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又稱主存,是CPU用來直接尋址和存儲的空間,它相當於一座橋梁,用以負責諸如硬碟、主板、顯卡等硬體上的數據與處理器之間數據交換處理,我們可以把內存看作數據緩存區,一個高速的緩存區。通俗來講,這座橋越寬,同時通過的數據就越多。
實際電腦組裝中,除開內存容量、工作頻率、內存通道、產品售價這些關鍵點外,內存的燈效以及是否可控和同步也成為玩家選購內存的重要參考。正好新近入手了一對3200MHz頻率的安鈦克KATANA RGB內存,整理一下折騰經歷供朋友們參考。
產品開箱(很短,放心)
非常簡潔的外包裝,品牌logo、頻率參數等貼紙、2019德國IF設計獎貼紙以及中間是一把日本太刀(產品設計創意來源...)
包裝背面信息較多,各種認證以及產品參數介紹這些...
開個天窗先看下內存真容...
被妥妥護著的內存本體
內存上手分量很足,用料紮實沒得說
黑色鋁合金散熱馬甲加上表面磨砂工藝處理先得非常厚重
頂部導光條表面經過特殊工藝處理,金屬光澤非常明顯,整體造型像刀刃,也正好契合了這款內存外觀設計理念
內存上機
要充分測試內存,一臺能超的配置平臺還是必須要有的。測試平臺配置:Intel i5-9600KF處理器,華碩Z370A主板,影馳RTX2080Super 名人堂10周年版顯卡,安鈦克DDR4-3200MHz 8G*2內存,影馳擎512G M.2固態,安鈦克HCG750電源,超頻三巨浪240水冷散熱,聯力鬼斧機箱
嘗試常規安裝顯卡跟借用顯卡支架和延長線進行豎裝,兩種形態對內存展示都沒啥影響,不過個人更傾向豎裝,因為點亮之後HOF 10周年顯卡正面燈效非常不錯...
有人會好奇為嘛要選擇這樣一套平臺。其實也很簡單,一般電腦超頻,主要是CPU、顯卡、內存這三大件的超頻,當然今天的主角是內存,除了支持超頻的主板外,CPU的體質也比較重要。手上這顆96KF談不上極品,但是超個5G穩定運行還是沒問題的。
電腦組裝經常有人會把省啥也不要省電源掛在嘴邊,事實也確實如此,對於一臺想要超頻的平臺來講,穩定高效的電源輸出也就更加重要。所以,直接選擇的是750W的安鈦克HCG750金牌全模組電源,80plus 金牌認證,全日系電容,靜音散熱風扇以及10年免費換新售後服務,都是值得認可的標籤。
而散熱這塊,一款不到300元的240水冷散熱,一開始我心裡其實也在打鼓,但是好在這個便宜的超頻三巨浪240水冷最終並沒有讓我失望,雖然在RGB燈效上並額米有那麼出彩,但是性能上確實是槓槓的,穩壓超5G的96KF,而且陶瓷軸承的水泵運行噪音也很小,可以說性價比是真的超級高。
配件RGB化基本是種不可逆的趨勢,不過伴隨著RGB配件越來越多,玩家對燈效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對於內存,可控可同步也就理所當然成為衡量內存燈效優劣的重要標準。安鈦克KATANA也沒讓人失望,支持華碩/微星/華擎主板燈控管理同步,小子的華碩Z370A主板正好也在此列。
性能測試
開機默認頻率2666MHz(CPU默頻),工作時序:19-19-19-43,aida64測試,讀取速度37936MB/s,寫入速度37007MB/s,複製速度31586MB/s,延遲62.8ns...
開啟XMP來到3200MHz(CPU超頻4.8G),工作時序:16-18-18-38,aida64測試,讀取速度45219MB/s,寫入速度44523MB/s,複製速度39308MB/s,延遲50.8ns...
開啟XMP來到3200MHz(CPU超頻5G),工作時序:16-18-18-38,aida64測試,讀取速度45515MB/s,寫入速度46098MB/s,複製速度38959MB/s,延遲51.9ns...跟4.8G狀態,區別不大...
手動超頻4000MHz(CPU超頻5G),工作時序:19-25-25-45,aida64測試,讀取速度51489MB/s,寫入速度55978MB/s,複製速度44592MB/s,延遲52.6ns...超頻後的內存,讀寫速度方面的提升非常明顯
眾所周知,內存對遊戲幀數提升並不會太過明顯,但蚊子再小也是肉,而且除了提升有限的幀數,高頻內存其實還有助於穩定幀數。玩了一把2K全特效下的《絕地求生》,基本也都在130FPS以上...
評測小結:
1,安鈦克KATANA 內存外形設計方面個性十足,可控可同步的RGB燈效也非常搶眼,實測性能也非常不錯,同時還具備不錯的超頻潛質,也許這也是為嘛這款內存價格會偏高的主要原因吧 !
2,頻率肯定會影響內存性能表現,所以提高內存運行頻率對於提升內存性能(整機)還是非常有用的,除開一般主板BIOS中開啟XMP外,手動調設內存頻率和工作時序/工作電壓等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小白用戶的話還是建議只玩玩XMP就好。畢竟小超怡情,大超傷身,強超灰飛煙滅。
3,對於內存容量的選擇也需要根據實際需求,例如日常辦公、上網、視頻追劇等,選用單根8G已能夠勝任;電競遊戲、直播等,儘量選用兩根8G組成雙通道共16G內存,雙通道帶來更高帶寬的同時能有效解決數據傳輸瓶頸;對於內容創作、視頻剪輯、動畫渲染者而言,更大的內存容量意味著更多預覽空間與更快緩存速度,32G、64G甚至128G才是效率的保障。
4,當然,以上也僅僅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至於更高階的內存顆粒啥的,咱也玩不轉,就不多費口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