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部國產電影的錢,看三部國際大片,值!
是哪部國產電影這麼「優秀」?是《赤狐書生》。
你能在《赤狐書生》裡看到:
《哈利波特》的「阿瓦達索命」和「食死徒」。
《黑夜傳說》的「狼人」暴走。
還有《驚奇隊長》裡「雙星變身」。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沒有意外,豆瓣5.3評分對得起它。
在這部長達兩小時的電影裡,最大的兩個賣點是雙男主的賣腐情感戲和光怪陸離的妖精世界。
但當你看完後,臉上露出的不是姨母笑,而是尷尬得嘴角不停抽搐。
李現飾演的「白十三」和陳立農飾演的「王子進」,在戲中根本一點都不來電,賣腐情節更是完全談不上。
電影以公路片的形式,主要講述了白十三明面上陪王子進趕考,暗地裡實在為了取他身上的「元魂丹」的故事。
兩人一路上經歷苦海書院、牡丹院、惡靈考場,最終白十三事跡敗露、兩人在大雨滂沱中撕破臉皮、大打出手。
其實故事到了兩人撕破臉皮、白十三拔刀自殺的時候,還算可以。但隨著劇情再往下推薦,整個劇情就完全經不起推敲。
為什麼這麼說?
白十三為了取丹成狐仙,一路上設計騙取王子進的信任。可等到了被蓮花精揭穿後,拿著一把明晃晃刀的他卻矢口否認。
你騙誰呢?
這就好比,殺豬的人說自己從不殺生一樣。
更可笑的是,明知白十三為了殺自己取丹,王子進竟然還能傻乎乎自殺獻丹。
這就更離譜了!唐僧都沒有你這樣的無私奉獻精神啊!
也就是說,兩個人之間構成的情感紐帶是完全不成立的,別說談不上相愛相殺的基情了,連最基本的友情都沒有。
主角之間的情感成迷,配角們的各種動機和行為也是讓人捉摸不透。
擔任反派的黑狐既然是白十三的師父,再怎麼看不起徒弟也不至於拳腳相向、致人死地吧?還有既然奪丹能成狐仙,活這麼久的他怎麼就不去奪別人的丹,非得跟著一個最不成器的搶?
張晨光飾演的狐族長老,既是高人卻只知道滿嘴畫大餅,各種設定隨性而為。一會說取丹要滅口,一會又說自己種的因果自己取,一會又說黑丹白丹不重要、重要是自己想要什麼。
還有哈妮克孜飾演的蓮花精,明明把柄被人死死捏在手裡,你是哪裡來的勇氣敢跟王子進私奔,還很霸氣對人家說了一句「老娘不幹了」。是梁靜茹給你的勇氣嗎?
人物情感的崩壞,那咱賣賣奇幻片的概念也好啊!偏偏也不行。
藏在山洞裡的狐族寶地,一群穿著毫無光澤的狐族人,跟《三世三生》一對比,簡直就像活在山溝溝裡的窮親戚。
充滿傀儡的苦海書院,乍一看還以為閻王殿。
妖豔魅惑的牡丹樓,這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難道不是「蘭若寺」?
《赤狐書生》裡關於妖界世界的設定,怎麼看都是一股濃濃的聊齋味兒。
拜託,咱是奇幻片不是靈異片,能不能有點想像力?再不濟借鑑一下《捉妖記》啊!(雖然也是不咋地)
更別提最後白十三和黑狐師父的兩狐大戰了,簡直慘不忍睹。誰願意看倆狐不像狐、狼不像狼的醜八怪打架,用真人不行嗎?難道做特效的錢比明星吊兩場威壓打戲還便宜嗎?
其實《赤狐書生》本來是有機會挽回敗局的,那就是「為愛的人犧牲奉獻」和「人生應該由自己掌控」的概念。
其實這兩個概念對當下一代年輕人來說是最容易引起共鳴的,片中主角關係也很好呈現。
王子進娶蓮花精不怕死、蓮花精為救王子進犧牲,一來一回很容易收割觀眾的眼淚。
白十三、王子進、蓮花精都是受限於制度和人,那麼打破舊規則、自己做選擇,其實很容易引起觀眾的感動和共鳴。
結果,剛起了個頭,又不知道哪冒出個新想法,徹底沒了亮點。
《赤狐書生》的失敗,在於導演和編劇一直沒搞懂一個道理:吃多嚼不爛。
豆瓣5.3分,對得起你。