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劉慈欣,在中外科幻迷心中那都是要挑大拇指讚嘆的人物。對於中國科幻迷來說,他的《三體》系列小說將中國科幻拉高到了世界級水平,在歐美、日本熱銷,堪稱是文化輸出。
對於歐美的科幻迷來說,他的科幻小說雖然故事背景恢弘壯麗,卻著眼於小處,向內探索,講述了人類在巨大變革危機時代的愛恨情仇,將人性放置在了浩瀚的宇宙之下,上演了一出人類史詩。
一小一大的反差,實在讓人忍不住叫絕。
劉慈欣其實從小就對科幻有興趣,父親出差給他帶了一本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從此開啟了劉慈欣對於科幻的熱愛和嚮往。
他一直有不少科幻創意,也想動筆寫小說,但是真正讓他開始寫作的,卻是大學之後。
大學畢業,劉慈欣被分配到了娘子關發電廠,在那個封閉的地方,劉慈欣才真正與寫作結緣。
在電站工作,劉慈欣作為計算機工程師,平時工作量並不繁重,只需要敲敲鍵盤就行,工資也不少,一個月800多。
但是在那裡上班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沒有娛樂活動。由於交通閉塞,想出去玩一趟幾乎難於登天,在單位中也沒有什麼業餘活動。所以劉慈欣漸漸在業餘時間裡,學會了打牌賭錢。
賭桌上的事情誰也說不準,哪怕你是未來的大作家,你也有輸的一乾二淨的時候。在一次通宵鏖戰之後,劉慈欣輸光了當月的工資,回到宿舍後開始躺在床上反思。
還好當時單位提供食宿,所以輸光了錢對於單身的劉慈欣並不構成什麼影響,卻讓他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還要繼續這樣下去麼?
為了打發時間,更是為了戒賭,劉慈欣開始進行科幻小說創作。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寫作,直到1999年劉慈欣才發表了自己的處女座《鯨歌》。
此後他又發表了多篇小說,最終在個人喜好和讀者喜好之間找到了平衡,創作出了《流浪地球》這樣成熟的作品。
後來劉慈欣開始了《三體》系列的創作,前兩部的效益並不算好,這讓劉慈欣都心生退意。好在粉絲對他十分支持,這讓劉慈欣有了繼續下去的勇氣,最終完成了這個傳奇系列!
憑藉著《三體》中讓人眼前一亮的各種超現實科技和概念,《三體》的粉絲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接觸這個小時候。筆者就是被朋友安利後瘋狂愛上了這個小說,晚上看到兩三點,至今仍為「黑暗森領」「二向箔」「廣播威懾」等情節由衷讚嘆。
2015年,《三體》獲得了有科幻界諾貝爾之稱的雨果獎,《三體》第一次被全世界科幻迷所了解。此後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臉書的創始扎克伯格,以及國內的雷軍、馬化騰、周鴻禕等大佬都在公開場合表示對《三體》的讚賞。
作為一部劃時代的科幻巨著,《三體》在中國科幻界乃至世界科幻界的地位都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你還沒有讀過《三體》,那麼我要推薦你讀一讀,因為通過這本書,我們或許能產生前所未有的宇宙觀。
通過劉慈欣的文字,我們仿佛真地窺探到了瑰麗又浩瀚的宇宙,也都回頭對我們的社會和文明進行反思。
當文明和生存只能二選一的時候,你會如何選擇?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