得成長的勇氣與力量。
今日話題:你生氣時打過孩子嗎?你會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到最親的人身上嗎?會因為工作中的不如意,回到家中看另一半,那那都不順眼嗎?歡迎留言評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